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籃球培訓市場初探:掙快錢者請繞道而行

互聯網+體育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留言

互聯網+體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蘆文正

紀胖說:

最新體育產經濟資料表明, 體育服務業成為僅次於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的支柱性產業。

體育培訓是體育服務業的重要組成, 也是體育服務業中現金流最穩定, 也是最有利於初創企業快速成長的主要細分領域。 而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足球和籃球培訓更是創業者的首選。

2017年, 《經濟學人》在中國體育產業報告中指出, 34%的中國人經常性地參與體育鍛煉, 較7年前28%有了大幅提升。 運動人口數量增加背後是體育培訓市場的蓬勃興起。

網易體育和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星火指南》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調研報告”(以下簡稱“《星火指南》”)顯示, 體育培訓市場規模約為2300億元。 其中, 青少年籃球培訓坐擁千億級別市場規模。

火爆市場背後亂象叢生

《星火指南》表示,

青少年培訓機構學員數量平均為739人, 中位數在300人。 參與籃球培訓的學員, 家庭經濟條件較好, 66%的學員家庭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單個家庭每月平均花在籃球培訓上的費用為1125元。 這些數字都一定程度反映了當下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的潛力。

因而這個市場在短短兩年時間, 湧入了不少創業者, 也出現了數量不少的培訓機構, 在沒有建立市場准入機制的現狀下, 現有培訓機構水準參差不齊。

廈門一位籃球愛好者透露, 他曾經想借助培訓機構的力量, 引導孩子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去, 但是看到現有的籃球培訓機構魚龍混雜, 真正用心做的機構太少, 所以最後他決定讓孩子在家裡練。

這位家長對有的培訓機構的教練很不滿, “有的機構請的教練就是兼職大學生, 自己打球還沒打明白, 怎麼教別人”。

在全國400多家籃球培訓機構中, 招攬兼職大學生充當教練的現象不是個例。 北京市籃球運動協會巡視專員、70歲高齡的籃球前輩王志國在看到青少年培訓領域的興起十分欣慰,

但同時也目睹了籃球培訓市場蓬勃發展背後的亂象, 於是他決定自費調研, 推動青少年籃球培訓能夠健康地向前走。

通過走訪深圳、揚州以及大慶等數十個城市後, 王志國發現, 青少年籃球培訓缺少規範的樣本和教材。

“教練教了, 孩子沒記住, 等於沒教, ”王志國說, “我問孩子怎麼投籃, 小學員們一個個只會比劃, 嘴上說不出來規範動作的要領。 ”

行業亂象也被前國手王仕鵬提及。 王仕鵬表示, 目前教孩子打球正確與否的評判標準還沒有出來。

王志國與王仕鵬所說的行業痛點, 也是國家體育總局在《2017青少年體育工作要點》中提及的工作重點。 完善國家示範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評定標準, 健全協力廠商評價機制成為指引培訓市場及機構未來良性發展的指南,

規範行業亂象成了當務之急。

王仕鵬認為青少年籃球培訓不僅只有商業上的意義。 “相對於籃球技巧來說, 籃球帶給青少年更多的是良好品質的培養, 這種品質會陪伴他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王仕鵬表示,籃球需要踏踏實實訓練,需要在場上團結隊友,需要尊重對手,這些都將塑造小學員們的品質。

但這些良好的初衷並沒有被從業者充分認識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籃球教練說:“我們老闆就愛用大學生兼職教練,一節課收小孩兒家長150塊錢,給兼職教練80,這樣做成本不高,他也不用費心經營,他覺得掙錢就行。”

據瞭解,這樣的老闆不是少數,用低成本掙快錢,只看重眼前商業利益全然不顧商業情懷和長遠發展,是很多培訓機構的真實想法或做法。可是在王志國看來,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實際上等同於做教育,這個行業掙不了快錢。

“如果只是為了賺大錢、賺快錢,就不要進來了,我們這一行比較苦,會耽誤你們掙錢,趕緊轉行。”王志國發自肺腑地說。

王志國認為,造成目前青少年籃球培訓亂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教練教不到位;二是各培訓機構的創業者太注重商業利益,忽視了籃球培訓的教育屬性。

“籃球培訓,表面看來是教授籃球技巧,其實真正目的是為了培養學員的意志品質,這是育人的行業,不是一個掙快錢的行業,”王志國不反對掙錢,但他認為做籃球培訓除了掙錢外,還有更大的意義和存在價值,他說,“掙錢不應該是最終目的,當你把培訓真正弄明白了、做好了,利潤自然就來了。

他不贊成為了壓縮成本、擴大規模以及商業化而丟掉行業最本質的東西。

王志國表示,從事籃球培訓的企業需要具備“三心二意”。“三心,指的是對籃球事業本身有愛心,對孩子有耐心,對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事業心,這個事業心,體現在不計較眼前利益與個人得失上。所謂二意,第一要有意志,第二,要有毅力。”如果不具備‘三心二意’,只想著急功近利,王志國認為一定會失敗。

教練在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真正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作用的是教練,教練的自身素質會直接影響培訓機構的聲譽以及生源。

據記者瞭解,目前青少年籃球培訓結構中的教練大多學歷水準較高,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練占比高達76%;全職教練比例約為43%。值得一提的是,一線城市籃球教練平均薪資約為8000元,調查顯示,約有67%的教練對自身收入較為滿意。通過對資料匯總並分析得出,籃球教練對自身工作很滿意,教練隊伍總體素質不低,而且有的教練還很有情懷。

一位元剛剛轉行的籃球教練對記者說:“雖然掙得不少,但是我也不幹了,我們老闆沒有情懷只想賺錢,我看不下去,他那種培訓就是坑學員。”

據悉,經過幾十年積累與探究,王志國即將出版《青少年籃球基本功訓練口訣》一書。出書的目的,就是要為籃球培訓行業寫一本實用的教材,希望它能夠成為青少年籃球培訓的標準和指南。解決王志國所說的籃球培訓沒有規範的樣本和教材的窘狀。

錢難賺,路難走

創始人想賺錢,無可厚非,但是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的錢真的好賺嗎?

目前,社會培訓是籃球培訓機構的主要業務也是主要盈利途徑,同時圍繞社會培訓衍生出了賽事遊學、政府採購、球員經紀、場地租賃、商業贊助。

《星火指南》表明,通過主營業務,即通過社會培訓產生盈利的機構占比極低,籃球培訓機構中僅有23.8%的企業依靠主營業務盈利。

網易體育頻道總監張黎表示,就現狀而言,培訓機構主營業務盈利狀況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較激烈,甚至有人為此打“價格戰”。

“這會導致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價格戰堅決不可取。”張黎說。

主營業務不掙錢,非主營業務盈利狀況就良好麼?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對於擁有自己場地的機構來說,場地租賃能夠帶來一定收入,但是談不上賺錢。

“頂多是減少場地空置率,”該人士說,“至於商業贊助,你可以去打聽,看看誰真拿到錢了,贊助的都是資源,沒有現金收入。”

王志國認為,青少年籃球培訓創業者應該更重視服務,也應該共同努力推進行業的規範化,為籃球事業的發展助力。

籃球培訓本身就是服務性行業,在經過起步階段的粗放式經營,後期各結構拼的就是服務,誰的服務更能讓消費者滿意,誰就有可能最後勝出。

王仕鵬最近也聯手國家隊隊友丁錦輝、易建聯成立了浙江薪火陣營籃球訓練營。據瞭解,未來薪火陣營將聯手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建設薪火陣營籃球訓練中心,組建教練團隊將輔助和推動義烏群星外國語學校體育教師、學校籃球隊水準的提升,同時向學校提供公益性質的教師培訓、學校籃球隊訓練課程,對學校籃球隊的訓練和發展給出具體訓練計畫和學生培養建議。

有了籃球前輩和籃球國手的參與,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會愈加理性和健康,千億級市場若能良性發展,勢必會促進體育產業5萬億夢想的達成。

”王仕鵬表示,籃球需要踏踏實實訓練,需要在場上團結隊友,需要尊重對手,這些都將塑造小學員們的品質。

但這些良好的初衷並沒有被從業者充分認識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籃球教練說:“我們老闆就愛用大學生兼職教練,一節課收小孩兒家長150塊錢,給兼職教練80,這樣做成本不高,他也不用費心經營,他覺得掙錢就行。”

據瞭解,這樣的老闆不是少數,用低成本掙快錢,只看重眼前商業利益全然不顧商業情懷和長遠發展,是很多培訓機構的真實想法或做法。可是在王志國看來,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實際上等同於做教育,這個行業掙不了快錢。

“如果只是為了賺大錢、賺快錢,就不要進來了,我們這一行比較苦,會耽誤你們掙錢,趕緊轉行。”王志國發自肺腑地說。

王志國認為,造成目前青少年籃球培訓亂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教練教不到位;二是各培訓機構的創業者太注重商業利益,忽視了籃球培訓的教育屬性。

“籃球培訓,表面看來是教授籃球技巧,其實真正目的是為了培養學員的意志品質,這是育人的行業,不是一個掙快錢的行業,”王志國不反對掙錢,但他認為做籃球培訓除了掙錢外,還有更大的意義和存在價值,他說,“掙錢不應該是最終目的,當你把培訓真正弄明白了、做好了,利潤自然就來了。

他不贊成為了壓縮成本、擴大規模以及商業化而丟掉行業最本質的東西。

王志國表示,從事籃球培訓的企業需要具備“三心二意”。“三心,指的是對籃球事業本身有愛心,對孩子有耐心,對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事業心,這個事業心,體現在不計較眼前利益與個人得失上。所謂二意,第一要有意志,第二,要有毅力。”如果不具備‘三心二意’,只想著急功近利,王志國認為一定會失敗。

教練在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真正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作用的是教練,教練的自身素質會直接影響培訓機構的聲譽以及生源。

據記者瞭解,目前青少年籃球培訓結構中的教練大多學歷水準較高,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練占比高達76%;全職教練比例約為43%。值得一提的是,一線城市籃球教練平均薪資約為8000元,調查顯示,約有67%的教練對自身收入較為滿意。通過對資料匯總並分析得出,籃球教練對自身工作很滿意,教練隊伍總體素質不低,而且有的教練還很有情懷。

一位元剛剛轉行的籃球教練對記者說:“雖然掙得不少,但是我也不幹了,我們老闆沒有情懷只想賺錢,我看不下去,他那種培訓就是坑學員。”

據悉,經過幾十年積累與探究,王志國即將出版《青少年籃球基本功訓練口訣》一書。出書的目的,就是要為籃球培訓行業寫一本實用的教材,希望它能夠成為青少年籃球培訓的標準和指南。解決王志國所說的籃球培訓沒有規範的樣本和教材的窘狀。

錢難賺,路難走

創始人想賺錢,無可厚非,但是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的錢真的好賺嗎?

目前,社會培訓是籃球培訓機構的主要業務也是主要盈利途徑,同時圍繞社會培訓衍生出了賽事遊學、政府採購、球員經紀、場地租賃、商業贊助。

《星火指南》表明,通過主營業務,即通過社會培訓產生盈利的機構占比極低,籃球培訓機構中僅有23.8%的企業依靠主營業務盈利。

網易體育頻道總監張黎表示,就現狀而言,培訓機構主營業務盈利狀況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較激烈,甚至有人為此打“價格戰”。

“這會導致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價格戰堅決不可取。”張黎說。

主營業務不掙錢,非主營業務盈利狀況就良好麼?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對於擁有自己場地的機構來說,場地租賃能夠帶來一定收入,但是談不上賺錢。

“頂多是減少場地空置率,”該人士說,“至於商業贊助,你可以去打聽,看看誰真拿到錢了,贊助的都是資源,沒有現金收入。”

王志國認為,青少年籃球培訓創業者應該更重視服務,也應該共同努力推進行業的規範化,為籃球事業的發展助力。

籃球培訓本身就是服務性行業,在經過起步階段的粗放式經營,後期各結構拼的就是服務,誰的服務更能讓消費者滿意,誰就有可能最後勝出。

王仕鵬最近也聯手國家隊隊友丁錦輝、易建聯成立了浙江薪火陣營籃球訓練營。據瞭解,未來薪火陣營將聯手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建設薪火陣營籃球訓練中心,組建教練團隊將輔助和推動義烏群星外國語學校體育教師、學校籃球隊水準的提升,同時向學校提供公益性質的教師培訓、學校籃球隊訓練課程,對學校籃球隊的訓練和發展給出具體訓練計畫和學生培養建議。

有了籃球前輩和籃球國手的參與,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會愈加理性和健康,千億級市場若能良性發展,勢必會促進體育產業5萬億夢想的達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