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017一孩數量下降 專家:即便生育率不變 新生人口數量也會下降

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 2016年和2017年, 我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 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 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減少, 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

未來網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官網獲悉, 2017年我國“全面兩孩”生育政策效果完整顯現, 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 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 與此同時, 2017年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 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減少, 這一信號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

對此,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個資料很正常,

即便生育率不變, 新生人口數量也會下降。 ”

育齡婦女人數減少和推遲婚育致一孩出生量下降

圖片來源網路

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 2016年和2017年, 我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 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 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減少,

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

原新說, 2017年一孩出生數量下降的直接因素有四個。 “育齡婦女人數減少;現在的生育主體是80後、90後, 他們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生育意願比父輩低;生育年齡推遲。 現在人的初婚初育年齡都在推遲, 尤其是大城市, 很多人到了30歲以後才結婚, 生育年齡自然推遲。 同時, 食品安全、環境污染、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行為改變 , 不孕不育人數也在增加, 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一孩人數減少。 ”原新告訴未來網記者。

一位在北京工作打拼多年的80後向記者表示, 結婚多年他們還是北漂, 買不起房子, 連一個家都沒有, 拿什麼養孩子, 如果連自己都自顧不暇, 再養孩子就是對孩子不負責, 不敢生。

另一位79年出生的張先生,

是百分百的白領, 結婚多年, 一直為了工作和買房子的事情, 耽誤了要孩子, 直到2016年, 37歲的他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當被問及是否再生一個孩子時, 這對雙雙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不假思索地說:“我們買的房子是兩居的, 再加上保姆和幫忙照料孩子的老人, 現在都住得緊緊巴巴, 再生一個孩子, 住哪裡, 根本不現實。 ”

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公佈的資料, 2017年, 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 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 同時, 我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不斷推遲, 婦女生育意願也有所下降。 在上述因素影響下, 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 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

國家統計局官網截圖

新生人口減少加劇老齡化

在原新看來, 二孩政策效果正在體現, 只是沒有達到當初預期的生育高峰。 接下來我國的人口政策是否會全面放開?

對此, 原新表示, 二孩政策不會是終點, 關鍵要做好二孩政策的評估, 為下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據可依做準備。

與出生人口減少相伴的另外一個表現是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 在原新看來, 無論人們生與不生, 未來60年以內每年老年人口數量不會減少, 老齡人口數量將從現在的2.4億增長到本世紀中葉的5億。 新生人口出生少, 導致分母變小, 老齡化加劇。

“為了緩解這種結構性矛盾, 必須相應增加人口數量。 ”原新說, “即便二孩政策很奏效, 也不可能根本上解決突出的人口結構性矛盾,只能起到緩解作用,緩解效果需要兩三代人, 即70年左右。 ”

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原新認為, 減緩人口老齡化需要繼續施行二孩政策的前提下, 調整完善生育政策, 將來可能有更加寬鬆的生育政策, 但這些只是緩解人口老齡化的一個措施。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本質是發展經濟

“老齡人口的本質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的根本是把蛋糕做大。老年人口的根本是民生問題,民生問題的根本是公平分配蛋糕。”原新說,“還要發展社會公共政策、養老、醫療保障政策、長期照料政策和老年服務政策等。”

對於國家而言,需要大力發展經濟,把蛋糕做大,儘量打造完美公正的分配制度,公平分配蛋糕,才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生活。

對於市場而言,將來社會發展到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的時候,完全把養老的寶押在政府身上,是不現實的。目前,政府的態度也很明確,政府養老是保基本;市場要打造適合老年人的各類產品,包括有形和無形產品。如老年人輔助用具、老年人房地產、老年人理財和老年人金融產品等。

對於家庭而言,家庭養老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需要繼續發揚光大。

居家養老符合經濟學規律,也符合人的生存發展、情感需求和價值判斷,大大減輕社會壓力。然而,面對家庭少子化,居家養老必須建立在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的前提下。

對於個人而言,老年人需要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自養能力,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保障政策到位,另一方面,不斷完備市場保障產品,完備老齡產業。現在有掙錢能力的人需要為30年後不能掙錢做準備,目前的錢怎麼保值增值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共同應對。否則,中國老齡化的挑戰會非常嚴峻。”原新如是說。

據悉,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是居家養老為主,占90%,社區養老為依託,占7%,機構養老為補充,占3%,三者有機結合。

原新表示,應對未備先老,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保障,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長期照料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三大政策支柱,這些都需要政府來做,政府既要統籌城鄉養老保障政策,又要協調城市內部,公務員、政府事業編制、企業和普通市民的養老機制差異。

原新認為,政府應該保基本,市場保險去強化,建議走保障+保險的道路。如西方國家分級照料制度,根據不同的等級政府出不同的補助,個人出一部分資金。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提出,實現健康老齡化要創建年齡友好的社會環境;構建長期照護體系;建立整合型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均等化,特別是農村特殊人群。

“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還需要專業化人才培養,這條路還很漫長。”原新補充道。

“老齡人口的本質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的根本是把蛋糕做大。老年人口的根本是民生問題,民生問題的根本是公平分配蛋糕。”原新說,“還要發展社會公共政策、養老、醫療保障政策、長期照料政策和老年服務政策等。”

對於國家而言,需要大力發展經濟,把蛋糕做大,儘量打造完美公正的分配制度,公平分配蛋糕,才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生活。

對於市場而言,將來社會發展到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的時候,完全把養老的寶押在政府身上,是不現實的。目前,政府的態度也很明確,政府養老是保基本;市場要打造適合老年人的各類產品,包括有形和無形產品。如老年人輔助用具、老年人房地產、老年人理財和老年人金融產品等。

對於家庭而言,家庭養老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需要繼續發揚光大。

居家養老符合經濟學規律,也符合人的生存發展、情感需求和價值判斷,大大減輕社會壓力。然而,面對家庭少子化,居家養老必須建立在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的前提下。

對於個人而言,老年人需要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自養能力,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保障政策到位,另一方面,不斷完備市場保障產品,完備老齡產業。現在有掙錢能力的人需要為30年後不能掙錢做準備,目前的錢怎麼保值增值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共同應對。否則,中國老齡化的挑戰會非常嚴峻。”原新如是說。

據悉,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是居家養老為主,占90%,社區養老為依託,占7%,機構養老為補充,占3%,三者有機結合。

原新表示,應對未備先老,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保障,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長期照料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三大政策支柱,這些都需要政府來做,政府既要統籌城鄉養老保障政策,又要協調城市內部,公務員、政府事業編制、企業和普通市民的養老機制差異。

原新認為,政府應該保基本,市場保險去強化,建議走保障+保險的道路。如西方國家分級照料制度,根據不同的等級政府出不同的補助,個人出一部分資金。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提出,實現健康老齡化要創建年齡友好的社會環境;構建長期照護體系;建立整合型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均等化,特別是農村特殊人群。

“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還需要專業化人才培養,這條路還很漫長。”原新補充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