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人工受體,或將強化抗腫瘤疫苗|Nature Methods

Two images of EVIR-engineered dendritic cells (green) capturing tumor antigens in exosomes (gold/red). Cell nuclei are colored blue. Credit: M. De Palma/EPFL

免疫療法是癌症治療史上的一大突破, 但是目前卻不能“廣而有效”, 相反, 只有少數實體瘤患者響應這一療法。 科學家們正試圖提高它的精確度和強度。

很多實驗室將目光鎖定在樹突狀細胞(DC)上, 這是一類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核心細胞, 負責識別特定抗原, 並將其處理、呈遞為殺手T細胞, 促進它們攻擊入侵者。 科學家們希望研發出樹突狀細胞疫苗對抗腫瘤。

DC疫苗

如何制定疫苗?科學家從患者體內取出樹突狀細胞,

“強制餵食”特定的腫瘤抗原, 再將其注入患者體內。 這一想法旨在促進樹突狀細胞調動殺手T細胞消滅腫瘤細胞的能力。

目前, 樹突狀細胞疫苗已經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是仍然面臨著很多未知和問題。 例如, 用於“餵食”樹突狀細胞的腫瘤抗原通常並不來源於患者的腫瘤, 而是取自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僅與患者體內的部分相似)。 這會限制疫苗的力量, 因為它能識別、呈遞的抗原可能不同于患者腫瘤攜帶的抗原, 最終導致殺手T細胞不能正確識別、攻擊腫瘤。

解決方案

來自于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Michele De Palma教授希望解決這一問題。 他們研發了一種人工受體——EVIR(extracellular vesicle-internalizing receptors), 能夠讓疫苗中的樹突狀細胞有選擇地捕獲來源於患者腫瘤的抗原。

EVIR受體的奇妙之處在於, 能夠識別外泌體(exosomes, 由腫瘤細胞分泌的一類小囊泡)上的蛋白質。 外泌體包含多種腫瘤抗原, 與腫瘤生長、轉移等過程都有著特定的關聯。

研究人員用EVIR受體修飾樹突狀細胞, 使得後者能夠捕獲來源於腫瘤的外泌體, 並刺激原本位於外泌體表面的腫瘤抗原直接轉移至樹突狀細胞的外膜上。 “我們將這一現象稱為‘換裝’(cross-dressing), 與傳統的抗原呈遞路徑不一樣, 繞開了複雜的分子相互作用。 ”Michele De Palma解釋道。

文章第一作者Mario Leonardo Squadrito認為:“EVIR技術利用了一種自然現象, 即腫瘤細胞會釋放攜帶有抗原的外泌體。 ”

這一研究開闢了一種新途徑, 有助於開發更先進、有效的抗癌療法。

雖然這一新技術有望提高樹突狀細胞疫苗的療效和特異性, 但是距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

參考資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