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魏然:群眾滿意是民生工程“合格”標準

近日信豐網友反映, G105信豐石井至西牛段公路是2017年春節時才完成改造的, 至今不過兩三個月時間, 路面就已經坑坑窪窪, 上面的瀝青混合料就大量脫落, 在路面“鋪”了一層碎石, 嚴重影響的老百姓的行車安全。 (4月10日澎湃新聞)

G105信豐石井至西牛段於2017年春節時改造完成, 或是出於方便老百姓春節期間出行的目的, 或是因為必須趕在合同工期前完工的原因, 此段公路趕早交付使用。 6675萬修8.8公里公路, 兩三個月時間就出現了坑坑窪窪、脫皮露骨、坑槽現象, 實在讓人感到心疼又遺憾。

未驗收已通車數月, 真的方便了老百姓嗎?4月10日,

江西信豐縣交通運輸局回應稱, 該公路改建工程是2015年12月開工建設的, 目前仍為在建專案, 尚未竣工驗收。 然而,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號)第三條明文規定:“公路工程應按本辦法進行竣(交)工驗收, 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 可見, 此段公路因仍為在建項目, 並未具備通車條件。 違反上級有關規定, 提前開放交通, 不僅可能面臨上級主管部門的警告處罰, 還出現了道路嚴重損壞的現象, 不得不面臨維修和返工整改, 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可謂得不償失。

交通量大導致道路損壞?這個鍋老百姓不背。 信豐縣交通運輸局對道路工程出現的“病害”解釋為施工氣溫因素、杆線遷移複雜影響施工造成橋頭基礎不實及春運交通量大等原因。

撇開施工因素暫且不論, 道路交通量是確定公路等級、評價公路運行狀態和服務水準的重要參數, G105信豐石井至西牛段作為一級公路設計施工, 在設計時就應充分考量春運交通量大的因素。 將道路的損壞歸咎于春節期間老百姓走得多了, 顯然有強詞奪理之嫌。

品質標準合格是合同目標, 更是民生期盼。 公示牌上大大的“合格”二字, 是工程驗收必具的最低品質標準, 而不能變成與工程品質形成鮮明對比的“明嘲暗諷”。 民生工程是老百姓最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政績工程, 出了問題也最能真真切切損害政府形象和政民關係。 盼星星盼月亮, 卻等到這樣的“豆腐渣”工程,

實在是辜負了民生期盼, 也難怪老百姓將怨氣指向有關部門, 希望能追究責任。

期待有關部門當好工程品質的守門員, 在事關公眾利益的民生工程上心存敬畏、從嚴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嚴格把關、將品質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魏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