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商1號"幫助農民假貨氾濫、價格昂貴等痛點,農民為何不買帳呢?

近日, 有媒體報導稱:農商1號已經停止運營, 其京東旗艦店也已關閉。 對此, 金正大客服回復:“農商1號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停止運營, 已經半年了”。

筆者不由感歎世事難料。 要知道, 農商1號是中國複合肥領軍企業“金正大”聯合國家隊投資20億元打造的農資電商。

在成立之時, 農商1號CEO羅文勝曾豪言道:未來3-5年, 農商1號將在全國搭建100個區域運營中心;建設1000家縣級運營中心;發展10萬個村級服務站, 覆蓋1000萬名農民會員。 結果不到兩年時間, 農商1號就不幸“流產”了。

按理說, 解決農村農資假貨氾濫、價格昂貴等痛點的農商1號, 應該深受農民青睞才對, 為何卻落得這般處境?究竟哪個環節出錯了?

筆者認為, 農商1號利用互聯網賣農資商品的模式, 對於當前的農村來說過於超前, 這是其關閉的最根本原因。

所周知, 現階段農村的主要勞動力為50後60後70後, 他們大多不懂互聯網,

更別說通過互聯網買種子、化肥、農藥了。 並且, 受購物習慣的影響, 摸不著的東西即便是功效再強大, 他們也不會相信。

此外, 農商1號自成立起, 採用的就是“京東式”的運作模式:商家自己找、倉庫自己建。 但這種自營的模式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若農商1號想在全國擴大規模,

20億根本不夠用。 而且, 不同於衣服、蔬菜水果等, 農資商品有淡旺季之分, 且消費頻次較低。 因此, 只賣農資的農商1號想賺大錢並非易事。 火爆農資招商網:www.3456.tv

但說實話, 看了農商1號的資料後, 筆者真心覺得農資市場龐大, 其切入的市場沒有錯, 線上線下相結合自營模式也沒錯。 唯一做錯的就是, 時機沒把握好, 做的太早了。

目前為止, 農村的主要勞動力群體還沒有形成網購的習慣, 同時, 物流、農業物聯網等也不夠完善, 農資電商平臺想要做起來並不容易。 不過, 等再過幾年, 農村的主要勞動力更替、農村的基礎建設也比較完善時, 農資電商將會迎來大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