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銀行股集體大漲 建設銀行漲近7%

銀行股集體大漲, 截至發稿, 建設銀行漲近6%, 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漲超3%,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漲超2%, 早盤跌停的張家港行股價快速反彈翻紅。

張家港行昨日晚間公告, 將有6.53億股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於1月24日上市流通, 占公司總股本的36.15%。 注:張家港行近日股價表現強勢, 1月17日-1月19日連續三日漲停, 昨日(1月22日)收跌1.02%。

分析人士指出, 銀行股上漲的源泉:社會大類資金重新配置。 從銀行角度觀察, 社會大類資金前幾年重點配置:房地產地產和金融產品。 地產收益源於地產價格不斷上升、金融收益源于金融套利。

強監管之後, 社會大類資金會尋找新方向。 股市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該類資金預計更青睞於低估值的藍籌。 銀行高ROE、低估值的穩健基本面, 符合增量資金偏好。

時隔兩年滬指重返3500點 這些股估值卻遭遇大幅折價

週一兩市迎來本周開門紅, 創業板指在開盤跳水的情況下急速拉升, 最終大漲2.32%。 滬指在早盤站上3500點之後一度回檔翻綠, 但最終收盤重新站上了3500點。

追溯過往, 滬指上一次站上3500點已經是整整兩年多以前的事了。 2016年元旦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也就是1月4日, 滬指以3536點開盤。 然而在開盤後不到半小時, 滬指便跌破了3500點, 並在隨後一瀉千里, 午後更是觸發熔斷。 當時的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會想到,

滬指將告別3500點長達2年。

不過, 我們也可以看到, 滬指在短時間內如此輕鬆的突破了3500點, 最大的功臣是白馬藍籌和金融權重, 對於大多數個股來說遠遠沒有達到兩年前股價和估值水準。

也正是因此, 當下也出現了一些低估和補漲的機會。 我們知道, 歷來行情都會經歷了一個從主升浪過渡到補漲的過程, 一旦指數遇阻不前, 部分板塊和個股的補漲行情就有很大的機會到來。

綜上, 挖寶君統計了當前每股收益高於兩年前, 但當前股價卻低於兩年前3500點時股價的個股名單, 並以去年三季報業績增速大於0%、去年三季報每股收益大於0.3元為條件, 以當前每股收益相對於兩年前每股收益的倍數為順序, 列出了排名前20的個股,

見下表:

其中, 排名第一的三峽新材的每股收益達到了兩年前的51倍, 然而當前股價仍較兩年前折價17%。 折價最多的個股則是巨化股份的5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