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南省人大代表劉懷娥:建議政府加大投入,解決大班額問題

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 高雲 宋曉珊 李江瑞 王喬琪/文 記者 楊東華/圖

1982年19歲幼師畢業, 至今劉懷娥已經從教35年。 就大班額和學前教育問題,

劉懷娥準備提交兩個建議。

一、大班額

問題:

大班額, 讓孩子養成夾著胳膊寫字習慣

針對大班額問題, 省人大代表、鄧州市新苗幼稚園園長劉懷娥準備提交一份建議。

從事教育事業35年, 劉懷娥對教育發展的點滴變化感知更為敏感。 “南陽, 特別是鄧州是一個人口大市, 大班額非常嚴重, 包括小學、中學和高中。 ”劉懷娥瞭解到, 一個班90多人、甚至120多人, “但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讓劉懷娥擔心的是, 大班額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一個現象讓她印象深刻。

“現在小孩子在校, 沒有一個正確的坐姿。 一個桌子擠幾個人, 寫字扭著身子夾著胳膊寫, 沒辦法。 ”她還從一些家長瞭解到, 孩子回到家裡, 即使一人一張大桌, 還是胳膊夾著寫字, 糾正不過來。

“顯然, 夾著胳膊寫字, 已經成為孩子在學校養成的習慣了。 ”劉懷娥說, 這樣的習慣, 將貫穿小學、初中、高中, 整整十二年。

建議:

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對基層教師

對於大班額問題, 顯然需要政府在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

劉懷娥建議, 希望政府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上再傾斜, 建立規範化的學校、標準班額班級。

“加大力度投入後, 教師跟不上的問題又來了。 ”劉懷娥意識到, 如果大班額班級再分班, 一個班分成兩個班, 就需要雙倍的老師配備, “所以也需要政府在師資力量上通盤考慮。 ”

讓劉懷娥矛盾的是, “教師缺編在下面又很嚴重, 這樣老師都招不來。 ”她說, 即使去省內師範院校招來好教師, 但因為編制問題,

幹一段時間有好的機會就走了, 教師流動性大。

“教育沒有好老師, 教不出來一批好孩子, 老師的工作不穩定, 就招不來好老師。 ”在劉懷娥看來, 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二、學前教育

問題:

學前教育教師學歷待提高層、待遇低

劉懷娥是一名幼教人, 深知幼稚園教師的難處。 “作為幼兒教師, 工作量非常大, 是個很偉大的職業”, 但最近一段上海、北京發生的學前教育事件, “非常讓人痛心”。

對於目前的學前教育, 劉懷娥提到, 與國外相比, 國內學前教育從業者學歷層次不高, “像紐西蘭等國家, 學前教育都是本科研究生, 偏偏我們是倒置的。 ”

她說, 中國教學前教育的, 初中上完高中職業技術學校, 兩年後就開始工作。 所以, 幼稚園教師的文化基礎跟不上,

政府對學前教育老師培訓又跟不上。

“萬丈高樓平地起, 必須從學前教育這個根基抓好。 3年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能貫穿人的一生, 非常重要。 ”她認為, 目前學前教育的老師文化素養、基礎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在劉懷娥看來, 就河南的情況來看, 往往“一個幼稚園教師就是餐飲服務員的工資”, 而工資低就造成了教師流動性上。 “這樣幼稚園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在對新教師的培訓上, 這樣對學前教育的探索、研究就沒精力去做了。 ”她說。

建議:

適當補助民辦幼稚園、加大對教師培訓力度

劉懷娥曾瞭解過外省做法, 就是根據教師服務年限, 設定層級補助資金, 以此提高幼稚園教師收入、穩定教師隊伍。

她說,

比如服務一年的每個月補助150元, 每一年提高150元。 一個教師在這個幼稚園服務4年, 每個月有600元補助, 如果去了另外一個幼稚園得重新計算, 這樣就降低了教師的流動性, 也提高了待遇。

“教師隊伍穩定了, 我們也可以抽來身來探索、研究學前教育。 ”在劉懷娥看來, 這樣老師每天可以快樂地工作, 孩子也能更快樂地成長。

此外, 劉懷娥還建議政府加大對基層公民辦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 “目前的培訓, 對民辦教師特別是農村幼稚園教師名額傾斜的少。 ”

(河南商報編輯 張曙輝 高予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