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洗鼻這件小事,也有大講究

我們常說的“洗鼻”, 也就是鼻腔沖洗, 最早源於印度, 上世紀就被西方廣泛接受, 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治療方法了, 如今已經廣泛被接受用於居家護理。 今天就來具體聊一聊鼻腔沖洗。

鼻腔沖洗的作用有哪些?

◈清除分泌物、過敏原及污染顆粒

◈改善黏液纖毛運輸功能, 提高清潔速度

◈減輕鼻腔黏膜炎症反應, 保護黏膜完整性

有利於治療和緩解哪些疾病?

◈急性、慢性鼻炎/鼻竇炎

◈變應性鼻炎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選擇何種鼻腔沖洗液?

◈等滲生理鹽水(0.9%)

◈高滲鹽水(1.5%-3%)

◈等滲或者高滲海鹽水

沖洗液PH多在4.5到7.5之間, 部分海鹽水因添加了礦物質可呈中性或者鹼性。 高滲鹽水或海鹽水清除分泌物及緩解鼻塞的功能更佳, 但可能會對黏膜造成刺激, 導致鼻腔燒灼感;如果濃度超過3%, 有損傷鼻黏膜的風險。 等滲鹽水接近鼻粘膜滲透壓, 刺激性小, 尤其適合兒童, 但效果稍弱于高滲鹽水。 因此, 長期使用通常選擇等滲鹽水或海鹽水;如有大量分泌物, 伴有明顯鼻塞, 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高滲鹽水。 (請參考《生理鹽水VS生理海鹽水:洗鼻究竟要用哪一種?》)

洗鼻方式的選擇

洗鼻壺

沖洗水量大, 同時擠壓洗鼻壺產生的正壓也可有效將海鹽水壓入鼻竇, 將分泌物沖出。 但沖洗的壓力過大或者水量過多, 可能會出現鼻痛、耳痛、沖入眼睛、噁心、嗆咳等不良反應。 這些不良反應在成人往往可以耐受, 但洗鼻不順暢或者不配合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出現這些情況。

噴霧瓶

水量較小, 是通過脈衝的方式將鹽水的霧化顆粒擴散到鼻腔深部, 沖洗效果較洗鼻壺弱。 但攜帶方便, 不用清洗, 不易污染, 適合分泌物較少的沖洗、鼻粘膜乾燥出血時的日常保健。 尤其是嬰幼兒接受程度更高, 不易誘發耳痛、嗆咳等不良反應。

鼻腔霧化

需使用鼻腔霧化機和鼻罩, 持續將海鹽水泵入鼻腔, 沒有明顯的鼻腔刺激感, 配合程度較高, 但水量少, 沖洗作用弱。

負壓洗鼻

需有經驗的醫生或護士操作, 通過負壓吸引, 使用生理鹽水或者藥物將鼻竇內分泌物置換吸出, 沖洗效果明顯, 但易造成鼻部不適, 配合程度較低。

一般情況下, 洗鼻效果:洗鼻壺>負壓洗鼻>噴霧瓶>鼻腔霧化;洗鼻配合度:鼻腔霧化>噴霧瓶>洗鼻壺>負壓洗鼻。

因此, 4歲以上的孩子和成人可以優先選擇洗鼻壺, 4歲以下的孩子視配合程度:如果配合, 選擇洗鼻壺;如果不配合, 可以選擇其他洗鼻方式。 尤其是嬰幼兒並不會擤鼻動作, 媽媽們可以選擇合適的吸鼻器配合清理分泌物。

具體操作可參考:《鼻炎患者必學的洗鼻技巧》

如何進行有效安全地沖洗?

研究認為,較大水量配合低壓力的沖洗會比少水量配合高壓力的沖洗效果好。適當擠壓洗鼻壺,保證沖洗液持續、有效的壓入鼻腔,少次多量,效果更佳。

沖洗液溫度儘量接近體溫有助於提高舒適度。注意頭前傾45度,插入鼻孔時保證洗鼻壺和鼻孔有良好的接觸,具有一定的密閉性,保證沖洗壓力,可提高洗鼻的效果。

孩子洗鼻的原則以舒適配合為前提,鼻腔不通暢或者不配合的時候,請勿過度加大沖洗力度。如果孩子反復出現耳痛、嗆咳等不適,需及時停止,諮詢醫生。

如果洗鼻裝置被細菌污染,也有誘發急性感染的風險。洗鼻壺使用完畢後,可選擇用煮開的熱水、無菌鹽水清洗或者微波消毒;如懷疑洗鼻壺有污染時,請及時更換洗鼻壺。

急性感染期使用洗鼻壺需慎重,避免造成炎症擴散至中耳的風險,可選用較為安全的鼻腔噴霧或諮詢醫生後使用。

洗鼻雖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但目前尚未有對洗鼻量、次數、週期等尚未有明確統一的決策,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方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Principi N et al.NasalIrrigation:An Imprecisely Defined Medical Procedur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Health. 2017 May 11;14(5).

2. Bastier PL.Nasal irrigation: From empiricism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review. Eur Ann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Dis. 2015 Nov;132(5):281-5.

「免責聲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可以發郵件至: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如何進行有效安全地沖洗?

研究認為,較大水量配合低壓力的沖洗會比少水量配合高壓力的沖洗效果好。適當擠壓洗鼻壺,保證沖洗液持續、有效的壓入鼻腔,少次多量,效果更佳。

沖洗液溫度儘量接近體溫有助於提高舒適度。注意頭前傾45度,插入鼻孔時保證洗鼻壺和鼻孔有良好的接觸,具有一定的密閉性,保證沖洗壓力,可提高洗鼻的效果。

孩子洗鼻的原則以舒適配合為前提,鼻腔不通暢或者不配合的時候,請勿過度加大沖洗力度。如果孩子反復出現耳痛、嗆咳等不適,需及時停止,諮詢醫生。

如果洗鼻裝置被細菌污染,也有誘發急性感染的風險。洗鼻壺使用完畢後,可選擇用煮開的熱水、無菌鹽水清洗或者微波消毒;如懷疑洗鼻壺有污染時,請及時更換洗鼻壺。

急性感染期使用洗鼻壺需慎重,避免造成炎症擴散至中耳的風險,可選用較為安全的鼻腔噴霧或諮詢醫生後使用。

洗鼻雖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但目前尚未有對洗鼻量、次數、週期等尚未有明確統一的決策,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方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Principi N et al.NasalIrrigation:An Imprecisely Defined Medical Procedur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Health. 2017 May 11;14(5).

2. Bastier PL.Nasal irrigation: From empiricism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review. Eur Ann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Dis. 2015 Nov;132(5):281-5.

「免責聲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可以發郵件至: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