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雄的太空人群體:逐夢之旅築忠誠

央廣網1月22日消息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太空人大隊成立20周年。 20年來, 他們奪得6次載人飛行任務全面勝利, 先後14人次勇闖蒼穹, 巡遊太空68天, 繞地飛行1089圈, 在浩瀚蒼穹畫出了龍的軌跡。

2003年10月15日, 楊利偉在距地343公里的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我當時在我的工作日志後面寫了一句話, 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 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

太空人在盛名之下究竟背負著什麼, 楊利偉說, 他曾以為自己不會歸來:“到三十幾公里的時候遇到了八赫茲的低頻振動, 這種振動讓你沒辦法用身體用力量去對抗它,

感覺我自己不行了。 ”

這是太空人訓練的一個片斷。 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裡, 太空人的臉色從微紅、通紅再到煞白, 五官擠壓變形, 前額高凸。 太空人費俊龍說, 離心機內有一個可以暫停的紅色按鈕, 20年來從沒人按過:“就是你怎麼難受怎麼訓練, 就是挑戰極限, 十幾年每年都這樣, 四個G、六個G、八個G, 一天一天給你記下來。 ”

一個從未觸及的紅色按鈕, 見證了一個群體的堅強。

2008年9月27日, 太空人翟志剛打開艙門, 行走太空, 第一個動作是在太空中高高舉起了五星紅旗。 而這一舉動, 源于太空人劉伯明臨時改變了操作步驟:

劉伯明:“剛準備出艙的時候, 這個時候軌道艙傳來了火警的報警聲, 為什麼要把五星紅旗先送出去?如果關上艙門,

瞬間一爆炸, 我們回不去了, 也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

事後證明, 這次火警是一次誤報, 但一瞬間的抉擇, 見證了一個群體的忠誠。

這中國6000萬中小學生同時收看的太空一課, 這堂課40分鐘, 三位太空人備課200多小時;這次飛行航程15天, 經歷數次落選的太空人張曉光準備了15年:“天上一天, 地上一年, 我真正是用15年的努力, 換來15天的飛行, 真可謂人間萬事出艱辛。 ”

15年守得梅花開, 見證了一個群體的信仰。

北京航太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問天閣——太空, 這是太空人的夢想三步走。 發射前, 慣例是在問天閣宣佈主備份乘組。 52歲的太空人鄧清明3次入選問天閣, 又3次止步於此。

鄧清明:“我為飛行準備了19年, 你想沒有落差嗎?宣佈完了之後,

景海鵬正在我的邊上, 我轉過身, 緊緊的把他抱在一起, 跟他說了一句話, ‘海鵬, 祝賀你’。 當時接近兩分鐘, 整個問天閣大廳靜得出奇, 在場的所有人都流淚了。 不論是主份還是備份, 都是太空人的本份。 ”

主份備份都是本份, 一個轉身而去的背影, 見證了一個群體的精誠。

太空人劉洋:“我去參加一個活動, 當時旁邊就有一個觀眾特別好奇地問, 說為什麼你們衣服前面都有國旗呢?有人就說因為他們不怕死。 我想不是因為我們不怕死, 是因為我們是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的這樣一群人。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