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設計癖2017年度盤點:十大節能環保設計

節能環保設計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方向, 也不斷的湧現了很多絕妙的設計, 那麼, 設計癖眼中 2017 年度十大節能環保有哪些呢?

1、Nendo 簡易廁所

日本工作室 Nendo 於 2017 年推出了一款名為 minimLET 的簡易廁所。

從外表來看, 這就是一個橢圓形的日系極簡背包, 但是, 打開背包, 裡面還有 6 樣東西, 分別是:4 根鋁管、1 個 C 形座墊、1 個保護隱私的帳篷、紙巾、垃圾袋和凝結劑。 將垃圾袋套在 C 型座墊上, 下麵支起 4 根鋁管, 再把帳篷支在上面, 一個簡易的廁所就形成了。

minimLET 輕巧, 拆卸和組裝都極其方便, 很適合像日本這樣經常發生地震自然災害的國家, 它為在災後避難所居住的人們, 提供了一種更為人性化、更為舒適的解決生理需求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 minimLET 上的每一個零件都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 比如鋁管就可以拿礦泉水瓶替代, 更加便捷;而簡易廁所的每一個部件還有其他用途, 比如尼龍材質的帳篷可以當斗篷穿, 灰色的手提袋可以用做水袋。 這樣的設計真的太人性化了。

2、ISTAD 塑膠袋

ISTAD 艾斯塔塑膠袋是一種可迴圈以及可再生利用的塑膠袋, 是宜家大規模銷售的第一款生物塑膠產品, 以從甘蔗中提煉的生物塑膠作為主要原材料。 宜家每年預計出售 14 億個塑膠袋, 替換成 ISTAD 艾斯塔塑膠袋後, 每年可以節省 75,000 桶油。

ISTAD 艾斯塔塑膠袋的用途十分廣泛, 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有效的存儲食物, 這樣還避免了食物的浪費, 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與傳統塑膠袋相比, ISTAD 艾斯塔塑膠袋的特性和功能沒有差別, 但是成本卻更高了。 不過, 為了推行這款環保的塑膠袋, 踐行環保理念, 宜家的售價仍然保持不變。

3、沙漠粘合劑

2017 年, 重慶交通大學易志堅團隊研發的沙漠粘合劑, 有點黑科技的味道。易志堅團隊研發的本質上是一種植物性纖維粘合材料,外表看上去是普通的白色粉末,將它與沙子加水攪拌之後,大概 2 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看到鬆散的沙子變得有粘性。

用這種粘合劑,只需改造一次,就可以實現可持續耕種,比起傳統的治沙措施,這種粘合劑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此外,這種粘合劑還是完全環保無污染的,經過專業的檢測中心檢測,裡面的各項指標全部符合標準,還富含豐富的微生物。現在,它已經幫助幾千畝的烏蘭布和沙漠改造成功,變成可耕種的良田,如果能夠持續推廣,這簡直是造福人類的綠化工程。

4、二氧化碳收集器

因二氧化碳排量增加而導致的全球年暖問題,早已經引起了各界的警惕,在各個團隊都想辦法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量的時候,來自瑞士的 Climeworks 公司,卻別出心裁想辦法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

Climeworks 公司研發出了世界首款二氧化碳收集器,收集器吸入空氣後,會將二氧化碳留在吸附劑的表面;當吸附劑上的二氧化碳達到飽和狀態時,吸附劑就會升溫至 100 攝氏度以上,分離出高純度二氧化碳。

這些二氧化碳可以作為給溫室裡的植物的養料,也可以用來製造蘇打水和汽水。目前,蘇黎世已經有了一家二氧化碳收集公司,每年可收集大約 900 噸二氧化碳,創始人還表示,希望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每年收集 100 億噸的目標,這樣可以把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攝氏度以內。

5、特斯拉環保大卡車

Telsa Semi 是 2017 年 11 月特斯拉新推出的純電動卡車,它屬於 Class 8 型卡車,充滿電後續航里程可達到 500 英里;內置的加強版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提供自動緊急刹車、車道保持以及車道偏離警告。

特斯拉還推出了相應的 Megacharger 太陽能充電站,充電 30 分鐘就可以駕駛 400 英里在裝貨卸貨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充電了。

這款卡車一推出,沃爾瑪就宣佈預訂 15 輛,而加拿大食品雜貨巨頭 Loblaw 預訂了 25 輛。

6、Paper Waterbottle

不管是我們平時用的塑膠杯,還是一次性紙杯,都是一種資源浪費,包裝設計師 Jim Warner 設計了一款環保的紙杯 Paper Waterbottle。

Paper Waterbottle 環保紙杯外部採用 100% 有機材質和可再生成型纖維的硬紙殼做成,內壁使用 100% 樹脂材質,不僅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飲用也更加放心。最重要的是,Paper Waterbottle 印度很大,可以迴圈利用,即使廢棄也很容易降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7、汽車尾氣墨水

印度的 Gravity Labs 從汽車尾氣中提取出了墨水,名為 Air-Ink,並作為成熟的作品,在 K 網上參與了眾籌。

Gravity Labs 將 KAALINK 改裝到汽車排氣管,收集汽車尾氣中的粉塵,然後將粉塵提純,取得含碳量比較高的原料,就可以用它來製作墨水了。

Air-Ink 在使用體驗上與普通的墨水並沒有區別,Gravity Labs 還將墨水製成了不同功效的,有馬克筆材料、油畫顏料、網版印染油墨等。每收集 45 分鐘的汽車尾氣,就可以製成一隻 30ml 的墨水馬克筆,也就是說,你每使用一隻這樣的筆,就可以減少 45 分鐘的汽車排放量。

8、布洛克環境中心

布洛克環境中心是 2017 年度美國十大綠色環保建築之首,它成立的目的,就是吸引學生來次學習,為其教育和濕地恢復項目提供支持。

從建築上來講,大樓的部分用材來自廢物回收再利用,比如,室內的楓木地板來自一個當地的體育館;原本佈滿塗鴉的露天看臺,則被改造成室內裝飾的一部分,節省了大量裝飾成本。

布洛克環境中心還採用了堆肥式廁所,這是一種以極少水量沖廁甚至是無水的廁所,排泄物流入便池中混合木糠、椰棕或泥炭蘚等物質帶氧分解成堆肥。除此以外,建築大樓還收集雨水並將其過濾為飲用水,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整幢大樓使用;發電量比耗電量多 80%,多餘的電量被銷售給電網,這麼節省的大樓,難怪會成為第一大綠色環保建築。

9、霧霾塔

由荷蘭藝術家、發明家丹·羅斯加德設計的霧霾淨化塔,高 7 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氣淨化裝置。通過無臭氧離子技術,霧霾淨化塔可以有效捕捉和過濾空氣中 75% 的 PM 2.5 和 PM 10 霧霾顆粒,並釋放清新的空氣,每小時可以淨化 3 萬立方米的空氣。

設計師還利用霧霾淨化塔里收集的霧霾顆粒,設計了霧霾戒指和霧霾袖口,通過這種有形的紀念品,提醒人們空氣的重要性。

10、索尼電子紙

早在 2013 年,黑科技大佬索尼就推出了 DPT-S1 型號的電子紙平板電腦,但是功能很單一沒有得到推廣,而在 2017 年,在前者的基礎上,索尼又推出了 DPT-RP1。

DPT-R1 和 A4 紙差不多大小,厚度只有 5.9 mm,重量只有 349 克。值得注意的是,DPT-RP1 的平布有一定的磨砂感,這給用戶提供了真實的書寫體驗。雖然它只支援 PDF 檔,但是,索尼又開發了全新的 Digital Paper APP,它可以將網頁及文檔都轉換成 PDF 檔,並且通過無線傳輸到 DPT-RP1 上。

索尼的環保設計秉承著走向零負荷的原則,而這款 DPT-RP1 就是索尼努力創造無紙化辦公的一種嘗試,它在用自己的科技力量來降低資源消耗。怪不得說,DPT-RP1 的出現,讓 kindle流淚、讓 iPad 哭泣。

節能環保設計是最近幾年來一直很受關注的話題,跟傳統上如何遏制環境污染問題的思路不同,最近的新思路都是如何變廢為寶,如何將環境污染物變為更有用的東西,這個思路的轉變,不僅使問題更容易解決,也更好的實現了資源迴圈利用,你覺得呢?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有點黑科技的味道。易志堅團隊研發的本質上是一種植物性纖維粘合材料,外表看上去是普通的白色粉末,將它與沙子加水攪拌之後,大概 2 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看到鬆散的沙子變得有粘性。

用這種粘合劑,只需改造一次,就可以實現可持續耕種,比起傳統的治沙措施,這種粘合劑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此外,這種粘合劑還是完全環保無污染的,經過專業的檢測中心檢測,裡面的各項指標全部符合標準,還富含豐富的微生物。現在,它已經幫助幾千畝的烏蘭布和沙漠改造成功,變成可耕種的良田,如果能夠持續推廣,這簡直是造福人類的綠化工程。

4、二氧化碳收集器

因二氧化碳排量增加而導致的全球年暖問題,早已經引起了各界的警惕,在各個團隊都想辦法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量的時候,來自瑞士的 Climeworks 公司,卻別出心裁想辦法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

Climeworks 公司研發出了世界首款二氧化碳收集器,收集器吸入空氣後,會將二氧化碳留在吸附劑的表面;當吸附劑上的二氧化碳達到飽和狀態時,吸附劑就會升溫至 100 攝氏度以上,分離出高純度二氧化碳。

這些二氧化碳可以作為給溫室裡的植物的養料,也可以用來製造蘇打水和汽水。目前,蘇黎世已經有了一家二氧化碳收集公司,每年可收集大約 900 噸二氧化碳,創始人還表示,希望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每年收集 100 億噸的目標,這樣可以把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攝氏度以內。

5、特斯拉環保大卡車

Telsa Semi 是 2017 年 11 月特斯拉新推出的純電動卡車,它屬於 Class 8 型卡車,充滿電後續航里程可達到 500 英里;內置的加強版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提供自動緊急刹車、車道保持以及車道偏離警告。

特斯拉還推出了相應的 Megacharger 太陽能充電站,充電 30 分鐘就可以駕駛 400 英里在裝貨卸貨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充電了。

這款卡車一推出,沃爾瑪就宣佈預訂 15 輛,而加拿大食品雜貨巨頭 Loblaw 預訂了 25 輛。

6、Paper Waterbottle

不管是我們平時用的塑膠杯,還是一次性紙杯,都是一種資源浪費,包裝設計師 Jim Warner 設計了一款環保的紙杯 Paper Waterbottle。

Paper Waterbottle 環保紙杯外部採用 100% 有機材質和可再生成型纖維的硬紙殼做成,內壁使用 100% 樹脂材質,不僅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飲用也更加放心。最重要的是,Paper Waterbottle 印度很大,可以迴圈利用,即使廢棄也很容易降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7、汽車尾氣墨水

印度的 Gravity Labs 從汽車尾氣中提取出了墨水,名為 Air-Ink,並作為成熟的作品,在 K 網上參與了眾籌。

Gravity Labs 將 KAALINK 改裝到汽車排氣管,收集汽車尾氣中的粉塵,然後將粉塵提純,取得含碳量比較高的原料,就可以用它來製作墨水了。

Air-Ink 在使用體驗上與普通的墨水並沒有區別,Gravity Labs 還將墨水製成了不同功效的,有馬克筆材料、油畫顏料、網版印染油墨等。每收集 45 分鐘的汽車尾氣,就可以製成一隻 30ml 的墨水馬克筆,也就是說,你每使用一隻這樣的筆,就可以減少 45 分鐘的汽車排放量。

8、布洛克環境中心

布洛克環境中心是 2017 年度美國十大綠色環保建築之首,它成立的目的,就是吸引學生來次學習,為其教育和濕地恢復項目提供支持。

從建築上來講,大樓的部分用材來自廢物回收再利用,比如,室內的楓木地板來自一個當地的體育館;原本佈滿塗鴉的露天看臺,則被改造成室內裝飾的一部分,節省了大量裝飾成本。

布洛克環境中心還採用了堆肥式廁所,這是一種以極少水量沖廁甚至是無水的廁所,排泄物流入便池中混合木糠、椰棕或泥炭蘚等物質帶氧分解成堆肥。除此以外,建築大樓還收集雨水並將其過濾為飲用水,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整幢大樓使用;發電量比耗電量多 80%,多餘的電量被銷售給電網,這麼節省的大樓,難怪會成為第一大綠色環保建築。

9、霧霾塔

由荷蘭藝術家、發明家丹·羅斯加德設計的霧霾淨化塔,高 7 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氣淨化裝置。通過無臭氧離子技術,霧霾淨化塔可以有效捕捉和過濾空氣中 75% 的 PM 2.5 和 PM 10 霧霾顆粒,並釋放清新的空氣,每小時可以淨化 3 萬立方米的空氣。

設計師還利用霧霾淨化塔里收集的霧霾顆粒,設計了霧霾戒指和霧霾袖口,通過這種有形的紀念品,提醒人們空氣的重要性。

10、索尼電子紙

早在 2013 年,黑科技大佬索尼就推出了 DPT-S1 型號的電子紙平板電腦,但是功能很單一沒有得到推廣,而在 2017 年,在前者的基礎上,索尼又推出了 DPT-RP1。

DPT-R1 和 A4 紙差不多大小,厚度只有 5.9 mm,重量只有 349 克。值得注意的是,DPT-RP1 的平布有一定的磨砂感,這給用戶提供了真實的書寫體驗。雖然它只支援 PDF 檔,但是,索尼又開發了全新的 Digital Paper APP,它可以將網頁及文檔都轉換成 PDF 檔,並且通過無線傳輸到 DPT-RP1 上。

索尼的環保設計秉承著走向零負荷的原則,而這款 DPT-RP1 就是索尼努力創造無紙化辦公的一種嘗試,它在用自己的科技力量來降低資源消耗。怪不得說,DPT-RP1 的出現,讓 kindle流淚、讓 iPad 哭泣。

節能環保設計是最近幾年來一直很受關注的話題,跟傳統上如何遏制環境污染問題的思路不同,最近的新思路都是如何變廢為寶,如何將環境污染物變為更有用的東西,這個思路的轉變,不僅使問題更容易解決,也更好的實現了資源迴圈利用,你覺得呢?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