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騙子盯上高收入高學歷高齡群體 打電話到反詐中心試探

年關逼近, 詐騙分子變得愈發瘋狂。 近期繼教授、醫生、校長被騙鉅款後, 一周之內兩名女博士相繼中招。 在去年廣州市電信詐騙發案大幅下降的同時, 電信詐騙在歲末年初形成反彈之勢, 老套的“冒充公檢法”屢屢得逞, 而且目標集中于“三高”(高收入、高年齡、高學歷)群體, 甚至“沒錢也要騙你”, 讓你貸款、賣房、抵押直至榨幹你最後一滴血汗。

面對“洗腦”式的設局和不斷升級的“劇本”, 如何提高防範詐騙意識和技能, 識破騙子的“套路”, 不給其可乘之機?近日, 本報記者專訪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資深反詐專家,

見招拆招, 深入剖析騙子招數和防騙秘訣, 一招制勝。

歲末年初向來是詐騙尤其是電信網路詐騙的高發期, 而大城市經濟發達, 財富集中, 往往成為詐騙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標。 警情分析顯示, 去年第四季度, 在全市各類警情均呈大幅下降趨勢的情況下, 詐騙類警情反而出現反彈, 同比上升15.8%, 遠郊區域同比升幅均超過20%, 非接觸型詐騙(電信網路詐騙)警情仍然是詐騙類警情的主要類型, 占80.4%。

案例1

八旬老夫妻遭遇“連環騙”

一生積蓄300萬元被騙光

退休多年的孟奶奶(化名)近日在家裡接到了自稱“電信局”工作人員“趙先生”的電話。

“趙先生”稱, 孟奶奶與其丈夫名下除正在使用的座機號碼外, 還開通了另一個電話, 在K市涉及違法犯罪活動。

孟奶奶自是否定了對方的說法, 但“趙先生”又詢問她是否曾去過K市、是否丟失過身份證。 待孟奶奶一一否定後, “趙先生”添加了她的微信, 給她發來幾張有她名字的存摺照片、涉案材料照片、調查函照片等。

孟奶奶嚇得魂不附體, 連聲詢問自己該如何洗清嫌疑, 殊不知她此刻的反應正中了對方設下的“圈套”。

第二天, 有一女子曾某假扮“公安機關協勤人員”, 上門找到了孟奶奶和孟爺爺, 出示一張印有紅色印章的證件後, 讓孟奶奶與“夏檢察長”通話。 “夏檢察長”稱曾某是K市檢察院辦事人員, 要求孟家夫婦配合調查, 將所有財產資料及身份資料都交給曾某, 並要求兩人對此事絕對保密。

孟家夫婦全部照辦後, 第三天繼續隨曾某到銀行轉帳用以“配合進行資金調查”。

曾某謊稱自己是孟奶奶的侄女, 帶著老夫婦去了4家銀行, 以買房為名, 將老夫婦300萬余元存款全部轉走, 然後讓兩老回家等候結果。

數天后, 孟爺爺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有關“案中案, 連環騙”的新聞, 發現新聞所述與自己的遭遇十分相似, 故而有所懷疑。 孟爺爺與孟奶奶商量後, 一同前往附近的檢察院諮詢案情。 檢察院工作人員聽了老夫婦描述後, 便知老夫婦是上當了, 所有調查材料與證件都是騙子偽造的。 老夫婦連忙報警, 然而為時已晚, 省吃儉用一生300萬元積蓄已全部送給了騙子。 想到自己與丈夫辛苦勞碌幾十年所得一去不復, 想到若子女得知自己將錢全部交給了騙子,

孟奶奶滿心不甘和恐慌, 痛苦又悔恨。

案例2

一家醫院兩高知齊“中招”

科室主任被誘騙600萬元

1月7日, 越秀區某醫院一位元醫學女博士在單位辦公室接到一個陌生來電, 對方自稱是“廣州總局警員”, 告知事主“涉嫌一起北京洗錢案件”, 並以“國家保密案件”為由, 要求其添加QQ, 指引事主登錄一個虛假“檢察院”網址, 查看其涉案的“搜查令”。

在對方的連環套之下, 這位女事主一步步掉進了陷阱, 其間, 騙子以防止其他嫌疑人動用事主資產和提供“財力證明”為由, 誘騙事主通過銀行轉帳到騙子指定的帳戶, 共計騙取事主30余萬元。 據悉, 這也是近期一周之內連續發生的第二起女博士被騙案。

無獨有偶, 不久前該醫院已經發生過同類事件。

2017年8月期間, 一位在該醫院任職科室主任、教授的事主, 被一通所謂“公檢法”來電, 以事主“涉嫌一宗洗錢案”為由, 通過誘騙其銀行轉帳繳納所謂“保釋金”的方式, 詐騙事主600多萬元。

分析

教授醫生校長齊進迷魂陣

多宗案件詐騙金額超百萬

冒充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等國家執法、司法機關的騙局, 是諸多電信詐騙手法中危害最大、單案案值最高的詐騙手法。 據統計, “冒充公檢法”在去年整個詐騙案件中的占比不到10%, 但所占的金額卻超過了40%以上。

在近期(2017年10月至今)發生的16宗損失金額100萬元以上的電信詐騙案中, 其中11宗行騙手法為“冒充公檢法”。 主要涉及人群有教授、醫生、校長、博士、財務、公司職員、中老年人等, 分佈在越秀、海珠等老城區。

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劉超說,這些受騙群體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即高收入、高年齡、高學歷。詐騙分子利用大資料從不法管道獲取個人資訊,並針對這些資訊專門培訓、編寫“劇本”,然後精准發送資訊,大部分在國外設置窩點,先是冒充各類企事業單位客服人員,比如電信、工商,說你的××資料洩密了,然後冒充“公檢法”找你審案,並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對你進行恐嚇,接著就開始“洗腦”,叫你去開房、開網銀轉帳到所謂的“安全帳戶”,“實際上這個時候錢已經從網上直接轉到國外去了。”

劉超說,詐騙分子正是利用了“三高”群體對黨和政府的無比信任,長期遵紀守法,也沒有跟公檢法打交道的經驗,同時長期不參加社會活動,或者因獨居、子女不在身邊而進行詐騙,帶來的社會危害和個人創傷十分巨大,嚴重透支了公信力。

“冒充公檢法”雖說手法老套,但騙子屢試不爽。不少受騙者在回憶被騙轉帳的那一刻時幾乎都會說道:稀裡糊塗,當時仿佛著魔一般被騙子控制住,就轉了賬。騙子的“魔力”從哪裡來的呢?

“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思路簡單來說,就是給事主製造麻煩,然後又幫事主解決問題。資深反詐專家分析,首先騙子精准地掌握了事主的個人資訊,每一步騙局都設置得“那麼巧,那麼精准”。同時,在警方的強力打擊下,詐騙分子也在不斷調整詐騙策略,從以往利用網路平臺大規模“撒網式”群呼,轉變為事先掌握特定人群身份資訊,進行有針對性的人工“點對點”直呼,這種詐騙方式的隱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眾的上當概率也更高。

而不少“三高”受騙者工作生活環境單一,平時不怎麼關注社會新聞,包括一些中老年人長期與社會脫節,也是造成被騙原因之一。在行騙過程中,騙子每一步提出的要求都會讓事主感覺是合理的,比如說聲稱身份資訊洩露,還會“煞有介事”地提醒事主注意防詐騙,甚至讓事主感覺騙子是在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準確地掌握了事主每一步的心理需求,比如絕大多數人都是怕麻煩的:不願意或者恐懼與公安機關打交道。

同時,由於詐騙分子以“洩密”為由進行了心理攻勢和恐嚇誘騙,事主受騙轉帳匯款後往往不敢告知親友,也不敢報警求助,事隔數日甚至一兩周後方才醒悟被騙。

較量

騙子為隔斷反詐中心預警

竟指引事主手機轉接空號

為什麼不少事主事後反映,平時也有接到過公安機關的防詐騙宣傳資料,但仍然上當呢?

資深反詐專家表示,騙子在與公安機關的較量中,也知道警方的防騙措施,因此專門針對警方的勸阻措施設計劇本,研究對策。比如聲稱這個案件是中央調查專案組負責的,級別很高,當地公安不知情,然後恐嚇事主不能“洩密”,一說就會加重你的罪行,因此有民警上門來勸阻時,事主都不敢吭聲。

與此同時,騙子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據悉,騙子每天收工後,還會專門開會總結經驗教訓,研討如何提高詐騙的成功率。比如拿出一段錄音來分析,為什麼說了這麼久對方還沒轉帳,分析是哪裡出了漏洞和破綻;如果成功了,則還會當場拿出現金來進行獎勵,作為激勵手段。甚至,騙子為了有針對性地修改“劇本”,還會假扮事主打電話到反詐中心來試探反應。

有事主被騙子“洗腦”後變得“六親不認”,而且還充滿了榮譽感,認為自己是在給國家辦事。

資深反詐專家說,在辦案中曾經發生過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比如有女士在轉帳的那一刻,丈夫回來了,看到妻子要轉帳,砸電腦都阻止不了,只能馬上報警;有事主接到騙子指令後,三更半夜拿了30萬元現金從市區打計程車到增城,按照要求把現金扔到公廁中;還有的事主在被警方勸阻後,自稱醒悟了,結果後來還是偷偷給騙子轉錢;還有荔灣的一名女事主,被深度“洗腦”後,家屬都勸阻不了,不讓她轉帳就要跳樓。

同時,騙子的手法也在不斷更新升級,比如近期,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即廣州市反詐中心)發現,騙子為了隔斷反詐中心向群眾發起的預警,竟然指引事主手機轉接至空號。甚至不斷修改“詐騙劇本”,出現了“騙中騙”、“連環騙”新型手法。

識破

對可疑電話先掛斷再回撥

騙子雖然套路深也怕這招

專家表示,在騙子“冒充公檢法”的每個實施環節,依然有很多破綻可以阻止被騙:

1.騙子常常通過顯示本地的手機號致電事主,稱事主涉案,要給事主轉電話至北京公安部門接受調查。

分析:大部分人群一般對異地電話警惕性較高,使用本地號碼致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主警惕。另由於北京是首都,為中央機關所在,謊稱與首都相關能製造出權威的假像。

2.騙子一般不准事主掛斷電話,即使斷線也不讓回撥。

分析:騙子使用境外改號軟體撥打事主電話,若事主回撥會得到空號或無法接通的提示,從而使騙局敗露。

3.騙子要求事主“配合調查”但決不可透露給親友,否則將觸犯“洩密罪”。一般會指引事主到賓館開房“接受調查”。

分析:騙子使用“空間隔離”方式,同時加上“法律”威嚇事主,阻斷事主向外界諮詢求助的機會。

4.騙子冒充“公檢法”行騙時,通常會給事主發送偽造的通緝令。

分析:普通人習慣眼見為實,故此介入視覺刺激,令事主感覺可信。另外,群眾大多不具有分辨通緝令真偽的能力,即使偽造的通緝令漏洞百出,因前方鋪墊已使事主焦慮慌亂,故不會再去注意漏洞。

5.騙子有時會指定要事主籌集大量金額才能“證明清白”,如128萬元、160萬元等。

分析:指定金額,一是出於騙子貪得無厭的本性,二是為了試探事主的財力。

6.騙子騙到第一筆錢後,通常不會收手,而是將事主電話轉至另一個“調查機關”。

分析:事主已被“洗腦”,對騙子的說辭深信不疑。騙子將事主引入環環相扣的圈套,即使事主沒有存款也會暗示事主借貸、抵押,直到榨幹事主財產。

7.如果身邊有老年人開U盾一定要警惕。

分析:因為老年人開U盾需求不大,而且如果老人單獨一個人去賓館,還要一定能上網的那種,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打擊

高峰期日均上千勸阻電話

提前介入保護群眾錢袋子

為有效打擊詐騙分子的囂張氣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財產,廣州市公安局牽頭會同銀行、電信運營商等部門,依託110接處警平臺,建成 “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即廣州市反詐中心),實現公安機關相關業務警種、銀行機構、電信運營商派員帶資源和許可權進駐廣州市反詐中心合署辦公的新型實戰化運作模式,從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事前、事中、事後開展全鏈條、全環節的防範打擊治理,通過電信網路詐騙案件接處警、涉案資金快速處置、防範詐騙電話勸阻、資訊處置、研判偵查等手段,全方位配合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成效顯著。

據介紹,2017年,全市所立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24.7%。其中“冒充公檢法”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4.8%;“冒充關係人”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4.2%;“網路詐騙”警情同比下降24.9%;“短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68.9%。

2017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打掉電信詐騙團夥53個,實際破獲案件3421起,同比上升89.8%;逮捕電信詐騙案件嫌疑人760名,同比上升17.8%;起訴電信詐騙案件1730宗,同比上升23%。

2017年,通過直接勸阻、快速攔截等措施,已成功為9萬多名群眾挽回2.94億元的經濟損失。特別是2017年4月份以來,廣州市反詐中心應用多個科技系統挖掘預警資料,提前介入,提醒、勸阻潛在被騙群眾8.6萬多人,高峰時期曾日均撥打勸阻電話1000多個,從源頭上降低群眾被騙可能性,大大壓減了詐騙案件的發生,保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追還

發現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

提供證據“秒鎖”騙子帳戶

“被騙後該怎麼辦?我的錢還能不能追得回來?”這是所有被騙者醒悟後最關心的事。“趕緊報警,越快越好。事發過了幾天才來報警的,資金一旦流入境外,希望會越來越渺茫。”反詐專家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剛轉完賬發現被騙,馬上報警,同時提供完整的嫌疑帳號和轉帳憑條。這樣既方便公安機關快速處置,又可以作為報警時的證據。反詐中心通過涉案資金快速處置機制,直接將涉案帳戶“秒鎖”並緊急止付。即使贓款到了詐騙分子的帳戶,對方也無法操作。

警方在快速攔截成功後,可以通過被騙資金原路返還新機制,幫助事主挽回損失。根據2016年底出臺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有關實施細則,銀行只要看到公安機關出具的法律文書,查驗證件後,資金沒有異議就可直接返還事主。據悉,廣州警方根據實施細則已制定相關工作規定,對符合被騙資金原路返還的案件進行全面梳理,至今已成功為246名被騙群眾返還被騙資金2180萬元。

詐騙套路揭秘

反詐專家介紹,近年來,隨著警方打擊力度的加強,電信詐騙警情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時犯罪窩點不斷向境外轉移。這些電信詐騙團夥背後的“金主”(出資人)一般都是境外人員,從大陸招募人員,基本上都是年齡在20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旅遊簽證的方式赴境外設立窩點(稱之為“機房”),利用新的技術,實施公司化運作,分工明確,給警方打擊帶來難度。

騙子套路流程

第一步:冒充客服 說你資訊洩露

騙子首先利用網路電話、群呼平臺按照號碼段覆蓋發放語音包,如有事主按鍵查詢時,詐騙團夥中的一線人員就冒充客服人員,套取登記事主姓名、電話、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訊,假裝為其查詢,並告知事主經查詢後,被人冒用身份辦理了業務,懷疑個人資訊洩露,謊稱幫事主轉到相關公安部門核查,下一步轉給冒充公安民警的團夥二線人員。

第二步:冒充公安 說你涉嫌犯案

團夥二線人員假裝叫人幫事主查詢,之後謊稱有人冒充事主開了銀行卡進行犯罪活動,事主銀行卡有涉及涉毒案件或洗黑錢情況,並說這案件影響很大,公安機關已立案,在網上已查詢到有事主的拘捕令和逮捕令,並隨即通過QQ或者加微信發給事主一個網址。

該網址實際上是團夥設計的“釣魚網站”,事主如打開這網址,能看到有其本人照片的拘捕令和逮捕令(都是偽造的)。團夥二線人員要求事主馬上到相應的公安機關作筆錄,並謊稱幫事主查詢到是某某檢察官專案負責,幫事主溝通。

第三步:冒充檢察官 讓你匯錢

團夥二線人員把電話轉到冒充檢察官的三線人員(三線人員配有上海、北京等各地手機,以增加欺騙性),三線人員用相應的手機與事主溝通,通告事主牽扯到一宗特大案件,以核查帳戶資金和金融監管的名義,要求事主按其指引開卡轉帳至指定的“安全帳戶”協助調查,來證明其“清白”。

事主根據對方的指令進行網銀登錄操作後,詐騙分子就會快速將帳戶裡面的錢通過網銀交易轉到銀行卡上,由設在境外的取款組取現,最後把現金贓款存到指定的詐騙集團成員帳戶上。

教你拆解騙術

聲稱要幫你轉接公安的都是騙子

1.凡是自稱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客服人員,以個人資訊洩露、涉嫌洗錢等為由主動幫忙轉接公安機關的,都是騙子!

2.來電顯示為“+”號或奇怪數字開頭的,以及“170”“171”等網路號段電話,十有八九是詐騙電話!

3.任何改號軟體冒充的電話號碼,一旦回撥即提示無法接通或是轉接到真正機主,騙局即被戳穿。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10向廣州市反詐中心諮詢、舉報。

通過電話微信“辦案”的都是騙子

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不存在“電話辦案”“QQ/微信語音辦案”。要求做“電話筆錄”、聲稱“絕對保密”、上網查看“通緝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騙子!

公檢法部門進行調查,只會由民警直接上門找人。

讓你匯錢去安全帳戶的都是騙子

公檢法部門調查案件絕不存在“安全帳戶”。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帳戶(無論是自己名下的帳戶、還是對方提供的帳戶),或要求您到櫃員機轉換英文頁面進行操作的,或要求您開通網銀,向您索要銀行帳戶、密碼、驗證碼的,都是騙子!

上門索要你個人資訊的都是騙子

絕對沒有所謂協助辦案的“協勤員”“特派員”“專案員”,執法、司法機關也絕對不會要求群眾到酒店開房協助辦案。凡是上門索要銀行帳戶、身份證、密碼、驗證碼的人員,都是騙子!

騙子演起“周瑜打黃蓋”

用苦肉計騙取事主信任

以最常見的“冒充公檢法”為例,以下詐騙“劇本”的逼真度堪稱“影帝級”:

“警官”:報告主任!這×××電話是我轉接上來的,他因為今天個人材料外泄案件,打電話進來報案的,後來經過總部查詢才發現有涉及您的正在偵辦的李強販毒洗錢案!但是他矢口否認認識李強,沒有賣帳戶給他,也沒有收到贓款,檢察官在今天要對他執行凍結管制命令,這對他生活上造成困擾,請主任幫他做審訊。

“主任”:他是犯罪嫌疑人,你怎麼替他說話,你是不是有收到什麼好處?

“警官”:沒有,他今天是基於主動報案的份上,又相當配合公安局的辦案程式,也很想查清他這涉案嫌疑人的身份,所以麻煩主任評估他涉案的成分高不高,配合的態度是否良好,再來決定要不要幫他做資金比對跟加密監管的手續。

“主任”:你沒看到我桌上還有10多名等著查清帳上資金的群眾資料嗎!?他憑哪一點要申請!?

“警官”:所以我才會親自跑到主任辦公室來替這位群眾求情,他在錄音當中保證全力配合國家辦案程式來還他一個清白!拜託主任給他一個機會!

“主任”:那口供筆錄以及金融清查單你有沒有登記清楚?材料放我桌上,你先去忙,把門帶上!

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劉超說,這些受騙群體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即高收入、高年齡、高學歷。詐騙分子利用大資料從不法管道獲取個人資訊,並針對這些資訊專門培訓、編寫“劇本”,然後精准發送資訊,大部分在國外設置窩點,先是冒充各類企事業單位客服人員,比如電信、工商,說你的××資料洩密了,然後冒充“公檢法”找你審案,並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對你進行恐嚇,接著就開始“洗腦”,叫你去開房、開網銀轉帳到所謂的“安全帳戶”,“實際上這個時候錢已經從網上直接轉到國外去了。”

劉超說,詐騙分子正是利用了“三高”群體對黨和政府的無比信任,長期遵紀守法,也沒有跟公檢法打交道的經驗,同時長期不參加社會活動,或者因獨居、子女不在身邊而進行詐騙,帶來的社會危害和個人創傷十分巨大,嚴重透支了公信力。

“冒充公檢法”雖說手法老套,但騙子屢試不爽。不少受騙者在回憶被騙轉帳的那一刻時幾乎都會說道:稀裡糊塗,當時仿佛著魔一般被騙子控制住,就轉了賬。騙子的“魔力”從哪裡來的呢?

“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思路簡單來說,就是給事主製造麻煩,然後又幫事主解決問題。資深反詐專家分析,首先騙子精准地掌握了事主的個人資訊,每一步騙局都設置得“那麼巧,那麼精准”。同時,在警方的強力打擊下,詐騙分子也在不斷調整詐騙策略,從以往利用網路平臺大規模“撒網式”群呼,轉變為事先掌握特定人群身份資訊,進行有針對性的人工“點對點”直呼,這種詐騙方式的隱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眾的上當概率也更高。

而不少“三高”受騙者工作生活環境單一,平時不怎麼關注社會新聞,包括一些中老年人長期與社會脫節,也是造成被騙原因之一。在行騙過程中,騙子每一步提出的要求都會讓事主感覺是合理的,比如說聲稱身份資訊洩露,還會“煞有介事”地提醒事主注意防詐騙,甚至讓事主感覺騙子是在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準確地掌握了事主每一步的心理需求,比如絕大多數人都是怕麻煩的:不願意或者恐懼與公安機關打交道。

同時,由於詐騙分子以“洩密”為由進行了心理攻勢和恐嚇誘騙,事主受騙轉帳匯款後往往不敢告知親友,也不敢報警求助,事隔數日甚至一兩周後方才醒悟被騙。

較量

騙子為隔斷反詐中心預警

竟指引事主手機轉接空號

為什麼不少事主事後反映,平時也有接到過公安機關的防詐騙宣傳資料,但仍然上當呢?

資深反詐專家表示,騙子在與公安機關的較量中,也知道警方的防騙措施,因此專門針對警方的勸阻措施設計劇本,研究對策。比如聲稱這個案件是中央調查專案組負責的,級別很高,當地公安不知情,然後恐嚇事主不能“洩密”,一說就會加重你的罪行,因此有民警上門來勸阻時,事主都不敢吭聲。

與此同時,騙子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據悉,騙子每天收工後,還會專門開會總結經驗教訓,研討如何提高詐騙的成功率。比如拿出一段錄音來分析,為什麼說了這麼久對方還沒轉帳,分析是哪裡出了漏洞和破綻;如果成功了,則還會當場拿出現金來進行獎勵,作為激勵手段。甚至,騙子為了有針對性地修改“劇本”,還會假扮事主打電話到反詐中心來試探反應。

有事主被騙子“洗腦”後變得“六親不認”,而且還充滿了榮譽感,認為自己是在給國家辦事。

資深反詐專家說,在辦案中曾經發生過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比如有女士在轉帳的那一刻,丈夫回來了,看到妻子要轉帳,砸電腦都阻止不了,只能馬上報警;有事主接到騙子指令後,三更半夜拿了30萬元現金從市區打計程車到增城,按照要求把現金扔到公廁中;還有的事主在被警方勸阻後,自稱醒悟了,結果後來還是偷偷給騙子轉錢;還有荔灣的一名女事主,被深度“洗腦”後,家屬都勸阻不了,不讓她轉帳就要跳樓。

同時,騙子的手法也在不斷更新升級,比如近期,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即廣州市反詐中心)發現,騙子為了隔斷反詐中心向群眾發起的預警,竟然指引事主手機轉接至空號。甚至不斷修改“詐騙劇本”,出現了“騙中騙”、“連環騙”新型手法。

識破

對可疑電話先掛斷再回撥

騙子雖然套路深也怕這招

專家表示,在騙子“冒充公檢法”的每個實施環節,依然有很多破綻可以阻止被騙:

1.騙子常常通過顯示本地的手機號致電事主,稱事主涉案,要給事主轉電話至北京公安部門接受調查。

分析:大部分人群一般對異地電話警惕性較高,使用本地號碼致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主警惕。另由於北京是首都,為中央機關所在,謊稱與首都相關能製造出權威的假像。

2.騙子一般不准事主掛斷電話,即使斷線也不讓回撥。

分析:騙子使用境外改號軟體撥打事主電話,若事主回撥會得到空號或無法接通的提示,從而使騙局敗露。

3.騙子要求事主“配合調查”但決不可透露給親友,否則將觸犯“洩密罪”。一般會指引事主到賓館開房“接受調查”。

分析:騙子使用“空間隔離”方式,同時加上“法律”威嚇事主,阻斷事主向外界諮詢求助的機會。

4.騙子冒充“公檢法”行騙時,通常會給事主發送偽造的通緝令。

分析:普通人習慣眼見為實,故此介入視覺刺激,令事主感覺可信。另外,群眾大多不具有分辨通緝令真偽的能力,即使偽造的通緝令漏洞百出,因前方鋪墊已使事主焦慮慌亂,故不會再去注意漏洞。

5.騙子有時會指定要事主籌集大量金額才能“證明清白”,如128萬元、160萬元等。

分析:指定金額,一是出於騙子貪得無厭的本性,二是為了試探事主的財力。

6.騙子騙到第一筆錢後,通常不會收手,而是將事主電話轉至另一個“調查機關”。

分析:事主已被“洗腦”,對騙子的說辭深信不疑。騙子將事主引入環環相扣的圈套,即使事主沒有存款也會暗示事主借貸、抵押,直到榨幹事主財產。

7.如果身邊有老年人開U盾一定要警惕。

分析:因為老年人開U盾需求不大,而且如果老人單獨一個人去賓館,還要一定能上網的那種,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打擊

高峰期日均上千勸阻電話

提前介入保護群眾錢袋子

為有效打擊詐騙分子的囂張氣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財產,廣州市公安局牽頭會同銀行、電信運營商等部門,依託110接處警平臺,建成 “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即廣州市反詐中心),實現公安機關相關業務警種、銀行機構、電信運營商派員帶資源和許可權進駐廣州市反詐中心合署辦公的新型實戰化運作模式,從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事前、事中、事後開展全鏈條、全環節的防範打擊治理,通過電信網路詐騙案件接處警、涉案資金快速處置、防範詐騙電話勸阻、資訊處置、研判偵查等手段,全方位配合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成效顯著。

據介紹,2017年,全市所立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24.7%。其中“冒充公檢法”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4.8%;“冒充關係人”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4.2%;“網路詐騙”警情同比下降24.9%;“短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68.9%。

2017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打掉電信詐騙團夥53個,實際破獲案件3421起,同比上升89.8%;逮捕電信詐騙案件嫌疑人760名,同比上升17.8%;起訴電信詐騙案件1730宗,同比上升23%。

2017年,通過直接勸阻、快速攔截等措施,已成功為9萬多名群眾挽回2.94億元的經濟損失。特別是2017年4月份以來,廣州市反詐中心應用多個科技系統挖掘預警資料,提前介入,提醒、勸阻潛在被騙群眾8.6萬多人,高峰時期曾日均撥打勸阻電話1000多個,從源頭上降低群眾被騙可能性,大大壓減了詐騙案件的發生,保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追還

發現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

提供證據“秒鎖”騙子帳戶

“被騙後該怎麼辦?我的錢還能不能追得回來?”這是所有被騙者醒悟後最關心的事。“趕緊報警,越快越好。事發過了幾天才來報警的,資金一旦流入境外,希望會越來越渺茫。”反詐專家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剛轉完賬發現被騙,馬上報警,同時提供完整的嫌疑帳號和轉帳憑條。這樣既方便公安機關快速處置,又可以作為報警時的證據。反詐中心通過涉案資金快速處置機制,直接將涉案帳戶“秒鎖”並緊急止付。即使贓款到了詐騙分子的帳戶,對方也無法操作。

警方在快速攔截成功後,可以通過被騙資金原路返還新機制,幫助事主挽回損失。根據2016年底出臺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有關實施細則,銀行只要看到公安機關出具的法律文書,查驗證件後,資金沒有異議就可直接返還事主。據悉,廣州警方根據實施細則已制定相關工作規定,對符合被騙資金原路返還的案件進行全面梳理,至今已成功為246名被騙群眾返還被騙資金2180萬元。

詐騙套路揭秘

反詐專家介紹,近年來,隨著警方打擊力度的加強,電信詐騙警情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時犯罪窩點不斷向境外轉移。這些電信詐騙團夥背後的“金主”(出資人)一般都是境外人員,從大陸招募人員,基本上都是年齡在20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旅遊簽證的方式赴境外設立窩點(稱之為“機房”),利用新的技術,實施公司化運作,分工明確,給警方打擊帶來難度。

騙子套路流程

第一步:冒充客服 說你資訊洩露

騙子首先利用網路電話、群呼平臺按照號碼段覆蓋發放語音包,如有事主按鍵查詢時,詐騙團夥中的一線人員就冒充客服人員,套取登記事主姓名、電話、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訊,假裝為其查詢,並告知事主經查詢後,被人冒用身份辦理了業務,懷疑個人資訊洩露,謊稱幫事主轉到相關公安部門核查,下一步轉給冒充公安民警的團夥二線人員。

第二步:冒充公安 說你涉嫌犯案

團夥二線人員假裝叫人幫事主查詢,之後謊稱有人冒充事主開了銀行卡進行犯罪活動,事主銀行卡有涉及涉毒案件或洗黑錢情況,並說這案件影響很大,公安機關已立案,在網上已查詢到有事主的拘捕令和逮捕令,並隨即通過QQ或者加微信發給事主一個網址。

該網址實際上是團夥設計的“釣魚網站”,事主如打開這網址,能看到有其本人照片的拘捕令和逮捕令(都是偽造的)。團夥二線人員要求事主馬上到相應的公安機關作筆錄,並謊稱幫事主查詢到是某某檢察官專案負責,幫事主溝通。

第三步:冒充檢察官 讓你匯錢

團夥二線人員把電話轉到冒充檢察官的三線人員(三線人員配有上海、北京等各地手機,以增加欺騙性),三線人員用相應的手機與事主溝通,通告事主牽扯到一宗特大案件,以核查帳戶資金和金融監管的名義,要求事主按其指引開卡轉帳至指定的“安全帳戶”協助調查,來證明其“清白”。

事主根據對方的指令進行網銀登錄操作後,詐騙分子就會快速將帳戶裡面的錢通過網銀交易轉到銀行卡上,由設在境外的取款組取現,最後把現金贓款存到指定的詐騙集團成員帳戶上。

教你拆解騙術

聲稱要幫你轉接公安的都是騙子

1.凡是自稱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客服人員,以個人資訊洩露、涉嫌洗錢等為由主動幫忙轉接公安機關的,都是騙子!

2.來電顯示為“+”號或奇怪數字開頭的,以及“170”“171”等網路號段電話,十有八九是詐騙電話!

3.任何改號軟體冒充的電話號碼,一旦回撥即提示無法接通或是轉接到真正機主,騙局即被戳穿。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10向廣州市反詐中心諮詢、舉報。

通過電話微信“辦案”的都是騙子

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不存在“電話辦案”“QQ/微信語音辦案”。要求做“電話筆錄”、聲稱“絕對保密”、上網查看“通緝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騙子!

公檢法部門進行調查,只會由民警直接上門找人。

讓你匯錢去安全帳戶的都是騙子

公檢法部門調查案件絕不存在“安全帳戶”。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帳戶(無論是自己名下的帳戶、還是對方提供的帳戶),或要求您到櫃員機轉換英文頁面進行操作的,或要求您開通網銀,向您索要銀行帳戶、密碼、驗證碼的,都是騙子!

上門索要你個人資訊的都是騙子

絕對沒有所謂協助辦案的“協勤員”“特派員”“專案員”,執法、司法機關也絕對不會要求群眾到酒店開房協助辦案。凡是上門索要銀行帳戶、身份證、密碼、驗證碼的人員,都是騙子!

騙子演起“周瑜打黃蓋”

用苦肉計騙取事主信任

以最常見的“冒充公檢法”為例,以下詐騙“劇本”的逼真度堪稱“影帝級”:

“警官”:報告主任!這×××電話是我轉接上來的,他因為今天個人材料外泄案件,打電話進來報案的,後來經過總部查詢才發現有涉及您的正在偵辦的李強販毒洗錢案!但是他矢口否認認識李強,沒有賣帳戶給他,也沒有收到贓款,檢察官在今天要對他執行凍結管制命令,這對他生活上造成困擾,請主任幫他做審訊。

“主任”:他是犯罪嫌疑人,你怎麼替他說話,你是不是有收到什麼好處?

“警官”:沒有,他今天是基於主動報案的份上,又相當配合公安局的辦案程式,也很想查清他這涉案嫌疑人的身份,所以麻煩主任評估他涉案的成分高不高,配合的態度是否良好,再來決定要不要幫他做資金比對跟加密監管的手續。

“主任”:你沒看到我桌上還有10多名等著查清帳上資金的群眾資料嗎!?他憑哪一點要申請!?

“警官”:所以我才會親自跑到主任辦公室來替這位群眾求情,他在錄音當中保證全力配合國家辦案程式來還他一個清白!拜託主任給他一個機會!

“主任”:那口供筆錄以及金融清查單你有沒有登記清楚?材料放我桌上,你先去忙,把門帶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