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用熊貓走出去,將情誼引進來 40年攜手共築友誼之梁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成都1月23日電(記者 廖瑾)“竹子開花囉喂,咪咪躺在媽媽的懷裡數星星。 星星呀星星真美麗,明天的早餐在哪裡……”上世紀80年代,箭竹大面積開花枯死,熊貓咪咪還在忍饑挨餓,3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國寶正悠然自樂,躺在溫暖的窩棚裡,嘴角溢滿翠綠的竹汁。

一家人正在熊貓母子像前合影。 (未來網記者 廖瑾 攝)

1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四川站活動在成都啟動。 60餘名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的採編人員將進行為期6天的實地採訪。 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基地)開啟。

大熊貓正在啃食竹子。 (未來網記者 廖瑾 攝)

雖是深冬時節,熊貓基地依然翠意盎然,林蔭小道散發出醉人的竹香,圓滾滾的大熊貓或坐或躺,或上樹歡騰或抱團打鬧,一派熱鬧。 但時間倒回30年前,景象卻大不相同。 箭竹開花大片枯亡,糧食斷絕的熊貓餓死、病死,所剩無幾。 為保護岌岌可危的國寶,熊貓基地以上世紀80年代搶救留下的6只病、餓大熊貓為基礎,同心協力積極開展救治行動,在未從野外捕獲一隻大熊貓的情況下,截至2017年10月,繁育166胎、255仔,現存184只,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保護種群。

“它們一隻一天平均要吃30、40公斤的竹子,而這些新鮮的竹子都是從專門的種植基地運送來的。 ”剛剛加入熊貓基地大家庭的畢詩然告訴未來網記者,拯救這群瀕危動物,照顧國寶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他說,除了吃竹子,還要準備蘋果、窩窩頭等食物改善伙食,補充營養。 另外,從每只熊貓剛出生,到長大成年,都會有一個專門的飼養員,而剛出生的熊貓因為幼小脆弱,飼養員往往還需要24小時細心照顧,早晚稱體重,時刻監測體溫。

“熊貓長得太像了,我們也許還分不清誰是‘星語’誰是‘星願’,但把它們一手帶大的飼養員就能立馬認出。 ” 畢詩然說。

幼年熊貓正在嬉戲。 (未來網記者 廖瑾 攝)

精心呵護,戮力同心,熊貓在死神手中被奪回,如今,圓滾滾的大熊貓早已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的一張閃耀名片,是中國“最萌”外交官。 據介紹,熊貓基地成立30年間,已將23只熊貓送出國門,遠赴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地,用最柔軟最親近的方式釋放善意,與各國搭建友誼的橋樑。

去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了柏林動物園大熊貓館的開館儀式。 習近平主席現場感慨:今天,看到來自中國四川的大熊貓“夢夢”“嬌慶”在德國公眾面前亮相,並擁有非常漂亮的新居,我感到特別高興。 在建交45周年之際重啟中德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用熊貓走出去,將情誼引進來,從1972年的“興興““玲玲”到剛在芬蘭住下的“金寶寶”和“華豹”,跨越40年,時光荏苒,熊貓大使用其憨態可掬,一遍遍傳遞著中國對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呼喚。

“熊貓外交是我國軟實力的體現,通過大熊貓,能夠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增進國家間的交流合作。 ”與這群熊貓“大使”朝夕相處,畢詩然分外自豪。

7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柏林動物園大熊貓館開館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默克爾在大熊貓館。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攝

大熊貓在戶外玩耍。(未來網記者 廖瑾 攝)

據介紹,根據國家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在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援下,熊貓基地先後與1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大熊貓科研合作交流,包括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目前正在與丹麥洽談落實大熊貓科研合作相關工作事宜,按計劃2只兩隻大熊貓將於2018年赴丹麥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研究。

在此基礎上,還與美國、日本、英國、丹麥及瑞典等多個國家的大學、動物園和研究機構,以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保護國際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保護組織開展大熊貓繁育、公眾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國家合作與研究,建成了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而今年1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訪華之際,中法成都大熊貓生態創意產業園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這裡將建設全球唯一圍繞大熊貓為主題,關注人與自然、科學與藝術、娛樂與教育、生命健康以及綠色生態產業的橫向貫穿的新經濟開發項目。

7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柏林動物園大熊貓館開館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默克爾在大熊貓館。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攝

大熊貓在戶外玩耍。(未來網記者 廖瑾 攝)

據介紹,根據國家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在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援下,熊貓基地先後與1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大熊貓科研合作交流,包括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目前正在與丹麥洽談落實大熊貓科研合作相關工作事宜,按計劃2只兩隻大熊貓將於2018年赴丹麥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研究。

在此基礎上,還與美國、日本、英國、丹麥及瑞典等多個國家的大學、動物園和研究機構,以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保護國際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保護組織開展大熊貓繁育、公眾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國家合作與研究,建成了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而今年1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訪華之際,中法成都大熊貓生態創意產業園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這裡將建設全球唯一圍繞大熊貓為主題,關注人與自然、科學與藝術、娛樂與教育、生命健康以及綠色生態產業的橫向貫穿的新經濟開發項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