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一年時間找真紅糖紀實(141):跑四個地方,七家糖坊找好紅糖

1月17日晚上11點多到達巧家縣城, 找了一家賓館住下, 睡下已經12點過了。

巧家是金沙江幹熱河谷氣候, 雖然已是深冬, 但是晚上的巧家並無寒意, 睡覺不用開空調。

第二天早上起來, 在賓館吃早餐, 看見有當地好吃的卷粉, 吃了幾塊。

圖1:1月18日小編在賓館吃的早點。 一碗稀飯、一個包子、一塊卷粉、幾節油條、一塊洋芋。

吃了早點, 就出發去熬糖現場找好紅糖。 這裡, 把這幾天找好紅糖的過程和大家彙報一下。

一、1月17日晚, 到蒙姑一家糖坊看小碗紅糖熬制過程

達到巧家蒙姑鎮的當天晚上, 吃完晚飯, 小編就去參觀了一家糖坊。 因為是晚上, 拍照效果不好, 只在這家拍了一段視頻, 看了一個小時左右, 瞭解小碗紅糖的生產完整過程。

去巧家縣城要經過蒙姑, 而且蒙姑也是巧家小碗紅糖的發源地。

圖2:巧家白鶴灘鎮黎明社區路邊拉甘蔗的拖拉機。

二、1月18日上午, 到現場附近的白鶴灘鎮黎明社區看兩家糖坊

我們選擇的第一站是巧家白鶴灘鎮, 黎明社區, 這是巧家小碗紅糖生產最為集中的地區。

在看糖坊之前, 小編和當地小碗行業的相關人士取得了聯繫, 諮詢了黎明社區哪些家在生產純甘蔗原汁小碗紅糖的廠家。

我們選擇了其中的兩家。

這兩家中的一家是小編去年九月中旬去過的, 另外一家是小編從行業人士打聽來的。

在第一家, 待了一個多小時, 全程瞭解巧家小碗紅糖的完整生產過程。 後面的文章中會向大家圖文直播這個過程。

從這家出來, 小編去看黎明社區的另外一家糖坊, 參觀整個小碗紅糖的熬制過程。

從第二家出來, 已經到吃午飯時間了。 小編開車過了金沙江葫蘆口大橋, 去對面的甯南縣葫蘆口鎮吃中午飯。

圖3:小編在巧家黎明社區參觀的一家糖坊。

三、1月18日下午, 去棉紗、魚壩熬糖現場找好紅糖

經過多次打聽得知在整個巧家縣沿金沙江沿岸的近百公里的小碗紅糖的生產範圍之內, 棉紗、魚壩的小碗紅糖不錯。 小編當然要去看看。

從四川吃完中午飯, 過了大橋左轉就是去棉紗和魚壩的路。

金沙江巧家段這邊山比較大, 也很陡。 路是在山腰硬鑿出來的, 不寬, 而且彎多, 錯車往往要減速, 遇到大車要停車讓行。

從葫蘆口大橋到棉紗有20公里。 到棉紗的街上,

看見有很多賣紅糖的, 都是放竹子背篼裡賣。

:

圖4:棉紗街上擺賣的小碗紅糖。

棉紗街也在金沙江邊, 路不寬, 找一個停車的地方都很難, 七拐八拐才找到一個地方停車。 在街上轉了一圈。 打聽到當地有好幾家糖坊, 基本都是附近的村名合在一起熬糖的。

小編看了其中的兩家,到了其中一家,正趕上大家在吃飯。伴隨著濃濃的糖香味,大家歡樂地吃著午飯,像過節一樣,小編也被這種歡樂氛圍感染。

看完了棉紗的這兩家糖坊,小編去魚壩看看當地的糖坊。

魚壩在從棉紗回縣城的路上,離棉紗七公里左右。

魚壩這邊的山也很陡,很多村民住在半山腰。我們看到有三家糖坊都在半山腰上。小編看了其中的兩家糖坊。

得知這裡有人在砍甘蔗,小編在一位糖坊老闆的帶領下,去看當地砍甘蔗。

從甘蔗地裡回來,已經到吃晚飯時間,其中一家老闆熱情邀請在他家吃飯。

吃完飯,小編驅車回巧家縣城。

圖5:當地的甘蔗種在山上,要用人力背到糖坊。

四、1月19日早上,到蒙姑參觀一家糖坊

還是在1月17晚入住的賓館住接著住了一晚,1月19日早上,在賓館吃了早飯,出發去蒙姑。

路過金塘鎮時,當天是街天(趕集日),有很多人在趕街,街邊也有很多人在賣紅糖。有禮盒裝的,也有用背篼裝著散賣的。

圖6:棉紗灣一家糖坊吃午飯的小朋友。

我們沒停車,直接去蒙姑。在蒙姑看完了一家糖坊,我們踏上回昆明的路途。

在這兩天半的巧家找糖之旅中,我們跑了蒙姑鎮的一家糖坊、白鶴灘鎮黎明社區的兩家糖坊、白鶴灘鎮棉紗的兩家糖坊、白鶴灘鎮漁壩的兩家糖坊。

這四個地方,基本都是巧家小碗紅糖的主產區。我們跑過的七家,占整個巧家30家左右糖坊的近四分之一,而且是其中有規模的和品質比較好的。

小編看了其中的兩家,到了其中一家,正趕上大家在吃飯。伴隨著濃濃的糖香味,大家歡樂地吃著午飯,像過節一樣,小編也被這種歡樂氛圍感染。

看完了棉紗的這兩家糖坊,小編去魚壩看看當地的糖坊。

魚壩在從棉紗回縣城的路上,離棉紗七公里左右。

魚壩這邊的山也很陡,很多村民住在半山腰。我們看到有三家糖坊都在半山腰上。小編看了其中的兩家糖坊。

得知這裡有人在砍甘蔗,小編在一位糖坊老闆的帶領下,去看當地砍甘蔗。

從甘蔗地裡回來,已經到吃晚飯時間,其中一家老闆熱情邀請在他家吃飯。

吃完飯,小編驅車回巧家縣城。

圖5:當地的甘蔗種在山上,要用人力背到糖坊。

四、1月19日早上,到蒙姑參觀一家糖坊

還是在1月17晚入住的賓館住接著住了一晚,1月19日早上,在賓館吃了早飯,出發去蒙姑。

路過金塘鎮時,當天是街天(趕集日),有很多人在趕街,街邊也有很多人在賣紅糖。有禮盒裝的,也有用背篼裝著散賣的。

圖6:棉紗灣一家糖坊吃午飯的小朋友。

我們沒停車,直接去蒙姑。在蒙姑看完了一家糖坊,我們踏上回昆明的路途。

在這兩天半的巧家找糖之旅中,我們跑了蒙姑鎮的一家糖坊、白鶴灘鎮黎明社區的兩家糖坊、白鶴灘鎮棉紗的兩家糖坊、白鶴灘鎮漁壩的兩家糖坊。

這四個地方,基本都是巧家小碗紅糖的主產區。我們跑過的七家,占整個巧家30家左右糖坊的近四分之一,而且是其中有規模的和品質比較好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