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嚕一嚕|養蛙不算父母心,你試過在雪原上給孩子找食物嗎?

拔點草就打發蛙兒子自助游也太容易了, 你來試試《Shelter2》吧, 那才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蛙如此獨立, 不用你買菜做飯甚至不用你氪金點外賣, 拔點草就能換到乾糧打發它, 不管貴賤多少它都不挑, 一片破布一個飯碗能用一輩子。 蛙行千里到哪都吃得開, 天上飛的洞裡爬的水裡遊的都能交上朋友, 城裡野外都不忘了給你寄明信片, 像這樣半點心不用操的乖巧兒子, 你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去好嗎?

各位, 有娃的好好回憶一下, 摸著良心說, 養娃的頭幾年是怎麼個雞飛狗跳法來著?

沒有娃的……讓你們回憶一下自己人生的頭幾年給父母造成了怎樣的精神損傷有點不現實,

這樣, 你們可以去試試《Shelter2》這款遊戲, 來感受一下什麼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Shelter2》從分類上來說是一款生存遊戲, 你要扮演的角色是一隻母山貓, 而你的目標, 是在一年的時間裡, 把自己的四隻幼崽養大並目送它們離開家獨立。

雖然遊戲的畫面不是那種寫實風, 但色塊勾勒出的身影一樣能準確擊中你心裡柔軟的一處。

面對四個需要你負責的小傢伙, 你沒法像玩普通的人類視角生存遊戲那樣把它們視作你的隊友, 而是會下意識地給它們取四個不同的名字。 對, 就像《旅行青蛙》的第一步要給青蛙取個名字一樣, 這種儀式立刻就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 讓你把它們視為自己的附屬而不是道具, 在不得已捨棄它們時會感到真實的痛苦。

貓崽子們雖然生存能力幾乎為零, 調皮搗蛋的技能倒是點得很滿。 你這邊忙著狩獵兔子, 一回頭發現自家娃成了老鷹狩獵的物件, 看著鷹抓著小貓越飛越高, 你會是什麼心情呢?可能會比“裝備被爆掉了一件”更糟糕吧?

鷹是敵人, 狼是敵人, 嚴冬裡的雪原也是敵人, 娃的爹搞出娃來就不管娃的死活不知道浪到哪去了, 只有你一個單親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娃長大。

後來你終於熟悉了操作, 不但可以輕鬆地狩獵到食物喂飽孩子,

還能教會孩子捕獵技能, 看著小貓逐漸長大與你並排奔跑, 是不是油然而生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

如果這是個養成遊戲, 那麼距離happy end就只差一個結局CG了。

然而《Shelter2》最殘酷的一幕, 也就在這時才正式上演。

突然有一天, 你把抓到的兔子一如往常那樣放在孩子們面前,

它們卻沒有過來分享, 而是站在那裡靜靜地看著你。

然後它們轉過身去, 魚貫走出家門。

你站在門口看著它們的背影(背影數量取決於你之前的養娃能力), 那些背影越走越遠, 越變越小, 終於消失在你的視線之中。

代表告一段落的傷感音樂響起, 於是你慢慢走回家裡, 慢慢趴下來。

你知道只要你願意, 你還可以再有一群新的小貓, 重新開始陪它們成長, 給它們狩獵, 教它們技能。 但你也知道, 你會一直記著這些走遠的大貓, 記著這次的離別。

在Steam上, 玩家們很少交流遊戲本身的操作和技巧, 全都在呼天搶地“我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孩子就這麼走了”……

比起《旅行青蛙》,大概《Shelter2》裡表現出來的更像是真正的“父母心”吧。

順便說一句,遊戲的前作《Shelter》在內容設計上大同小異,不過主角不是山貓母子,而是獾。可能設計者當時還不瞭解吸貓的樂趣……

比起《旅行青蛙》,大概《Shelter2》裡表現出來的更像是真正的“父母心”吧。

順便說一句,遊戲的前作《Shelter》在內容設計上大同小異,不過主角不是山貓母子,而是獾。可能設計者當時還不瞭解吸貓的樂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