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看待如今校園貸

校園貸的起因事件是由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學生, 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學的身份, 從不同的校園金融平臺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高達數十萬元, 而當無力償還時選擇跳樓自殺。

現如今因為校園貸引發的借貸問題, 已經屢見不鮮, 那麼追其根源是什麼讓現在的大學生頻繁的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借貸呢?今天作為一名在校的大三學生說說對此類型的事情看法。

從上圖可以看出近8成左右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來源直接和父母有關, 只有近2成的大學生靠校內外兼職來獲取生活費, 這不難看出, 雖說大學生已經從高中封閉的環境邁入到大學這個社會中來, 但絕大多數還是離不開父母的經濟來源, 而正因如此, 現在大學生大多缺乏獨立性, 對父母依賴性還是偏多, 這種情況下, 對於借貸的興起, 我想這或許是個根源。

而大多數大學生生活費分配比例大概如上圖所示,

用在學習上的經費僅占自己總花銷的5.7%左右, 大部分都花在了日常飲食, 購物, 娛樂等, 而網購則是許多大學生青睞的物件。

像小編所在的學校, 每天校門口各種快遞收發點, 至少一天會有過數千甚至節假日達到過萬件快遞, 網購已經成為大學生又一花銷的途徑, 而在這種情況下, 很少有大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費進行合理的規劃, 而是覺得今天看著這個東西好, 就買下來, 等月中或月底錢不夠用時, 再向宿舍的或者其他平臺進行借貸, 以此來抵消之前的開支。

據我所瞭解, 一個班假如有70個人, 有4成左右的同學生活費每月在1000-1500元之間, 約3成左右的同學生活費每月在1200元以下, 剩下2-3成左右的同學生活費則在1500元以上, 實際大學每個同學之間的家庭經濟狀況有時候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我問過我認識的同學裡, 曾問道他們是否有每個月對自己花銷進行記帳的習慣, 8成左右的同學回答都是沒有, 覺得沒那個必要, 錢花完了就花完了。

只有約2成左右的同學會記下自己生活費的去向, 並在下個月月初對生活費進行規劃。

借貸平臺的興起為大學生提供了一條捷徑, 更容易獲取金錢, 但是在這背後, 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 又為之後還補上錢埋下了隱患, 最終導致校園借貸案件的頻發, 小編在這裡想說的是, 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 但是往往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可以承擔並自己有解決事情的能力, 在發生問題的時候, 往往不和父母溝通, 自己一個人承擔, 最終導致問題僵化。

小編希望身為大學生的我們, 更應該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和安全意識, 沒事的時候多和父母溝通, 不要把心事藏在自己的心裡不說, 多和父母溝通讓父母瞭解你的情況, 這樣才可以儘量避免問題的發生。

大學是純真的, 是青春的, 是個性的, 我希望同是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可以在大學四年裡用智慧去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可以收穫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