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雄:社會治理過程中存在滯後和治理過度現象

1月24日上午,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專題會議, 主題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 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楊雄委員對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出三點建議。

楊雄說, 李強書記提出三個導向, 我這幾年一直在跟蹤大資料, 對民生民意的需求做了滿意度和期盼度的調查。 我發現近三年來滿意度、期盼度持續穩定的提升, 尤其是對於交通的整治, 滿意度達到90%左右, 體現了上海法治共治的精細化水準。 但同時我們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治理過程中的滯後現象, 比如共用單車, 本來是一個好事情, 但後來為什麼老百姓覺得好事辦壞了呢?後來我們一調查, 按照國際上的標準, 像3000萬人口的城市, 投入的共用單車我們是超過了三到五倍, 顯然我們的精細化管理要跟上。

第二個是治理的過度現象。 比如交通整治, 老百姓反響不錯, 但是要防止治理過度。

我們治理過度以後會出現一種悖論, 比如說上海劃了很多的黃線, 但出租司機反映, 醫院門口一些老人上下車不方便, 一停車就罰。 我們的管理, 人性和法治之間的關係要平衡好。

第三個是深層次的問題。 最近我到社區推進治理創新。 社區很多街道党工委書記和我反映, 治理的自治過程中存在過度問題。 甚至有主任說, 早些年出臺物業管理的條例, 賦權過大, 給業主委員會成員的權力過大。 現在上海的社區, 尤其是中高檔的樓盤, 很多居民要去爭當業主委員會的主任, 因為他手中可能掌握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 居民不投票就視作同意, 這裡面就會出現極大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