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亞裔學生難道都是“天才”!這樣的爸媽你熟悉嗎?

一位11歲亞裔男孩在美國網路上火了, 原因是這位名叫Daniel Liu的小男孩小小年紀就出現在了美國俄亥俄州托雷多大學旁聽有機化學的課程,

不僅如此, 據說Daniel還對一同上課的大學生們表示:“如果你們聽不懂, 或者有疑問都可以問我”。

其實小Daniel在美國早就出名了, 他還跟美國著名科學家比爾·奈(Bill Nye)見面合照過, 對此不少美國網友感歎:“光是這11歲的小孩就已經超越了我人生所有的成就”。

而歪果仁關於“天才論”的討論則一直就沒有消停過, 亞裔學生為什麼學習好呢?他們眼中的亞裔家長是什麼樣的?不遠萬里求學海外, 有什麼實實在在的技巧可以提升學習效率?下面我們一個個來說, 別著急, 信息量有點大!

一、神經可塑性引發“天才論”, 亞裔學生就是聰明嗎?

科學研究表明, 人的智商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有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堅信自己會更聰明,

那他還真的有可能變得更聰明!

小編可不是在故弄玄虛, 神經系統科學家Jackie Giovanniello曾經解釋了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這個詞一方面說明了個人行為對大腦發展變化存在影響, 一方面也說明了突觸聯繫(synaptic connections)和神經回路會通過自身的變化影響人類活動。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 就是我們的大腦有能力自動加強甚至創造出新的聯繫, 進而影響我們的各種行為表現。

雖然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相信大腦結構在出生時已經基本定型, 但他們同時也發現了神經形成(新腦細胞的誕生和分化)的證據。

怎麼樣, 是不是很神奇, 於是很多歪果仁網友就猜測:“亞裔學生天生就比美國學生聰明, 他們學術能力突出是大腦‘自動升級’的功勞!”

不過這結論顯然並不靠譜, 雖然聽起來很高級……

二、因表現突出遭人排擠, 亞裔學生能力有多強?

說到亞裔學生在海外表現突出,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究竟有多好呢?

據統計, 亞裔美籍學生在美國總人口中只占了4%, 然而這些學生在全美高校裡的學術表現卻遙遙領先, 且亞裔學生在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會群體中也占了不小比例, 遠比上述的4%高很多(斯坦福24%;哈佛大學18%;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25%)。

在美國所有種族裡, 25歲以上擁有學士學位比例最大的就是亞裔美國人, 而這些人不僅僅在學習階段超越了他們的同齡人, 研究表明他們在畢業參加工作後的薪水也普遍較高, 早在2002年的時候, 他們的年收入就比美國其他種族高出了1萬美金。

所以不少美國的學生, 家長甚至老師都有同樣的懷疑——亞裔人群的學習能力高於本土美國人。 不開玩笑, 小編在美國的朋友還因為自己學習能力強,且在學校的社團表現突出,被寄宿家庭認為她“搶了”自家孩子的風光,受到了排擠……哎,總結起來一句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

三、聰不聰明源於家庭,歪果仁眼中的亞裔家長

但真的是因為亞裔學生比美國,或者說海外本土的學生聰明嗎?這個說話終究還是不能完全被信服的,那麼亞洲學生和美國學生相比,兩者的差別到底在於什呢?

有外媒表示,亞裔學生和外國本土學生的學術表現差異就在於家庭對學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那麼,在外媒眼裡,亞裔家長有哪些教育模式是絕大部分美國家長不會採取的呢?下面就是外媒眼中亞裔家長教育“寶典”裡的制勝秘訣:

1

秘訣No.1——學生定位清晰

亞洲家庭喜歡對家庭中所有成員的身份明確定位,就連孩子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歪果仁的眼裡,亞裔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要比同齡的美國孩子清晰很多,並且通常帶有具體明瞭的任務(比如學習,考試等)。

歪果仁認為,亞裔家長通常會這樣告訴他們的孩子:

第一,你要尊敬並服從父母和其他長輩;

第二,學習成績好就等於你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另一方面,歪果仁心中的亞裔家長也有色彩分明的特點,比如:

1.他們會管理孩子放學之後的時間;

2.他們非常願意充當孩子在課餘時間的督導;

3.他們會反復給孩子灌輸學習成績的重要性;

4.他們對於老師有著極高的尊重和信任;

2

秘訣No.2——獎罰分明的成績導向型

雖說亞裔家長和美國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獎罰措施,但兩者的目的卻大不相同,亞裔家長給孩子獎勵多半是為了表揚孩子取得了好成績,並鼓勵他們保持下去;而大部分西方家長會給學術表現很一般的孩子一些獎勵,為得是讓他們“不至於太傷自尊”,西方很多家長擔憂的並非是孩子的成績,而是怕孩子由於成績不佳引發心理問題。

所以這就是兩者之間本質的不同,絕大部分外國家長更偏向學習對於心理狀態的影響,而亞裔家長相比之下呈現明顯的成績導向型。

四、學習成績靠自己,什麼技巧值得一試?

留學生們年紀輕輕走出國門,大洋彼岸一定有夢想,但其實也一定少不了辛苦和迷茫。不少中國留學生出國後會對家長督導行為的缺失感到些許不適應,一時間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日已累計的課業壓力有些無所適從,有的留學生表示:“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所以接下來,“天才論”聊了許久的我們,也該說一些實實在在的乾貨了。下面這些實用學習技巧,送給每一位遠赴夢想的你:

1

通過多種方式學習

有這麼一種說法,當你運用盡可能多的方式去達成一件事的時候,結果理想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所以,學習也不例外,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經常讀自己的課堂筆記、研究課本、看相關視頻、創建思維導圖、把自己所學講給別人、尋找不同的解決途徑,這些方法會加深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而且更有助於活學活用。

2

時間平均分,不“偏愛”一門學科

如果你在同時準備很多門考試,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每天的複習做好精心的規劃,目的是把一天的時間平均分配給多門學科,而不要一天只學一門。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人們長時間專注一門學科時會因疲憊而產生混淆,而穿插著學習會減少這種疲勞所造成的效率低下。

3

複習有節奏,堅決抵制突擊

你知道複習也要有節奏嘛?科學表明,複習最佳的節奏把握是這樣的:

第一次複習:學習到新知識後第一天;

第二次複習:與第一次複習隔3天;

第三次複習:與第二次複習隔7天;

第四次複習:與第三次複習隔21天;

第五次複習:與第四次複習隔30天;

第六次複習:與第五次複習隔45天;

第七次複習:與第六次複習隔60天;

4

上課請坐前排啊朋友們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現有的成績,那麼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座位往前調。別不當真,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喜歡儘量往後做,但有資料證明:坐在前排的學生中成績好的占80%,做在中間這個比例就會下降至71%,而坐到後排後數字會繼續下滑到68%!

5

記筆記不要用電腦,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科學家建議,學生在上課記筆記的時候儘量用手寫的方式,而不是用筆記型電腦。因為學生在手寫記筆記的時候通常會對筆記內容有個思考再加工的過程,有的時候還會自己總結一句話標注上,這樣等於在記筆記的同時添加了自己的思考;而用電腦記筆記的學生大部分情況下傾向於一字一句地記錄老師所講內容,這樣的過程比較機械,沒有手寫記憶的效果好,一項研究表明:習慣手寫記筆記的學生在效率和成績的表現上更為優秀。

6

每段學習間隙,給自己點小獎勵可好?

腦力勞動是消耗能量的,所以在學習的間隙不妨給自己一些小小的treat,這樣不僅能緩解腦力的消耗,還可以給學生帶來一點成就感或者滿足感,促使自己換個心情繼續努力。Treat的方式很多,比如:出去散散步、吃點健康的小零食、聽聽音樂、伸展一下腿腳、演奏一件樂器、洗個淋浴等。

留學之路任重道遠,夢想之約千里趕赴。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方法,讓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駕馭,縱然平凡的我們並不都是傳說中的“天才”,但勇敢的你們值得擁有學子們生命力極強的精彩。

小編在美國的朋友還因為自己學習能力強,且在學校的社團表現突出,被寄宿家庭認為她“搶了”自家孩子的風光,受到了排擠……哎,總結起來一句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

三、聰不聰明源於家庭,歪果仁眼中的亞裔家長

但真的是因為亞裔學生比美國,或者說海外本土的學生聰明嗎?這個說話終究還是不能完全被信服的,那麼亞洲學生和美國學生相比,兩者的差別到底在於什呢?

有外媒表示,亞裔學生和外國本土學生的學術表現差異就在於家庭對學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那麼,在外媒眼裡,亞裔家長有哪些教育模式是絕大部分美國家長不會採取的呢?下面就是外媒眼中亞裔家長教育“寶典”裡的制勝秘訣:

1

秘訣No.1——學生定位清晰

亞洲家庭喜歡對家庭中所有成員的身份明確定位,就連孩子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歪果仁的眼裡,亞裔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要比同齡的美國孩子清晰很多,並且通常帶有具體明瞭的任務(比如學習,考試等)。

歪果仁認為,亞裔家長通常會這樣告訴他們的孩子:

第一,你要尊敬並服從父母和其他長輩;

第二,學習成績好就等於你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另一方面,歪果仁心中的亞裔家長也有色彩分明的特點,比如:

1.他們會管理孩子放學之後的時間;

2.他們非常願意充當孩子在課餘時間的督導;

3.他們會反復給孩子灌輸學習成績的重要性;

4.他們對於老師有著極高的尊重和信任;

2

秘訣No.2——獎罰分明的成績導向型

雖說亞裔家長和美國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獎罰措施,但兩者的目的卻大不相同,亞裔家長給孩子獎勵多半是為了表揚孩子取得了好成績,並鼓勵他們保持下去;而大部分西方家長會給學術表現很一般的孩子一些獎勵,為得是讓他們“不至於太傷自尊”,西方很多家長擔憂的並非是孩子的成績,而是怕孩子由於成績不佳引發心理問題。

所以這就是兩者之間本質的不同,絕大部分外國家長更偏向學習對於心理狀態的影響,而亞裔家長相比之下呈現明顯的成績導向型。

四、學習成績靠自己,什麼技巧值得一試?

留學生們年紀輕輕走出國門,大洋彼岸一定有夢想,但其實也一定少不了辛苦和迷茫。不少中國留學生出國後會對家長督導行為的缺失感到些許不適應,一時間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日已累計的課業壓力有些無所適從,有的留學生表示:“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所以接下來,“天才論”聊了許久的我們,也該說一些實實在在的乾貨了。下面這些實用學習技巧,送給每一位遠赴夢想的你:

1

通過多種方式學習

有這麼一種說法,當你運用盡可能多的方式去達成一件事的時候,結果理想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所以,學習也不例外,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經常讀自己的課堂筆記、研究課本、看相關視頻、創建思維導圖、把自己所學講給別人、尋找不同的解決途徑,這些方法會加深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而且更有助於活學活用。

2

時間平均分,不“偏愛”一門學科

如果你在同時準備很多門考試,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每天的複習做好精心的規劃,目的是把一天的時間平均分配給多門學科,而不要一天只學一門。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人們長時間專注一門學科時會因疲憊而產生混淆,而穿插著學習會減少這種疲勞所造成的效率低下。

3

複習有節奏,堅決抵制突擊

你知道複習也要有節奏嘛?科學表明,複習最佳的節奏把握是這樣的:

第一次複習:學習到新知識後第一天;

第二次複習:與第一次複習隔3天;

第三次複習:與第二次複習隔7天;

第四次複習:與第三次複習隔21天;

第五次複習:與第四次複習隔30天;

第六次複習:與第五次複習隔45天;

第七次複習:與第六次複習隔60天;

4

上課請坐前排啊朋友們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現有的成績,那麼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座位往前調。別不當真,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喜歡儘量往後做,但有資料證明:坐在前排的學生中成績好的占80%,做在中間這個比例就會下降至71%,而坐到後排後數字會繼續下滑到68%!

5

記筆記不要用電腦,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科學家建議,學生在上課記筆記的時候儘量用手寫的方式,而不是用筆記型電腦。因為學生在手寫記筆記的時候通常會對筆記內容有個思考再加工的過程,有的時候還會自己總結一句話標注上,這樣等於在記筆記的同時添加了自己的思考;而用電腦記筆記的學生大部分情況下傾向於一字一句地記錄老師所講內容,這樣的過程比較機械,沒有手寫記憶的效果好,一項研究表明:習慣手寫記筆記的學生在效率和成績的表現上更為優秀。

6

每段學習間隙,給自己點小獎勵可好?

腦力勞動是消耗能量的,所以在學習的間隙不妨給自己一些小小的treat,這樣不僅能緩解腦力的消耗,還可以給學生帶來一點成就感或者滿足感,促使自己換個心情繼續努力。Treat的方式很多,比如:出去散散步、吃點健康的小零食、聽聽音樂、伸展一下腿腳、演奏一件樂器、洗個淋浴等。

留學之路任重道遠,夢想之約千里趕赴。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方法,讓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駕馭,縱然平凡的我們並不都是傳說中的“天才”,但勇敢的你們值得擁有學子們生命力極強的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