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眾人皆知他被稱為“詩佛” 殊不知他還是唐朝狀元

世有“李白是天才, 杜甫是地才, 王維是人才”之說, 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 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 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維是山西祁縣人, 少年時隨父宦居汾陽(其父是汾州司馬)。 少年王維多才多藝, 書畫俱佳, 尤其擅長音樂, 彈得一手好琵琶。 十五歲的時候, 王維離家南下, 遊歷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 在唐朝, 王公貴族喜好附庸風雅, 延攬文士藝人 。 才貌雙全的王維得以出入侯門, 常從岐王、甯王等宴遊, 賦詩彈琴以助雅興。

開元七年, 王維即奪得京兆府解元(府試第一名)的好成績。

京兆府解元非同一般, 凡是京兆府貢送的舉子十有七八都能登科, 而頭名解元自不待說, 有唐一朝三百年落第者只有九人。 王維想, 在來年的部試中得中進士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開元八年二月, 王維卻在部試中落第, 成為京兆府屈指可數的幾名落第解元之一。 以王維的才氣, 以京兆府解元的身份, 不說高中狀元, 考中進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意外的落榜使王維認識到, 根本原因是自己的“靠山”不硬。

開元九年, 二十歲的王維再次參加部試。 這一回他謹記前車之鑒, 一出考場就通過岐王李范拜謁權傾一時的玉真公主。 岐王李范是玄宗皇帝的異母弟, 而玉真公主則是玄宗皇帝的同母小妹。

在玄宗朝, 玉真公主地位至尊。 除了皇上, 她的話一句能頂一萬句。

也許是岐王與王維早有謀劃, 來到玉真公主的府邸, 聰明的王維並不急於獻詩, 更沒有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 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 準確把握玉真公主的嗜好, 先為玉真公主搞了一個琵琶獨奏專場。

據說, 王維為玉真公主彈奏的曲子名為《鬱輪袍》, 那悲淒哀切的曲調, 令聞者無不動容。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難得幾回聞”, 就在玉真公主身心俱悅的時候, 岐王不失時機地向她介紹, 說這個風流倜儻的小夥子不僅僅只是琴彈得好, 詩寫得更好。 王維這才趁機獻上詩作。 玉真公主當即表態要為王維的部試“盡力為之”。

本來這一科的狀元是張九齡的弟弟名士張九皋, 結果被王維半路殺出, 奪走了狀元桂冠。 張九齡是武后長安二年癸卯科的狀元。 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 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玄宗朝的宰相。 但開元九年, 張九齡還只是一個中書舍人內供奉。 他弟弟張九皋被定為狀元, 除了文才出眾外, 肯定也是有過硬的“靠山”的。 只是, 再過硬的靠山碰到玉真公主也就成了太陽底下的冰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