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北京控制人口總會失敗|大象公會

城市的未來人口, 並非由規劃師精心計算決定, 而是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文|伍雩

在最新的 2017-2035 年北京城市總規中, 北京市 2020 年的人口規模被設定為 2300 萬, 並要求長期保持這一水準。

預測城市人口規模, 是當前中國城市規劃工作中, 最核心的內容之一, 事關城市用地及基建的規模。

然而, 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 一般為期 20 年的人口規模預測, 往往都會提前突破。

以北京為例, 1949 年後, 北京共編制了 9 次總體規劃, 僅有 1954 年第一版總規中的人口預測沒有如期達成, 此後歷次總規, 實際人口都遠超預期。 「2300 萬」的新規劃, 在很多人看來也不樂觀。

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為什麼規劃師的人口預測總是失靈?

怎樣計算「未來城市人口規模」

通俗來講, 城市人口規模就是一個城市的人口總數。

在現行的城市總體規劃的規程中, 人口規模預測方法有十幾種, 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這四類方法裡, 應用最廣的是增長率法。

在 1983 版、1993 版以及 2004 版北京總規中, 都是根據過去的人口綜合增長率資料, 推算出未來的增長量, 再輔以其他方法校正, 得出最終的預測結果。

以 2004 版的北京城市總規為例, 規劃師分階段設定了人口綜合增長率:「2004-2008 年為 2.0%-2.2%,

2009 -2010 年為 1.8%-2.0%。 」

照此設定計算, 至 2010 年, 北京人口規模為 1645 萬至 1678 萬。

然而, 現實中, 2004-2010 年北京實際人口綜合增長率為 4.7%, 遠超規劃時的設定。

到 2010 年, 北京市總人口已達到 1961 萬, 超額 300 萬之多。

現實中的人口增長率, 為何會與規劃的預計如此懸殊?

這是因為, 規劃師設定的綜合增長率法, 包括自然增長(人口的自然繁殖和死亡)和機械增長(人口遷入和遷出)兩部分。 二者加總, 才得到綜合增長率。

回顧近年北京城市發展, 歷次人口預測最主要的問題, 在於嚴重低估了機械增長的部分, 即流動人口規模。

▍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及增長率, 1982-2010 年

1980 年代前, 由於戶籍制度的嚴格限制, 全國流動人口規模極小。 但近三十年來, 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流動規模大幅提高, 令規劃者始料未及。

時至今日, 北京市常住居民中, 大約有 40% 都是流動人口。

面對持續增長的人口壓力, 新一輪的北京 2035 年規劃, 對人口規模提出了 2300 萬的嚴格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數字並不是如往期規劃那樣, 是用人口增長率算出來的。

2300 萬是怎樣來的

對於 2300 萬這個數字的來歷,

最新一版的北京城市總規已作了清楚的說明:

這個數位是根據「以水定人」的要求, 由可供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確定的。

▍近四版國務院關於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的確, 北京一直是資源輸入型城市, 98% 的能源靠外地調入, 1999 年以來更是持續乾旱。

不過,在規劃工作中,水資源承載力一般僅用於校核人口預測資料,很少做為決定性的指標;其計算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水資源的總量資料和人均指標,本身就難以確定。

2004 版北京總規中,也曾經用水資源容量測算,認為符合北京市水資源的人口資料為 1600 萬至 1800 萬人。而在不同學者的研究中,北京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差異極大,計算結果從 133 萬到 2300 萬不等。

這是因為,規劃者設定總水量時,可以選擇天然水資源作為資料,也可以選擇實際供水量作為資料,兩者之間存在巨幅差異。

▍北京的主要水源之一:密雲水庫

另外,依據不同的估測,設定不同的人均用水標準,也會給計算結果造成不小的差異。

其次,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用水的供需結構始終在不斷變化,水資源總量和人均指標也在不斷變化。

北京市實際人口增長早已超過了曾經的規劃預測上限,但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卻沒有明顯感受到水資源超載後的壓力。

這是因為,一方面,通過開採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南水北調和徵用應急水等措施,北京的實際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正在逐年提高。

另一方面,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等手段,工業需水量下降,北京的人均用水量也大幅降低。

事實上,資源環境承載力本身是一個區域性概念,在國際規劃實踐中,水資源、生態資源、土地資源與環境系統都是在區域層面上統籌和規劃的,並不乏乾旱地區特大城市的案例。

▍開羅、拉斯維加斯等都是建立在沙漠裡的大城市

如果說北京限制人口規模,尚可解釋為華北地區水資源承載力有限,那麼,上海、廣州等不缺水的沿海城市,也紛紛提出限人,就實在說不通了。

可見,城市限人並不取決於規劃師選擇的計算方法,上位指導理念才是其根本原因。

對大城市的恐懼

事實上,中國的城市規劃工作,一直到 1978 年後才步入正軌,而且自始就將「控制大城市規模」作為目標之一。

在此之前,中國的城市建設主要以「建設社會主義城市」為基本方針,城市規劃從屬於國家經濟計畫,以發展工業生產為中心任務。

這一時期的城市總體規劃,一直強調北京要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大基地。這種傾向,導致北京的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規模龐大,不僅耗能耗水,還帶來嚴重污染, 干擾首都的政治、文化功能。

▍北京首鋼工廠

到 1980 年,城市規劃才擺脫了此類思維。

當年,第二次大城市交通規劃學術研討會發出了《關於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大城市的倡議書》,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隨後被寫進了 《城市規劃法》。

2008 年版《城鄉規劃法》雖然刪去了「控制大城市規模」的字眼,但是這種指導思想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改開初期的中國城市規劃界,為何會如此強調控制大城市規模?

事實上,這種觀念來自早期西方規劃學界,而這種學術觀念,又來自他們對「大城市病」的恐懼。

所謂的大城市病,最初出現在 19 世紀的倫敦。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倫敦的人口在 19 世紀中增長了 6 倍,從 1801 年的 100 萬左右增長到 1901 年的 650 萬。

▍1900 年左右的倫敦貧民窟

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房斷缺、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等現象。正是這些大城市病,引起了社會對城市問題的關注,推動了現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成型。

但時至今日,現代規劃學界已普遍意識到,大城市病並不僅是城市人口規模問題,更重要的是空間分佈和空間結構問題。

比起徒勞的限制人口總量,優化城市空間才更有助於解決「大城市病」。近年北京規劃也吸納了這些新成果,但目前採取的措施,仍存在較大的問題。

第一類措施是重構城市空間,實現有序發展。

2004 版北京總規就提出過建設多中心的方案,規劃寄希望於發展新城來分擔中心城區人口壓力,然而,其實際發展遠不如預期。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規劃了 11 個新城:通州、順義、亦莊、大興、房山、昌平、懷柔、密雲、平谷、延慶、門頭溝

這是因為規劃中的很多新城,僅有單一的工作或居住功能,反而淪為「睡城」「企業城」,並且使得人們在交通花掉更多時間,使城市擁堵和用地蔓延進一步加劇。

第二類措施是加快公共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準。

此類觀念已完全被總規接受,但實踐中仍有很大漏洞。

以來朝陽區城鄉結合部廣營地區為例,該轄區流動人口超過 11 萬,但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相關的建設用地和基礎設施配比都是基於常住人口 6 萬的數位來設計的,自然很難實現健康發展。

事實上,一些當代研究者已經開始對「大城市病」這個命題本身提出質疑——中國的大城市不是太大了,反而是太小了。

復旦大學教授陳釗、陸銘根據對全球 142 個國家(經濟體)的統計指出,一個國家最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該國總人口決定的。

由上圖可見,兩者的對數值呈現出高度相關性。擬合方程表明,一個國家的總人口增長 1%,首位城市人口增長約 0.76%。

根據這一結論,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出現上海或者北京這樣的超大都市實屬自然的發展規律。

在此前提下,如果一味實施控人政策,根據低估的人口增長速度來規劃城市,反而會惡化擁擠和公共服務短缺等城市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現象,同時也是符合城市經濟學規律的。

雖然隨著人口增長,城市的成本和費用在增加,但只要人口集聚的經濟效益大於成本增長,城市規模的擴大就是必然和有益的。

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人口輸入地。

▍如果人口達到 Nmax,則城市經濟集聚的淨效益為零,此時人口繼續增長,就會導致城市不經濟。不過,世界銀行在 1984 年的發展報告中坦誠:還不能清楚地證實城市大到什麼程度會出現不經濟現象。

說到底,城市人口增長的現實情況,並非源自規劃師的精心設計和計算,而是人們在經濟規律下理性選擇的結果。

▍密度對於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現象,夜景的都市圖就是最好的說明

不過,據統計局發佈的資料,2017 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已開始下降,是 2007 年後的第一次。或許,這是人們在北京近期政策面前做出的新選擇。

本文參考:

陳義勇、劉濤,《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人口規模預測的反思與啟示》,規劃師,2015

陳哲、劉學敏,《城市病研究進展和評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

陸銘,《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牛慧恩,《城市規劃中人口規模預測的規範化研究——<城市人口規模預測規程>編制工作體會》,城市規劃,2007

不過,在規劃工作中,水資源承載力一般僅用於校核人口預測資料,很少做為決定性的指標;其計算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水資源的總量資料和人均指標,本身就難以確定。

2004 版北京總規中,也曾經用水資源容量測算,認為符合北京市水資源的人口資料為 1600 萬至 1800 萬人。而在不同學者的研究中,北京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差異極大,計算結果從 133 萬到 2300 萬不等。

這是因為,規劃者設定總水量時,可以選擇天然水資源作為資料,也可以選擇實際供水量作為資料,兩者之間存在巨幅差異。

▍北京的主要水源之一:密雲水庫

另外,依據不同的估測,設定不同的人均用水標準,也會給計算結果造成不小的差異。

其次,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用水的供需結構始終在不斷變化,水資源總量和人均指標也在不斷變化。

北京市實際人口增長早已超過了曾經的規劃預測上限,但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卻沒有明顯感受到水資源超載後的壓力。

這是因為,一方面,通過開採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南水北調和徵用應急水等措施,北京的實際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正在逐年提高。

另一方面,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等手段,工業需水量下降,北京的人均用水量也大幅降低。

事實上,資源環境承載力本身是一個區域性概念,在國際規劃實踐中,水資源、生態資源、土地資源與環境系統都是在區域層面上統籌和規劃的,並不乏乾旱地區特大城市的案例。

▍開羅、拉斯維加斯等都是建立在沙漠裡的大城市

如果說北京限制人口規模,尚可解釋為華北地區水資源承載力有限,那麼,上海、廣州等不缺水的沿海城市,也紛紛提出限人,就實在說不通了。

可見,城市限人並不取決於規劃師選擇的計算方法,上位指導理念才是其根本原因。

對大城市的恐懼

事實上,中國的城市規劃工作,一直到 1978 年後才步入正軌,而且自始就將「控制大城市規模」作為目標之一。

在此之前,中國的城市建設主要以「建設社會主義城市」為基本方針,城市規劃從屬於國家經濟計畫,以發展工業生產為中心任務。

這一時期的城市總體規劃,一直強調北京要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大基地。這種傾向,導致北京的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規模龐大,不僅耗能耗水,還帶來嚴重污染, 干擾首都的政治、文化功能。

▍北京首鋼工廠

到 1980 年,城市規劃才擺脫了此類思維。

當年,第二次大城市交通規劃學術研討會發出了《關於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大城市的倡議書》,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隨後被寫進了 《城市規劃法》。

2008 年版《城鄉規劃法》雖然刪去了「控制大城市規模」的字眼,但是這種指導思想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改開初期的中國城市規劃界,為何會如此強調控制大城市規模?

事實上,這種觀念來自早期西方規劃學界,而這種學術觀念,又來自他們對「大城市病」的恐懼。

所謂的大城市病,最初出現在 19 世紀的倫敦。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倫敦的人口在 19 世紀中增長了 6 倍,從 1801 年的 100 萬左右增長到 1901 年的 650 萬。

▍1900 年左右的倫敦貧民窟

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房斷缺、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等現象。正是這些大城市病,引起了社會對城市問題的關注,推動了現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成型。

但時至今日,現代規劃學界已普遍意識到,大城市病並不僅是城市人口規模問題,更重要的是空間分佈和空間結構問題。

比起徒勞的限制人口總量,優化城市空間才更有助於解決「大城市病」。近年北京規劃也吸納了這些新成果,但目前採取的措施,仍存在較大的問題。

第一類措施是重構城市空間,實現有序發展。

2004 版北京總規就提出過建設多中心的方案,規劃寄希望於發展新城來分擔中心城區人口壓力,然而,其實際發展遠不如預期。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規劃了 11 個新城:通州、順義、亦莊、大興、房山、昌平、懷柔、密雲、平谷、延慶、門頭溝

這是因為規劃中的很多新城,僅有單一的工作或居住功能,反而淪為「睡城」「企業城」,並且使得人們在交通花掉更多時間,使城市擁堵和用地蔓延進一步加劇。

第二類措施是加快公共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準。

此類觀念已完全被總規接受,但實踐中仍有很大漏洞。

以來朝陽區城鄉結合部廣營地區為例,該轄區流動人口超過 11 萬,但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相關的建設用地和基礎設施配比都是基於常住人口 6 萬的數位來設計的,自然很難實現健康發展。

事實上,一些當代研究者已經開始對「大城市病」這個命題本身提出質疑——中國的大城市不是太大了,反而是太小了。

復旦大學教授陳釗、陸銘根據對全球 142 個國家(經濟體)的統計指出,一個國家最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該國總人口決定的。

由上圖可見,兩者的對數值呈現出高度相關性。擬合方程表明,一個國家的總人口增長 1%,首位城市人口增長約 0.76%。

根據這一結論,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出現上海或者北京這樣的超大都市實屬自然的發展規律。

在此前提下,如果一味實施控人政策,根據低估的人口增長速度來規劃城市,反而會惡化擁擠和公共服務短缺等城市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現象,同時也是符合城市經濟學規律的。

雖然隨著人口增長,城市的成本和費用在增加,但只要人口集聚的經濟效益大於成本增長,城市規模的擴大就是必然和有益的。

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人口輸入地。

▍如果人口達到 Nmax,則城市經濟集聚的淨效益為零,此時人口繼續增長,就會導致城市不經濟。不過,世界銀行在 1984 年的發展報告中坦誠:還不能清楚地證實城市大到什麼程度會出現不經濟現象。

說到底,城市人口增長的現實情況,並非源自規劃師的精心設計和計算,而是人們在經濟規律下理性選擇的結果。

▍密度對於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現象,夜景的都市圖就是最好的說明

不過,據統計局發佈的資料,2017 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已開始下降,是 2007 年後的第一次。或許,這是人們在北京近期政策面前做出的新選擇。

本文參考:

陳義勇、劉濤,《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人口規模預測的反思與啟示》,規劃師,2015

陳哲、劉學敏,《城市病研究進展和評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

陸銘,《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牛慧恩,《城市規劃中人口規模預測的規範化研究——<城市人口規模預測規程>編制工作體會》,城市規劃,200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