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生該不該幫導師幹私事?學生:不該,但沒轍!

1月17日, 中國青年報一篇《寒門博士之死》的報導, 引起了輿論的熱議。 報導中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溺水身亡, 隨著其與博士生導師聊天記錄的曝光, 讓他的死與這位導師扯上了干係。

根據公開的聊天記錄顯示, 楊寶德經常被導師要求處理私人瑣事, 諸如澆花、拎包、陪她逛超市、陪她喝酒應酬等, 並且導師還多次挑唆他與女朋友之間的關係, 甚至還要求晚上十二點前隨時待命, 這些與學業培養毫無關係的瑣事, 卻成了博士生的“必修課”。

楊寶德與導師聊天記錄

2016年底, 記得很火的自媒體“咪蒙”發表了一篇文章《職場不相信眼淚, 要哭回家哭》, 引起了一場關於“員工到底應不應該給老闆取外賣”的討論。 文章寫道, 一個實習生因為每天要多次幫老闆下樓取外賣而感到委屈, 在給爸媽打電話哭訴時, 被正在廁所拉屎的老闆聽到, 結果被老闆一頓教育,

並告訴她“如果你的老闆堅持每天自己拿外賣, 你就趕緊辭職吧”的道理, 因為咪蒙覺得老闆的時間是寶貴的, 不應該拿來做雜事, 所以拿外賣這種瑣事就應該交給實習生去做。

對於咪蒙的觀點, 筆者不敢苟同。 實習生來公司是為學習而來的, 而不是做私事的, 當然如果老闆偶爾沒空, 讓員工幫忙取一下外賣也未嘗不可, 但這就如同公車讓座:是情分, 不是本分, 所以請不要理所當然。 而在當下, 研究生普遍喊自己導師為“老闆”的背景下, 研究生充當了實習生的角色, 只不過與公司的老闆相比, 導師的權力更大, 導師一句話, 可能讓你幾年的辛苦付出付諸東流。

所以, 研究生對於自己的導師, 可謂是唯命是從, 正如我們看到的楊寶德聊天紀錄那樣, “導師虐你千百遍, 你待導師如初戀”, 否則真有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也正是因為導師掌握著自己的“生死大權”, 楊寶德對於自己導師安排的各種諸如為其擋酒、陪其打麻將、去停車場接她等等私人瑣事通通“來者不拒”。

正如同實習生幫老闆取外賣一樣, 研究生幫導師幹私事, 本該屬於情分, 但久而久之, 反而成了常態, 而楊寶德, 可能就是這種“常態”的犧牲品。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提到: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導師在帶研究生的同學, 不僅扮演著知識傳授者的角色, 更扮演著靈魂喚醒者的角色,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以身垂範, 那麼即使造詣再高, 也不適合教書育人。

根據西安交通大學給出的處理意見, 已對涉事導師進行嚴肅批評教育, 並取消了其研究生招生資格, 可謂是罪有應得。 也希望寒門博士之死, 能夠讓更多的研究生擺脫瑣事之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