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家就能做!10個親子小遊戲,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發展對孤獨症兒童而言格外重要。 在兒童發展的早期, 家長們可以採用輕鬆有趣的遊戲方式, 讓孩子們儘早掌握這些社交必備的能力。

最近冷空氣活動頻繁, 無法出門待在家的時候, 家長們可以試著和孩子做一做有趣的社交小遊戲哦。

1.雙手接住從1米遠彈來的中型球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約1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置:

A.距離設短一點, 並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後手把手地教, 邊教邊把要點告訴孩子;

B.説明者站在孩子身後, 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助;

C.距離逐漸增大, 儘量讓孩子自己嘗試接球;

D.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難, 可換成大型球, 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後再換成中型球。

2.雙手各持一球走直線2米

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平舉, 掌心向上,

兩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線路線行走。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 徒手走;

B.孩子的技能掌握後讓其嘗試持球並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

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後, 給予身體指導。

3.用腳尖向前行3米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3米的路程。

難度設置:

A.只走2-3步路的距離;

B.逐漸地增加走的距離直到達標。

幫助給予:

1. 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她的雙手;

2.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及時的幫助;

3.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子堅持走到終點。

4.單腳向前跳5步

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隻腳, 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隻腳在空中數秒的姿勢;

B.鼓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 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

C.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

幫助給予:

1.跟孩子一起跳, 營造寬鬆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情緒, 願意參加遊戲;

2.隨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恰到好處的説明, 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的幫助;

3.及時引入獎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

5.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體平衡

訓練目的: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 協調身體, 控制重心力, 建立前庭感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 保持身體平衡。

難度設置:

A.先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 雙手放在腿上, 保持雙腿垂直, 腰幹挺直的坐姿勢。

B.家長蹲下與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傳球遊戲;

C.讓孩子右手前平舉, 右腳向上踢並碰到手心。 再換成左手重複以上遊戲。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長可給予身體指導, 幫助孩子學會保持平衡, 然後在每一個(難度)環節中給予適當的幫助, 直至該環節通過, 再進入下一環節的訓練。

6.照鏡子遊戲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 家長做一個動作, 讓孩子模仿。 動作以點頭, 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 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複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 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

逐漸地撤銷提示, 並且加快動作的速度。

7.吊床遊戲

訓練目的:調節前庭感覺系統。

訓練要求:讓孩子躺在吊床上, 兩位成人將吊床前後擺動。

難度設置:

A.讓孩子仰臥在吊床上, 必要時請第三位成人協助。

B.讓孩子俯臥在吊床上, 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 前後搖晃時讓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幫助給予:孩子在初始時可能會緊張, 請家長蹲下給予安撫, 避免孩子在吊床內掙扎。 如果孩子無法取得前方的玩具, 家長可把玩具握在手裡, 等孩子靠近時放到他/她手中。

8.治療球:平衡調整

訓練目的:放鬆、平衡、協調、肌力、速度感、調整肌張力、促進保護反應。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於治療球上, 手腳均離地, 捉握雙手/雙腳;注意手握關節的位置;能放鬆手腳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難度設置:

A.前後左右各方向的移動彈動;

B.雙手的交互屈伸。(靠近時彎曲。推出時伸直)前後移動及直線加速;

C.雙腳的交互屈伸(同B);

D.抑制異常機張力的移動彈動;

E.雙手或雙腳撐地維持平衡;

F.倒置雙手迅速撐地的反應;

G.倒置運動(手不撐地);

H.訓練者用腳將治療球挑高大大彈動,以達垂直運動的目的。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9.治療球:肌力訓練

訓練目的:肌力、速度等。

訓練要求:

1.仰臥/俯臥/站立;

2.以傾斜度控制難易度;

3.運動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時實施。

難度設置:

A.治療球上側滾翻;

B.仰臥抬頭訓練加強頸屈肌;

C.仰臥起坐;

D.俯臥撐雙臂屈伸;

E.俯臥後弓身;

F.仰臥/俯臥抬腿;

G.立治療球上用腳彈跳;

H.球靠牆,面對或側對球站立,單足舉腿置於球上;

I.坐在治療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10.治療球:月球遊戲

訓練目的:體能要素的提升,身體意識的培養,興趣與幸福感等。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循序漸進,配合音樂,配合協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學習。

難度設置:

A.以治療球壓擠全身;

B.推大籠球前進,或撥球後退走;

C.依規定路線推球前進或回避障礙物推球前進;

D.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難度設置:

A.前後左右各方向的移動彈動;

B.雙手的交互屈伸。(靠近時彎曲。推出時伸直)前後移動及直線加速;

C.雙腳的交互屈伸(同B);

D.抑制異常機張力的移動彈動;

E.雙手或雙腳撐地維持平衡;

F.倒置雙手迅速撐地的反應;

G.倒置運動(手不撐地);

H.訓練者用腳將治療球挑高大大彈動,以達垂直運動的目的。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9.治療球:肌力訓練

訓練目的:肌力、速度等。

訓練要求:

1.仰臥/俯臥/站立;

2.以傾斜度控制難易度;

3.運動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時實施。

難度設置:

A.治療球上側滾翻;

B.仰臥抬頭訓練加強頸屈肌;

C.仰臥起坐;

D.俯臥撐雙臂屈伸;

E.俯臥後弓身;

F.仰臥/俯臥抬腿;

G.立治療球上用腳彈跳;

H.球靠牆,面對或側對球站立,單足舉腿置於球上;

I.坐在治療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10.治療球:月球遊戲

訓練目的:體能要素的提升,身體意識的培養,興趣與幸福感等。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循序漸進,配合音樂,配合協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學習。

難度設置:

A.以治療球壓擠全身;

B.推大籠球前進,或撥球後退走;

C.依規定路線推球前進或回避障礙物推球前進;

D.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