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月給留守老父親3000元,回家看到一女士拖鞋,進房子後我傻了眼

一、

劉全是千萬外出務工人員中普通的一員, 早年母親就去世, 21歲的時候他和妻子從農村出來, 在城市打工已經十八年了。 如今父親也都61歲, 長年幹農活的他身體不好, 經常都在吃藥。

父親在農村老家還帶著他的兩個孩子, 日子很辛苦, 但沒有抱怨過, 如今, 大的女孩已經讀高中了, 小的兒子還在讀六年級, 都是老人辛苦拉扯大的。

每一次劉全和妻子回家, 回家時帶的牛肉、羊腿, 給父親和孩子帶的衣服都已“減負”, 自己的衣物原值不變。

本以為, 回工作地方的行李會輕一些。 不料, 父親又讓他們帶土雞蛋和鹹菜,

還有揉好的鹹蘿蔔等等……土雞蛋是無法帶到城市了, 但是, 他們的行李卻不可避免地變得更重。

二、

初中都沒有讀完的劉全一直做著最基層的事情, 工作當然辛苦, 但是和妻子掙到的錢卻不多, 他和妻子每個月的工資除去每月生活上的開銷和寄回家的3000元錢,

剩下的也不多了, 這麼多年下來也才存下幾萬塊錢。

劉全一直想要回老家找個工作, 離家近, 方便照應家裡面。 但是老家那邊的工資更低, 父親年紀大了經常看病要花錢, 孩子上學開銷也大, 於是回家這個想法就變淡了。

甚至為了省錢, 夫妻兩人連回家的時間也很少, 一兩年才回去一次。 儘管劉全多次勸父親不要工作了, 但父親說, 趁身體還好就再賺點錢, 老了以後心裡不會慌。 其實劉全知道, 父親工作的另一個原因, 是可以暫時忘了孤單。

三、

那天, 劉全因為辦證的事回家了一趟, 剛踏進屋子, 就看到了一雙女士拖鞋, 然後父親的房子裡傳來了嬉笑聲, 劉全走進房子去, 原來是不遠處的李阿姨, 一位像父親一樣的喪偶老人。 兩人握著手在聊天, 劉全當即看傻了眼, 然後, 父親紅著臉開口了。

“你們很久都不回來一趟, 其實平時倒也還好, 就是我一個人在家有個頭痛腦熱的時候, 連個遞杯水的人都沒有, 這時候心裡難免有點不是滋味, 幸好, 有李阿姨。 ”

劉全知道,

父親就想找個人說說話, 平時他只顧工作, 忽略了父親的感受。

四、

“原來兒子大事小事都會跟家裡商量, 每星期都會打一兩個電話回來, 現在兒子的電話少了, 他們的事情都不主動跟我說……就算現在節假日回來一次, 他們在一起聊得嘻嘻哈哈,

我卻插不上話, 只能自己澆澆花, 廚房裡看看飯菜準備的怎麼樣。 ”

這就是留守老父親的心理狀態。

“老有所養, 含飴弄孫, 兒女承歡膝下”估計是所有老年人共同的夢, 但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實現。 如果你是“留守父親”的兒女, 你可以為父親做點什麼?或者你就是位“留守父親”, 你現在最希望改變什麼?歡迎留言。

苦惱和悲哀常常引起人們對生活的抱怨, 但生活仍然是生活, 關鍵看你取什麼生活態度, 希望你能常在故事中看到正能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