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廣東公安啟動“智慧新警務”戰略

揭牌儀式現場。 龔劍鋒 攝

1月17日, 廣東省公安廳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同步啟動“智慧新警務”聯合創新中心建設。

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等見證了簽約儀式, 並為“智慧新警務”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根據協定, 雙方將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分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 全面開展科技戰略合作, 努力實現公安機關戰鬥力和社會治理能力跨越式發展。

廣東公安從警務機制創新變革出發, 找准公安業務痛點問題, 以前沿科技為推動力, 創新警務應用體系和賦能工程建設以及組織實施的行動計畫等。

已完成“智慧新警務”的理論闡述;

出臺了規劃綱要、行動計畫、項目方案;

與華為公司成立了“智慧新警務”聯合創新中心;

創辦了《智慧新警務》期刊;

打造了移動警務“深圳樣本”, 初步構建起“智慧新警務”的戰略雛形。

新一代移動警務建設將按照“全省一張網”規劃分三期實施:

➤第一期於2018年春節前上線, 主要搭建省公安廳平臺, 建設應用支撐平臺和打造廳機關特色應用, 如朋友圈、廳長點評推送、移動辦公、公安雲搜等應用, 並配發終端至廳機關民警和21個地市公安局領導班子成員。

➤第二期於2018年上半年完成, 由省公安廳指導廣州等珠三角地市建設移動網路和平臺, 並實現與省公安廳的對接。 廳直各單位建設警種特色應用。

➤第三期於2018年下半年完成, 由省公安廳利用轉移支付等方式, 為欠發達地市統一配發移動警務終端, 全面提升移動警務支撐能力, 並實現全省聯網。

相關閱讀

NEWS

深雲平臺打造移動警務“深圳樣本”

智慧手機工作系統與生活系統底層隔離、秒級切換;

可直接調看全市一類攝像頭;

融合人像識別、語音辨識、車牌識別技術, 覆蓋所有警種, 全鏈條實現移動辦公、辦案等業務。

乘著“互聯網+”的東風, 2014年9月, 深圳警方全面啟動“改革創新”工作, 啟動“雲終端”試點建設。

2014年12月, 首批300部終端配發試點。

2016年, 經過前期試點, 深圳警方積極探索並全警應用“深雲平臺”, 打造了移動警務的“深圳樣本”。

何謂“深雲平臺”?

“深雲平臺”實現了一個平臺集合警務微信、大資料查詢、人像車輛識別、移動視訊會議、警情推送、隨手拍等各類警務應用於一身, 覆蓋所有警種, 全鏈條實現移動辦公、辦案、查詢、採集、視頻等業務, 民警只需“點一點、拍一拍、攝一攝、掃一掃、說一說”, 就可高效打通移動警務“最後一公里”, 全面提升警隊移動辦公和執法辦案效率。

實現移動警務新跨越

據瞭解, “深雲平臺”目前已上線APP共9類136個, 並配套推出安全應用接入規範、應用開發規範、通用技術標準等3個標準以及管理規定, 有力推動了“雲終端”在接處警、偵查辦案、社區防控等一線勤務中的廣泛應用,

基本覆蓋公安主要業務。

據專案有關負責人介紹, “深雲平臺”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張安全專網, 一部定制終端, 一個創新平臺, 四類警務功能”。

一張安全專網:是指依託廣泛覆蓋的4G網路, 搭建可信、可靠的公安VPDN專網, 實現與公安網、互聯網隔離;

一部定制終端:是指採用國產雙卡雙待智慧手機, 定制開發公安專用版“雙系統”, 實現工作系統與生活系統底層隔離、秒級切換;

一個創新平臺:就是搭建警隊的雲架構移動平臺, 統一平臺, 鼓勵民警在平臺上參與創新、共建、共用;

四類警務功能:是移動辦公、溝通交流、功能定制、服務實戰。

構建打防管控實戰新模式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 一直是基層實戰孜孜以求的夢想。如今,“深雲平臺”讓深圳公安在追夢的路上踏出堅實的一步。

單就流動人口資訊收集核查難題,“深雲平臺”就發揮出強大威力。執勤民警打開“雲終端”,只需掃一掃就能快速實現核查、比對和資訊採集工作,顛覆了以往繁重、低效的工作模式。

據專案有關負責人介紹,使用“雲終端”可直接調看全市一類攝像頭,並查詢資訊,還可對全市派出所警情進行多維分析,實現資訊與一線實戰的無縫對接。民警只需“點一點、拍一拍、攝一攝、掃一掃、說一說”,就可以輕鬆實現。

據瞭解,結合當前實戰需求,“深雲平臺”還融合了人像識別、語音辨識、車牌識別、證件識別、二維碼識別等智慧識別技術,集成視頻對講、藍牙列印等功能,服務基層實戰。

改變單向溝通管道

目前,“深雲平臺”正助推傳統警務向智慧警務的華麗轉身,開啟警務資訊化時代。同時,這一模式也改變了以往民警之間單向溝通管道,實現了全警之間即時、扁平化溝通機制。

依託“深雲平臺”,深圳公安開發了警用微信,並組建警用微信群3000餘個,目前日均發送警信近2萬條。同時,結合未來警務發展趨勢,開通了12個前沿警務話題討論群,開創“互聯網+警務調研”模式,切實實現了彙聚警聲警情警智,構建和諧的警隊文化生態圈。

基層民警的“警務利器”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南園警務室是典型的城中村警務室,治安要素複雜,是南山區治安特點的一個縮影。作為公安工作最基礎的工作單元,各類警務工作都需要從警務室落地,同時社區警務工作又需要大量的業務資料作為支撐。據統計,社區民警的工作任務達150項之多。

2016年9月,南山警方以該警務室為試點,應用“深雲平臺”中的“社區智慧警務管控APP”,以社區民警常用的資料庫為支撐,定制了案件分析模組、控防模組等,科學引導社區警務工作。

據南園社區民警蔡坤海介紹,每天上班後,他都會對本社區近期發案情況進行分析,梳理出案件相關聯的人、屋、場所等要素,上門進行走訪調查,發現防範漏洞後結合實際制訂管理工作計畫。

平臺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理順了以往繁雜而沒有頭緒的社區防範工作,讓社區民警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從向派出所要資料變成主動獲取分析資料,以往的地毯式排查、走訪、整治變成了有目標、有計劃的精確防控。利用效能優化後節省出來的時間,民警可以在社區開展群防群治、宣傳服務等群眾性工作。截至目前,南園社區110有效警情同比下降了23%,其中“八類暴力”警情為零。

據瞭解,從專案試點到全面啟動,“深雲平臺”在110處警、治安盤查、實戰聯動等一線打防管控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層民警更是對其愛不釋手。

一直是基層實戰孜孜以求的夢想。如今,“深雲平臺”讓深圳公安在追夢的路上踏出堅實的一步。

單就流動人口資訊收集核查難題,“深雲平臺”就發揮出強大威力。執勤民警打開“雲終端”,只需掃一掃就能快速實現核查、比對和資訊採集工作,顛覆了以往繁重、低效的工作模式。

據專案有關負責人介紹,使用“雲終端”可直接調看全市一類攝像頭,並查詢資訊,還可對全市派出所警情進行多維分析,實現資訊與一線實戰的無縫對接。民警只需“點一點、拍一拍、攝一攝、掃一掃、說一說”,就可以輕鬆實現。

據瞭解,結合當前實戰需求,“深雲平臺”還融合了人像識別、語音辨識、車牌識別、證件識別、二維碼識別等智慧識別技術,集成視頻對講、藍牙列印等功能,服務基層實戰。

改變單向溝通管道

目前,“深雲平臺”正助推傳統警務向智慧警務的華麗轉身,開啟警務資訊化時代。同時,這一模式也改變了以往民警之間單向溝通管道,實現了全警之間即時、扁平化溝通機制。

依託“深雲平臺”,深圳公安開發了警用微信,並組建警用微信群3000餘個,目前日均發送警信近2萬條。同時,結合未來警務發展趨勢,開通了12個前沿警務話題討論群,開創“互聯網+警務調研”模式,切實實現了彙聚警聲警情警智,構建和諧的警隊文化生態圈。

基層民警的“警務利器”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南園警務室是典型的城中村警務室,治安要素複雜,是南山區治安特點的一個縮影。作為公安工作最基礎的工作單元,各類警務工作都需要從警務室落地,同時社區警務工作又需要大量的業務資料作為支撐。據統計,社區民警的工作任務達150項之多。

2016年9月,南山警方以該警務室為試點,應用“深雲平臺”中的“社區智慧警務管控APP”,以社區民警常用的資料庫為支撐,定制了案件分析模組、控防模組等,科學引導社區警務工作。

據南園社區民警蔡坤海介紹,每天上班後,他都會對本社區近期發案情況進行分析,梳理出案件相關聯的人、屋、場所等要素,上門進行走訪調查,發現防範漏洞後結合實際制訂管理工作計畫。

平臺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理順了以往繁雜而沒有頭緒的社區防範工作,讓社區民警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從向派出所要資料變成主動獲取分析資料,以往的地毯式排查、走訪、整治變成了有目標、有計劃的精確防控。利用效能優化後節省出來的時間,民警可以在社區開展群防群治、宣傳服務等群眾性工作。截至目前,南園社區110有效警情同比下降了23%,其中“八類暴力”警情為零。

據瞭解,從專案試點到全面啟動,“深雲平臺”在110處警、治安盤查、實戰聯動等一線打防管控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層民警更是對其愛不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