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回答2018:母嬰實體和電商,誰更有優勢?

過去幾年我們討論的話題是, 母嬰店怎麼往上走。

剛剛過去的2017年, 我們看到, 垂直電商們都開始往下走。

現在, 當我們還沉浸在京東母嬰的千億採購大單中時, 它的線下實體店已經遍地開花了。 京東是不一樣的, 因為它太大了, 太知名了。 京東來了, 天貓母嬰呢?

大型綜合電商平臺都來攪局, 母嬰零售看來是要變天了。

在母嬰領域, 線下門店一直是母嬰產品銷售的主管道, 隨著2011年電商的興起, 母嬰電商開始與線下門店分羹。

沒有哪個新進入者是一帆風順的。 當門店意識到屬於自己的蛋糕已越來越小之時, 母嬰電商風頭無兩的局面迅速被壓下陣來。

此消彼長適用於所有行業競爭。 當母嬰電商經過短暫的蟄伏, 又在2014年紛至遝來, 以更快速度, 更大規模佔據著母嬰市場。

可以說, 經過幾年的廝殺博弈, 線下門店與電商的競爭早已白熱化。

但母嬰領域不是非此即彼的行業,

允許業態共生, 所以線下門店不可能把持著市場, 作為母嬰產品銷售的唯一管道。

說到底,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 所有商品的銷售, 都是將商品從廠家送達消費者手中的一個管道。

對門店來說,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可增強消費者粘性的特點——信任感。 由於門店及產品均是可觸摸、實實在在存在的, 出現問題可以直接找到門店並且快速解決。 而電商則不具備。 又因電商之間也在角逐, 為將利益最大化, 電商平臺假貨肆意橫行, 這也直接導致消費者普遍對電商平臺的信任度不如線下門店。

因此, 就可以說線下門店較電商就更有優勢, 具備更強的競爭力了嗎?

不是的。

在母嬰領域, 常常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安全性、價格、品質、貨品到手時間、近距離觸感等因素。

如奶粉、紙尿褲等食品, 是屬於價格不敏感產品, 對貨品到手時間與近距離接觸的需求也不強烈, 但十分注重安全性與品質, 一旦產品在使用或食用過程中出現了危險性, 或者有直接證明其為假貨, 這家店將永久被消費者拉黑。

而奶粉、紙尿褲等這一類的食品與日用品則很少會出現專賣店, 線下可能主要集中在超市與精品超市的貨架管道, 以及相關玩具服飾等門店附帶銷售, 有很大一部分將會通過線上管道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所以, 無論哪種管道, 都有屬於自己的消費者群體。 至於哪種競爭力更大, 你覺得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