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為下屬論文造假而道歉,或辭職

“沒能防止論文造假問題的發生, 我對此深刻反省, 我將考慮包括辭職在內的補救方式, 以為該事件負責”。 22日, 日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在京都大學召開的記者會上為該研究所一名助教篡改論文資料而道歉。

山中伸彌

據日本媒體報導, 被認定存在學術造假行為的是2014年11月開始在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工作的山水康平, 現年36歲。 2017年2月, 山水康平在美國科學刊物《Stem Cell Report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用iPS細胞培養出帶有腦血管特徵細胞模型的論文。 同年7月,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接到內部通報稱該論文存在問題, 於是從9月份開始調查。 調查人員按照山水康平的論文進行驗證試驗, 並未得出與論文一樣的結論。 調查還發現, 上述論文使用的12張圖片中有11張存在捏造或篡改資料等問題。 這次問題均是對論文結論有利的操作。

山水康平在接受調查時承認造假, 稱“因為想讓自己的論文受關注”所以造假。 據悉, 山水康平進行的上述研究的經費約為310萬日元, 其中的大部分來自民眾捐贈。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規定研究所所有人需要定期提交實驗報告, 但是沒有人對報告內容進行審核。 作為該研究所負責人的山中伸彌在記者會上稱, “我一直知道應該嚴格應對, 但是(防止造假的措施)實際上形同虛設”。

日本媒體認為,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的聘用機制是出現本次學術造假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內的研究人員, 除了一部分主任研究員以外, 其他研究人員均為固定的聘用期限, 山水康平的聘期將於今年3月底結束。 而研究員的研究成果決定聘用期限是否能夠延長,

以及是否能夠在其他研究機構就職。

但京都大學主管研究的副校長湊長博對此稱, “對於研究成果, 大家都有壓力, 學術造假與個人素質有關”。 他稱,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 研究生和本科時代的教育非常重要”, 表示今後將強化學術倫理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