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農村拆遷補償政策有大變化,村民可獲得更多賠償

農村遇到拆遷, 村民們最關心的是自己可獲得多少賠償。 2018年農村拆遷補償政策又調整了, 下面來看看主要有哪些變化。

1村民也可獲得宅基地補償

原來的補償政策是: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 因此, 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 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 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

但是從2018年開始, 改變了補償規則, 農民不僅可以領到農村房屋的補償, 而且還可以領取宅基地的補償, 實行雙向補償制度。

宅基地補償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地上附屬物以及青苗補助費。

因此, 拆遷補償的計算公式變為:拆遷補償金額=宅基地面積×拆遷補償單價+農民固定財產(房屋)估價+安置費+農村其他財產補助(附著物+其他建築物)

2拆遷補償範圍更大

拆遷補償範圍將不僅限於農村房屋, 還擴大到其它方面:

(1)農民的固定財產, 如農房以及房屋內的裝修;

(2)其他財產, 如地上附著物補償比如農民的果園菜園, 或者水井廁所等。

另外, 農民在拆遷時可以獲得最低2萬元的拆遷過渡期安置補償費, 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基地、配套設施、租賃費)等。

3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1)房屋補償標準如下:

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搗制或預製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標準;

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2)宅基地補償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①土地補償費的計算標準

土地補償費=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倍數(6<補償倍數<10)

②安置補助費的計算標準

當(被徵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

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15;

(被徵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

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倍數×被征地塊需安置人數。

③地上附屬物和青苗補助費

補償的計算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般按市場價格進行補償)

4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2種

一種是貨幣補償, 即根據農民被損失利益的總價值折合成人民幣進行補償。

第二種是等價置換, 即農民可以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兩種補償方式可結合使用, 農民朋友可以自由選擇其中一種!

5禁止以下三種拆遷行為

為了避免村民遇到不公正的拆遷待遇, 保障農民朋友的利益, 國家明確指示以下三種行為要明令禁止:

1、強拆暴拆行為;

2、先拆後補行為;

3、拆遷無公示行為。

責編 | 楊古月

來源 |央視新聞、今日評法、法律快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