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區塊鏈、人臉識別等新興科技 醫療玩得轉嗎

累, 是與會者參加2018年OMAHA年會之後的最大感受, 不只是因講課內容安排的緊湊而導致身體疲勞, 更多的是前沿技術和理念思辨的燒腦。

區塊鏈、人臉識別等新技術能給醫療帶來什麼?我們真的處於人工智慧時代嗎?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醫療行業從業者重新思考。

區塊鏈+醫療

作為一個始終關注HIT前沿的NGO, OMAHA在本屆年會上不僅在主論壇安排了一場區塊鏈主題的演講, 還專門設置了分論壇。

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是區塊鏈專家。 2017年底, 他所在的公司剛剛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

區塊鏈之“火”可見一斑。

蔡亮

蔡亮認為, 區塊鏈在大資料交易和清算方面的能力, 可以在醫療行業發揮作用。

首先, 區塊鏈的“多中心化”, 可以避免從中心轉發資料帶來的流量壓力。 比如上海資料交易中心, 雖然有政府的信用保障, 大家都可以在上面自由交易,

但是流量太大, 平臺很難吃得消, 而區塊鏈能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說蔡亮更多是分享區塊鏈的前沿理念和應用, 超腦OS創始人郭睿則更進一步介紹了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第一是藥品溯源。 2017年某製藥公司發起了一個藥品供應鏈追蹤及藥品溯源的專案, 這是一個開放平臺, 其中的溯源系統並不是由一個實體或組織運作, 而是由多家實體, 包括開發商、分銷商和醫院這些上下游單位共建資料庫。 區塊鏈技術保證了資料在流傳過程中的不可篡改、不可變更, 這樣就解決了各方的信任問題, 而且可以節省成本。

第二是在電子病歷上的應用。 還是在2017年, 某公司推出了一個電子錢包, 使用者把從自己的移動設備或可穿戴設備上採集的健康資料同步到電子錢包,

該公司可以把這些資料賣給保險公司、製藥公司或研究公司, 銷售所得與用戶分成。 另一個應用是電子病歷的共用, 把用戶分佈在各處的病歷資訊彙集到移動平臺上, 然後售賣給有需求的研究機構或者作深度應用, 用戶擁有病歷所有權。

第三是在智慧合約方面的應用。 某醫療護理公司提供了一個平臺, 把患者和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的機構和個人連接起來, 以最終療效計費, 療效達到要求則自動付款。 該專案已經在俄羅斯和迪拜落地。 “通過智慧合約對原有的服務模式、交易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 在我看來是一個代表未來的方向。 ”郭睿說。

發源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

具有多中心化(或叫去中心化)、自動化、可信任等特點, 這給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 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需要各個相關方參與, 行業組織而不是行政部門能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

人臉識別+醫療

大資料專家、OMAHA基金會理事長塗子沛分享了人臉識別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塗子沛

首先是識別醫藥代表。 2017年6月,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上線人臉識別系統, 監控攝像頭遍佈醫院及醫生診室內, 一旦監控到人像和系統內醫藥代表照片相符, 即報警提示, 等候下一步處理。 據悉, 這套系統將在上海全市推廣。

第二個領域是表情識別。 美國心理學家埃克曼研究發現, 人面部的43塊肌肉可以創造1萬個表情, 其中3000個表情是有意義的, 他由此推出了一套面部動作編碼系統。 這套系統在測謊、談判方面有很多應用。

塗子沛分享了一個案例。 精神病患者跟醫生說自己已經痊癒了, 但是出院後卻自殺了。 埃克曼從醫院調來患者視頻, 反復研究患者談話時的表情, 捕捉到一個不到1/15秒的痛苦表情,後來發現這個表情在該患者臉上出現了三次,由此判斷出患者是痛苦的。這個案例被改編進了美劇《Lie to me》裡。

第三個領域是醫療美容。拍照後,人工智慧可以對皺紋、毛孔、斑點、粉刺進行分析,然後給出個性化的皮膚解決方案,再加上個性化產品的生產線,就能基本實現“顏值管理”。

智慧醫療反思

從“互聯網顛覆醫療”到“AI顛覆醫療”,再到現在火熱的區塊鏈等新技術,科技無疑是推動醫療健康生產力變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們真的進入智慧醫療時代了嗎?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李天天

李天天介紹,今天所謂的AI跟60年前這個概念出現的時候相比,內涵相去甚遠。

他認為,目前所謂的人工智慧,無論是圖像識別、文字識別、語音辨識,還是影像、病理分析,都是基於大資料分析得出一個概率性結論,並根據概率性結論指導我們的工作。他舉例,AlphaGo雖然能戰勝圍棋大師,但是它並不知道圍棋是什麼,不知道下圍棋跟打高爾夫球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它只是表現出了智慧化行為,還不具備智慧化能力。“如果一個機器和演算法表現出了某種智力行為或判斷,是得不出它‘有智慧’這個結論的,這是一個必要有非充分條件。“

李天天給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飛機上的螺絲釘不是飛機,只是飛機上的一個必須部件,我們目前做的也根本不是AI。”

接受了這個事實,好處是“我們會調低預期,放低身段,真正打造商業模式的時候,遇到困難,不會太有挫敗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善於從市場中發現、挖掘機會的商業人士,似乎天然地對行業更敏銳。春雨醫生CEO張琨分享了他最近半年來的感受。

第一是“變化”,主要體現在新醫療模式的加速崛起。

首先體現在患者端,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4億,占總人口的17.3%,他們花費了大部分醫療服務費用。疾病譜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急性病、傳染性疾病在慢慢的減少,因為早診早治手段的開展,大量疾病包括腫瘤在呈慢病化趨勢發展,這意味著醫療服務的費用還會增加。另外,中產階級開始崛起,更願意為更有品質、服務更好的醫療服務買單,而現有的傳統醫療服務模式,還沒有滿足這種需求。

其次,醫院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結構化的階段。政府鼓勵協力廠商獨立醫療機構的發展,希望把傳統醫院內部的功能推向社會,用社會化的方式來提供這些服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的發展,使許多原來在醫院進行的檢驗檢查,可以在居家環境下完成,醫院本身的職能在碎片化。

再次,疾病譜的變化要求大部分醫院的發展模式將從疾病治療轉變為與患者建立長期聯繫上,為其提供全生命過程的高持續、高粘性的服務。而且,商保的發展、按病種付費的普及等將使支付方的力量、話語權越來越大,一定會助推早預防、早干預的發展,這也要求傳統醫院轉變發展模式。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我們必須用新的方式,用新的服務的內容,新的服務交付方式來滿足社會需求的變化,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判斷。”張琨說。

張琨

第二是“割裂”。大部分醫院並沒有意識到醫療模式的改變,不知道自己已經身處“一口沸騰的鍋裡”,仍在滿足於門診大廳裡擁擠的人群,“生意”好得不得了,在跟醫保討價還價:我們今年看了這麼多患者,做了這麼多檢查,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更多保險份額。張琨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互聯網醫療仍在核心醫療之外“打轉轉”,這不是其發展的方向。“我們的判斷是,傳統醫療的世界跟互聯網醫療的世界應該是相互逐漸接近,逐漸融合。”

OMAHA的2017:術語專案取得突破

向會員、志願者和其他參會者作過去一年的工作彙報,已經成了鄭傑在OMAHA年會的“保留節目”。

鄭傑介紹,在2017年,OMAHA做了ISO/TC215全會及工作組會議、OMAHA工作組會議等六個活動;發佈了四期白皮書,對PGHD、CDSS、互聯網健康資訊生態和互通性進行了探索;HiTA(Health IT Accelerator,健康資訊加速器)陸續推出術語服務、健康檔案服務和知識圖譜服務。

鄭傑

尤其在術語服務上面,OMAHA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醫藥資訊學會理事長丁寶芬、李天天、張琨等多位嘉賓都在演講中對這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醫學是一個非標準的行業,一種疾病在不同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定義,為了讓行業彼此理解各自講的話,需要建立統一標準的醫療術語。2016年底,OMAHAH建立了面向健康醫療資訊技術行業提供IT標準化基礎服務的平臺HiTA,服務內容通過開放協作的方式來構建和維護。

目前,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已經建立了術語的詞彙庫,2018年會在藥品等方面進一步擴展。

鄭傑規劃,2018年OMAHA在HiTA四項服務中,將重點做以下內容:

HiTA中繼資料服務:提供中繼資料映射工具,促進非標中繼資料的標準化能力;實現中繼資料的線上協作維護功能。

HiTA健康檔案服務:推進“當歸”專案,協作擴充.phr文檔規範的內容,文檔規範的維護和推廣。

HiTA術語服務:已發佈術語的持續維護更新;擴充中文術語的內容,拓寬更多的術語類型;提供術語映射工具,促進與現有相關標準的映射能力。

HiTA知識圖譜服務:從中繼資料、醫學術語連結到臨床知識,年度規劃中涉及的知識包括臨床疾病指南和臨床路徑。

此外,由鄭傑翻譯的《數字醫療》也在會上舉行了首發式。

本次會議主論壇由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主持。

大聲音

會議上,多位專家在會上做了精彩分享,摘錄如下。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資訊中心主任琚文勝:我心中的智慧醫療

當個人無數的健康資料彙集,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深入其中洞若觀火,為健康做預警,為診療做輔助,為服務做指引?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第一現場的急救資料庫,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物特徵,比如臉部的資料,提前和自己的健康帳戶相關,在突發事件中,經過提前授權的急救車,急救室裡的設備通過掃描可以調閱個人健康帳戶的資訊,為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資訊化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才有:一個PHR的成功案例

凱撒醫療集團既提供醫療服務,也提供醫療保障,這種模式讓他們更有動力提供以個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因為患者在疾病治療方面花費越少,他們就會越掙錢。

凱撒醫療集團建立了PHR門戶,患者可登錄維護自己的資料,醫生使用須患者授權。在PHR門戶裡,醫療機構對某特定患者的醫療服務記錄都會集中在一起,可實現互通性。而且,患者可以在家裡把健康狀態的資訊傳到個人帳戶,讓醫生進行管理。

(本文系健康界原創,轉載需授權。商務諮詢:010—82736610—8877)“大愛·精神”第二屆公益微電影大賽火熱徵集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瞭解詳情

捕捉到一個不到1/15秒的痛苦表情,後來發現這個表情在該患者臉上出現了三次,由此判斷出患者是痛苦的。這個案例被改編進了美劇《Lie to me》裡。

第三個領域是醫療美容。拍照後,人工智慧可以對皺紋、毛孔、斑點、粉刺進行分析,然後給出個性化的皮膚解決方案,再加上個性化產品的生產線,就能基本實現“顏值管理”。

智慧醫療反思

從“互聯網顛覆醫療”到“AI顛覆醫療”,再到現在火熱的區塊鏈等新技術,科技無疑是推動醫療健康生產力變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們真的進入智慧醫療時代了嗎?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李天天

李天天介紹,今天所謂的AI跟60年前這個概念出現的時候相比,內涵相去甚遠。

他認為,目前所謂的人工智慧,無論是圖像識別、文字識別、語音辨識,還是影像、病理分析,都是基於大資料分析得出一個概率性結論,並根據概率性結論指導我們的工作。他舉例,AlphaGo雖然能戰勝圍棋大師,但是它並不知道圍棋是什麼,不知道下圍棋跟打高爾夫球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它只是表現出了智慧化行為,還不具備智慧化能力。“如果一個機器和演算法表現出了某種智力行為或判斷,是得不出它‘有智慧’這個結論的,這是一個必要有非充分條件。“

李天天給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飛機上的螺絲釘不是飛機,只是飛機上的一個必須部件,我們目前做的也根本不是AI。”

接受了這個事實,好處是“我們會調低預期,放低身段,真正打造商業模式的時候,遇到困難,不會太有挫敗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善於從市場中發現、挖掘機會的商業人士,似乎天然地對行業更敏銳。春雨醫生CEO張琨分享了他最近半年來的感受。

第一是“變化”,主要體現在新醫療模式的加速崛起。

首先體現在患者端,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4億,占總人口的17.3%,他們花費了大部分醫療服務費用。疾病譜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急性病、傳染性疾病在慢慢的減少,因為早診早治手段的開展,大量疾病包括腫瘤在呈慢病化趨勢發展,這意味著醫療服務的費用還會增加。另外,中產階級開始崛起,更願意為更有品質、服務更好的醫療服務買單,而現有的傳統醫療服務模式,還沒有滿足這種需求。

其次,醫院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結構化的階段。政府鼓勵協力廠商獨立醫療機構的發展,希望把傳統醫院內部的功能推向社會,用社會化的方式來提供這些服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的發展,使許多原來在醫院進行的檢驗檢查,可以在居家環境下完成,醫院本身的職能在碎片化。

再次,疾病譜的變化要求大部分醫院的發展模式將從疾病治療轉變為與患者建立長期聯繫上,為其提供全生命過程的高持續、高粘性的服務。而且,商保的發展、按病種付費的普及等將使支付方的力量、話語權越來越大,一定會助推早預防、早干預的發展,這也要求傳統醫院轉變發展模式。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我們必須用新的方式,用新的服務的內容,新的服務交付方式來滿足社會需求的變化,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判斷。”張琨說。

張琨

第二是“割裂”。大部分醫院並沒有意識到醫療模式的改變,不知道自己已經身處“一口沸騰的鍋裡”,仍在滿足於門診大廳裡擁擠的人群,“生意”好得不得了,在跟醫保討價還價:我們今年看了這麼多患者,做了這麼多檢查,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更多保險份額。張琨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互聯網醫療仍在核心醫療之外“打轉轉”,這不是其發展的方向。“我們的判斷是,傳統醫療的世界跟互聯網醫療的世界應該是相互逐漸接近,逐漸融合。”

OMAHA的2017:術語專案取得突破

向會員、志願者和其他參會者作過去一年的工作彙報,已經成了鄭傑在OMAHA年會的“保留節目”。

鄭傑介紹,在2017年,OMAHA做了ISO/TC215全會及工作組會議、OMAHA工作組會議等六個活動;發佈了四期白皮書,對PGHD、CDSS、互聯網健康資訊生態和互通性進行了探索;HiTA(Health IT Accelerator,健康資訊加速器)陸續推出術語服務、健康檔案服務和知識圖譜服務。

鄭傑

尤其在術語服務上面,OMAHA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醫藥資訊學會理事長丁寶芬、李天天、張琨等多位嘉賓都在演講中對這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醫學是一個非標準的行業,一種疾病在不同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定義,為了讓行業彼此理解各自講的話,需要建立統一標準的醫療術語。2016年底,OMAHAH建立了面向健康醫療資訊技術行業提供IT標準化基礎服務的平臺HiTA,服務內容通過開放協作的方式來構建和維護。

目前,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已經建立了術語的詞彙庫,2018年會在藥品等方面進一步擴展。

鄭傑規劃,2018年OMAHA在HiTA四項服務中,將重點做以下內容:

HiTA中繼資料服務:提供中繼資料映射工具,促進非標中繼資料的標準化能力;實現中繼資料的線上協作維護功能。

HiTA健康檔案服務:推進“當歸”專案,協作擴充.phr文檔規範的內容,文檔規範的維護和推廣。

HiTA術語服務:已發佈術語的持續維護更新;擴充中文術語的內容,拓寬更多的術語類型;提供術語映射工具,促進與現有相關標準的映射能力。

HiTA知識圖譜服務:從中繼資料、醫學術語連結到臨床知識,年度規劃中涉及的知識包括臨床疾病指南和臨床路徑。

此外,由鄭傑翻譯的《數字醫療》也在會上舉行了首發式。

本次會議主論壇由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主持。

大聲音

會議上,多位專家在會上做了精彩分享,摘錄如下。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資訊中心主任琚文勝:我心中的智慧醫療

當個人無數的健康資料彙集,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深入其中洞若觀火,為健康做預警,為診療做輔助,為服務做指引?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第一現場的急救資料庫,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物特徵,比如臉部的資料,提前和自己的健康帳戶相關,在突發事件中,經過提前授權的急救車,急救室裡的設備通過掃描可以調閱個人健康帳戶的資訊,為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資訊化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才有:一個PHR的成功案例

凱撒醫療集團既提供醫療服務,也提供醫療保障,這種模式讓他們更有動力提供以個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因為患者在疾病治療方面花費越少,他們就會越掙錢。

凱撒醫療集團建立了PHR門戶,患者可登錄維護自己的資料,醫生使用須患者授權。在PHR門戶裡,醫療機構對某特定患者的醫療服務記錄都會集中在一起,可實現互通性。而且,患者可以在家裡把健康狀態的資訊傳到個人帳戶,讓醫生進行管理。

(本文系健康界原創,轉載需授權。商務諮詢:010—82736610—8877)“大愛·精神”第二屆公益微電影大賽火熱徵集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瞭解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