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鄉年味漸濃,隔著螢幕都能聞到臘肉香!

臘肉一個字:香

醃臘肉算是我們大萬源的傳統習俗之一, 把豬肉切成不到一寸厚、一尺多長的長條, 要用鹽巴反復搓揉肉(有條件的, 可以把鹽巴放在鍋裡炒一下, 再搓到肉上), 待醃透後再放入罐子裡, 蓋好, 防止耗子、貓兒狗兒偷嘴。

過了幾天, 看肉色開始轉暗了, 再拿出來, 用繩子拴好, 掛在屋外曬, 曬得肉皮幹硬、瘦肉發黑。

近年來,有些老鄉也開始秋臘肉。簡單搭建個小棚棚,將香腸臘肉掛在上方薰制。一般秋臘肉是用山上的柏香,也有用鋸木面的。要是在農村裡就撇拖了,直接掛在火炕上就行~~~

香腸解饞

說到臘肉,當然不能不提到香腸。入冬以後,家家戶戶都會割上30來斤半精半肥的豬肉,用刀剁或用機器將肉絞碎,加適量的食鹽、料酒、蒜和水,並調以五香粉、味精等佐料,灌入洗淨的豬小腸內,用筷子塞緊,紮緊兩端,紮成一節一節的,放著風乾。

香腸也算是四川特產,幾乎家家必吃,年底了,不少家裡人紛紛開始自製臘腸。

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調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 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調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 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灌臘腸最好選豬後腿的肉,三分肥七分瘦最好

把豬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切片也行

切好的肉放入盆中

加上調料

用手攪拌均勻

蓋上保鮮膜醃制24小時入味

腸衣先用溫水洗去表面的鹽粒

再在溫水中浸泡5小時以上

泡好的腸衣再套在水龍頭上

沖洗一下腸衣的內壁

灌腸的工具

剪下一個可樂餅的瓶口

把腸衣套在上面,腸衣的另一頭打一個結

把醃好的肉慢慢的塞進腸衣裡

一邊塞,一邊用手把肉往下趕

腸衣灌滿後

每15釐米左右打個結

用繩子系一下

灌好的香腸找一個

陰涼通風的地方掛起來風乾

晾好後進入最後一個步驟

秋香腸,其步驟大致秋臘肉一樣

吃的時候放入蒸鍋中

旺火蒸熟將就可以吃了

溫暖樸實,家的味道

吃臘味最好的時節是在冬天,這時候曬出來的臘味才不會壞,特別香而有味。當然,因為容易保存,許多外出務工的小夥伴也會提前通知家裡多做一些,過年之後出門工作好帶。

臘味,現在更是一種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近年來,有些老鄉也開始秋臘肉。簡單搭建個小棚棚,將香腸臘肉掛在上方薰制。一般秋臘肉是用山上的柏香,也有用鋸木面的。要是在農村裡就撇拖了,直接掛在火炕上就行~~~

香腸解饞

說到臘肉,當然不能不提到香腸。入冬以後,家家戶戶都會割上30來斤半精半肥的豬肉,用刀剁或用機器將肉絞碎,加適量的食鹽、料酒、蒜和水,並調以五香粉、味精等佐料,灌入洗淨的豬小腸內,用筷子塞緊,紮緊兩端,紮成一節一節的,放著風乾。

香腸也算是四川特產,幾乎家家必吃,年底了,不少家裡人紛紛開始自製臘腸。

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調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 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調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 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灌臘腸最好選豬後腿的肉,三分肥七分瘦最好

把豬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切片也行

切好的肉放入盆中

加上調料

用手攪拌均勻

蓋上保鮮膜醃制24小時入味

腸衣先用溫水洗去表面的鹽粒

再在溫水中浸泡5小時以上

泡好的腸衣再套在水龍頭上

沖洗一下腸衣的內壁

灌腸的工具

剪下一個可樂餅的瓶口

把腸衣套在上面,腸衣的另一頭打一個結

把醃好的肉慢慢的塞進腸衣裡

一邊塞,一邊用手把肉往下趕

腸衣灌滿後

每15釐米左右打個結

用繩子系一下

灌好的香腸找一個

陰涼通風的地方掛起來風乾

晾好後進入最後一個步驟

秋香腸,其步驟大致秋臘肉一樣

吃的時候放入蒸鍋中

旺火蒸熟將就可以吃了

溫暖樸實,家的味道

吃臘味最好的時節是在冬天,這時候曬出來的臘味才不會壞,特別香而有味。當然,因為容易保存,許多外出務工的小夥伴也會提前通知家裡多做一些,過年之後出門工作好帶。

臘味,現在更是一種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