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鬼故事:李月娥討皇封

關關從前遼北有個書生叫秋江, 一小就沒有父母, 由無兒無女的大伯大娘收養著。 大伯大娘指望他長大成人, 苦心供他讀書, 還給他單設了一個書房。 秋江聰明、也刻苦, 他白天在學堂學習, 晚上回家到自己的書房靜心複習, 所以, 他學習比別人都好。

有幾個調皮的同窗問秋江:“你念書為人麼這樣好?有什麼秘訣也告訴我們”。

秋江說:“沒有什麼秘訣, 就是放學回家在自己的書房裡把老師教的書反復溫習就是了。 ”

幾個同窗一聽, 就來了鬼主意, 他們核計好之後, 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躡手躡腳地來到秋江房窗前, 用小石子和砂子往窗上揚, 秋江一聽有點害怕, 馬上就吹燈入睡了。 如此好幾天, 秋江到晚間再也不敢貪黑學習了。 幾個孩子一看秋江晚上不學習了, 就故意問是怎麼回事, 秋江說:“我晚上一看書, 外邊窗紙就響, 太嚇人了, 我不敢貪黑了。 ”幾個孩子聽都笑了,

有個多嘴的孩子就把他們搗鬼的事告訴秋江了。 秋江一聽是這麼回事, 膽子也就大了, 所以晚間又開始貪黑學習了。

這一天夜深人靜的時候, 秋江又聽到有人敲窗打門。 他想, 這幾個調皮鬼又來了, 我非嚇他們一下不可。 所以, 秋江輕手輕腳走到門那兒, 悄悄把門閂棍拉開。 秋江想, 一會他們誰用力推, 准把誰 閃到屋來, 我在門後一喊, 准把他們嚇一跳。 秋江做好一切準備之後, 果然聽見有個腳步來了。 一推門真進來個人。 秋江剛想一喊, 然而進來的不是逗他的那幾個同窗, 而是一位年方二八的大姑娘。

秋江把這位陌生的姑娘領到書房之後, 一攀談, 才知這位姑娘不但精通《四書》、《五經》, 而且還出口成章, 滿腹經論。

這對秋江來喜之不盡了。 秋江本來學習就好, 從此以後, 秋江的學習更是過目成誦。 老師一看沒有辦法, 反而幾次找秋江的大伯, 要求把秋江送到別處學堂, 不敢教他了。  ‘

有一天夜晚, 這位姑娘又來到秋江屋裡, 兩個人談了半宿後, 姑娘對秋江說:“你真是書呆子, 我和你共同學習這麼長時間, 為什麼不打聽我的家鄉居處, 姓氏名誰?”秋江這時才想到, 自己為什麼不問這位姑娘身世?沒等秋江問, 姑娘說:“我家就住在你們隔壁, 我姓李名叫月娥。 ”告訴完秋江之後說:“可惜你知道的太晚了, 明天我們就搬家了。 ”

秋江一聽才覺得, 李月娥從今再不來和自己一起學習, 真有點戀戀不捨了。 所以對李月娥說:“你不能走, 你要走, 我今後不但學習不好,

恐怕今後我也會想你成癡。 ”

李月娥聽了後一笑說:“做為一個有志青年為什麼說這樣不爭氣的話, 我是非走不可了。 如果你對我有情意, 明年四月十八, 去到娘娘廟上去看我。 我們還可以見一面。 ”說完, 姑娘不管秋江怎麼留也不呆了, 轉身走出了房門。

李月娥走後, 秋江是茶不飲, 飯不進, 書念的當然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秋江有病了。 可嚇壞了、也忙壞了大伯大娘。 兩位老人東請醫生, 西找大夫, 也治不好秋江的病。 眼看秋江一天天地消瘦, 成天愁眉苦臉, 可把大伯大娘愁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明天就是四月十八了、忽然秋江樂了。 他早晨起來就高高興興地說:“大伯、大娘, 給我準備點吃的吧, 明天我要去逛娘娘廟會。 ”眼看一年了,

從來沒有見秋江這樣高興過。 所以大伯、大娘給秋江準備不少吃的, 好叫侄兒明天快快樂樂逛廟去。 第二天, 秋江早早來到廟會上。 他既無心拜佛, 又不想進香, 在人群裡串來串去。 一心找李月娥。 可是眼看廟會已經快散了, 他也沒有找到李月娥的影子。 這時秋江才感到肚子有些餓了, 只好坐下來吃點東西。 吃完之後, 眼看廟會上已經沒幾個人了。 秋江也只好蔫頭巴腦地往回走。 剛走出不遠, 就看見前邊來了一輛小車子, 小車子從他身旁過去之後, 他回頭一看, 正好裡邊有個人伸手打開窗簾, 有個姑娘把頭一探, 把手一擺招喚一聲“秋江?。 秋江一看, 不是別人, 正是李月娥。 這時秋江奔小車子跑去。 可是小車子並沒有停下。 前面小車子跑,後邊秋江也跟著跑。也不知跟了多了時間,已經跑到黑天了。這時小車子奔一個大院裡 去了。秋江也就跟進院裡。秋江進院,一看這是一個清堂瓦舍一個大院,但小車子不見了,李月娥也沒有了。正在發愣的時候,從上屋走出一位老頭,把秋江請到上屋,酒席宴萊擺好了,這時李月娥才走出來。秋江一見李月娥出來又是高興,又是不滿意。高興的是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李月娥,不滿意的是今天李月娥見到自己既不停車也不下車,還不搭理自己,叫自己跟車跑了這麼長時間,也不知道出來多遠,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了。李月娥好象看出了秋江的心思,告訴秋江 說:“秋江,你別不高興,不是我不讓你坐車,你坐不了我的車,其實沒有我的車力,你也走不到這麼遠來。這裡離你家有三萬八千里,你想,不到半天的工夫你走了三萬八千里,可能麼,你應該謝呢?。秋江一聽,才明白過來,氣也消了,李月娥用酒飯招待了秋江,之後,就服侍秋江上床睡覺。入睡前秋江說:“你跟我回家,咱們在 一起好好學習吧。”“我不能和你一起學習了”。李月娥說;“但咱倆有一夜夫妻之恩,日後我還不是你的媳婦。你的媳婦我早就選好 了,她是城裡蘭丞相的女兒,叫蘭二小姐。”秋江一聽搖搖頭說:“我是一個窮書生,怎能攀上丞相的女兒。”李月娥說:“婚姻是前世註定的,我給你一件東西,日後就可以娶上她。”說完,李月娥給秋江一個木匣子,然後告訴他說:“這裡有一顆寶珠,能呼風喚雨,有了它,你就不愁娶不到蘭二小姐。”隨後,李月娥又給秋江一串大錢,說:“這是你明日回家的盤費,別看錢少,只要你一次不花光,就永遠夠用。說著說著,秋江就睡著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秋江打個冷戰醒了過來。他睜眼一看,那裡有什麼四合大院,自己正睡在一個大墳瑩裡,李月娥也不見了。用手一摸,木匣子和那一串錢還在,其他一切都沒有了,這時,東方發白了,秋江起來走出了墳瑩來到大道上。他不知道回家的方向。

正在為難的時候,從前邊走過一個老頭,秋江前去鞠了一躬說:

“老大爺,上秋家莊往那個方面走?”老頭用手一指說:“一直往前走。”秋江還想問一下有多遠的路程,可一眨眼老頭不見了,秋江沒有辦法,只好按老頭指的方向,一直向南走去。

再說,四月十八秋江逛廟會不歸,又急壞了他大伯和大娘,這老兩口子到處打聽,逢人就問,還求神問卜,但就是不見秋江的影子,兩位老人哭了一場又一場,哭了一天又一天。一轉眼有幾個月了,老兩口子眼看起不來炕的時候,忽然一天,秋江樂顛顛地從外面回來了,老兩口子真是又驚又喜,一下子都起了炕,忙問秋江到那裡去了。秋江支支吾吾地說,逛廟那天,回家迷了路;就順便到各處走了一通。老兩口子一聽不信,但也不好深問,反正人已經回來了,再說孩子也大了,有點事瞞人也不算什麼,孩子人也樂了,病也好了,這真是萬幸啊!

可是沒過多長時間,兩位老人發現秋江常常是落魄丟魂的樣子,就像有什麼心事似的。老兩口一核計,可能是孩子大了,想媳婦想的。所以老兩口子就托人找媒人給秋江提親。秋江一聽很高興,可是一連看了幾個都不中意。這一天大伯大娘就問秋江:“上門來提親的有好幾個了,門也當戶也對,女兒家人也不錯,可你就是不同意,那你想找個啥樣媳婦哇?”秋江一聽就說:“我誰都不娶,我就要城裡蘭丞相的二小姐”。二位老人一聽就生氣了:“你這真是癩哈蟆想吃天鵝肉。你也不想想,人家是名門,咱家是平民百姓,再說你只不過讀了幾天書,認識了幾個字,功也沒成,名也未就,就想做丞相的女婿,這不是妄想麼!”秋江一聽也不生氣,只是說:“反正除了蘭二小姐,我誰也不要。”

老兩口子一聽也就沒有辦法,過了一段時間就把秋江訂親的事放在耳前脖子後了。

再說這城裡的事,這城裡有一個皇上,他的丞相的確姓蘭。蘭家的管事人是蘭丞相的小舅子,人稱趙四爺。這一天,趙四爺來到秋家莊為姐夫家收租子。一進莊正好碰上了秋江的大伯,兩個老頭過去都認識,一見面就互相打招呼,嘮了一陣閑嗑。眼看近晌午了,

老秋頭就讓趙四爺到家裡吃午飯。趙四爺這人還挺實惠,一看老秋頭留他,也就不推託了。老秋頭本是出於禮節讓一讓他,一看他真的留下來,也就只好破費了。老秋頭花錢買來酒肉,給趙四爺辦了一桌席。趙四爺挺受感動,他想,我是蘭家的親戚,他老秋頭是平常百姓,人家一沒有當官的、二沒有為宦的,也用不著我什麼,為啥這樣恭敬我,還不是看我趙四這人不錯1所以,酒過三巡之後,也就吹開了:“老秋頭,你今後有什麼事,凡是能用得著我的,就吱聲。別看我姐夫是丞相,可他的家我能當一牛。”老秋頭原本無意請趙四

爺喝酒,可是聽趙四爺這麼一說,忽然為侄兒的事動了心。便想托他為秋江保媒。可話到嘴邊又不好說出口。他這樣子趙四爺已經看出來了,就醉眼朦朧地問:,J你有事就直說”。老秋頭還不敢張口。老秋頭越是這樣,趙四爺越是追問個不停。這時,在一旁侍候喝酒的老秋太太一看不好辦就說:“趙四爺,你別問了,我們老頭子喝醉了,他本來就沒有什麼事。”老秋太太本想把這事搪塞過去,那知趙四爺卻激眼了,他把酒盅一放,筷子一摔,然後說:“這酒我不能喝了,你們純是瞧不起我。你們明、明明有事,卻不、不當我說,這不是看、看我不中用嗎!”說完就下地要走。這秋家老兩口子那裡肯依,急忙拽住趙四爺不放。趙四爺見狀就又問:“你們到底有啥事,當我說明白就是了,完了,咱們接著喝酒。”無奈,老頭就把侄兒秋江四月十八逛廟會回來要娶蘭二小姐的事說了一遍。趙四爺正在酒興上,聽完後馬上就說:“老秋頭,我當是什麼大事呢!這點小事你怎不早說,這太好辦了。我外甥女找婆家我姐姐能不聽我的嗎!你別、別看我姐夫是丞相,可在家他得聽我姐姐的。這門親事就、就算成了!你們等等信兒吧”

酒足飯飽,趙四爺就回城裡去了。趙四爺回到丞相府之後,酒勁也過了,頭腦也清醒了,才覺得在秋家吹得有些過頭,只好暗暗後悔自己的嘴太沒邊沒沿了。趙四爺想,二小姐聰穎秀麗,真是萬里挑一,可從小嬌生慣養,嫁給鄉下的一個普通學生,她能同意嗎?再說姐夫姐姐一聽我把二小姐許給鄉下的百姓家,非罵我不可。正在這時,府上人有招呼他吃飯。看 到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姐姐就問,是怎麼回事。開始趙四爺不敢說,怕姐姐生氣。經姐姐一再迫問,趙四爺就只好實說了。他姐姐一聽果然生了氣,沖他埋怨道:“什麼事你都敢當家,這兒女的終身大事別說是你,就是我也不敢個人作主,沒有你姐夫的話,誰說了也不算”。趙四爺越來越感到自己闖了禍,就求姐姐想個辦法。姐姐說:

“我有啥辦法,除非等你姐夫回來叫他出個主意”。蘭丞相回來了,二人來到跟前,把事情說了一遍。丞相聽完之後,對小舅子說:“你今後還見酒就喝,喝就胡說八道不?”趙四爺連忙說:“向姐夫保證,今後再也不敢了”。

“好吧”,蘭丞相戲弄趙四爺說,“你自己打自己兩個嘴巴,打得響一點,若不然我不信,你以後還是沒有准。”趙四爺顧不了許多了,“啪、啪”兩下,真地打了自己兩個耳光子。蘭丞相 、見狀開心一笑說:“這事很簡單,明日你再去秋家莊,見著老秋頭就說,我們同意把二小姐嫁給秋江,可有一樣,這彩禮就要一個能呼風喚雨的寶珠。”趙四爺一聽忙說:“這可不行,沒聽說姑娘出嫁只要這樣彩禮的。”蘭丞相說:“你這個笨蛋,難道我真的要把二小姐嫁給秋江嗎?為了保你個面子,我們說同意,他們沒有我要的彩禮,這件事就吹了,老秋家也就不怪你了。”趙四爺一聽明白了,他佩服丞相姐夫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第二天,趙四爺又來到了秋家莊。一進老秋家門,雙方扯了一陣家常之後,趙四爺就轉入了正題。他說:“老秋頭,訂親的事昨晚上我和丞相說了。丞相說,二小姐是你的親外甥女,你就做主吧。怎麼樣,我說了算,這不是假的吧!”老秋頭一聽可真樂了。趙四爺一

看時候到了就說:“至於這彩禮,我對丞相說,老秋家雖是過得不錯,可也不是家藏萬貫。丞相說,那咱就別太難為他們了,除了要他們弄到一個能呼風喚雨的寶珠之外,什麼也不要了。”接著趙四爺 又說:“我一聽,這寶珠也不難找到。我想,你們的親事就算成了,我就等著喝喜酒了。’’老秋頭和老秋太太一聽可都傻了眼,這呼風喚雨的寶貝別說是見過,就是聽也沒聽到過呀!這不是純心不想嫁姑娘又難為人嗎!還不如直說不想同意讓人痛快!為了不卷趙四爺的面子,又不得罪丞相,老兩口子想了想就說:“趙四爺,昨天只不過隨便和你說說,可你卻當真了,我們家的孩子那裡能配得上丞相家的二小姐。謝謝你為我家的事費心了。”

趙四爺一聽,便轉守為攻地說:“我說老秋頭,這兒女的終身大事也說說笑話?難道丞相還攀不上你們,難道我趙四爺的腿好使?你們這不是拿我取笑嗎!”

老秋頭又是賠笑又是賠禮:“那裡,那裡,都是我那天酒喝得太多了,得罪了四爺,請四爺不要見怪,也請轉告丞相大人千萬別生氣。”

正在這時,秋江從學堂回來了。一見到他,老秋頭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都是你惹的事,還不快給四爺下跪謝罪!”秋江一時被搞得暈頭轉 向,就問:“大伯、大娘,這是怎麼回事?”老秋頭就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秋江一聽笑了:“原來是這樣,這有何難”。說著就從箱子裡找出來一隻小匣子,然後遞給趙四爺:“我這匣子裡有一顆珠子,它就能呼風喚雨”。

趙四爺一愣:,接過匣子打開說一聲:“颳風”。馬上就聽到外面呼呼啦啦地刮起一陣大風。“住風”。趙四爺的話音一落,外面的風一下子就停了。“下雨了!”趙四爺又對珠子說了一聲。這時,外面“嘩嘩”地真地下起了雨。,一說“住雨”,外面的雨就不下了。這一下可樂壞了老秋頭這老兩口子,趙四爺也高興得不得了,秋江那個得意勁就更不用提了。 ‘

趙四爺回到丞相府,一見到丞相又吹開了:“姐夫,你別以我有眼不識泰山。昨天我一到老秋家,就看出他們不是平常的人,果然我的眼力不錯。你想要我把他們難住,我就知道難不住。我今天一去,把話一說,人家沒費勁就把寶珠給我了。”說著,趙四爺就把裝寶珠的匣子送到蘭丞相手裡。蘭丞相將信將疑地接過匣子,拿出寶珠一試,嗨,真是靈得很。蘭丞相沉思了一會兒,想到,我是丞相,既 然把話說出來了,又那能不算數呢!再說,秋家有這個寶貝,說明秋江這人非等閒之輩,將來也許成大器。所以將夫人找來一商量,就把事情向蘭二小姐說了。蘭二小姐也覺得秋江這人不一般,也就同意了。同意是同意,就是老秋家住在鄉下,她父母想,女兒嫁到那裡怕吃不了許多苦。最後一核計,決定在城裡為他們倆修築一處專門院宅。建好之後,就把秋江接到了城裡結了婚。秋江和二小姐結婚那天晚上,秋扛獨自一人來到後花園散步,忽然前面輕飄飄地走來一位女子。秋江定晴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李月娥。只見她懷中還抱著一個孩子。秋江又是驚奇又不滿意:“你早不來,晚不來,為啥偏偏這個時候來。”李月娥一聽,“撲吃”一笑地說:“我早來不行,晚來也不行?必須這個時候來。看吧,這孩子 是個男孩,是咱倆一夜夫妻之恩的見證。現在把他交給你。”秋江一 聽可為了難了?不知如何是好地說:“這怎麼能行.我和二姐還沒人洞房,給這個孩子要她怎麼辦?”

“有辦法”。李月娥說著從腰間掏出兩個杏子,遞給秋江說:“你先讓蘭二小姐把杏吃了,然後她就要孩子了。”說完就要走。秋江一把拉住李月娥的手說:“你不能走。”

李月娥輕輕把手抽回來.對秋江說:“我說過咱們只有一夜夫妻之恩,再說你已經和二小姐成婚了,快人洞房吧”。說完,李月娥就不見了。

秋江沒有辦法,只好把孩子抱進了洞房。蘭二小姐一看不禁問是怎麼回事。秋江說:“你先把杏子吃了,然後我再告訴你。”

蘭二小姐接過杏子吃完之後,秋江就對她講了李月娥的經過。最後說:“咱們的親事多虧李月娥。”蘭二小姐聽完之後。對李月娥也是萬分的感激。就在這時,蘭二小姐忽然覺得自己的乳頭鼓漲起來了,接著奶水就淌出來了。她忙把孩子抱過來餵奶。就這樣,蘭二小姐成婚的當天,就當了奶孩子的媽媽了。

一眨眼過了七、八年的光景了,秋江已成了宮廷中的教書先生了。當然,秋江的兒子——李月娥生的孩子也讀書了。秋江為了不忘李月娥對兒子的生養之恩,為兒子取名叫李原,意為原是李月娥所生。有一天,李原正和幾個孩子玩耍,也不知從那來了一位姑娘,手捧兩隻大如臉盆一樣的桃子,送給了李原,孩子一看這桃子又大又香,就想吃。姑娘忙說:“孩兒,你忘了,在這裡凡是有出奇的東西必先獻給皇上才對”。

聽了這話,小孩子才想了宮廷中的規矩。就捧著大桃去見皇上。皇上一見這又大又鮮美的桃子,驚喜地說:“啊!這真是兩隻仙桃啊!”這時,只聽空中有一個姑娘的聲音說:

“李月娥謝主隆恩,封我為仙。”

皇上抬頭一看,只見空中有一片白雲向東南而去。

後來,有人傳說,秋江這兒子是唐朝的開國元勳李淵,也有人說,趙四爺保媒有功,他的後代也成了宋朝的開國元勳趙匡胤。這事是真是假,誰也無法考證了。

前面小車子跑,後邊秋江也跟著跑。也不知跟了多了時間,已經跑到黑天了。這時小車子奔一個大院裡 去了。秋江也就跟進院裡。秋江進院,一看這是一個清堂瓦舍一個大院,但小車子不見了,李月娥也沒有了。正在發愣的時候,從上屋走出一位老頭,把秋江請到上屋,酒席宴萊擺好了,這時李月娥才走出來。秋江一見李月娥出來又是高興,又是不滿意。高興的是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李月娥,不滿意的是今天李月娥見到自己既不停車也不下車,還不搭理自己,叫自己跟車跑了這麼長時間,也不知道出來多遠,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了。李月娥好象看出了秋江的心思,告訴秋江 說:“秋江,你別不高興,不是我不讓你坐車,你坐不了我的車,其實沒有我的車力,你也走不到這麼遠來。這裡離你家有三萬八千里,你想,不到半天的工夫你走了三萬八千里,可能麼,你應該謝呢?。秋江一聽,才明白過來,氣也消了,李月娥用酒飯招待了秋江,之後,就服侍秋江上床睡覺。入睡前秋江說:“你跟我回家,咱們在 一起好好學習吧。”“我不能和你一起學習了”。李月娥說;“但咱倆有一夜夫妻之恩,日後我還不是你的媳婦。你的媳婦我早就選好 了,她是城裡蘭丞相的女兒,叫蘭二小姐。”秋江一聽搖搖頭說:“我是一個窮書生,怎能攀上丞相的女兒。”李月娥說:“婚姻是前世註定的,我給你一件東西,日後就可以娶上她。”說完,李月娥給秋江一個木匣子,然後告訴他說:“這裡有一顆寶珠,能呼風喚雨,有了它,你就不愁娶不到蘭二小姐。”隨後,李月娥又給秋江一串大錢,說:“這是你明日回家的盤費,別看錢少,只要你一次不花光,就永遠夠用。說著說著,秋江就睡著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秋江打個冷戰醒了過來。他睜眼一看,那裡有什麼四合大院,自己正睡在一個大墳瑩裡,李月娥也不見了。用手一摸,木匣子和那一串錢還在,其他一切都沒有了,這時,東方發白了,秋江起來走出了墳瑩來到大道上。他不知道回家的方向。

正在為難的時候,從前邊走過一個老頭,秋江前去鞠了一躬說:

“老大爺,上秋家莊往那個方面走?”老頭用手一指說:“一直往前走。”秋江還想問一下有多遠的路程,可一眨眼老頭不見了,秋江沒有辦法,只好按老頭指的方向,一直向南走去。

再說,四月十八秋江逛廟會不歸,又急壞了他大伯和大娘,這老兩口子到處打聽,逢人就問,還求神問卜,但就是不見秋江的影子,兩位老人哭了一場又一場,哭了一天又一天。一轉眼有幾個月了,老兩口子眼看起不來炕的時候,忽然一天,秋江樂顛顛地從外面回來了,老兩口子真是又驚又喜,一下子都起了炕,忙問秋江到那裡去了。秋江支支吾吾地說,逛廟那天,回家迷了路;就順便到各處走了一通。老兩口子一聽不信,但也不好深問,反正人已經回來了,再說孩子也大了,有點事瞞人也不算什麼,孩子人也樂了,病也好了,這真是萬幸啊!

可是沒過多長時間,兩位老人發現秋江常常是落魄丟魂的樣子,就像有什麼心事似的。老兩口一核計,可能是孩子大了,想媳婦想的。所以老兩口子就托人找媒人給秋江提親。秋江一聽很高興,可是一連看了幾個都不中意。這一天大伯大娘就問秋江:“上門來提親的有好幾個了,門也當戶也對,女兒家人也不錯,可你就是不同意,那你想找個啥樣媳婦哇?”秋江一聽就說:“我誰都不娶,我就要城裡蘭丞相的二小姐”。二位老人一聽就生氣了:“你這真是癩哈蟆想吃天鵝肉。你也不想想,人家是名門,咱家是平民百姓,再說你只不過讀了幾天書,認識了幾個字,功也沒成,名也未就,就想做丞相的女婿,這不是妄想麼!”秋江一聽也不生氣,只是說:“反正除了蘭二小姐,我誰也不要。”

老兩口子一聽也就沒有辦法,過了一段時間就把秋江訂親的事放在耳前脖子後了。

再說這城裡的事,這城裡有一個皇上,他的丞相的確姓蘭。蘭家的管事人是蘭丞相的小舅子,人稱趙四爺。這一天,趙四爺來到秋家莊為姐夫家收租子。一進莊正好碰上了秋江的大伯,兩個老頭過去都認識,一見面就互相打招呼,嘮了一陣閑嗑。眼看近晌午了,

老秋頭就讓趙四爺到家裡吃午飯。趙四爺這人還挺實惠,一看老秋頭留他,也就不推託了。老秋頭本是出於禮節讓一讓他,一看他真的留下來,也就只好破費了。老秋頭花錢買來酒肉,給趙四爺辦了一桌席。趙四爺挺受感動,他想,我是蘭家的親戚,他老秋頭是平常百姓,人家一沒有當官的、二沒有為宦的,也用不著我什麼,為啥這樣恭敬我,還不是看我趙四這人不錯1所以,酒過三巡之後,也就吹開了:“老秋頭,你今後有什麼事,凡是能用得著我的,就吱聲。別看我姐夫是丞相,可他的家我能當一牛。”老秋頭原本無意請趙四

爺喝酒,可是聽趙四爺這麼一說,忽然為侄兒的事動了心。便想托他為秋江保媒。可話到嘴邊又不好說出口。他這樣子趙四爺已經看出來了,就醉眼朦朧地問:,J你有事就直說”。老秋頭還不敢張口。老秋頭越是這樣,趙四爺越是追問個不停。這時,在一旁侍候喝酒的老秋太太一看不好辦就說:“趙四爺,你別問了,我們老頭子喝醉了,他本來就沒有什麼事。”老秋太太本想把這事搪塞過去,那知趙四爺卻激眼了,他把酒盅一放,筷子一摔,然後說:“這酒我不能喝了,你們純是瞧不起我。你們明、明明有事,卻不、不當我說,這不是看、看我不中用嗎!”說完就下地要走。這秋家老兩口子那裡肯依,急忙拽住趙四爺不放。趙四爺見狀就又問:“你們到底有啥事,當我說明白就是了,完了,咱們接著喝酒。”無奈,老頭就把侄兒秋江四月十八逛廟會回來要娶蘭二小姐的事說了一遍。趙四爺正在酒興上,聽完後馬上就說:“老秋頭,我當是什麼大事呢!這點小事你怎不早說,這太好辦了。我外甥女找婆家我姐姐能不聽我的嗎!你別、別看我姐夫是丞相,可在家他得聽我姐姐的。這門親事就、就算成了!你們等等信兒吧”

酒足飯飽,趙四爺就回城裡去了。趙四爺回到丞相府之後,酒勁也過了,頭腦也清醒了,才覺得在秋家吹得有些過頭,只好暗暗後悔自己的嘴太沒邊沒沿了。趙四爺想,二小姐聰穎秀麗,真是萬里挑一,可從小嬌生慣養,嫁給鄉下的一個普通學生,她能同意嗎?再說姐夫姐姐一聽我把二小姐許給鄉下的百姓家,非罵我不可。正在這時,府上人有招呼他吃飯。看 到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姐姐就問,是怎麼回事。開始趙四爺不敢說,怕姐姐生氣。經姐姐一再迫問,趙四爺就只好實說了。他姐姐一聽果然生了氣,沖他埋怨道:“什麼事你都敢當家,這兒女的終身大事別說是你,就是我也不敢個人作主,沒有你姐夫的話,誰說了也不算”。趙四爺越來越感到自己闖了禍,就求姐姐想個辦法。姐姐說:

“我有啥辦法,除非等你姐夫回來叫他出個主意”。蘭丞相回來了,二人來到跟前,把事情說了一遍。丞相聽完之後,對小舅子說:“你今後還見酒就喝,喝就胡說八道不?”趙四爺連忙說:“向姐夫保證,今後再也不敢了”。

“好吧”,蘭丞相戲弄趙四爺說,“你自己打自己兩個嘴巴,打得響一點,若不然我不信,你以後還是沒有准。”趙四爺顧不了許多了,“啪、啪”兩下,真地打了自己兩個耳光子。蘭丞相 、見狀開心一笑說:“這事很簡單,明日你再去秋家莊,見著老秋頭就說,我們同意把二小姐嫁給秋江,可有一樣,這彩禮就要一個能呼風喚雨的寶珠。”趙四爺一聽忙說:“這可不行,沒聽說姑娘出嫁只要這樣彩禮的。”蘭丞相說:“你這個笨蛋,難道我真的要把二小姐嫁給秋江嗎?為了保你個面子,我們說同意,他們沒有我要的彩禮,這件事就吹了,老秋家也就不怪你了。”趙四爺一聽明白了,他佩服丞相姐夫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第二天,趙四爺又來到了秋家莊。一進老秋家門,雙方扯了一陣家常之後,趙四爺就轉入了正題。他說:“老秋頭,訂親的事昨晚上我和丞相說了。丞相說,二小姐是你的親外甥女,你就做主吧。怎麼樣,我說了算,這不是假的吧!”老秋頭一聽可真樂了。趙四爺一

看時候到了就說:“至於這彩禮,我對丞相說,老秋家雖是過得不錯,可也不是家藏萬貫。丞相說,那咱就別太難為他們了,除了要他們弄到一個能呼風喚雨的寶珠之外,什麼也不要了。”接著趙四爺 又說:“我一聽,這寶珠也不難找到。我想,你們的親事就算成了,我就等著喝喜酒了。’’老秋頭和老秋太太一聽可都傻了眼,這呼風喚雨的寶貝別說是見過,就是聽也沒聽到過呀!這不是純心不想嫁姑娘又難為人嗎!還不如直說不想同意讓人痛快!為了不卷趙四爺的面子,又不得罪丞相,老兩口子想了想就說:“趙四爺,昨天只不過隨便和你說說,可你卻當真了,我們家的孩子那裡能配得上丞相家的二小姐。謝謝你為我家的事費心了。”

趙四爺一聽,便轉守為攻地說:“我說老秋頭,這兒女的終身大事也說說笑話?難道丞相還攀不上你們,難道我趙四爺的腿好使?你們這不是拿我取笑嗎!”

老秋頭又是賠笑又是賠禮:“那裡,那裡,都是我那天酒喝得太多了,得罪了四爺,請四爺不要見怪,也請轉告丞相大人千萬別生氣。”

正在這時,秋江從學堂回來了。一見到他,老秋頭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都是你惹的事,還不快給四爺下跪謝罪!”秋江一時被搞得暈頭轉 向,就問:“大伯、大娘,這是怎麼回事?”老秋頭就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秋江一聽笑了:“原來是這樣,這有何難”。說著就從箱子裡找出來一隻小匣子,然後遞給趙四爺:“我這匣子裡有一顆珠子,它就能呼風喚雨”。

趙四爺一愣:,接過匣子打開說一聲:“颳風”。馬上就聽到外面呼呼啦啦地刮起一陣大風。“住風”。趙四爺的話音一落,外面的風一下子就停了。“下雨了!”趙四爺又對珠子說了一聲。這時,外面“嘩嘩”地真地下起了雨。,一說“住雨”,外面的雨就不下了。這一下可樂壞了老秋頭這老兩口子,趙四爺也高興得不得了,秋江那個得意勁就更不用提了。 ‘

趙四爺回到丞相府,一見到丞相又吹開了:“姐夫,你別以我有眼不識泰山。昨天我一到老秋家,就看出他們不是平常的人,果然我的眼力不錯。你想要我把他們難住,我就知道難不住。我今天一去,把話一說,人家沒費勁就把寶珠給我了。”說著,趙四爺就把裝寶珠的匣子送到蘭丞相手裡。蘭丞相將信將疑地接過匣子,拿出寶珠一試,嗨,真是靈得很。蘭丞相沉思了一會兒,想到,我是丞相,既 然把話說出來了,又那能不算數呢!再說,秋家有這個寶貝,說明秋江這人非等閒之輩,將來也許成大器。所以將夫人找來一商量,就把事情向蘭二小姐說了。蘭二小姐也覺得秋江這人不一般,也就同意了。同意是同意,就是老秋家住在鄉下,她父母想,女兒嫁到那裡怕吃不了許多苦。最後一核計,決定在城裡為他們倆修築一處專門院宅。建好之後,就把秋江接到了城裡結了婚。秋江和二小姐結婚那天晚上,秋扛獨自一人來到後花園散步,忽然前面輕飄飄地走來一位女子。秋江定晴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李月娥。只見她懷中還抱著一個孩子。秋江又是驚奇又不滿意:“你早不來,晚不來,為啥偏偏這個時候來。”李月娥一聽,“撲吃”一笑地說:“我早來不行,晚來也不行?必須這個時候來。看吧,這孩子 是個男孩,是咱倆一夜夫妻之恩的見證。現在把他交給你。”秋江一 聽可為了難了?不知如何是好地說:“這怎麼能行.我和二姐還沒人洞房,給這個孩子要她怎麼辦?”

“有辦法”。李月娥說著從腰間掏出兩個杏子,遞給秋江說:“你先讓蘭二小姐把杏吃了,然後她就要孩子了。”說完就要走。秋江一把拉住李月娥的手說:“你不能走。”

李月娥輕輕把手抽回來.對秋江說:“我說過咱們只有一夜夫妻之恩,再說你已經和二小姐成婚了,快人洞房吧”。說完,李月娥就不見了。

秋江沒有辦法,只好把孩子抱進了洞房。蘭二小姐一看不禁問是怎麼回事。秋江說:“你先把杏子吃了,然後我再告訴你。”

蘭二小姐接過杏子吃完之後,秋江就對她講了李月娥的經過。最後說:“咱們的親事多虧李月娥。”蘭二小姐聽完之後。對李月娥也是萬分的感激。就在這時,蘭二小姐忽然覺得自己的乳頭鼓漲起來了,接著奶水就淌出來了。她忙把孩子抱過來餵奶。就這樣,蘭二小姐成婚的當天,就當了奶孩子的媽媽了。

一眨眼過了七、八年的光景了,秋江已成了宮廷中的教書先生了。當然,秋江的兒子——李月娥生的孩子也讀書了。秋江為了不忘李月娥對兒子的生養之恩,為兒子取名叫李原,意為原是李月娥所生。有一天,李原正和幾個孩子玩耍,也不知從那來了一位姑娘,手捧兩隻大如臉盆一樣的桃子,送給了李原,孩子一看這桃子又大又香,就想吃。姑娘忙說:“孩兒,你忘了,在這裡凡是有出奇的東西必先獻給皇上才對”。

聽了這話,小孩子才想了宮廷中的規矩。就捧著大桃去見皇上。皇上一見這又大又鮮美的桃子,驚喜地說:“啊!這真是兩隻仙桃啊!”這時,只聽空中有一個姑娘的聲音說:

“李月娥謝主隆恩,封我為仙。”

皇上抬頭一看,只見空中有一片白雲向東南而去。

後來,有人傳說,秋江這兒子是唐朝的開國元勳李淵,也有人說,趙四爺保媒有功,他的後代也成了宋朝的開國元勳趙匡胤。這事是真是假,誰也無法考證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