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買會員就看不了亞冠 深圳一市民起訴樂視體育違約

羅湖區法院已受理此案, 或成為樂視體育失去亞冠等賽事轉播權後首個遭用戶起訴案例

南都訊 記者劉晨 2月底, 亞足聯與樂視體育先後宣佈終止雙方為期四年的賽事轉播合同, 其中包括亞冠、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等備受關注的賽事。 此消息一出, 在球迷圈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近日, 深圳一市民以涉嫌違約為由將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即樂視體育)告上法庭, 目前深圳羅湖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南都記者注意到, 此案或為樂視從亞足聯賽事國內壟斷地位“下馬”後, 首個被用戶起訴的案例。

三個月會員花費159元

深圳男子張紅鑫自述有20多年的看球經歷。 今年2月22日, 亞冠首輪繼續開戰, 中超球隊廣州恒大與江蘇蘇寧在當日均有比賽。 張紅鑫表示, 為了觀看中超球隊的賽況, 他通過樂視體育官網購買了3個月的會員, 花費為159元。

南都記者瞭解到, 按照樂視體育的會員套餐, 開通一個月為59元, 三個月為159元, 一年為590元。

2015年10月, 樂視體育宣佈以1.1億美元買下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版權。 自那時起, 樂視體育便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的球迷收看亞冠比賽直播的唯一管道。 張紅鑫表示, 由於樂視體育在亞足聯賽事國內轉播管道中佔據壟斷地位, 開通會員不僅能去廣告, 還能收看更多的賽事。

在樂視發聲不久之後, 亞足聯亦在其官微上稱, “亞足聯官方宣佈體奧動力將擁有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 在亞足聯終止與樂視體育於2015年8月簽訂的合同後, 體奧動力獲得包括亞洲冠軍聯賽、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及亞洲杯的版權。

張紅鑫認為, 其通過樂視體育官網購買了會員, 雙方合同便成立並生效, 樂視體育此次系自身單方面終止合同, 構成根本違約。 “為了維護合法權益, 我才向法院提出訴訟”。

南都記者瞭解到, 在樂視體育與亞足聯發佈終止合同聲明的前一天, 購買了樂視體育會員的用戶就已經不能收看比賽直播了:2月27日晚上7點, 樂視體育原定直播塔什干火車頭VS迪拜國民的比賽, 而當晚的直播頁面呈黑屏狀態, 頁面中間幾行小字顯示“比賽尚未開始, 請耐心等待”。

球迷稱善後補償無誠意

張紅鑫表示, 在樂視體育與亞足聯終止合約後, 事實上, 其購買的會員已經無甚用處了, “很多人買會員就是為了看亞冠, 今年中超的幾支隊伍都很強, 這個看點很足的”。 南都記者瞭解到, 在張紅鑫購買會員的當天, 樂視體育曾在官網發出了宣傳會員服務的公告稱:“亞冠首輪全場次直播觀賽用戶超過2000萬, 新增付費用戶總收入突破750萬”。

張紅鑫稱, 在樂視體育“卸下”亞冠賽事的直播權後, 亞冠及12強賽便不能收看直播,

“雖然官方宣稱不能看這些比賽, 還可以看其他的賽事。 但這顯然是在推脫責任, 雖然沒做過調查, 但我認為沖著亞冠買會員的人不在少數”。

張紅鑫還認為樂視體育在此事的後續處理上缺乏必要的誠意。 2月28日, 樂視體育的官方聲明表示, “在此, 我們對樂視體育的所有用戶表達最誠懇的道歉:對不起, 我們讓大家失望了。 對給予了我們巨大支持的樂視體育會員們, 在表達歉意的同時, 我們願意補償您的損失。 ”

在該聲明中, 樂視體育並未告知補償的具體方案或方式, 僅留下客服電話, 稱:“具體細節請諮詢電話10109000”。

“給球迷維權開個先河”

張紅鑫稱, 至今樂視體育針對受到損失的會員仍沒有具體補償方案, “自己違約,卻讓受損失的用戶自己去聯繫客服,而且我在3月1日當天打了幾次電話,轉了幾次線,一直無人接聽”。

氣憤不已的張紅鑫將樂視體育告上法庭,他表示訴訟請求主要有四點:“一是要求樂視體育解除我和他們於2月22日形成的消費合同;二是要樂視體育退還我159元的會員費;三是要求樂視體育在深圳地區有影響力媒體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四是要求樂視體育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

對此,南都記者致電該客服電話,經過兩次的轉接,樂視體育超級會員客服表示,目前購買了超級會員的用戶不可退款亦不可轉為樂視影視會員,會員在有效期內的可延長6個月的會員試用期。

●2月28日,亞足聯、體奧動力和樂視體育三家都發出公告,亞足聯解除了與樂視體育的亞冠、12強賽的版權合同。

●3月3日,蘇寧體育宣佈獲得2017賽季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版權。而在一年前,樂視體育曾從體奧動力手中簽下中超聯賽未來兩年的新媒體平臺獨家版權,價格高達27億元。對於突如其來的終止合約行為,外界猜測是由於樂視體育未能按時支付最近到期的一筆分期付款造成的。

官方回應

樂視體育:暫未接到法院通知

已溝通退款方案 表示已處理99.05%針對亞冠投訴

針對球迷訴稱的後續賠償無誠意,樂視體育方面回復稱,賠償方案包括延長會員或退款兩種。其中,退款分為幾種類型:在亞冠期間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的用戶,可滿足全額退款的需求;非亞冠期間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用戶,也可以退款,但需要扣除已使用的時間;與贈品(加油卡、電話費等)捆綁的使用者,需要扣除贈品金額,並扣除已使用的時間,予以退款。作為重度體育用戶,還希望繼續在樂視體育平臺觀看其他比賽,可進行延時補償,延長半年會員。

而針對張紅鑫的民事訴訟,樂視體育方面表示,目前暫未接到法院通知。回復稱,樂視體育對此事非常重視,已在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繫,與他溝通了退款和補償的方案,目前在等待對方的答覆。

此外,樂視體育表示,目前客服部門針對亞冠接到的客訴中,已處理客訴占全部客訴的99.05%。對於樂視體育緣何與亞足聯終止合約,南都記者亦就此事詢問了樂視體育方面,截至發稿時,對方未就此進行正面回復。

旁觀

“轉播內容缺失了,會員價值也就沒了”

2015年10月,樂視體育宣佈買下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轉播權和信號製作權,包括亞冠、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等。事實上,據《中國商報》報導稱,去年11月9日舉辦的“樂視2017資源推介會”上,“手握中超、亞冠、12強賽(2018年國際足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決賽)、英超、CBA這五大核心體育賽事IP”的行銷口號讓樂視體育吸睛無數。可是短短不到4個月的時間,因為資金問題,樂視體育已經失去了中超、亞冠、12強賽這三大直播IP。

有體育產業專業人士人士認為,拿下多個“獨播”版權後,高額的版權費成為重壓。樂視體育若能迅速完成“將用戶轉化為會員”,在廣告業務的支撐下,與版權費形成良性互動,則是一條潛力無限的康莊大道,“攤子鋪得很大,也確實很有潛力,但如果當中的迴圈出現一絲差錯,獨播就成了樂視體育‘不可承受之重’了。”

而在一系列解除合約的消息被曝光之後,一群沖著中超、亞冠、12強賽等比賽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的用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商報》報導稱,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不難看出樂視體育為什麼會招致球迷會員的不滿,實際上樂視體育通過自身後臺完全可以掌握會員資料,如果真心想對會員進行補償,可以直接在後臺給符合條件的會員延長半年會員資格,但其現在卻要讓會員自己打電話申請,並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多少還存在著“少個打電話的就少點兒損失”的私心。

但“免費延長半年的樂視超級會員資格”這樣的補償方式可能也根本不是使用者想要的,樂視體育超級會員雷先生表示:“內容缺失了,會員的價值也就沒了,賠再多期限其實也沒啥意義”。

“自己違約,卻讓受損失的用戶自己去聯繫客服,而且我在3月1日當天打了幾次電話,轉了幾次線,一直無人接聽”。

氣憤不已的張紅鑫將樂視體育告上法庭,他表示訴訟請求主要有四點:“一是要求樂視體育解除我和他們於2月22日形成的消費合同;二是要樂視體育退還我159元的會員費;三是要求樂視體育在深圳地區有影響力媒體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四是要求樂視體育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

對此,南都記者致電該客服電話,經過兩次的轉接,樂視體育超級會員客服表示,目前購買了超級會員的用戶不可退款亦不可轉為樂視影視會員,會員在有效期內的可延長6個月的會員試用期。

●2月28日,亞足聯、體奧動力和樂視體育三家都發出公告,亞足聯解除了與樂視體育的亞冠、12強賽的版權合同。

●3月3日,蘇寧體育宣佈獲得2017賽季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版權。而在一年前,樂視體育曾從體奧動力手中簽下中超聯賽未來兩年的新媒體平臺獨家版權,價格高達27億元。對於突如其來的終止合約行為,外界猜測是由於樂視體育未能按時支付最近到期的一筆分期付款造成的。

官方回應

樂視體育:暫未接到法院通知

已溝通退款方案 表示已處理99.05%針對亞冠投訴

針對球迷訴稱的後續賠償無誠意,樂視體育方面回復稱,賠償方案包括延長會員或退款兩種。其中,退款分為幾種類型:在亞冠期間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的用戶,可滿足全額退款的需求;非亞冠期間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用戶,也可以退款,但需要扣除已使用的時間;與贈品(加油卡、電話費等)捆綁的使用者,需要扣除贈品金額,並扣除已使用的時間,予以退款。作為重度體育用戶,還希望繼續在樂視體育平臺觀看其他比賽,可進行延時補償,延長半年會員。

而針對張紅鑫的民事訴訟,樂視體育方面表示,目前暫未接到法院通知。回復稱,樂視體育對此事非常重視,已在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繫,與他溝通了退款和補償的方案,目前在等待對方的答覆。

此外,樂視體育表示,目前客服部門針對亞冠接到的客訴中,已處理客訴占全部客訴的99.05%。對於樂視體育緣何與亞足聯終止合約,南都記者亦就此事詢問了樂視體育方面,截至發稿時,對方未就此進行正面回復。

旁觀

“轉播內容缺失了,會員價值也就沒了”

2015年10月,樂視體育宣佈買下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轉播權和信號製作權,包括亞冠、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等。事實上,據《中國商報》報導稱,去年11月9日舉辦的“樂視2017資源推介會”上,“手握中超、亞冠、12強賽(2018年國際足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決賽)、英超、CBA這五大核心體育賽事IP”的行銷口號讓樂視體育吸睛無數。可是短短不到4個月的時間,因為資金問題,樂視體育已經失去了中超、亞冠、12強賽這三大直播IP。

有體育產業專業人士人士認為,拿下多個“獨播”版權後,高額的版權費成為重壓。樂視體育若能迅速完成“將用戶轉化為會員”,在廣告業務的支撐下,與版權費形成良性互動,則是一條潛力無限的康莊大道,“攤子鋪得很大,也確實很有潛力,但如果當中的迴圈出現一絲差錯,獨播就成了樂視體育‘不可承受之重’了。”

而在一系列解除合約的消息被曝光之後,一群沖著中超、亞冠、12強賽等比賽購買樂視體育會員的用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商報》報導稱,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不難看出樂視體育為什麼會招致球迷會員的不滿,實際上樂視體育通過自身後臺完全可以掌握會員資料,如果真心想對會員進行補償,可以直接在後臺給符合條件的會員延長半年會員資格,但其現在卻要讓會員自己打電話申請,並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多少還存在著“少個打電話的就少點兒損失”的私心。

但“免費延長半年的樂視超級會員資格”這樣的補償方式可能也根本不是使用者想要的,樂視體育超級會員雷先生表示:“內容缺失了,會員的價值也就沒了,賠再多期限其實也沒啥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