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打動馬雲的鄉村教師:偷拿蓋房的5萬元建校舍,借債給老師發工資

第一次坐飛機, 第一次看見大海, 第一次看電影, 第一次見馬雲……汽車穿過密林, 駛出深山, 100名來自全國各地鄉村的教師來到三亞,

收穫了自己人生中的若干個第一次。

他們受邀參加了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 每人獲得10萬元獎金, 和馬雲一起“重回課堂”。

這些鄉村教師, 都是馬雲口中的君子:偷拿家裡留著蓋房子的5萬元錢, 建起全村唯一的校舍;借債給鄉村老師發工資;還有人用互聯網教千里之外的鄉村孩子唱《蟲兒飛》。

他們的故事, 還有很多, 只是很少被人講起。

以下是5名鄉村教師的口述。

文 | 韓逸

編輯 | 楚明

我父親是欠債校長, 我接了他的班

陝西省榆林市子洲馬塔留守學校 馬君

我是個教數學的體育老師。 不逗你, 真的。 在鄉村學校, 一個老師教很多門課程很常見。 我工作的學校就是我們家辦起來的, 我父親就是校長。 校長聽起來很風光,

可我父親, 是個欠債校長。 學校建起來那天, 家裡的日子跟以前就不一樣了。

那年我7歲, 村裡唯一一座公辦學校停辦了。 90多個孩子都沒地方上學。 我父親是個農民, 自己沒什麼文化, 吃了沒文化的苦。 他把家裡的三孔窯洞都騰出來, 炕上睡人, 炕下面教書。 老師都是到處請來的, 工資少了, 流動得特別快。

種地、喂豬、放羊, 當石匠。 父親掙的錢根本不夠給老師發工資。 他開始借錢, 借遍了全村。

過年成了我們家最害怕的事兒, 要債的人什麼都拿。 有一年, 年夜飯沒有肉吃, 父親咬著牙出去借。 他回來的時候, 50塊錢都沒借到。 父親在鄉親們面前的信譽早就破產了, 只能開始借高利貸。 利滾利, 5千能變成1萬5, 債越欠越多。

我自己都沒錢上學。

從自己家小學畢業之後, 我考上中專, 沒再問家裡要過一分錢。 我的老師替我向學校擔保, “讓她念吧, 將來畢業了會掙錢, 肯定能還上”。 我拼命做各種兼職, 連垃圾都撿過。

馬君(左二)老師與她的家人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學校靠著父親借錢維持了26年, 3孔窯洞變成14孔,

學生越來越多。 家裡沒人能理解父親。 包括我。 大家都覺得, 他的堅持更像是一種偏執。 我母親大字不識一個, 連賬都不會算, 所以不管錢, 但她也實在沒法承受別人討債, 喝了老鼠藥。 萬幸鄉親發現得快, 把她及時送去了醫院。

2009年春節, 我帶著老公和孩子回家過年, 正好看見父親在學校貼窗花。 他滿身是灰, 一邊忙活一邊笑。 我的心一下子軟了。 父親是什麼時候變老了的?我跟丈夫商量了一下, 帶著兒子回了老家。 我們回來幫父親的忙, 轉眼就是8年。

偷5萬塊錢建校舍

四川省昭覺縣瓦吾社小學 曲比史古

我們彝族的風俗, 11月份是新年, 挨家挨戶都要殺豬。 窮人殺瘦豬, 富一點的殺肥豬。 快過年那幾天, 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好幾條豬肉,

是學生家長送來的。 我有248個學生, 去年新年, 我收到了180多條豬肉, 小的3斤, 大的10斤。 家長說, 曲比老師, 你安心教書, 米和肉都不用擔心。

我們那個村不富, 海拔2800米, 人均收入每年8000元左右, 2016年才通上電。 最初我做老師的時候, 家長的態度並不是這樣的。 那年我剛畢業, 我們那個教學點只有我一個公辦老師。 開學當天, 來了4個學生。 我去其他學生家訪, 家長直接把我往外推, “我們不要曲比老師!”他們信不過我, 擔心我像之前的老師一樣, 待一個月就走, 孩子根本什麼都學不到, “上學不如在家放牛”。

我的自尊心上來了, 他們越這麼說, 我越不服。 我挨家挨戶地勸家長把孩子送回來上學, 十幾年裡家訪了兩三千次。 學生從4個變成40個, 又變成60個,再變成248個。當時學校旁邊沒通公路,也沒通電,晚上要點煤油燈。有的學生來上課要半個小時,有的要走3個小時山路。教室裡沒什麼桌椅板凳,孩子們墊著石板磚聽課。我用簾子把教室隔成一塊一塊的,講完這邊講那邊,一刻不停。

曲比史古在川西海拔2800米的大涼山上建的校舍 圖 / 視覺中國

我想讓孩子們有像樣的地方讀書,就背著全家人,偷偷拿出5萬塊錢,用來建新校舍。那是我多年攢下來的工資,還有媳婦賣菜掙的錢。我父親知道了,抄起洋鏟就追著我打。這筆錢,本來是想攢下來給家裡蓋新房子的。

鄉親們和學生們都來幫忙,新校舍很快建起來了。現在我們村的人,過年都會記得曲比老師。他們送的肉,被我熏成臘肉,掛在教室裡,和代課老師、支教老師一起慢慢吃,能吃半年。

我們那裡唯一的代課老師也是我的學生,他17歲到我這裡學認字,3年後留下幫忙教低年級的孩子,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們寫漢字。一晃已經10年。那位代課老師身體有殘疾,有些駝背。他說媳婦的時候,人家看他是個代課老師,才願意嫁給他。雖然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千多塊錢,但他在村子裡,被認為是可靠的人。

給女生講性知識

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小學 楊兵

愛心班成立5年了,我很少12點之前睡覺。22個男孩子,28個女孩子,要挨個檢查他們睡著了沒有,被子蓋好了沒有。最怕他們生病,哪個體溫高了,哪個尿床。半夜起來,提醒他們吃藥、上廁所。

孩子剛剛住到一起的時候,最小的5歲,還不會洗臉、刷牙,最大的10歲,輟學3年了。生活上的問題都好解決,我最擔心的是孩子們內心的問題。他們沒有父母,放假之後只能跟家裡的老人或者其他親戚一起生活。有堂課講到父母親的愛,我念完課文一抬頭,全教室的孩子都眼淚汪汪地看著我。

楊兵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我也在入學的年齡失去了父親,從小跟母親一起長大。家裡5個孩子,非常困難,5塊錢的學費都要到村裡找鄰居借。我非常理解孩子,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資助的衣服和文具,更是尊嚴感。我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告訴他們,不要永遠都依賴別人。

當然也有我沒法照顧到他們的地方。女孩子的心事有時候不好意思跟我說。我會給她們遞上一塊麵包,看會兒電視,耐心等她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的愛人就是這個班的數學老師,她也會給孩子們講最基礎的性知識,告訴女生們,晚上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上廁所一定要幾個人一起去。

再堅持4個月,我的孩子們就要小學畢業了。我陪伴這個班的孩子整整5年,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逢年過節,我和愛人只能有一個人回家。小女兒每次看到她,會習慣性地問一聲,“爸爸怎麼沒回來?”她心裡也知道我不會回家,只是每次仍然要這麼問一下。

那碗面的滋味終生難忘

江西省蓮花縣六市鄉六市鄉小學 付玉生

我高中畢業就成了民辦教師,一干就是41年。2000年,我被安排到現在的學校任教,去報到的時候,親眼看見一輛大巴車從盤山公路上沖了下去,萬幸,車只是半截探出去,半截掛在山崖邊上,有人從裡面逃出來。

我確實被嚇著了,當時就有點想走。那是在319國道上,從山腳下到山頂,像這樣180度的大轉彎,有11道。後來的幾年,我每週末回學校都會坐車經過這些轉彎。

我的人生有很多次可以轉彎的機會。1993年,有做房地產的朋友喊我給他幫忙,一個月開3000塊錢工資。當時,我每個月的工資是300塊。家裡人都勸我轉行,我有點捨不得。錢多少夠花呢?1976年我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月只有8塊錢工資,還不是一樣堅持幹下來了。

我身邊的同事換了一茬又一茬。校舍的條件確實太艱苦了。屋裡沒有取暖的設施,冬天只能鋪兩床被,蓋兩床被。晚上打一桶開水放在屋裡散熱,到了早晨就凍得結結實實,敲都敲不碎。到了夏天,蟲子又多。我老婆來看我,晚上隨手從床上甩出去一條大蜈蚣,有十幾公分長,她當時就嚇哭了。

曾經有一次,大雪封山,大巴車都停掉了。我為了趕回去給學生上課,早晨8點從家裡出發,步行上山。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上1米多長的冰淩柱,我在滑溜的山路上一口氣走了8個小時,越走越冷。到了下午,感覺體力都透支了,只好去村民家裡討口熱水。正好那家人也是我們學生的家長,給我做了一碗熱面,還臥著一個荷包蛋。那碗面我幾口就吃掉了,那個滋味,真是終生難忘。

付玉生老師和尋找他18年的學生在頒獎典禮上重逢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校長一天寫了13份檢查

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荊家鎮中心中學 王菲

第一次聽說數位化的時候,我們對它完全沒有概念,只是覺得應該搞一搞。那會兒別說做一個像樣的PPT,我連U盤往哪裡插都不知道。

最開始,學校只有一個機房,放著幾台老式電腦。每週的微機課,孩子們去學一下基本的操作。這肯定不行,想推進數位化教學,先得動員孩子們都買上筆記型電腦。我們就在開班會的時候跟同學們說了這個想法,想慢慢推進。

兩三千塊錢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學生的電腦是家長們自費陸陸續續購置的。有人賣掉了家裡的豬。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課都不夠上的,還帶著學生玩電腦?家長以為我們和賣電腦的商家說好了,一起賺黑心錢。他們去教育局投訴,來學校裡抱怨。那真是一段黑色的日子。每投訴一次,我們校長就得寫檢查,有時一天要寫13份。

事實證明,這些檢查寫得值。數位化學習帶給我們的衝擊力,遠不是看個視頻、流覽個網頁那麼簡單。孩子們在網上找到了各種課程,可以學習畫畫、學習音樂,類比APEC會,小組討論,製作思維導圖,這些之前聽都沒聽過的學習方式,成了同學們的日常。

王菲老師講述互聯網給農村教學帶來的衝擊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後來這批學生出去參加演講,個個落落大方,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羞澀內斂,不再是別人印象中的“農村孩子”。家長們看到了這種改變,也就越來越支援我們。後來孩子們陸陸續續購置了電腦,我們也得到了一些捐贈,102個孩子全都有了可以用的電腦。

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午休時間,我還會在網上開設其他線上課程,教全國各地沒有音樂課的孩子們唱歌。四川廣元、河南蘭考、雲南西雙版納的孩子,都跟我學過唱歌。通過網路,我們也跟很多學校建立了聯繫,後來參加了全國的青年教師鄉村成長計畫,給老師們分享經驗,一節課同時線上的老師就有1萬人。

鄉村學校最頭疼的師資問題,在互聯網上輕鬆地解決了。也有人跟我說,王老師,我知道你們這個方法好,可是我平時備課已經很累了,晚上回家還要帶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來學習數位化教學。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最迫切需要改變的,是鄉村教師的觀念。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 meirirenwu)

又變成60個,再變成248個。當時學校旁邊沒通公路,也沒通電,晚上要點煤油燈。有的學生來上課要半個小時,有的要走3個小時山路。教室裡沒什麼桌椅板凳,孩子們墊著石板磚聽課。我用簾子把教室隔成一塊一塊的,講完這邊講那邊,一刻不停。

曲比史古在川西海拔2800米的大涼山上建的校舍 圖 / 視覺中國

我想讓孩子們有像樣的地方讀書,就背著全家人,偷偷拿出5萬塊錢,用來建新校舍。那是我多年攢下來的工資,還有媳婦賣菜掙的錢。我父親知道了,抄起洋鏟就追著我打。這筆錢,本來是想攢下來給家裡蓋新房子的。

鄉親們和學生們都來幫忙,新校舍很快建起來了。現在我們村的人,過年都會記得曲比老師。他們送的肉,被我熏成臘肉,掛在教室裡,和代課老師、支教老師一起慢慢吃,能吃半年。

我們那裡唯一的代課老師也是我的學生,他17歲到我這裡學認字,3年後留下幫忙教低年級的孩子,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們寫漢字。一晃已經10年。那位代課老師身體有殘疾,有些駝背。他說媳婦的時候,人家看他是個代課老師,才願意嫁給他。雖然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千多塊錢,但他在村子裡,被認為是可靠的人。

給女生講性知識

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小學 楊兵

愛心班成立5年了,我很少12點之前睡覺。22個男孩子,28個女孩子,要挨個檢查他們睡著了沒有,被子蓋好了沒有。最怕他們生病,哪個體溫高了,哪個尿床。半夜起來,提醒他們吃藥、上廁所。

孩子剛剛住到一起的時候,最小的5歲,還不會洗臉、刷牙,最大的10歲,輟學3年了。生活上的問題都好解決,我最擔心的是孩子們內心的問題。他們沒有父母,放假之後只能跟家裡的老人或者其他親戚一起生活。有堂課講到父母親的愛,我念完課文一抬頭,全教室的孩子都眼淚汪汪地看著我。

楊兵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我也在入學的年齡失去了父親,從小跟母親一起長大。家裡5個孩子,非常困難,5塊錢的學費都要到村裡找鄰居借。我非常理解孩子,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資助的衣服和文具,更是尊嚴感。我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告訴他們,不要永遠都依賴別人。

當然也有我沒法照顧到他們的地方。女孩子的心事有時候不好意思跟我說。我會給她們遞上一塊麵包,看會兒電視,耐心等她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的愛人就是這個班的數學老師,她也會給孩子們講最基礎的性知識,告訴女生們,晚上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上廁所一定要幾個人一起去。

再堅持4個月,我的孩子們就要小學畢業了。我陪伴這個班的孩子整整5年,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逢年過節,我和愛人只能有一個人回家。小女兒每次看到她,會習慣性地問一聲,“爸爸怎麼沒回來?”她心裡也知道我不會回家,只是每次仍然要這麼問一下。

那碗面的滋味終生難忘

江西省蓮花縣六市鄉六市鄉小學 付玉生

我高中畢業就成了民辦教師,一干就是41年。2000年,我被安排到現在的學校任教,去報到的時候,親眼看見一輛大巴車從盤山公路上沖了下去,萬幸,車只是半截探出去,半截掛在山崖邊上,有人從裡面逃出來。

我確實被嚇著了,當時就有點想走。那是在319國道上,從山腳下到山頂,像這樣180度的大轉彎,有11道。後來的幾年,我每週末回學校都會坐車經過這些轉彎。

我的人生有很多次可以轉彎的機會。1993年,有做房地產的朋友喊我給他幫忙,一個月開3000塊錢工資。當時,我每個月的工資是300塊。家裡人都勸我轉行,我有點捨不得。錢多少夠花呢?1976年我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月只有8塊錢工資,還不是一樣堅持幹下來了。

我身邊的同事換了一茬又一茬。校舍的條件確實太艱苦了。屋裡沒有取暖的設施,冬天只能鋪兩床被,蓋兩床被。晚上打一桶開水放在屋裡散熱,到了早晨就凍得結結實實,敲都敲不碎。到了夏天,蟲子又多。我老婆來看我,晚上隨手從床上甩出去一條大蜈蚣,有十幾公分長,她當時就嚇哭了。

曾經有一次,大雪封山,大巴車都停掉了。我為了趕回去給學生上課,早晨8點從家裡出發,步行上山。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上1米多長的冰淩柱,我在滑溜的山路上一口氣走了8個小時,越走越冷。到了下午,感覺體力都透支了,只好去村民家裡討口熱水。正好那家人也是我們學生的家長,給我做了一碗熱面,還臥著一個荷包蛋。那碗面我幾口就吃掉了,那個滋味,真是終生難忘。

付玉生老師和尋找他18年的學生在頒獎典禮上重逢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校長一天寫了13份檢查

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荊家鎮中心中學 王菲

第一次聽說數位化的時候,我們對它完全沒有概念,只是覺得應該搞一搞。那會兒別說做一個像樣的PPT,我連U盤往哪裡插都不知道。

最開始,學校只有一個機房,放著幾台老式電腦。每週的微機課,孩子們去學一下基本的操作。這肯定不行,想推進數位化教學,先得動員孩子們都買上筆記型電腦。我們就在開班會的時候跟同學們說了這個想法,想慢慢推進。

兩三千塊錢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學生的電腦是家長們自費陸陸續續購置的。有人賣掉了家裡的豬。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課都不夠上的,還帶著學生玩電腦?家長以為我們和賣電腦的商家說好了,一起賺黑心錢。他們去教育局投訴,來學校裡抱怨。那真是一段黑色的日子。每投訴一次,我們校長就得寫檢查,有時一天要寫13份。

事實證明,這些檢查寫得值。數位化學習帶給我們的衝擊力,遠不是看個視頻、流覽個網頁那麼簡單。孩子們在網上找到了各種課程,可以學習畫畫、學習音樂,類比APEC會,小組討論,製作思維導圖,這些之前聽都沒聽過的學習方式,成了同學們的日常。

王菲老師講述互聯網給農村教學帶來的衝擊 圖 / 馬雲公益基金會

後來這批學生出去參加演講,個個落落大方,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羞澀內斂,不再是別人印象中的“農村孩子”。家長們看到了這種改變,也就越來越支援我們。後來孩子們陸陸續續購置了電腦,我們也得到了一些捐贈,102個孩子全都有了可以用的電腦。

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午休時間,我還會在網上開設其他線上課程,教全國各地沒有音樂課的孩子們唱歌。四川廣元、河南蘭考、雲南西雙版納的孩子,都跟我學過唱歌。通過網路,我們也跟很多學校建立了聯繫,後來參加了全國的青年教師鄉村成長計畫,給老師們分享經驗,一節課同時線上的老師就有1萬人。

鄉村學校最頭疼的師資問題,在互聯網上輕鬆地解決了。也有人跟我說,王老師,我知道你們這個方法好,可是我平時備課已經很累了,晚上回家還要帶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來學習數位化教學。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最迫切需要改變的,是鄉村教師的觀念。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 meirirenw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