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游古鎮-------朱家角

作者:隨心飄飛2010(旅行家)

陰雨綿綿的上海開始了深秋的落寞, 因編輯催要一遊記的照片, 於是帶著懷秋的心情獨自踏上朱家角的路, 水鄉一直是我夢裡的旖旎畫卷, 也許細雨中別有一番景致!

一輛黃包車踏盡古鎮小巷千年的歷史, 隨著人坐車晃的情景依稀懷念起張愛玲筆下的那些人物和生活細節來。 米蘭·昆德拉說:“生活在別處”, 也許我的骨子裡真希望生活在這樣的小鎮裡?讓千載歲月在車輪下碾過。

迎面而見的龍鬚糖和麥牙糖喚起我兒時的記憶, 那時只要趁父母開心時討上幾分錢就能買上一整天幸福的東西來,

街上小販的到處吆喝聲常誘惑著各家孩子的引頸張望, 和眼裡的渴望, 即使那時的夢也是香甜的呢!

如此讓人口水直流的藕塞米、紮肉、紮蹄膀、肉棕等充滿了整條大街, 那香氣直灌你的鼻子, 讓你躲不得討不得只好乖乖摸出錢來買上一段一塊來嘗嘗, 然後再會忍不住帶上一些回家去炫耀你的收穫!

一雙三寸金蓮訴說盡古代女子的辛酸, 想像好好的一雙腳就被禁錮在這樣的一雙鞋裡, 是不是也代表著禁錮了她的一生呢?三寸金蓮裡有多少辛酸和淚水引起眾人對過去歲月的回想。

江南的窗花啊, 精緻得讓你扼腕驚歎, 如此的工藝只在民間才有了吧?古鎮的古街上就在一個明代的中藥鋪裡可以尋覓到昔日的輝煌了。

透過雕花窗戶, 燈影搖曳, 另一種的幻覺依稀誕生, 多少故事可以在這燈影中可以演繹和生成?

多少的靈丹妙藥從這裡飛出, 救濟了多少百姓的性命?這家中藥鋪裡譜寫了從過去到現在的中藥事業發展, 中國中藥事業就是這樣在民間代代相傳, 以至生生不息。

滿懷期待地踏上那青石板路, 适才的嚮往卻馬上煙消雲散了。 水, 還是那水, 古鎮也依然是那水鄉。 但是細看之下, 這悠悠的河水, 已失去了往昔的清澈。

可醬菜鋪依然生機盎然地告訴著你生活的必需品仍舊是每家每戶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清一條街上的醬菜鋪裡的那一排排的玻璃缸淹制的還僅僅是醬菜嗎?

想像著“小鎮、流水、人家”,

撐一支漿, 駕一葉扁舟, 慢慢劃過輕波, 口中吟著那婉轉的歌兒;想像著踏上青青的石板路, 撫摸那古色古香的屋子, 不時聞到從對岸茶樓飄出的嫋娜的茶香;想像著煙雨迷蒙中, 撐一把油傘, 獨自一人, 靜靜地漫步于悠長的小巷……

“江南的古鎮實在是個藏龍臥龍的地方。 ”這話真的是不錯的, 瞧瞧這位巧手吧, 竟然能編織出如此精巧的各種動物來, 不佩服又怎能行?

原諒我再次坐在這橋邊這水邊, 只想讓身心沉浸沉醉, 心兒隨著這水和船慢慢的蕩漾, 看幾頁書、用手機和朋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上幾句、看身邊眾人的來來往往, 雲淡風輕, 雨絲已全收攏, 輕撚的只是一首江南的古韻曲了, 再次讓思緒飛揚, 隨心飄飛……

走上承載了千年風雨的古橋, 放眼望去, 小小的古鎮, 除了遊客, 還是遊客。 街角的小飯館裡不時傳出臭豆腐的味兒, 眾人都忙著買東西、與老闆砍價……看來, 現在要找什麼安寧、清靜是一種奢望了。

不管怎麼說, 偷得半日閑借著找文中的景色來此古鎮逍遙一時總要滿足點, 否則定會惹怒了眾家看客會說他們還在拼命工作呢, 算是再次遊逛了一次古鎮, 放飛了一次心靈~~還有一個最大的收穫是:在這古鎮上買了一張中國地圖, 以往總認為貼牆有損整個家的佈置, 現如今喜歡上這一個個城市一條條路也就不管了;還買了一些特產會寄給朋友嘗嘗味道, 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這江南水鄉的美;更收穫了這一下午的閒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