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市長:營商環境只有更好 未來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

上海兩會期間,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 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專題會議1月24日舉行。 申海 攝

上海市長:新一輪對外開放要擴大“新高地”、構築“新平臺”、營造“新環境”

中新網上海1月24日電 (記者 繆璐 許婧)朝著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 上海的對外開放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上海市市長應勇24日表示, 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 “上海要加快建設擴大開放‘新高地’、構築‘新平臺’、營造‘新環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正在此間舉行, 應勇是在出席主題為“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 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專題會議上作上述表述的。

上海兩會期間,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 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專題會議1月24日舉行, 圖為上海市長應勇。 申海 攝

所謂“新高地”就是要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平臺”是指上海要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構建“6+365”天、線上線下、展期非展期、全方位的博覽會平臺;“新環境”是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對於營商環境, 應勇表示, 上海的營商環境總體是好的, 走在全國前列的。 但“上海的營商環境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未來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

應勇強調, 要對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充滿信心, 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在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對標中, “我們的差距在哪裡?有句俗語說‘桌子底下放風箏’, 這個風箏肯定是放不高的。 因此我們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 就是古人講的‘取法其上’”。

應勇所說的“取法其上”, 是指上海應該對標全球最頂尖的城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 學習其多元的文化包容性、科技文化產業的實力、國際化的程度等。

縱觀上海當前的發展水準, 應勇依然感覺問題重重:“對標卓越全球城市, 我們現在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總部不夠, 配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 城市功能在全球範圍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不夠,

包括科技和人才、文化產業都還是有差距的。 ”

為此, 在當天的專題會議上, 共有19位上海政協委員分別從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發言, 為上海新一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獻計獻策”。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