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媽索要發票“理直氣壯”,分析社會教育問題,論熊孩子的出現!

熱門事件

發現很多中大型超市門口都有那麼幾個蹲點的大媽, 只要看到有人從超市出來, 有網友反映有些大媽都不是“要”, 而是理直氣壯的“討”, 你問她有什麼用, 她老人家反問:你放到荷袍裡有什哩用!

小票的用途

小票是可以在超市開發票的, 發票又可以賣個需要發票的公司或者個人, 他們開一張一百的辦公用品發票, 會收20塊錢, 這就等於白賺的錢呀, 或者拿發票到公司報銷, 亦或者是給自己的公司增加出項等等用途

熊家長/長輩的熊孩子

一般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或者至少一個熊家長。 所以, 有效治理熊孩子的方法, 不是說教, 不是以暴制暴, 而是將自己和熊孩子的矛盾轉移到熊孩子和熊家長之間。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說的就是熊孩子

那為什麼會出現熊孩子

“熊孩子”是網路語言, 用來形容歲數小不懂事、愛調皮搗蛋、惹人討厭的孩子。 他們常做一些不可理喻、帶有破壞性的事情, 比如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矩, 或刪掉你的存檔, 摔壞你的模型, 劃爛你的螢幕, 甚至還搶走別人心愛的漫畫、玩偶……當然, 孩子小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 對“熊孩子”教育方面的缺失、疏漏、忽視卻不可小看。

1、家庭教育的缺失, 是“熊孩子”任性的重要根源。 孩子“熊”, 但是他不敢跳下江河湖海去任性, 不敢喝下農藥、吞下苦果顯任性, 這是為何?這是因為家長早在他們認識事物之初就反復教育、提醒、告誡、警示過N次了。 由孩子們怕水怕電怕毒藥怕吃不認識的東西可以看出,

只要家長認真教育提醒告誡警示過, 孩子們還是不會斗膽去嘗試。 因此, “熊孩子”現象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作為家長, 應該盡可能地教育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 什麼可以玩、什麼不能玩……即使在某方面有所缺失, 但在看到“熊孩子”的故事時也要趕緊補上那一課。

2、學校教育的疏漏, 是“熊孩子”現象出現的又一原因。 學校不但要教書, 更要育人。 育人, 就要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序良俗、遵守社會基本道德、遵守社會的法律法規。 縱觀一些“熊孩子”所做的事, 大多是他們缺乏相應的知識造成的。 因此學校老師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 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結合社會上的“熊孩子”現象,

進行必要的針對性教育, 尤其要重視補上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我保護這些課。

3、過度的放任和過度的嚴苛, 都是引發“熊孩子”現象的原因。 家長、老師、長輩對於孩子們的過度放任, 導致孩子們心中形成了自己就是“掌上明珠”, 誰也不用怕的思維, 所以什麼都想試一試, 什麼都敢動一動, 結果就會惹出大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禍事。 反之, 如果對孩子過度的嚴苛, 就會導致孩子什麼都不敢摸、什麼都不敢試、什麼都不能動, 結果由於好奇心的驅使, 他們會產生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 就要背著家長、老師、長輩去試一試, 悲劇也往往由此發生。

對“熊孩子”現象不能一臉無奈或一笑而過。 有些人認為“熊孩子”現象是兒童時期的必然, 理由是“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相對缺乏”,是一種無奈的現象,因此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會對之表示無奈或忽視。“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面對不斷出現的“熊孩子”現象,家長、老師、長輩應當給孩子設立明顯的界線,當孩子明顯越界時,要及時、公正的給予批評、教育、處罰、警告,決不能誤認為“孩子本來就這樣”。減少“熊孩子”現象,大家都得努力!

理由是“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相對缺乏”,是一種無奈的現象,因此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會對之表示無奈或忽視。“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面對不斷出現的“熊孩子”現象,家長、老師、長輩應當給孩子設立明顯的界線,當孩子明顯越界時,要及時、公正的給予批評、教育、處罰、警告,決不能誤認為“孩子本來就這樣”。減少“熊孩子”現象,大家都得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