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皖南歲月 讓人念念不忘的徽州文化

徽文化, 即徽州文化, 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徽州即今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上饒市)。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 其內容廣博、深邃, 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 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 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 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 學術界對其的研究, 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 與敦煌學和藏學並稱為走向世界的中國三大地方顯學。

皖南徽派建築吸引著無數遊客, 從宏村到西遞, 再到秀裡,

處處都是美景。

宏村 畫裡鄉村

宏村有“畫裡鄉村”之稱, 截至2014年, 全鎮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 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 書院誦讀, 月沼風荷, 牛腸水圳, 雙溪映碧, 亭前古樹, 雷崗夕照等。

宏村鎮的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 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

建築組群比較完整。 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 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 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民居也都圍繞著月沼佈局。 住宅多為二進院落, 有些人家還將圳水引入宅內, 形成水院, 開闢了魚池。 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 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

西遞 桃花源裡人家

西遞鎮, 別稱西溪、西川, 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中心位置地處東經117°38ˊ, 北緯30°11ˊ, 位於黟縣東部, 始建于北宋慶曆七年(西元1047年)。 素有中國古代和現代歷史的銜接點、明清古民居博物館、桃花源裡人家、古民居建築的藝術寶庫等美譽。 西遞鎮總面積77平方千米, 轄6個行政村。

西遞鎮是“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獲得“全國文明村鎮”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等榮譽。

秀裡 武林外傳的拍攝地

秀裡影視村坐落在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的黟縣, 多年來受海內外眾多電影電視製作人及諸多導演的青睞, 成為聞名遐邇的天然影視拍攝基地, 先後有《臥虎藏龍》、《菊豆》、《小花》、《風月》等上百部著名影視作品在這裡拍攝。 另外電影《蘇乞兒》首度在秀裡影視村開機拍攝, 北京中影集團拍攝的電影版《武林外傳》全場景也在這裡拍攝完成。 這裡也正是廣受影迷追捧的“七俠鎮”, 隨著影片的公映, 找尋“同福客棧”的影迷們紛至遝來。

秀裡影視村內有徽派老式商業街、符合影視拍攝的園林、河道、徽派仿古民居, 演繹著無數美名傳揚的故事。 秀裡影視村依託黟縣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 將徽州地表古村落、古商業街、古水口園林三大板塊, 精妙地組合在一起, 達到保護古建築、展示和傳承徽文化的目的。 處處皆美景是所有參觀者對秀裡影視村的最好認可。

南屏 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南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臥虎藏龍》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影視村。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築,村中有36眼井,72條巷,從村頭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條中軸線上,至今保留這八個大小祠堂,這種祠堂群在全省也是僅此一家。

自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後,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族齊聚分治的格局。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後,由於三大姓之間的相互攀比,競爭進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時期。全村一千多人丁,卻有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碧山 回到過去一進碧山村,仿佛就置身於未改革未發展的那個時代,不僅僅是因為村子裡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還是因為村民們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田、養蠶、採茶、種麻、手作工藝,到特定的日子還會有祭祀、趕集、唱民謠、演社戲等活動,這裡就似一片淨土,從未有現代的痕跡。村子裡還有座開在祠堂的碧山書局,置身於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宅中,選一本書,讓時間在白紙黑字間緩緩溜走……

南屏 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南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臥虎藏龍》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影視村。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築,村中有36眼井,72條巷,從村頭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條中軸線上,至今保留這八個大小祠堂,這種祠堂群在全省也是僅此一家。

自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後,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族齊聚分治的格局。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後,由於三大姓之間的相互攀比,競爭進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時期。全村一千多人丁,卻有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碧山 回到過去一進碧山村,仿佛就置身於未改革未發展的那個時代,不僅僅是因為村子裡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還是因為村民們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田、養蠶、採茶、種麻、手作工藝,到特定的日子還會有祭祀、趕集、唱民謠、演社戲等活動,這裡就似一片淨土,從未有現代的痕跡。村子裡還有座開在祠堂的碧山書局,置身於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宅中,選一本書,讓時間在白紙黑字間緩緩溜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