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口城市經濟辣麼繁榮,為啥營商環境卻不咋地?

2018年1月12日, 零點有數在西安舉行的“未來創造者大會”中發佈了 “中國營商環境升維指數報告”。 報告結合多維度海量資料, 透視了當前城市營商環境發展的不同驅動模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創新驅動、政策驅動、開放驅動、生態驅動等四類模式。

創新驅動型

創新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最有效、最關鍵的核心要素, 是引領城市高速發展的第一動力。 總榜前十名城市與創新表現前十名城市排序基本吻合。 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廈門、武漢等為主要代表的發達城市, 通過創新, 促進區域經濟由速度式發展向品質型發展轉變。

政府驅動型

政務政策環境是營商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 打造政策窪地一度是很多城市吸引外資的主要舉措。 資料顯示, 以銀川、拉薩、西寧為代表的西北地方省會城市, 其政府服務對營商環境的貢獻度約占到三分之一,

形成當地營商環境的關鍵要素。 這類城市的營商環境體現出典型的政府依賴性, 市場的價值和潛力發揮不到位, 市場的主體作用未能充分體現。

開放驅動型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這個開放新格局也對城市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研究發現, “開放”指標突出的、對營商環境貢獻度大的城市都有區位的同質性, 而且串聯形成了明顯的“開放主線”。 一條主線是以滄州、東莞、葫蘆島、秦皇島、青島為代表的港口城市, 另一條主線是以洛陽、西安、鄭州、長春、哈爾濱等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沿線城市。

生態驅動型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城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

是營商環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本次研究中, 以防城港、眉山、拉薩、桂林等為代表的生態型城市中, 因資源優勢提升了綠色發展綜合水準, 資源環境承載潛力整體水準突出, 綠色發展的貢獻度遠超營商環境其他因素。 其中, 防城港總榜排名268名, 但綠色發展指標排名為第6名;眉山總榜排名259名, 但綠色發展指標排名第13名。

上述四種模式對於我們掌握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的發展脈絡有很大的啟發。 而且, 當我們進一步研究時, 又會發現一些更有價值的結論。 例如, 都是開放驅動為主, 港口城市是基於自然地理稟賦而形成, 這些城市在營商環境整體排名中並不突出;附著了“一帶一路”政策的開放型城市,

排名則明顯靠前。 可見國家戰略佈局對於城市營商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 創新和開放都是重大國策, 但是創新驅動型的城市基本都是營商環境TOP10的城市, 整體表現明顯優於開放驅動的城市。 這就是說,

創新帶來的驅動是更具含金量的。

相比較而言, 儘管政府是營商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主體, 但是政府強、市場弱的城市, 營商環境發展還是會受到很大限制。 歸根到底, 營商環境還是市場環境。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 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為代表的、只以許可效率和成本為主要評價標準的主流評價體系,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