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臺灣作家談城市:北京死要面子,香港野心勃勃,上海讓人氣不順

造就第247位講者 羅智成

臺灣著名文學家、詩人

各位朋友好, 很高興今天跟大家聊聊城市的性格跟想像。

這是我以前一篇遊記裡頭的兩句詩:

你所待過的城市

都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

就好像你所愛過的戀人

都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

城市對每一個人都具有某種特別的感染力。 每當我看到地球的航拍夜景, 看到萬家燈火的時候, 我總覺得每一座城市都像一個星座一樣。 雖然我並不是那麼相信占星學, 可是我非常著迷于它那種華麗的象徵跟隱喻。 八大行星加上十二個星座, 各種組合, 變成無數種性格的可能性,

這件事情其實有點迷人。 城市跟人, 有些地方是很像的, 都是透過各種的組織系統產生出各種功能。

城市“占星”學

雖然大部分的城市關心的事情永遠是交通、安全、教育、菜市場、就業等等, 但是總有極少的, 可能20%左右的部分讓你把它從不同的城市裡面辨認出來, 而且決定了你對它喜歡或者不喜歡。

這是我很喜歡的城市, 捷克的布拉格。 我一直覺得布拉格好像是整個歐洲文明的潛意識一樣, 它的每個牆角似乎還殘留著整個歐洲文明童年時期和青年時期所有的陰暗、殘酷, 或者憂傷。

這個城市在北非突尼西亞(注:即突尼斯), 叫做西迪布薩義德, 這個城市只有兩種顏色, 白色的牆跟淺藍色的門窗, 我非常喜歡它。

這個城市大家就比較清楚一點, 就是拿破崙講的“歐洲的客廳”——威尼斯。

每到一個新的城市, 我很喜歡花時間去觀察它,

確定我跟它的相處模式, 因為有時候你用錯了方式去跟一個城市相處的話, 你可能會很失望。

但是要怎麼去觀察一個城市的性格呢?

我自己慢慢摸索出幾種方法, 占星學把人的性格分成水、風、火、土的組合, 而城市的性格, 我覺得應該是“人”、“事”、“地”、“物”, 特別是“地”這件事情, 就是空間, 就是城市的街廓。

你到一個城市以後, 先深呼吸一下, 看看聞到的是什麼味道。 它的街廓, 幹不乾淨, 寬不寬敞, 是新的, 是舊的……這就是你對城市的初步印象。 美國的麥迪森, 一下來, 它讓我感覺好像是降落在高山上面, 因為它實在太乾淨, 空氣太清新了, 那是一個沒有霧霾的城市。

每個城市, 每個街廓, 它都會散發出一種磁場, 會喚起你內心的不同部分。 有時候可能是某種情緒, 有時候可能是某種想像, 當然, 有時候也可能會讓你拔腿就跑。

想要有效率地認識一個城市就是先走到它的鬧區, 或者是它的一些所謂地標性的建築, 因為那裡通常代表著它最認同的價值, 或者它最自負最驕傲的歷史和記憶。 所以如果一個城市的鬧區乏善可陳,缺乏性格的話,基本上你就可以早早打包離開了。

當然,人,永遠是城市裡最重要的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歐洲人對於法國的感想,他們說:“法國實在是太棒了,什麼都好,可惜那邊住著法國人。”

所以人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城市,真的有不同的人,他們有不同的衣著、表情、言行,甚至是走路的速度。透過公車地鐵,透過市場,透過很多地方,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感受到很多很多的事情,即使你對他不瞭解,你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遐想和判斷。

但是真正要更瞭解一個地方,還是要透過它的日常。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有不同的慶典儀式,包括他們對於生命和死亡的不同態度,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法國的蒙帕納斯墓園,我在那個地方幾乎開了一個“高中同學會”,因為幾乎我高中認識的所有名人,薩特、西蒙·波伏娃、波特賴爾……全部都葬在這個地方了,所以它是我的“高中同學會”聚會的地方。

還有一些比較省事的方法,你可以在房間裡頭,純粹就是看電視,很多大陸的朋友到臺灣很喜歡看政論節目;我在利比亞的時候發現電視只有兩個頻道,一個播卡紮菲的演講,一個播卡紮菲的訓話;德國的書店裡頭,特別多戶外生活指南,各種關於爬山、散步、去遠方的書……

我住過的城市裡頭,最久的是臺北,其次是香港,還有我讀書的芝加哥北邊的麥迪森,再來可能是洛杉磯,上海我也住過一陣子。

天蠍座香港

香港是城市中的城市,它給了我巨大的震撼。

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真的是一個垂直的城市,香港簡直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高樓,而且平均高度大概要從40層起跳。所以我每次從辦公室往樓下看的時候,我都會有一個錯覺,總覺得為什麼它高樓底下的地面,比別的地方的地面更低?

因為在別的地方可能是從十層樓的地方看地面,可是在香港是從四十層樓,甚至六十層樓的高處看地面。我甚至還跟香港朋友說,其實你們每天垂直移動的距離,可能超過了平行移動的距離,因為不停坐電梯上上下下。

香港的城市生活是我見過最立體的,它的垂直和立體還帶著一點階級化的氣息。在那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會掂量自己的身份,謹守著自己的本分和社會生活的規則,每個人都非常敬業。

不過這張圖又很特別,每到週末的時候全城的外傭都會出來,到處郊遊,隨地聚會,本來非常嚴格乾淨,井井有條的都市,瞬間又被他們變成一個歡樂的大鳥籠,但我覺得這份人情味代表了華人社會裡頭與人為善的包容心,它是香港最讓我佩服的地方。

香港大大小小的商店很多,它有一種大店員文化。在美國,如果你買個麥當勞,給店員五塊錢,他大概要花五分鐘,才可以把零錢算清楚找給你。可是你在香港不會遇到這種事情,香港的店員,是我見過最能幹、最有效率、最厲害的。這裡的餐廳,有的大到可以坐下上千人,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湧進來,有訂位的,也有沒訂位的,還有等著換位子的,點菜的,各種不同需求的。然後你還不能送錯,還要收錢,有的還要找東找西。

我覺得香港每天的午餐時間,足以顛覆掉任何一個第三世界的中央政府,因為太複雜了。可是香港靠著一些老太婆,靠幾個服務生,就全部搞定了。所以它的店員文化,是非常驚人的。

天秤座臺北

那相對來講,臺北就是一個水準的世界了。

臺北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值得稱頭的東西,但是很適合過日子,因為臺北是盆地,它的地質是鬆軟的,地震也多,所以大樓不太多。它更像是根據小市民的本能發展出來的,這裡擠一擠就冒出一個夜市,那裡聚一聚就冒出一些奇怪的店,都不是所謂的從上而下的都市規劃。在當今城市同質化越來越高的世界,這些有個性的小商店成就了臺北的性格。

如果說香港是大店員文化,那臺北就是小店主文化,就是做生意的門檻都很低,一點點錢就可以開咖啡廳,玩一個小店,甚至開一個出版社。在臺灣大學附近,我覺得每個面黃肌瘦的人,可能都是出版社的老闆,臺北有好幾千家出版社。

臺北的人,也很特別。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某電腦公司的董事長,可是他整天就是東玩西玩,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做菜,真正的本事是研究推理小說和遊記。我去南極之前,想到書店找些跟“南極”有關的書,結果搜出來的全都是“南極仙翁”……最後反而是從他那裡搜羅到大概十幾斤跟南極有關的書。

另一個朋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建築學碩士,但是他沒有當過一天的建築師,在臺北搞工運。沒錢的時候怎麼辦,在山裡種山藥,而且還賣不掉。

我還有一個學生,他是醫學院畢業的,很苦悶,找我學寫詩。後來考到淡江大學中文系的研究所,他寫的小說已經得到很多國際大獎。

我覺得臺北有點像小巫師聚集的地方,法力不太大,但是足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它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好像真的不可以用科學來解釋,漸漸地形成一種很特別的風味。

雙子座上海

上海,雖然我在那裡住過一陣子,可是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對上海毫無瞭解的能力。

它其實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而且最狡猾的一點是,它的“中”是西方人非常喜歡的“中”,它的“西”是東方人非常喜歡的“西”。所以在上海,大家都覺得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覺得:哎!我要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可是上海它又非常矛盾。

你說它浪漫,可是你又會發現它其實有非常不浪漫的地方。它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偉大,可是又不太偉大的地方。我並不是說它中西合璧的矛盾,我說的是它總讓我覺得有一種氣很不順的感覺,就是好像想擁抱它,可是不曉得要怎麼抱。

所以我覺得上海比較像雙子座,因為它很矛盾;臺北,雖然它是水準的,可是它不叫水瓶座,臺北比較像天秤座,就是整天在那兒抬杆,不停地爭辯,很少做事;香港充滿了一種奇怪又可怕的意志力,極力爭上游,所以是天蠍座。

我覺得水瓶座比較像的是三藩市,因為它是嬉皮士的大本營,各種奇怪的,最新的東西,都從三藩市來;而北京比較像獅子座,就是死要面子,寧可忍受各種不方便,就是要做得很稱頭;新加坡比較像處女座,連亂吃口香糖都會被罰錢。我怕再講下去,要不就得罪了星座,要不就得罪了城市……

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文明的動力

那麼,觀察城市的性格,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啟發?我覺得很多很多,你會發現,不同城市的居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不太一樣的,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我一直覺得,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這個時代文明最大的動力。也許是為了價值觀,也許是為了理想,更有的時候是為了消費,反正城市的一切都在激發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因為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他所期待的事情,都有他的願望,有些是相輔相成的,有些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這個裡頭,你決定哪樣東西的劑量放多一點,哪樣東西的劑量放少一點,就同時決定了這個城市與眾不同的性格。

在北京呆久了,京片子就出來了;在上海呆久了,肯定會變得更洋氣;在香港呆久了,你就會懂得,煲湯實在是太棒的事情……

所以城市一直在默默地影響我們,可是這個部分的影響,其實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種東西,我稱之為無意識的文明。就是說,我們大家在這個城市裡頭生活久了,就忘記了自己的優點跟缺點。所以我們的特點在哪裡,就需要通過跟別的城市做觀察,做比較,培養客觀化的心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在看過很多城市以後,我發現華人的城市,都有一個麻煩的地方,我把它稱之為“審美的五盲”。

首先是“色盲”,它是指什麼?在華人城市裡面,我們對於顏色的想像力是非常狹隘的。我們常常喜歡鮮豔的顏色,或者是對比性強的東西,我們在配色上的想像力很差,我們對於灰階,或者中性的色調,其實都不太喜歡,所以我們的城市裡那種招搖、膚淺、喧嘩的顏色特別多。

第二個,“質盲”,就是對於材質,對於材料,哪些質感跟哪些質感相稱,我們其實不太講究。常常看到大理石配著鍍金,鍍銅,或者鍍銀的不銹鋼,或者一個房子貼著反光的玻璃。

那“形盲”指的就是說,我們對於“形”不太講究,所以就有各式各樣不精確的部分;

“理盲”是指我們認為審美只是一種直覺,可是事實上審美很多時候是可以被規格化、規則化、理性化的,我們找到一些美學的依據,可以讓它更好地發展下去,如果只是靠直覺,每一次都是不可測的。

“心盲”的問題最大了。其實美化一件事情很簡單,我們只要把“醜”去掉就好了,不需要添加東西。可是華人世界現在因為整個市場很景氣,人們的生活變得很好,我們不停在加東西,就越加越多,越加越大。

我非常受不了體量特別大的建築物。一棟大樓,當你體量大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如果過度自我招搖,是不道德的。你要非常收斂,因為你在那裡,同時還是別的建築物的背景,你不但要自己漂亮,你還要別人因為你而漂亮,而不是你自己在那兒招搖,奇形怪狀不代表漂亮。

城市它不止是人的環境,也是人的作品,這是我的信仰跟信念。我一直覺得,一個地方如果可以產生出很多精彩的人,自然有精彩的文化,你有精彩的文化,自然就有精彩的城市,真的不在於體量,它來自於人的各種感覺。

何為精彩?——豐盛的人格,多元包容,創新與超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什麼?

每一個人都有他渴望的東西,有些東西比較接近本能,接近利益,這也是一個價值。但是,當我們願意為了其它的價值,而犧牲掉接近本能的價值的時候,就代表我們有人文精神。我們為了環保,我們為了個性,我們為了弱勢群體,我們為了一些比較內省的價值,犧牲掉比較本能的渴望跟欲望的時候,就代表著有人文精神。

我覺得一個美的城市,是一定要具備人文精神的。

沒有完美的城市,但是一定有最適合你,或者讓你戀戀不忘的城市。

謝謝大家!

編輯丨Liz

文字丨漫倩

校對丨其奇、LUSEN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點擊藍字“瞭解更多”,獲取更多「造就」精彩內容。

所以如果一個城市的鬧區乏善可陳,缺乏性格的話,基本上你就可以早早打包離開了。

當然,人,永遠是城市裡最重要的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歐洲人對於法國的感想,他們說:“法國實在是太棒了,什麼都好,可惜那邊住著法國人。”

所以人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城市,真的有不同的人,他們有不同的衣著、表情、言行,甚至是走路的速度。透過公車地鐵,透過市場,透過很多地方,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感受到很多很多的事情,即使你對他不瞭解,你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遐想和判斷。

但是真正要更瞭解一個地方,還是要透過它的日常。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有不同的慶典儀式,包括他們對於生命和死亡的不同態度,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法國的蒙帕納斯墓園,我在那個地方幾乎開了一個“高中同學會”,因為幾乎我高中認識的所有名人,薩特、西蒙·波伏娃、波特賴爾……全部都葬在這個地方了,所以它是我的“高中同學會”聚會的地方。

還有一些比較省事的方法,你可以在房間裡頭,純粹就是看電視,很多大陸的朋友到臺灣很喜歡看政論節目;我在利比亞的時候發現電視只有兩個頻道,一個播卡紮菲的演講,一個播卡紮菲的訓話;德國的書店裡頭,特別多戶外生活指南,各種關於爬山、散步、去遠方的書……

我住過的城市裡頭,最久的是臺北,其次是香港,還有我讀書的芝加哥北邊的麥迪森,再來可能是洛杉磯,上海我也住過一陣子。

天蠍座香港

香港是城市中的城市,它給了我巨大的震撼。

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真的是一個垂直的城市,香港簡直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高樓,而且平均高度大概要從40層起跳。所以我每次從辦公室往樓下看的時候,我都會有一個錯覺,總覺得為什麼它高樓底下的地面,比別的地方的地面更低?

因為在別的地方可能是從十層樓的地方看地面,可是在香港是從四十層樓,甚至六十層樓的高處看地面。我甚至還跟香港朋友說,其實你們每天垂直移動的距離,可能超過了平行移動的距離,因為不停坐電梯上上下下。

香港的城市生活是我見過最立體的,它的垂直和立體還帶著一點階級化的氣息。在那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會掂量自己的身份,謹守著自己的本分和社會生活的規則,每個人都非常敬業。

不過這張圖又很特別,每到週末的時候全城的外傭都會出來,到處郊遊,隨地聚會,本來非常嚴格乾淨,井井有條的都市,瞬間又被他們變成一個歡樂的大鳥籠,但我覺得這份人情味代表了華人社會裡頭與人為善的包容心,它是香港最讓我佩服的地方。

香港大大小小的商店很多,它有一種大店員文化。在美國,如果你買個麥當勞,給店員五塊錢,他大概要花五分鐘,才可以把零錢算清楚找給你。可是你在香港不會遇到這種事情,香港的店員,是我見過最能幹、最有效率、最厲害的。這裡的餐廳,有的大到可以坐下上千人,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湧進來,有訂位的,也有沒訂位的,還有等著換位子的,點菜的,各種不同需求的。然後你還不能送錯,還要收錢,有的還要找東找西。

我覺得香港每天的午餐時間,足以顛覆掉任何一個第三世界的中央政府,因為太複雜了。可是香港靠著一些老太婆,靠幾個服務生,就全部搞定了。所以它的店員文化,是非常驚人的。

天秤座臺北

那相對來講,臺北就是一個水準的世界了。

臺北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值得稱頭的東西,但是很適合過日子,因為臺北是盆地,它的地質是鬆軟的,地震也多,所以大樓不太多。它更像是根據小市民的本能發展出來的,這裡擠一擠就冒出一個夜市,那裡聚一聚就冒出一些奇怪的店,都不是所謂的從上而下的都市規劃。在當今城市同質化越來越高的世界,這些有個性的小商店成就了臺北的性格。

如果說香港是大店員文化,那臺北就是小店主文化,就是做生意的門檻都很低,一點點錢就可以開咖啡廳,玩一個小店,甚至開一個出版社。在臺灣大學附近,我覺得每個面黃肌瘦的人,可能都是出版社的老闆,臺北有好幾千家出版社。

臺北的人,也很特別。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某電腦公司的董事長,可是他整天就是東玩西玩,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做菜,真正的本事是研究推理小說和遊記。我去南極之前,想到書店找些跟“南極”有關的書,結果搜出來的全都是“南極仙翁”……最後反而是從他那裡搜羅到大概十幾斤跟南極有關的書。

另一個朋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建築學碩士,但是他沒有當過一天的建築師,在臺北搞工運。沒錢的時候怎麼辦,在山裡種山藥,而且還賣不掉。

我還有一個學生,他是醫學院畢業的,很苦悶,找我學寫詩。後來考到淡江大學中文系的研究所,他寫的小說已經得到很多國際大獎。

我覺得臺北有點像小巫師聚集的地方,法力不太大,但是足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它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好像真的不可以用科學來解釋,漸漸地形成一種很特別的風味。

雙子座上海

上海,雖然我在那裡住過一陣子,可是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對上海毫無瞭解的能力。

它其實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而且最狡猾的一點是,它的“中”是西方人非常喜歡的“中”,它的“西”是東方人非常喜歡的“西”。所以在上海,大家都覺得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覺得:哎!我要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可是上海它又非常矛盾。

你說它浪漫,可是你又會發現它其實有非常不浪漫的地方。它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偉大,可是又不太偉大的地方。我並不是說它中西合璧的矛盾,我說的是它總讓我覺得有一種氣很不順的感覺,就是好像想擁抱它,可是不曉得要怎麼抱。

所以我覺得上海比較像雙子座,因為它很矛盾;臺北,雖然它是水準的,可是它不叫水瓶座,臺北比較像天秤座,就是整天在那兒抬杆,不停地爭辯,很少做事;香港充滿了一種奇怪又可怕的意志力,極力爭上游,所以是天蠍座。

我覺得水瓶座比較像的是三藩市,因為它是嬉皮士的大本營,各種奇怪的,最新的東西,都從三藩市來;而北京比較像獅子座,就是死要面子,寧可忍受各種不方便,就是要做得很稱頭;新加坡比較像處女座,連亂吃口香糖都會被罰錢。我怕再講下去,要不就得罪了星座,要不就得罪了城市……

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文明的動力

那麼,觀察城市的性格,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啟發?我覺得很多很多,你會發現,不同城市的居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不太一樣的,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我一直覺得,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這個時代文明最大的動力。也許是為了價值觀,也許是為了理想,更有的時候是為了消費,反正城市的一切都在激發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因為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他所期待的事情,都有他的願望,有些是相輔相成的,有些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這個裡頭,你決定哪樣東西的劑量放多一點,哪樣東西的劑量放少一點,就同時決定了這個城市與眾不同的性格。

在北京呆久了,京片子就出來了;在上海呆久了,肯定會變得更洋氣;在香港呆久了,你就會懂得,煲湯實在是太棒的事情……

所以城市一直在默默地影響我們,可是這個部分的影響,其實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種東西,我稱之為無意識的文明。就是說,我們大家在這個城市裡頭生活久了,就忘記了自己的優點跟缺點。所以我們的特點在哪裡,就需要通過跟別的城市做觀察,做比較,培養客觀化的心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在看過很多城市以後,我發現華人的城市,都有一個麻煩的地方,我把它稱之為“審美的五盲”。

首先是“色盲”,它是指什麼?在華人城市裡面,我們對於顏色的想像力是非常狹隘的。我們常常喜歡鮮豔的顏色,或者是對比性強的東西,我們在配色上的想像力很差,我們對於灰階,或者中性的色調,其實都不太喜歡,所以我們的城市裡那種招搖、膚淺、喧嘩的顏色特別多。

第二個,“質盲”,就是對於材質,對於材料,哪些質感跟哪些質感相稱,我們其實不太講究。常常看到大理石配著鍍金,鍍銅,或者鍍銀的不銹鋼,或者一個房子貼著反光的玻璃。

那“形盲”指的就是說,我們對於“形”不太講究,所以就有各式各樣不精確的部分;

“理盲”是指我們認為審美只是一種直覺,可是事實上審美很多時候是可以被規格化、規則化、理性化的,我們找到一些美學的依據,可以讓它更好地發展下去,如果只是靠直覺,每一次都是不可測的。

“心盲”的問題最大了。其實美化一件事情很簡單,我們只要把“醜”去掉就好了,不需要添加東西。可是華人世界現在因為整個市場很景氣,人們的生活變得很好,我們不停在加東西,就越加越多,越加越大。

我非常受不了體量特別大的建築物。一棟大樓,當你體量大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如果過度自我招搖,是不道德的。你要非常收斂,因為你在那裡,同時還是別的建築物的背景,你不但要自己漂亮,你還要別人因為你而漂亮,而不是你自己在那兒招搖,奇形怪狀不代表漂亮。

城市它不止是人的環境,也是人的作品,這是我的信仰跟信念。我一直覺得,一個地方如果可以產生出很多精彩的人,自然有精彩的文化,你有精彩的文化,自然就有精彩的城市,真的不在於體量,它來自於人的各種感覺。

何為精彩?——豐盛的人格,多元包容,創新與超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什麼?

每一個人都有他渴望的東西,有些東西比較接近本能,接近利益,這也是一個價值。但是,當我們願意為了其它的價值,而犧牲掉接近本能的價值的時候,就代表我們有人文精神。我們為了環保,我們為了個性,我們為了弱勢群體,我們為了一些比較內省的價值,犧牲掉比較本能的渴望跟欲望的時候,就代表著有人文精神。

我覺得一個美的城市,是一定要具備人文精神的。

沒有完美的城市,但是一定有最適合你,或者讓你戀戀不忘的城市。

謝謝大家!

編輯丨Liz

文字丨漫倩

校對丨其奇、LUSEN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點擊藍字“瞭解更多”,獲取更多「造就」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