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藥預防流感!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為您開出預防流感方

【豫網訊】(豫網-河南門戶 王秋紅 劉琪)入冬以來, 流感高發, 各地醫院兒科、發熱門診爆滿。 國家疾控中心也發出警示:我國已進入流感高峰季節, 病例比例達到近4年來最高!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張麗紅為廣大市民及時開出易喝又好用的預防流感方。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中醫稱為時行感冒, 是由於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是外感風邪引起的肺系疾病。

臨床以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全身酸痛、嘔吐腹瀉等為主要表現, 四季均可發生, 尤以冬春兩季為多, 具有廣泛的傳染性、流行性, 病情比普通感冒重, 突然起病, 全身症狀明顯。

 預防流感方

自立冬以來, 廣大市民羊肉、牛肉等肉類的食入量增加, 易導致積滯和內熱, 加上今年入冬後雨水少, 天氣比較乾燥, 所以預防流感原則是辛涼甘潤、消食導滯,

市民可以選用以下方法進行預防性服用。

成人預防流感方:

1.預防流感方

桑葉15g、杏仁10g、浙貝10g、玄參15g、枇杷葉10g、桔梗10g、神曲15g、布渣葉15g、木蝴蝶10g、葛根30g、甘草6g。

此方可用5碗水, 煎煮15至20分鐘, 適合於2至3人服用(適用於預防)。

如果已經開始出現感冒症狀, 將此方加3碗水(一人量), 煎煮15分鐘, 熄火前加薄荷6克後下, 青蒿15克後下, 再煎5分鐘, 熄火後焗15分鐘後溫服。 一天2次。 服後喝熱粥, 連服3天。

該方中桑葉、枇杷葉疏散風熱而泄肺熱, 並起到透邪的作用;杏仁、浙貝宣肺止咳;玄參、桔梗養陰利咽;葛根升陽解肌透濕;神曲、布渣葉消食導滯。 全方清熱不傷陰, 潤燥不礙表, 共湊疏表潤燥之效, 且藥性平和, 適合於不同體質之預防流感。

2. 預防流感食療方

俗話說, “冬吃蘿蔔夏吃姜, 不勞醫生開處方”, 進入冬季以後, 白蘿蔔又脆又甜, 且價格便宜, 也是食療防病的好處方, 建議每週吃2次白蘿蔔, 也可以有預防流感的作用。

做法:將白蘿蔔切片, 用少量油和蒜蓉熱鍋後將白蘿蔔下鍋, 用大火炒軟, 加少量鹽和水燜煮至熟爛即可。 此烹調方法, 既有清熱消食導滯之效, 又不顯寒涼, 適合於各類體質的人群。

小兒預防流感方

金銀花5g、桑葉6g、萊菔子8g、陳皮6g、蘆根10g、菊花6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麥芽10g、板藍根3g、生甘草2g。

煎煮法:將中藥加水兩碗(約300 mL), 浸泡5分鐘, 急火煎煮, 開鍋後小火10分鐘左右, 煎出液約150mL, 過濾取汁;第2煎加水一碗半(約200 mL), 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鐘, 煎出液約100mL, 過濾取汁, 與第1煎藥液合併後, 分次飲用。

服法:每日1劑, 連續服用3~5天。 3歲以內嬰幼兒每次50mL, 每日2次;3~6歲每次100mL, 每日2次;6歲以上每次150mL, 每日2次。

中醫注重預防, 能夠在疾病未發之時, 及早發現問題進行干預, 同時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和辨證施治, 如果患者出現發熱惡寒等疑似流感的症狀, 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在醫生指導下辨證正確用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