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耀華「漢上聚焦」品茗聊話茶玉行

元月十九日下午, 我要送五本《最後的王爺》書給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 傍晚, 赤土嶺文協主席田也打電話說, 晚七點將書送到大河坎海崐茶玉行, 順便在那裡見面敘談。

林海坤的茶玉行座落在大河坎銀溝橋社區西側, 三年前隨王蓬老師、老友張尚中、古建築師盧慧傑一塊在此喝過茶。 我按要求時間提前到了海琨茶玉行, 它是上下兩層結構的房子, 木樓梯下層接待一些文化活動。 上層的廳室,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六節一長溜玻璃拒台, 裡邊擺設著各種顏色、各式各樣的漢中珊瑚玉石的佛頭手串、紫黃晶手鏈、珊瑚玉項鍊、手鐲、把件、掛件、小葉紫檁手串、手鏈等。 玻璃櫃檯盡頭的牆上高懸著一塊長匾, 上有四個大隸書字《茶禪玉德》莊重而肅穆。 進廳室的左側, 是一處煮茶和品茶的小茶台, 右側則是碼的一人高的, 用寬葉竹席包裝的來自四川蒙頂山的大土司黑茶。

東西兩側靠牆的立式玻璃櫃檯裡分別擺設著漢中珊瑚香玉雕刻的各種花鳥、植物、山水、佛爺形狀的中、小型物件。 還有青田玉、印度石、壽山石、老撾石、印度紅花石雕刻的各式物件。 但最搶眼的仍是漢中產的珊瑚玉物件, 聽林老闆講, 漢中產的珊瑚玉實際是古生物化石, 四億年前, 漢中還是海洋的時侯, 它就已經存在了。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漢中成了盆地, 地殼的不停運動, 高山被陷落為幽深的峽谷之地, 海底卻被抬升到高山峻嶺, 漫長的造山運動, 滄海桑田的變化, 使這種海洋古生物就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 說它是稀世珍寶一點兒也不過分。 漢中珊瑚玉, 主產地在甯強縣巴山區、二郎壩等區域。 漢中珊瑚玉中的精品,

紋理、色彩、潤度和玉化程度, 都不遜於其它地方的玉石。 林總介紹說:珊瑚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且成品顏色及花色紋別均為“獨一無二”更是“唯一物”永遠不重迭也不重複, 它是億萬年之靈物, 千嬌百媚、光澤鮮麗、晶瑩剔透、溫潤可人。 貴重珊瑚、珍珠和琥珀並列為西方三大有機寶石, 在東方佛典中被列入七寶之中, 以其高度的玉化, 鮮豔的色彩, 油亮的水頭, 在全國的珊瑚化石中可謂上品。 甯強產的珊瑚化石大致分兩種, 一種是群體珊瑚, 這種珊瑚以色彩豐富見長, 通常以白色, 黃色和紅色為主, 玉化程度高, 適合做雕件。 另一種是管狀珊瑚, 這種珊瑚都是灰白色高度玉化, 彩色的非常少見, 一般適合做擺件觀賞。

甯強珊瑚玉結構清晰迷人, 或成放射狀, 或呈卷紋狀, 富於變化, 或呈炫目指紋狀;顏色則更豔麗, 紅者如血, 粉者如桃花, 黃者大氣富貴, 色白者如羊脂白;質地則更絕, 扶之如凝脂, 通透感強, 堪比羊脂白玉。

不一會兒, 田也先生領著幾個人到了。 老闆林海坤先生開始給我們煮茶, 他邊從茶櫃裡取出各種茶葉倒入壺內煎煮, 邊告訴我們, 大土司黑茶屬西路邊茶, 也稱藏茶, 明亮的湯色, 醇和的口感, 入口入腸之後, 給人的感覺是潤到心田。 片刻功夫, 茶已煮好, 老林給我們每人面前擺了個玉石小碗, 他執壺倒茶, 黑紅且明亮的湯色冒著熱氣, 我和田也先生等人迫不及待地呷了一小口, 很燙。 涼了一小會, 我們執碗品味, 口感確實醇和而甘甜。

我們邊喝茶邊聊天。 林總告訴我們, 大土司黑茶採用傳統幹倉陳存慢發酵工藝, 形成了大土司黑茶色澤明亮, 甘滑, 活順, 陳香的特點以及眾多的保健功能。

大土司黑茶所具有的保健功效已為人所熟知, 降脂、降糖、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 抑制腫瘤細胞產生;調脾養胃、健牙護齒;消炎、殺菌、治痢;抗衰老等。

從閒聊中得知,老闆林海坤,1960年生人,1993年來漢中創業。他原來在黑龍江省鶴崗市興安煤礦文工團當男高音歌唱演員,後來當了文工團團長。2001年到四川省蒙頂山拜大土司黑茶創始人茶祥子為師,學習制茶技術並鑽研茶道。在鑽研茶道的同時,2008年,經朋友介紹,他又對玉石有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剛發現並開始挖掘的甯強縣大巴山區域的珊瑚玉。他開始辨石、認石,傾心鑽研,時至今日,十多年的功夫,林海坤已成了玉石界頗具功力的大家。在別人認為,茶道和玉石本不達界,然而,聰明靈慧的林海坤,卻從這兩個不達界的物品中看出了極大的商機。終於在2017年10月下旬,正式掛牌,成立了“海琨茶玉行”。

我們和田也先生邊聽老林講茶說玉,邊喝著茶。田也先生對林海坤的人品、創業精神和為人處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前幾年,我也曾從王蓬老師和盧慧傑那裡間接瞭解了老林的一些情況,知道老林具有東北人對朋友的豪爽、仗義性格,對事業的執著和對文化人的尊重品格。田也先生還告訴我,林海坤還很注重養生和體育鍛練,每天早晚作俯臥撐各100個;抱頭仰臥各200個。每晚睡前習慣泡一壺“大土司”茶暢飲,解一天之工作疲勞。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之中已來了快三個小時了,該向主人道別了。突然之間,我想起了一首古代的飲茶歌:“一生百味在茶中,喜怨皆隨玉碗空,獨飲心聆竹鳴曲,聚朋笑引席生風”的詩句……

【作者簡介】王耀華,1952年4月出生,大專文化,老三屆(初六八級)學生出身。1970年10月參加工作;2012年3月在中國農業銀行漢中分行機關退休。1972年學寫詩文,1977年在蘭州軍區《民兵建設》雜誌發表詩歌、散文數篇。1992年開始短篇小說寫作,先後在省內外《新大陸》、《百花》、《滇池》、《莽原》《拓荒》發表中、短篇小說《生存》、《除夕夜》、《深山小鎮》、《大山裡的故事》、《人與狗》、《大山忠魂》、《河對岸那座舊磨坊》等二十餘篇。2015年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最後的王爺》,2015年以來,先後在新浪博客上發表詩歌、散文、中短篇小說180餘篇。其姊妹篇《最後的王妃》即將出版。

審核:田也,作者:王耀華,責編:楠陽,序號:738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從閒聊中得知,老闆林海坤,1960年生人,1993年來漢中創業。他原來在黑龍江省鶴崗市興安煤礦文工團當男高音歌唱演員,後來當了文工團團長。2001年到四川省蒙頂山拜大土司黑茶創始人茶祥子為師,學習制茶技術並鑽研茶道。在鑽研茶道的同時,2008年,經朋友介紹,他又對玉石有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剛發現並開始挖掘的甯強縣大巴山區域的珊瑚玉。他開始辨石、認石,傾心鑽研,時至今日,十多年的功夫,林海坤已成了玉石界頗具功力的大家。在別人認為,茶道和玉石本不達界,然而,聰明靈慧的林海坤,卻從這兩個不達界的物品中看出了極大的商機。終於在2017年10月下旬,正式掛牌,成立了“海琨茶玉行”。

我們和田也先生邊聽老林講茶說玉,邊喝著茶。田也先生對林海坤的人品、創業精神和為人處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前幾年,我也曾從王蓬老師和盧慧傑那裡間接瞭解了老林的一些情況,知道老林具有東北人對朋友的豪爽、仗義性格,對事業的執著和對文化人的尊重品格。田也先生還告訴我,林海坤還很注重養生和體育鍛練,每天早晚作俯臥撐各100個;抱頭仰臥各200個。每晚睡前習慣泡一壺“大土司”茶暢飲,解一天之工作疲勞。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之中已來了快三個小時了,該向主人道別了。突然之間,我想起了一首古代的飲茶歌:“一生百味在茶中,喜怨皆隨玉碗空,獨飲心聆竹鳴曲,聚朋笑引席生風”的詩句……

【作者簡介】王耀華,1952年4月出生,大專文化,老三屆(初六八級)學生出身。1970年10月參加工作;2012年3月在中國農業銀行漢中分行機關退休。1972年學寫詩文,1977年在蘭州軍區《民兵建設》雜誌發表詩歌、散文數篇。1992年開始短篇小說寫作,先後在省內外《新大陸》、《百花》、《滇池》、《莽原》《拓荒》發表中、短篇小說《生存》、《除夕夜》、《深山小鎮》、《大山裡的故事》、《人與狗》、《大山忠魂》、《河對岸那座舊磨坊》等二十餘篇。2015年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最後的王爺》,2015年以來,先後在新浪博客上發表詩歌、散文、中短篇小說180餘篇。其姊妹篇《最後的王妃》即將出版。

審核:田也,作者:王耀華,責編:楠陽,序號:738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