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專家教你,消滅冬季最“難纏”的五種病!

冬天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 空氣污染來襲, 各種病毒肆虐, 再加上吃得多、動得少, 讓多種疾病找上門來。

流感、呼吸慢性病、心腦、胃病、關節病等五大冬季常見病應該如何預防?這份“冬季防病寶典”,

你值得擁有。

一、寒冷乾燥, 流感侵襲

冬天氣溫降低、晝夜溫差變大, 給了流感和感冒乘虛而入的機會。 人們窩在屋裡, 用暖氣、空調時不注意加濕, 呼吸道防禦能力下降。 年老體弱者、兒童、慢病人群、免疫力低下者等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

流感往往起病急, 患者畏寒、高熱、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乾咳、高燒, 危害是引起肺炎、肺心病、哮喘、支氣管炎等併發症。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體質虛弱者要多注意。

如何預防:

1.除了接種流感疫苗, 還要注意保暖, 不要“歧視”秋褲。

2.保持家中空氣流通, 霧霾天不要開窗, 空氣優良時及時開窗換氣;

3.適度戶外活動, 比如走路或騎自行車上下班, 天氣暖和時去公園走走, 以增強體質;

4.多喝水, 多吃水果,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 少吃油膩食品;

5.少去公共場所, 到人多的地方戴口罩;

6.注意衛生, 勤洗手, 勤換衣物, 常把枕頭、被褥等床上用品拿出去曬曬。 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時,

別濫用抗生素。

二、氣溫驟降, 護好心腦

冷空氣的到來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雪上加霜”。 冬天急診最常見的就是心肌梗死、腦卒中。 尤其腦卒中的發病率與季節有明顯聯繫, 一般冬季最高, 降雪後更是高發期。

寒冷刺激使末梢血管收縮, 導致血壓升高,

供血不足, 容易出現心率失常、心絞痛、心梗等。 不少中老年人血管硬化, 血管收縮會讓血壓飆升, 誘發腦出血、腦栓塞等急性事件。

此外, 血管收縮還會導致血流減慢, 易形成血栓。 如果數日或數周內出現乏力、頭暈、煩躁、胸部不適, 活動時心悸、心絞痛頻繁發作等,

就該警惕心腦血管病了。

如何預防:

1.多喝水, 降低血液黏稠度。

2.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有助保護心腦血管。

3.室溫控制在18℃左右, 避免室內外溫差太大。 日出後或午後適量運動。 保持心態平和, 避免情緒激動。

4.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原發基礎疾病的人群, 冬季更需按時服藥, 不可突然減量或停藥, 外出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三、腹部受涼、腸胃受傷

在冷空氣的刺激下, 胃腸道慢性炎症、潰瘍患者常會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噯氣、反酸、腹瀉等症狀。 冷空氣刺激人體, 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 導致胃腸道痙攣性收縮。

冬季人們常吃滾燙、辛辣食物,時常暴飲暴食、運動量減少,易誘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疾病,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

如何預防:

1.消化道本來就脆弱的人,冬季應特別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涼。

2.注意飲食衛生、規律進餐,切忌暴飲暴食、酗酒。少吃生冷、難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熱性食物,以免引起口乾舌燥、便秘等症狀。

3.冬季雖冷,但也不宜多吃火鍋。過燙的食物會灼傷食管黏膜,不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反復刺激還可能誘發食道癌。

4.增加鍛煉,改善胃腸血液迴圈。

四、冷風刺激,哮喘復發

以哮喘、慢阻肺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冬季容易復發。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受冷空氣刺激,氣道反應性增高,可誘使復發;其肺部比常人更易發生炎症。感冒、咳嗽未及時緩解也可能引發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是慢阻肺的一種,冬天容易發作,以痰多、咳嗽、頭痛(長時間咳嗽引發)、喘息及反復發作等為主要症狀,由感染、長期吸煙、過敏等因素引起。若控制不佳,病情遷延不愈,易併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發展成肺心病。

如何預防:

1.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口鼻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勤洗鼻腔,用淡鹽水漱口。還要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2.室內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廚房油煙等的侵襲。

3.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補充優質蛋白,適當多攝入乳製品、蛋類、豆製品及蘿蔔、梨、橘子等果蔬。不吃蝦、蟹、海鮮等會誘發哮喘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品。

4.堅持治療,不可擅自減藥、停藥。可配合呼吸肌鍛煉,重點是腹式呼吸訓練。慢阻肺患者可每天做一次氧療,緩解心臟負擔。

五、血供較少,足寒傷身

腳位於下肢末端,遠離心臟,血液迴圈較慢,血液供應比身體任何部位都少。腳部皮下脂肪很薄,保溫性差,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5℃左右,而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

為防止機體散熱過多,末梢血管收縮,血流受阻,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腳部溫度更低。腳受涼易傷及全身,易引發感冒咳嗽、乏力、食欲差、胃痛、痛經、免疫力下降等。

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繫,受涼可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潛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細菌乘虛而入,誘發感冒或支氣管炎。

冬季乾燥,中老年人皮膚水分流失加速,容易脫屑,引起瘙癢、皸裂等,嚴重時腳部裂口部位出血,影響行走。

如何預防:

1.建議睡前用熱水泡腳

2.穿厚襪子、棉鞋,雨雪天當心打濕鞋襪

3.中老年人冬季洗澡不宜太頻繁,水溫不宜過高,沐浴後塗抹保濕霜。

4.保證充足的飲水量,有助皮膚保濕,緩解瘙癢。

冬季疾病頻發,如何通過食療調理?

冬季防病,飲食調理要根據具體情況,不同疾病飲食也不盡相同: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咽炎的患者,應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管住嘴,避免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飲食應該注意均衡營養。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抗寒能力,對血管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冬季“難纏病”。

白蘿蔔羊肉湯

白蘿蔔可降火、消食,適合冬季內熱旺盛,胃口不佳的人士食用;羊肉可禦寒暖胃,溫補氣血。

材料:羊肉500克、白蘿蔔1根、薑3片、蔥、香菜適量,鹽、酒、胡椒粉作調味料。

做法:

1、熟羊肉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

2、蘿蔔洗淨,切成3釐米見方的小塊。香菜洗淨,切成段。

3、將羊肉、生薑、精鹽放入鍋內,加適量水,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煮至羊肉熟爛,再放入蘿蔔塊煮熟,加入香菜段、胡椒粉、醋攪勻即成。

山藥木耳排骨湯

山藥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冬季吃山藥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健脾養胃,益肺止咳。

食材:

山藥400克,豬小排500克,幹木耳100克,生薑1塊,枸杞5克,食鹽、料酒、水適量

做法:

1、豬小排洗淨後斬塊,鍋中放水並加入一小勺料酒,放入豬小排後大火煮開,豬小排煮至五成熟時關火撈出;

2、木耳泡發後去蒂撕小塊,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滾刀塊,生薑切片,枸杞沖洗乾淨後備用;

3、將豬小排、木耳、山藥放入高壓鍋中,加薑片後倒水,水需沒過所有食材,開大火煮15分鐘,上氣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關火,撒入枸杞後燜一會兒,加少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冬季各種疾病頻發,想要擁有一個健康身體,除了日常飲食作息要注意之外,還要加強運動鍛煉,增強體質,疾病自然遠離你!

冬季人們常吃滾燙、辛辣食物,時常暴飲暴食、運動量減少,易誘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疾病,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

如何預防:

1.消化道本來就脆弱的人,冬季應特別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涼。

2.注意飲食衛生、規律進餐,切忌暴飲暴食、酗酒。少吃生冷、難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熱性食物,以免引起口乾舌燥、便秘等症狀。

3.冬季雖冷,但也不宜多吃火鍋。過燙的食物會灼傷食管黏膜,不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反復刺激還可能誘發食道癌。

4.增加鍛煉,改善胃腸血液迴圈。

四、冷風刺激,哮喘復發

以哮喘、慢阻肺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冬季容易復發。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受冷空氣刺激,氣道反應性增高,可誘使復發;其肺部比常人更易發生炎症。感冒、咳嗽未及時緩解也可能引發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是慢阻肺的一種,冬天容易發作,以痰多、咳嗽、頭痛(長時間咳嗽引發)、喘息及反復發作等為主要症狀,由感染、長期吸煙、過敏等因素引起。若控制不佳,病情遷延不愈,易併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發展成肺心病。

如何預防:

1.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口鼻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勤洗鼻腔,用淡鹽水漱口。還要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2.室內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廚房油煙等的侵襲。

3.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補充優質蛋白,適當多攝入乳製品、蛋類、豆製品及蘿蔔、梨、橘子等果蔬。不吃蝦、蟹、海鮮等會誘發哮喘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品。

4.堅持治療,不可擅自減藥、停藥。可配合呼吸肌鍛煉,重點是腹式呼吸訓練。慢阻肺患者可每天做一次氧療,緩解心臟負擔。

五、血供較少,足寒傷身

腳位於下肢末端,遠離心臟,血液迴圈較慢,血液供應比身體任何部位都少。腳部皮下脂肪很薄,保溫性差,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5℃左右,而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

為防止機體散熱過多,末梢血管收縮,血流受阻,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腳部溫度更低。腳受涼易傷及全身,易引發感冒咳嗽、乏力、食欲差、胃痛、痛經、免疫力下降等。

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繫,受涼可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潛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細菌乘虛而入,誘發感冒或支氣管炎。

冬季乾燥,中老年人皮膚水分流失加速,容易脫屑,引起瘙癢、皸裂等,嚴重時腳部裂口部位出血,影響行走。

如何預防:

1.建議睡前用熱水泡腳

2.穿厚襪子、棉鞋,雨雪天當心打濕鞋襪

3.中老年人冬季洗澡不宜太頻繁,水溫不宜過高,沐浴後塗抹保濕霜。

4.保證充足的飲水量,有助皮膚保濕,緩解瘙癢。

冬季疾病頻發,如何通過食療調理?

冬季防病,飲食調理要根據具體情況,不同疾病飲食也不盡相同: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咽炎的患者,應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管住嘴,避免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飲食應該注意均衡營養。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抗寒能力,對血管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冬季“難纏病”。

白蘿蔔羊肉湯

白蘿蔔可降火、消食,適合冬季內熱旺盛,胃口不佳的人士食用;羊肉可禦寒暖胃,溫補氣血。

材料:羊肉500克、白蘿蔔1根、薑3片、蔥、香菜適量,鹽、酒、胡椒粉作調味料。

做法:

1、熟羊肉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

2、蘿蔔洗淨,切成3釐米見方的小塊。香菜洗淨,切成段。

3、將羊肉、生薑、精鹽放入鍋內,加適量水,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煮至羊肉熟爛,再放入蘿蔔塊煮熟,加入香菜段、胡椒粉、醋攪勻即成。

山藥木耳排骨湯

山藥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冬季吃山藥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健脾養胃,益肺止咳。

食材:

山藥400克,豬小排500克,幹木耳100克,生薑1塊,枸杞5克,食鹽、料酒、水適量

做法:

1、豬小排洗淨後斬塊,鍋中放水並加入一小勺料酒,放入豬小排後大火煮開,豬小排煮至五成熟時關火撈出;

2、木耳泡發後去蒂撕小塊,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滾刀塊,生薑切片,枸杞沖洗乾淨後備用;

3、將豬小排、木耳、山藥放入高壓鍋中,加薑片後倒水,水需沒過所有食材,開大火煮15分鐘,上氣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關火,撒入枸杞後燜一會兒,加少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冬季各種疾病頻發,想要擁有一個健康身體,除了日常飲食作息要注意之外,還要加強運動鍛煉,增強體質,疾病自然遠離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