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冬游嵩山大法王寺,感受皓魄初懸蒼穀口,清光滿照碧山頭的意境!

冬游嵩山大法王寺, 感受皓魄初懸蒼穀口, 清光滿照碧山頭的意境!

被譽為嵩山第一勝地的大法王寺, 位於登封西北5公里, 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 坐北向南, 倚山而建, 背倚嵩嶺, 南向潁水, 左右龍虎二脈相抱, 北高南低, 逐級下降。 南開口處, 是深達300余米的山間谷地。 再南一溪橫穿而過, 溪南丘崗微起, 猶如門屏, 將山寺隱沒起來。 四周絕石壁立, 群山環拱, 山峰羅列, 千崖萬壑;山崗林木茂密, 景色秀麗;山澗溪水潺流, 環境優雅;寺內蒼松翠柏, 寶塔點綴;頗有“深山藏古寺, 曲徑通幽處”的“藏”“幽”之妙。

嵩山大法王寺

古人稱頌法王寺為“嵩山第一勝地”。 “環天下皆山, 惟嵩高當天地之中。 占名山皆寺, 惟法王據形勢之最佳。 ”在古刹林立的嵩山, 大法王寺被譽為“嵩山第一勝地”是當之無愧的。 晶瑩寶塔、碑刻造像、殿堂樓閣、文物典籍等佛教文化的精粹, 已經成為偉大的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大法王寺同全國其它名寺古刹一樣, 既是重要的歷史文物, 又是陶冶人們情操的著名幽境勝地。 寺院東西北三面群山環抱, 蒼松翠柏, 鬱鬱蔥蔥。 寺前兩山對峙, 中辟公路, 上通寺院, 下達現代化旅遊名城登封市, 真可謂“深山藏古寺”。

嵩山大法王寺

大法王寺依山而建, 從低到高七進院落, 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西方聖人殿、藏經閣(白玉臥佛殿, 內有緬甸白玉臥佛一尊, 體重36噸, 是河南省唯一的最大臥佛), 規模宏大, 結構嚴謹, 殿堂樓閣, 金碧輝煌。 每當仲秋佳節, 天氣晴朗時, 皓月從嵩門升起, 在法王寺大殿月臺上觀賞皓月初生的良景, 可以看到皎潔豐滿的明月, 置於嵩門之中, 如銀鏡鑲嵌山峽, 謂之“嵩門待月”, 是登封八大景之一。 “嵩門待月”, 人稱“嵩山八景之首”。

嵩山大法王寺

元旦登嵩山, 已經是連續第二次了。 選擇這一天登山, 也是想在新年第一天能夠登高望遠, 借登山洗去在過去一年中的煩惱, 在新年伊始討個吉利。 而最實際的收穫是, 能夠在登山途中暫時忘卻工作生活中的種種煩惱, 在登山過程中得到新的快樂。 依然是和一幫驢們同行, 男男女女嘻嘻哈哈, 雖然不很熟悉但也沒什麼拘束, 一路上象老朋友一樣開著玩笑, 互相扶持著度過一個又一個艱難而危險的地方。

返程中, 由於時間的充裕, 我們一起到了法王寺。

嵩山大法王寺

很早登嵩山的時候常從旁邊經過, 可以說這十幾年間是看著法王寺由一個小寺院逐漸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 那年與幾個朋友來登封就來到了法王寺, 自然是聽說了連佛的名氣後慕名而來的, 來的目的自然是請當時的主持後來的方丈連佛測字。那時候的法王寺只有兩三進的院子,殿堂破敗,門楣低矮,寺後的佛塔搖搖欲墜,上面的青磚殘破不堪,塔上長著雜草小樹。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在門外正在修建著高大的殿堂。連佛坐在輪椅上一邊看人施工與一邊與人商量著什麼,仿佛是在對建築提些什麼建議。

嵩山大法王寺

近年常從法王寺邊經過上嵩山,但卻基本沒再進到過寺裡,只是從外邊看到,寺院比以前規模擴大了許多,原來的寺門已經拆掉,在其前面修起了新的高大的寺門,寺門前建起了一個大廣場。進得門來,是一進又一進的殿堂,還新建了鐘樓鼓樓,寺院裡整齊乾淨,院內建築高大氣派,遠不是我在十幾年前去時的樣子,可以說與那時已經大相競庭了。如果期間沒有去過的話,還真不會想到這就是當年的那個法王寺。

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創建于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4年(西元71年),是我國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距今已1900多年。大法王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造最早的寺院,是漢明帝專為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譯經傳教而敕建的,成為中國第一所菩提道場,興盛于唐宋時期。 在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寺內現有房四十餘間,全部面積約為五千平方米。寺內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樹及石刻。

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是佛教弟子對釋迦牟尼的尊稱。《無量壽經》雲:“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法中之王。”所以把我國建的最早的佛寺取名“大法王寺”,順理成章。“環天下皆山,惟嵩高當天地之中。占名山皆寺,惟法王據形勢之最佳。”嵩山大法王寺位於太室山南麓,背依玉柱峰,下托臥龍嶺,群山環拱,峰巒迭翠,溪水長流,古柏、叢林、群峰、寶塔構成了“深山藏古寺,風光美如畫”的自然景觀,被譽為“嵩山第一勝地”。

嵩山大法王寺

我國最古老的大法王寺,原建築規模十分宏大,後幾經興衰,破壞嚴重,歷經多次修繕,現在已基本恢復了當年盛況。整個寺區10多萬平方米,擁有殿堂百餘間。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西方聖人殿、臥佛殿等,這些殿宇依山勢而建,北高南低,錯落有致,形成五進院落。兩廂房舍,隨中軸線建造,各有別致的分為兩個院落,建有三聖殿、六祖殿等配殿。佛教活動和旅遊事業蓬勃發展,大法王寺已成為旅遊觀光的一個亮點,他的愛國愛教精神受到各級領導、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和廣大遊客高度讚譽。如今大法王寺宗風再振,名聲遠揚,千年古刹,光輝重現。

嵩山大法王寺

冬游嵩山大法王寺,感受皓魄初懸蒼穀口,清光滿照碧山頭的意境!“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許多的人們對於佛教文化,還不是太瞭解,認為佛法就應該在山林裡。其實佛教文化,就是解決時間煩惱問題的辦法。一切智慧修行,最終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圓滿人生。 學習佛法,認識佛法是學習裡面的知識,增長自己的智慧,如果接觸了反而煩惱更多了。那就說明道路走偏了。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

來的目的自然是請當時的主持後來的方丈連佛測字。那時候的法王寺只有兩三進的院子,殿堂破敗,門楣低矮,寺後的佛塔搖搖欲墜,上面的青磚殘破不堪,塔上長著雜草小樹。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在門外正在修建著高大的殿堂。連佛坐在輪椅上一邊看人施工與一邊與人商量著什麼,仿佛是在對建築提些什麼建議。

嵩山大法王寺

近年常從法王寺邊經過上嵩山,但卻基本沒再進到過寺裡,只是從外邊看到,寺院比以前規模擴大了許多,原來的寺門已經拆掉,在其前面修起了新的高大的寺門,寺門前建起了一個大廣場。進得門來,是一進又一進的殿堂,還新建了鐘樓鼓樓,寺院裡整齊乾淨,院內建築高大氣派,遠不是我在十幾年前去時的樣子,可以說與那時已經大相競庭了。如果期間沒有去過的話,還真不會想到這就是當年的那個法王寺。

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創建于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4年(西元71年),是我國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距今已1900多年。大法王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造最早的寺院,是漢明帝專為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譯經傳教而敕建的,成為中國第一所菩提道場,興盛于唐宋時期。 在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寺內現有房四十餘間,全部面積約為五千平方米。寺內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樹及石刻。

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是佛教弟子對釋迦牟尼的尊稱。《無量壽經》雲:“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法中之王。”所以把我國建的最早的佛寺取名“大法王寺”,順理成章。“環天下皆山,惟嵩高當天地之中。占名山皆寺,惟法王據形勢之最佳。”嵩山大法王寺位於太室山南麓,背依玉柱峰,下托臥龍嶺,群山環拱,峰巒迭翠,溪水長流,古柏、叢林、群峰、寶塔構成了“深山藏古寺,風光美如畫”的自然景觀,被譽為“嵩山第一勝地”。

嵩山大法王寺

我國最古老的大法王寺,原建築規模十分宏大,後幾經興衰,破壞嚴重,歷經多次修繕,現在已基本恢復了當年盛況。整個寺區10多萬平方米,擁有殿堂百餘間。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西方聖人殿、臥佛殿等,這些殿宇依山勢而建,北高南低,錯落有致,形成五進院落。兩廂房舍,隨中軸線建造,各有別致的分為兩個院落,建有三聖殿、六祖殿等配殿。佛教活動和旅遊事業蓬勃發展,大法王寺已成為旅遊觀光的一個亮點,他的愛國愛教精神受到各級領導、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和廣大遊客高度讚譽。如今大法王寺宗風再振,名聲遠揚,千年古刹,光輝重現。

嵩山大法王寺

冬游嵩山大法王寺,感受皓魄初懸蒼穀口,清光滿照碧山頭的意境!“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許多的人們對於佛教文化,還不是太瞭解,認為佛法就應該在山林裡。其實佛教文化,就是解決時間煩惱問題的辦法。一切智慧修行,最終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圓滿人生。 學習佛法,認識佛法是學習裡面的知識,增長自己的智慧,如果接觸了反而煩惱更多了。那就說明道路走偏了。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