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蔚來不是特斯拉,李斌不是馬斯克

文/霍超

2014年, 特斯拉賣到了中國, 很多互聯網大佬成為特斯拉的第一批用戶, 其中包括新浪CEO曹國偉、汽車之家總裁李想、攜程時任CEO梁建章等。

為了給這批特斯拉車主交付鑰匙, 也為了在新的市場打響名號, 馬斯克專程從矽谷趕到北京, 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

馬斯克沒想到, 這位矽谷「鋼鐵俠」東遊記最大的影響是吸引一批中國互聯網中年男人走上了造車之路。 時任易車董事長的李斌就是其中之一。

馬斯克從入局特斯拉到量產第一輛Model s用了8年時間, 而李斌只用了3年。 2017年12月, 李斌站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的舞臺中央, 發佈了蔚來旗下第一款量產車——高性能純電動7座SUV ES8。

在發佈會結束後, 李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特斯拉打開了一扇門, 讓我們看到了電動智慧車的發展方向, 蔚來之後要走完它。 」

確實, 蔚來從創立到發展, 路線幾乎與特斯拉相同。

特斯拉的第一款車是用來秀肌肉的電動超跑, Roadster;蔚來的第一輛車也是電動超跑EP9。 特斯拉最初的7輛作為「創始人系列」提供給了矽谷的互聯網金主, 蔚來第一批6輛車也只交到了自己投資人的手中。 甚至蔚來的速成也離不開特斯拉的2014年公開的專利技術。

但沿著馬斯克的老路, 李斌是否能成為中國的馬斯克?而蔚來是否又能延續特斯拉的輝煌?

一、「電動車不是定位, 很酷的跑車才是定位」

蔚來的第一款量產車定位為SUV, 並且是軸距超過3米的7座大尺寸SUV。 李斌在介紹產品定位時解釋, 由於考慮到中國的二胎政策, 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需要一輛寬敞的7座車。 為此車內還貼心的加上了「女王副駕」和「親子模式」的功能。

李斌眼中的這一用戶群體未來是否會成為主流暫不考慮, 但就目前來看, 蔚來把第一輛車定位為中大型的豪華SUV顯然是不明智的。

特斯拉第一款量產車Model S的定位為電動轎跑, 在具有超高性能的同時, 外形足夠炫酷, 設計足夠顛覆。

獵豹創始人傅盛說過特斯拉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確定了自己的核心定位, 即「電動車本身不是定位, 很酷的跑車才是定位。 」

眾所周知電動車未來一定會顛覆內燃機車, 但在大眾對於新能源汽車還未普遍接受的當下, 只有顛覆的設計才能抓住大眾的眼球, 從而抓住目標使用者的心。

根據官方表述, 蔚來ES8百公里加速只需4.4秒, 並且擁有頂級人工智慧AI系統、21項主動安全配置等。 但與其高配置相比,

ES8的外觀看起來卻中規中矩, 與傳統車企的SUV並無很大差異, 也很難讓人把它和顛覆能源能源系統的電動車聯繫起來。

蔚來與特斯拉的產品定位相似, 先以頂級超跑(EP9)打開知名度, 再從中高端市場開始切入, 隨後等成本下降後再面向大眾消費市場。

所以蔚來第一款量產車型的定價為普通版44.8萬, 限量1萬輛的創始版54.8萬。 這個價格與2012年特斯拉Model S在美售價相差無幾。

但特斯拉的切入點是跑車, 並且基於電動機的優勢, 特斯拉與同價位傳統跑車相比, 性能更強, 外觀更酷;與性能、外觀相當的傳統跑車相比, 特斯拉在價格上又更具優勢。

特斯拉定位成功的地方在於, 它知道用戶一定想買一輛很酷的車, 而不是要買一輛電動車或者是汽油車或者柴油車。

反向思考, 所以特斯拉不止是一輛電動車, 而是一輛大家都能接觸的、很酷的車。

而蔚來的切入點是SUV, 並且是一款7座的家用SUV, 雖然也能在4.4秒提速到100公里/小時, 但SUV的定位和外觀可能不會讓使用者在意這種性能上的優勢, 反而更在乎品牌、續航和路況適應能力, 這些恰恰是蔚來目前還不成熟的。 並且在7座SUV的競品中, ES8的價格也比一些傳統合資品牌要貴得多。

二、買不起的情懷?

當年特斯拉剛剛量產Model S時, 把目標使用者群體放在了矽谷的極客、投資人和創業者身上, 他們對於前沿科技和新能源有著足夠的敏銳度, 也具有一部分話語權。 在他們的率先示範下, Model S瞬間在全美遍地開花。

對於這部分群體來說, 他們對於特斯拉的高售價不會太過敏感,而且特斯拉也不會是他們家庭的唯一一輛車,所以續航和充電帶來難題也可以忽略不計。

而李斌把蔚來ES8的用戶群體也定位在了互聯網精英群體和新中產群體。

那些靠著互聯網實現財富自由的新貴或許不會在意蔚來的售價,但同樣作為電動汽車,與蔚來定位相同,外形更炫酷的Model X似乎是他們更好的選擇。當然,如果單純的當作玩具,即將量產的反而更便宜的Model 3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蔚來目標中的新中產使用者而言,ES8 44.8萬-54.8萬元的指導價又顯得太貴。

尤其在2018年新能源政策還將迎來變革。其中續航里程低於150km 的純電動車將不會獲得補貼,同時以上續航車型的補貼力度也會減少,而地方補貼則會徹底消失,其中北京就可能成為首批取消地補的城市之一。

不僅補貼減退,政策顯示明年國家對於電動車牌照也會逐步收緊,這意味著2018年才能交付的ES8將逐漸失去新能源政策的紅利。

根據《2017年新中產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新中產」家庭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蔚來40萬的起售價意味著這可能是其家庭一段時間內有且只有的一輛車,這個時候汽車的穩定性就顯得尤為突出。

雖然蔚來官方宣稱ES8在正常道路行駛的狀況下能實現350公里的續航,但在充電樁還未普及的當下,這個成績也註定只能在市區行駛了。雖然李斌在發佈會現場表示將會推動換電技術以及換電樁建設,號稱要在 2020年覆蓋落地1100個換電樁,「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

但換電技術是否能持續下去遭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公開表達過換電模式存在「便利性、安全性、清潔度」三大「技術矛盾」。據悉過去一些成熟的車企也曾試圖去推行換電技術,特斯拉在4年前已經展示了90秒換電池功能,但無一例外最後都無疾而終。

蔚來之後是否能順利推行下去,結論或許還未可知。但讓普通用戶用四十多萬的真金白銀來陪李斌賭未來,又有多少人願意為了這份情懷買單?

三、學小米,還是學蘋果?

在蔚來汽車剛剛成立時,有人曾把其比作在汽車圈的「小米」;當es8發佈後,李斌對外回應蔚來不是小米,「我們要做的是性價比但不做太便宜的東西!」

雷軍是蔚來的投資人之一,李斌在說這句話時內心也是充滿矛盾。一方面,ES8四十多萬的起售確實稱不上便宜。另一方面,蔚來確實和小米一樣在性價比方面下了狠心,據業內人士透露,ES8的生產和維護成本幾乎已經逼近原售價。

有媒體曾根據公開資料粗略估算,蔚來汽車要實現盈利,年銷量需維持在15萬輛左右。而其目前僅有一款車型,價格和定位也讓這個新品牌在盈利方面充滿挑戰。

在中國市場,沒有時間積澱,鮮有品牌能從高端切入獲得成功。並且對於一個新品牌而言,用戶基礎要比高逼格更重要,並且賣的便宜和高逼格也不衝突。

以智慧手機市場來舉例。當初雷軍做小米喊出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定位雖然是發燒友,賣的卻是屌絲價。第一批使用者池子穩定之後,隨後紅米系列和mix的消費降級/升級信手拈來。

歷史也告訴我們,那些一上來就要幹蘋果,滅三星的公司後來都死了。如果當初雷軍要是把小米第一款手機定價在五千多,很可能蔚來之後的投資人就要少一位了。

雷軍雖然在臺上說是在學約伯斯,但背後做的生意卻是面向屌絲;李斌在做蔚來時從造車到發佈會也一直在學馬斯克,但畢竟馬克思的路線來到中國都得符合本國特色,何況馬斯克呢?

他們對於特斯拉的高售價不會太過敏感,而且特斯拉也不會是他們家庭的唯一一輛車,所以續航和充電帶來難題也可以忽略不計。

而李斌把蔚來ES8的用戶群體也定位在了互聯網精英群體和新中產群體。

那些靠著互聯網實現財富自由的新貴或許不會在意蔚來的售價,但同樣作為電動汽車,與蔚來定位相同,外形更炫酷的Model X似乎是他們更好的選擇。當然,如果單純的當作玩具,即將量產的反而更便宜的Model 3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蔚來目標中的新中產使用者而言,ES8 44.8萬-54.8萬元的指導價又顯得太貴。

尤其在2018年新能源政策還將迎來變革。其中續航里程低於150km 的純電動車將不會獲得補貼,同時以上續航車型的補貼力度也會減少,而地方補貼則會徹底消失,其中北京就可能成為首批取消地補的城市之一。

不僅補貼減退,政策顯示明年國家對於電動車牌照也會逐步收緊,這意味著2018年才能交付的ES8將逐漸失去新能源政策的紅利。

根據《2017年新中產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新中產」家庭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蔚來40萬的起售價意味著這可能是其家庭一段時間內有且只有的一輛車,這個時候汽車的穩定性就顯得尤為突出。

雖然蔚來官方宣稱ES8在正常道路行駛的狀況下能實現350公里的續航,但在充電樁還未普及的當下,這個成績也註定只能在市區行駛了。雖然李斌在發佈會現場表示將會推動換電技術以及換電樁建設,號稱要在 2020年覆蓋落地1100個換電樁,「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

但換電技術是否能持續下去遭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公開表達過換電模式存在「便利性、安全性、清潔度」三大「技術矛盾」。據悉過去一些成熟的車企也曾試圖去推行換電技術,特斯拉在4年前已經展示了90秒換電池功能,但無一例外最後都無疾而終。

蔚來之後是否能順利推行下去,結論或許還未可知。但讓普通用戶用四十多萬的真金白銀來陪李斌賭未來,又有多少人願意為了這份情懷買單?

三、學小米,還是學蘋果?

在蔚來汽車剛剛成立時,有人曾把其比作在汽車圈的「小米」;當es8發佈後,李斌對外回應蔚來不是小米,「我們要做的是性價比但不做太便宜的東西!」

雷軍是蔚來的投資人之一,李斌在說這句話時內心也是充滿矛盾。一方面,ES8四十多萬的起售確實稱不上便宜。另一方面,蔚來確實和小米一樣在性價比方面下了狠心,據業內人士透露,ES8的生產和維護成本幾乎已經逼近原售價。

有媒體曾根據公開資料粗略估算,蔚來汽車要實現盈利,年銷量需維持在15萬輛左右。而其目前僅有一款車型,價格和定位也讓這個新品牌在盈利方面充滿挑戰。

在中國市場,沒有時間積澱,鮮有品牌能從高端切入獲得成功。並且對於一個新品牌而言,用戶基礎要比高逼格更重要,並且賣的便宜和高逼格也不衝突。

以智慧手機市場來舉例。當初雷軍做小米喊出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定位雖然是發燒友,賣的卻是屌絲價。第一批使用者池子穩定之後,隨後紅米系列和mix的消費降級/升級信手拈來。

歷史也告訴我們,那些一上來就要幹蘋果,滅三星的公司後來都死了。如果當初雷軍要是把小米第一款手機定價在五千多,很可能蔚來之後的投資人就要少一位了。

雷軍雖然在臺上說是在學約伯斯,但背後做的生意卻是面向屌絲;李斌在做蔚來時從造車到發佈會也一直在學馬斯克,但畢竟馬克思的路線來到中國都得符合本國特色,何況馬斯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