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標誌物,高了也未必就是癌症!

血液腫瘤標誌物是判斷惡性腫瘤治療的療效、預後及選擇方案的有力依據, 但它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如果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 不要過於恐慌, 因為在機體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發作時, 某些腫瘤標誌物也可能會上升, 還需進一步檢查來鑒別診斷。

腫瘤標誌物主要分為六大類:胚胎抗原類、糖鏈抗原類、激素類、酶和同工酶類、蛋白質類和癌基因產物類。 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是癌 , 單項高更無須恐慌!

一、胚胎抗原類

(1)甲胎蛋白(AFP)是一種分子量為70 000的糖蛋白, 在胚胎期由肝細胞和卵黃囊合成。

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極低, AFP參考值<20ng/mL。

臨床意義:

AFP含量升高多見於原發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妊娠、生殖系統腫瘤和胚胎腫瘤等。 AFP還可用於胎兒產前監測, 如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 羊水中AFP均有升高。

(2)癌胚抗原(CEA)是一種分子量為180 000的糖蛋白, CEA存在於2-6個月胎兒胃腸管、胰腺和肝臟中, 出生後組織內含量極低(<2.5ng/mL)。

臨床意義:

CEA升高常見於胃腸道(結腸、直腸、胰腺等)惡性腫瘤、乳腺癌、肺癌等, 常>20ng/mL。 CEA在結腸炎、腸道息肉、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及肺癌等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但遠低於惡性腫瘤, 一般小於20ng/mL。 吸煙者中約有33%的人CEA>5ng/mL。

二、酶類腫瘤標誌物

(1)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一種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的單鏈糖蛋白酶, PSA在血清中有兩種存在形式即:游離PSA(f-PSA)和複合PSA(c-PSA)。

實驗室測定總PSA(t-PSA)包括f-PSA和c-PSA。

臨床意義:

PSA升高見於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種酶, 主要用於前列腺癌的診斷及療效觀察。

(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種同工酶, 一種酸性蛋白酶, 參與糖酵解。 在正常人腦組織中含量最高。

臨床意義:

NSE升高多見於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胰島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色素瘤等)、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等。

(4)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 主要生理功能是參與含岩藻基的各種糖脂、糖蛋白、黏蛋白等大分子物質的分解代謝。

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原發性肝細胞癌、結腸癌、子宮癌、乳腺癌, 還可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膽管癌等。

三、糖鏈抗原類腫瘤標誌物

四、激素類腫瘤標誌物

(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

臨床意義:

HCG升高除用於早孕監測,

在滋養層腫瘤和生殖細胞腫瘤(如葡萄胎、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睾丸畸胎瘤等)中可顯著增高。

(2)降鈣素(CT)主要由甲狀腺濾泡C細胞分泌的多肽激素。

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甲狀腺髓樣癌、小細胞肺癌、胰腺癌、子宮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甲狀腺細胞良性腺瘤、急慢性腎衰。 降低常見於重度甲亢、甲狀腺發育不全等。

五、蛋白類腫瘤標誌物

(1)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細胞合成的一種單鏈小分子多肽。 在多種腫瘤疾病, 如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肝癌、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 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MG會明顯升高。

(2)鐵蛋白(Ferr)是動植物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貯存貼的蛋白。 其水準升高主要見於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腫瘤疾病。

六、其他類腫瘤標誌物

七、常用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

為提高腫瘤標誌物的輔助診斷價值和確定何種標誌物可作為治療後的隨訪監測指標, 可進行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 合理選擇幾項靈敏度、特異性能互補的腫瘤標誌物組成最佳組合, 進行聯合檢測。一般來說腫瘤標誌物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腫瘤診斷的正確率。

八、高了,不一定就患了癌症

1.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會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如AFP,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的情況;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的出現,具體情況要結合臨床來確定。因此,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2. 並非每位元癌症患者腫瘤標誌物都高

並不是每位元癌症病人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臨床有些確診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術前後也沒有明顯變化。

有幾類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總體陽性率約為70%。其有助於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是目前還沒有100%敏感的腫瘤標誌物。

3.對於單項標誌物輕度升高者,不用過於恐慌

可以定期複查監測指標的數值變化情況,有條件的儘量複查全部的常用標誌物,一旦體內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會有幾種標誌物異常。如果複查後數值一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準,則意義不大。

但是有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

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二是反復檢查,數值動態持續升高。

三是有家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誌物增高。

前兩種情況先查該標誌物最常見的某種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無胃腸道的疾病,若胃腸道沒有異常,還需檢查肝臟、食道、乳腺、婦科等。

有家族性遺傳史者如出現標誌物升高,即便沒有症狀和體征,也必須複查和隨訪。對於60歲以上、有家庭腫瘤史、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腫瘤高發期的高危人群要進行腫瘤標誌物篩查。

4.長期隨訪監測應選同一家醫院

與可以同城檢查互認的CT、B超等結果不同,建議需要隨訪的病人儘量選擇同一家醫院或同一個臨床實驗室。

因為目前腫瘤標誌物的國際標準化尚未完善,不同醫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試劑檢測同一項標誌物時,其結果可能出現差異;

不同生產商的檢測試劑和儀器所得到的檢測結果也會有不同;

試劑採用不同的抗體標記、不同的定標品、分析儀器選擇性差異都會導致檢測結果的差異。

所以,不同醫院的檢測結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長期隨訪監測標誌物一定要選擇同一家醫院,以便醫生更準確地作出判斷。

相關閱讀

腫瘤標誌物這麼“不靠譜”,為什麼還要去做!(看不看都紮心)

每年單位體檢結束,都會有幾個拿著化驗單來門診諮詢的,有退休的老年人,也有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女性為多,都非常緊張,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問:大夫我這是得癌症了嗎,我問了好幾個大夫,他們說的都不一樣,有的說有可能,有的說不一定,有的建議我過一個月再複查,有的建議我馬上就做增強CT,我到底該怎麼辦,該聽誰的,愁得我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也不敢給家人說,都瘦了好幾斤了,大夫,您經驗豐富,您看我這是癌嗎,您就給個痛快話,是啥就直說,我能承受,不怕死。

遇到這種情況,不是大夫不願告訴您實情真相,因為單憑一張化驗單很難判斷是什麼不是什麼。對於腫瘤的診斷,首先要有影像的支援,比如超聲、CT或者核磁共振,有的還要做增強或PET-CT,最終還要靠病理診斷明確是哪種類型,有的甚至查來查去把上述能做的檢查都做個遍也沒診斷清楚。所以腫瘤標記物僅能供參考。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腫瘤標準物的化驗結果呢。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不一定就是癌

腫瘤標誌物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產生的一類物質,通過血液、體液可以檢測到。但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因為有很多因素均可導致升高。比如甲胎蛋白AFP,除原發性肝癌外,孕婦、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都可能導致AFP的升高。有時由於各種原因也導致假陽性,血液中腫瘤標誌物對腫瘤患者只能作為診斷的參考或輔助手段。首先影像學發現有腫瘤存在,患者血液中腫瘤標記物又有升高,且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提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極大。但如果沒有影像方面的證據,只有腫瘤標記物輕度升高,小於正常上限的1.5倍,不一定就是癌症,需要定期觀察。

曾經遇到許多這樣的情況,化驗腫瘤標記物輕度異常,結果超聲CT核磁,PET-CT,胃腸鏡全做了也沒找到腫瘤的影子,兩年了,化驗結果還在波動地緩慢升高。還有一開始腫標升高很緊張,後來沒發現腫瘤,指標有時不高有時高,後來就不那麼在意了。所以,對於腫瘤標記物輕度升高,一定要做進一步影像檢查,早期發現腫瘤就可早期干預治療,對於沒有影像證據的要定期複查。

2腫瘤標誌物正常不一定就不是癌

有些惡性腫瘤標誌物升高早於臨床症狀,所以應引起注意,但並不是每個癌症患者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如有的腫瘤長得很大了,腫瘤標記物卻依然正常。常有病人指著單子問醫生,CA153不高為啥最後還診斷乳腺癌,肺鱗癌為什麼SCC卻正常?其實腫瘤標記物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具有很高的特異性,比如CEA、CA199消化道腫瘤都會高,不一定就是腸癌或胰腺癌。比如晚期卵巢癌CA125有的卻不高,而有些非癌性腹水的患者CA125也會高。所以,如有其他臨床診療手段證實可能有惡性腫瘤存在時,不要因為標誌物不高,就心存僥倖,一定要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排除。

過去認為的有幾種腫瘤標誌物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肝癌患者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總的陽性率約為70%,這有助於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陽性率,只要影像尤其是增強影像懷疑惡性腫瘤存在,即使腫瘤標記物不高,也不要放過,畢竟最終要靠病理明確診斷,如果是良性更好,如果是惡性就要積極干預治療。

3判斷預後及療效的觀察指標

既然腫瘤標記物不是那麼靠譜,是不是就沒有檢查的必要了呢,答案當然不是。對於那些腫瘤標誌物升高又確定為惡性的腫瘤患者,腫瘤標準物可以作為預測療效的客觀指標。比如一個腸癌患者,術前CEA異常升高,手術後從理論上講CEA應該將至正常範圍,如果沒有降至正常則說明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正常後過一段時間又再次升高則說明有可能已經出現了復發轉移。對於晚期帶瘤的患者,如果治療有效,腫瘤標記物的下降往往會先於腫瘤縮小出現,如果下降後再次升高說明腫瘤對此方案產生了耐藥。

綜上所述,遇到化驗腫瘤標記物升高可按以下原則處理:單項標誌物輕度升高者,如果影像沒發現腫瘤,複查後數值一直維持在正常值上限的臨界水準,則不考慮惡性腫瘤。

但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對待,進行認真排查: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二是多次複查,數值持續升高的;三是有腫瘤家族史,篩查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增高的。此外,還應注意不同醫院使用不同檢測方法、不同設備及試劑檢測同一項標誌物時,結果可能出現差異,正常參考值也不會完全一樣,對於需要長期隨訪監測腫瘤標誌物的患者,應盡可能選擇同一家醫院進行化驗,以便醫生更準確地作出判斷。

進行聯合檢測。一般來說腫瘤標誌物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腫瘤診斷的正確率。

八、高了,不一定就患了癌症

1.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會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如AFP,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的情況;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的出現,具體情況要結合臨床來確定。因此,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2. 並非每位元癌症患者腫瘤標誌物都高

並不是每位元癌症病人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臨床有些確診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術前後也沒有明顯變化。

有幾類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總體陽性率約為70%。其有助於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是目前還沒有100%敏感的腫瘤標誌物。

3.對於單項標誌物輕度升高者,不用過於恐慌

可以定期複查監測指標的數值變化情況,有條件的儘量複查全部的常用標誌物,一旦體內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會有幾種標誌物異常。如果複查後數值一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準,則意義不大。

但是有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

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二是反復檢查,數值動態持續升高。

三是有家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誌物增高。

前兩種情況先查該標誌物最常見的某種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無胃腸道的疾病,若胃腸道沒有異常,還需檢查肝臟、食道、乳腺、婦科等。

有家族性遺傳史者如出現標誌物升高,即便沒有症狀和體征,也必須複查和隨訪。對於60歲以上、有家庭腫瘤史、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腫瘤高發期的高危人群要進行腫瘤標誌物篩查。

4.長期隨訪監測應選同一家醫院

與可以同城檢查互認的CT、B超等結果不同,建議需要隨訪的病人儘量選擇同一家醫院或同一個臨床實驗室。

因為目前腫瘤標誌物的國際標準化尚未完善,不同醫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試劑檢測同一項標誌物時,其結果可能出現差異;

不同生產商的檢測試劑和儀器所得到的檢測結果也會有不同;

試劑採用不同的抗體標記、不同的定標品、分析儀器選擇性差異都會導致檢測結果的差異。

所以,不同醫院的檢測結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長期隨訪監測標誌物一定要選擇同一家醫院,以便醫生更準確地作出判斷。

相關閱讀

腫瘤標誌物這麼“不靠譜”,為什麼還要去做!(看不看都紮心)

每年單位體檢結束,都會有幾個拿著化驗單來門診諮詢的,有退休的老年人,也有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女性為多,都非常緊張,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問:大夫我這是得癌症了嗎,我問了好幾個大夫,他們說的都不一樣,有的說有可能,有的說不一定,有的建議我過一個月再複查,有的建議我馬上就做增強CT,我到底該怎麼辦,該聽誰的,愁得我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也不敢給家人說,都瘦了好幾斤了,大夫,您經驗豐富,您看我這是癌嗎,您就給個痛快話,是啥就直說,我能承受,不怕死。

遇到這種情況,不是大夫不願告訴您實情真相,因為單憑一張化驗單很難判斷是什麼不是什麼。對於腫瘤的診斷,首先要有影像的支援,比如超聲、CT或者核磁共振,有的還要做增強或PET-CT,最終還要靠病理診斷明確是哪種類型,有的甚至查來查去把上述能做的檢查都做個遍也沒診斷清楚。所以腫瘤標記物僅能供參考。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腫瘤標準物的化驗結果呢。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不一定就是癌

腫瘤標誌物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產生的一類物質,通過血液、體液可以檢測到。但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因為有很多因素均可導致升高。比如甲胎蛋白AFP,除原發性肝癌外,孕婦、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都可能導致AFP的升高。有時由於各種原因也導致假陽性,血液中腫瘤標誌物對腫瘤患者只能作為診斷的參考或輔助手段。首先影像學發現有腫瘤存在,患者血液中腫瘤標記物又有升高,且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提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極大。但如果沒有影像方面的證據,只有腫瘤標記物輕度升高,小於正常上限的1.5倍,不一定就是癌症,需要定期觀察。

曾經遇到許多這樣的情況,化驗腫瘤標記物輕度異常,結果超聲CT核磁,PET-CT,胃腸鏡全做了也沒找到腫瘤的影子,兩年了,化驗結果還在波動地緩慢升高。還有一開始腫標升高很緊張,後來沒發現腫瘤,指標有時不高有時高,後來就不那麼在意了。所以,對於腫瘤標記物輕度升高,一定要做進一步影像檢查,早期發現腫瘤就可早期干預治療,對於沒有影像證據的要定期複查。

2腫瘤標誌物正常不一定就不是癌

有些惡性腫瘤標誌物升高早於臨床症狀,所以應引起注意,但並不是每個癌症患者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如有的腫瘤長得很大了,腫瘤標記物卻依然正常。常有病人指著單子問醫生,CA153不高為啥最後還診斷乳腺癌,肺鱗癌為什麼SCC卻正常?其實腫瘤標記物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具有很高的特異性,比如CEA、CA199消化道腫瘤都會高,不一定就是腸癌或胰腺癌。比如晚期卵巢癌CA125有的卻不高,而有些非癌性腹水的患者CA125也會高。所以,如有其他臨床診療手段證實可能有惡性腫瘤存在時,不要因為標誌物不高,就心存僥倖,一定要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排除。

過去認為的有幾種腫瘤標誌物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肝癌患者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總的陽性率約為70%,這有助於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陽性率,只要影像尤其是增強影像懷疑惡性腫瘤存在,即使腫瘤標記物不高,也不要放過,畢竟最終要靠病理明確診斷,如果是良性更好,如果是惡性就要積極干預治療。

3判斷預後及療效的觀察指標

既然腫瘤標記物不是那麼靠譜,是不是就沒有檢查的必要了呢,答案當然不是。對於那些腫瘤標誌物升高又確定為惡性的腫瘤患者,腫瘤標準物可以作為預測療效的客觀指標。比如一個腸癌患者,術前CEA異常升高,手術後從理論上講CEA應該將至正常範圍,如果沒有降至正常則說明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正常後過一段時間又再次升高則說明有可能已經出現了復發轉移。對於晚期帶瘤的患者,如果治療有效,腫瘤標記物的下降往往會先於腫瘤縮小出現,如果下降後再次升高說明腫瘤對此方案產生了耐藥。

綜上所述,遇到化驗腫瘤標記物升高可按以下原則處理:單項標誌物輕度升高者,如果影像沒發現腫瘤,複查後數值一直維持在正常值上限的臨界水準,則不考慮惡性腫瘤。

但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對待,進行認真排查: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二是多次複查,數值持續升高的;三是有腫瘤家族史,篩查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增高的。此外,還應注意不同醫院使用不同檢測方法、不同設備及試劑檢測同一項標誌物時,結果可能出現差異,正常參考值也不會完全一樣,對於需要長期隨訪監測腫瘤標誌物的患者,應盡可能選擇同一家醫院進行化驗,以便醫生更準確地作出判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