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vivo的國際化進階

很少有一個市場能像手機一樣起伏無常。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平常心, 抓住商業的本質, 是vivo在國內市場成功的秘訣之一。 而如今, 想要站在世界舞臺中心的vivo, 正在將屬於自己的打法, 運用到對國際市場的開拓中。

財經天下(ID:cjtxzk)

文|吳勇

編輯|張澤

不出意外, 2018年7月15日, 全球球迷將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球場看到vivo的標識——當天是第21屆世界盃決賽, vivo的廣告將和麥當勞一起, 出現在世界盃決賽的球場上。

2017年正月十二, vivo公關總監鄧力飛了一趟北京, 見到了國際足聯(FIFA)的團隊, 後者正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作夥伴。 一番評估之後, vivo果斷決定入局。 3月初確認, 5月雙方就簽了合同——對這樣一個頂級合作,vivo展示出了超高效率, 一口氣拿下兩屆FIFA世界盃共6年的冠名權。

vivo對這次冠名的超高效率, 源自於品牌走出國門的決心。

“我們希望它成為一個全世界的人都會喜歡的品牌”, 談到vivo的未來,

鄧力這樣說。 這也是在品牌成立之初就埋下的夢想。

vivo的國際化戰略早在2014年已經啟動。 vivo出海的第一個國家選擇了泰國, 這也是大多數中國科技企業出海的第一站。 發源於中國唐古喇山的的瀾滄江, 流經中國、泰國、越南等地, 這條河在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 在這條水系之上, 中泰文化有許多共同之處。 從人口密度和經濟發展程度上考慮, 泰國也是出海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東南亞之後是南亞, 然後是俄羅斯、中東;現在, 東歐和澳洲也已經進入vivo的考察範圍之內。 vivo憑藉在國內的成熟打法, 在海外攻城掠地。 然而,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 要真正站上世界舞臺, 市場地域的國際化只是最基礎的部分。 vivo想要做的事情, 也遠遠不止冠名一個體育賽事這麼簡單。

走向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 幾乎是所有國內手機廠商的共識。 與其他電子產品一樣, 在“世界是平的”這個大潮下, 未來不會有僅僅依靠區域市場存活的手機品牌企業。 目前, 蘋果、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幾大品牌佔據了中國80%的市場, 國產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已是大勢所趨。

這種“走出去”的趨勢背後, 不僅有中國實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也有行業競爭進入紅海階段帶來的壓力。

過去幾年, 換機潮給智慧機的銷量如注射了興奮劑, 行業似乎把出貨量當成了衡量品牌的唯一標準。 而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長的vivo, 在2016年一反行業頹勢的持續增長, 也給它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行業關注度。

相比於行業的熱捧,

vivo卻一直在警惕著爆發式增長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我們的危機感很重”, 鄧力表示, 在這一兩年, 手機行業已經到了一個轉捩點, 變化隨時可能發生。

▲2017年5月1日, vivo與國際足聯共同召開了戰略發佈會。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報告顯示, 2017年第三季度, 中國智慧機市場開始呈現萎縮之勢,

從8月到10月, 整個市場都有10%的下滑。

手機行業用兩年時間走完了電腦十年的路。 消費者換機的欲望越來越冷淡, 整個手機行業開始進入瓶頸期, 這的確令人憂心忡忡。

很明顯, 手機能給消費者帶來的新東西越來越少, 用戶便不再頻繁換機。 面對這個現狀, vivo的整體思路是, “控制欲望, 追求品質”。

提升創新的品質, 給消費者更多“新東西”, 就是vivo國際化進階中一個最重要的步驟。

2017年6月, 在上海舉辦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 vivo第一次對外展現了可以實現手機螢幕上指紋解鎖的隱形指紋技術。 而僅僅半年之後, 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 vivo借助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這個國際舞臺, 發佈了全球首款可量產的螢幕指紋手機。 在vivo的帶動下,2018年屏下指紋或許將和全面屏一樣在新機型上流行開來。

這是一個走在行業前沿的創新。

隨著全面屏時代到來,消費者對手機螢幕上指紋解鎖的呼聲日益高漲。iPhoneX發佈時,雖然取消了Home鍵,卻把解鎖交給了人臉識別,外界期待已久的屏下指紋識別沒能在新一代iPhone上實現。而其他幾家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則大多將指紋識別移到了手機背部。

從行業的普遍習慣來看,在蘋果、三星等領導廠商沒有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之前,其他廠商幾乎不可能去投入大量資源冒險。因此,行業曾有預判,量產的螢幕下指紋識別產品,最早也得在18年年中才會出現。

而vivo提前兩年佈局研發,領先行業半年推出可量產的產品,是一個十分激進的舉動。

對於這種“激進”,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卻給出的不同的看法:“我們需要有自己行業領先意義的產品”。從早年行業首發手機Hi-Fi技術,到3次打破全球最薄手機記錄,再到現在的全球首款螢幕指紋手機,vivo在產品領先性的探索一直在持續。

拍照和音樂作為vivo手機一直的優勢也在不斷得到強化。2016年,vivo拍照研究院的團隊在杭州建立,占地38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落成,在底層演算法上為拍照功能提供支援。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聖地牙哥等地,vivo的拍照技術研究院也搭建起了基礎團隊。

而在今年初,vivo宣佈成立六大研發中心,佈局全球研發,分佈中國深圳、東莞長安、南京、杭州、北京、美國聖地牙哥等地。這也意味著,它的手機策略在悄然變化——由專攻拍照和音樂,轉向全面性的技術研究。

▲vivo的手機策略正在轉向全面性的技術研究,圖為研發中的vivo手機。

坊間一直有“世上綜藝千千萬,OPPO、vivo各一半”的說法,vivo展現了它在綜藝市場的強大統治力,從湖南衛視到浙江衛視,從江蘇衛視到東方衛視,藍綠廠幾乎將綜藝節目包圓。

vivo出海延續了它在行銷上的大手筆風格。這種玩法儘管曾被互聯網手機品牌所不齒,但並不妨礙它們獲得了巨大成功。事實上,包括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如今也都開始模仿vivo之前的行銷套路。儘管vivo並不認為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套打法對整個行業影響深遠。

在海外市場,vivo要把它擅長的娛樂行銷融入當地。類似于當年華為電信設備出海,“讓我們每人學唱一首當地的歌曲,學跳一個當地的舞蹈”,vivo要融入當地市場,就要先融入當地的文化。

在印度,人人愛板球,vivo就冠名了印度板球超級聯賽;在馬來西亞,人人喜歡社交網路,vivo就跑到當地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上投放有趣的廣告;緬甸經濟不發達,報紙等傳統媒介還在產生強大的傳播效果,vivo就與傳統媒介聯手合作。這些動作都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

▲2017年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賽場上的vivo。

體育賽事被認為是走向全球的語言和捷徑,尤其受到企業的青睞。三星、索尼這些日韓電子企業已經證明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2016年10月,vivo成為NBA中國唯一手機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幾乎與此同時,vivo又簽下了NBA球星庫裡,為其旗艦機型Xplay6代言。

在足球領域,vivo的做法則更加直接——一舉拿下世界盃這個全球最頂級的體育IP。

變幻莫測的足球比賽吸引著數以億計的觀眾,這個群體的特徵顯而易見,年輕而富有激情。這恰恰一直是被vivo所強調的。但贊助世界盃足球賽,還是中國電子企業的首次大膽嘗試。

這是一個放大器,vivo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來自足球的力量。就在vivo與國際足聯簽訂協定之後,迅速參與了聯合會杯的賽事,這場賽事被認為是世界盃前的預演。根據尼爾森披露的一份報告,聯合會杯前後,全球對vivo品牌的認知上漲了12%。

“體育行銷上的競爭其實更多是企業綜合實力的競爭。”vivo高級副總裁倪旭東說,體育行銷比拼的是企業綜合實力,考驗的是良好企業形象、完善的服務以及高品質的產品。

當年在進軍印度市場時,vivo產品與行銷的組合拳也打得尤為精彩。2016年4月,vivo在印度發佈了V系列新品手機。與國內策略不同,V系列手機針對當地喜好做了調整,比如,內置了9種印度常用的語言包,比如把主打顏色換成了印度人民喜歡的金色,甚至把vivo的產品基因從“Hi-Fi&Smart”換成了直觀的“Pioneer of Hi-Fi Music Smartphone”。

與小米、榮耀這些互聯網品牌不同,vivo一直堅持走的是線下管道。vivo在印度的線下管道也複製了國內的做法,派遣團隊入駐到每個邦、每個城市,在尚未銷售產品時,已經著手建設印度當地的售後服務體系。

這樣密集的線下網路,對於互聯網並不不發達的印度來說,在使用者服務上發揮了極大的價值。通過採用售後先行的策略,在vivo進入印度市場未滿一年時,售後服務網點已經遍及印度幾乎所有的邦。

這種因地制宜的策略讓vivo手機在當地大受歡迎。在流淌著奶和蜜的印度,vivo的銷售額從0到100億元只花了3年時間,在2016年第二季度,vivo實現了環比200%的增長。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平常心,抓住商業的本質,是vivo在國內市場成功的秘訣之一。正如當初vivo來到印度開闢市場,並不是簡單因為人口紅利盲目追求規模,而是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的成熟,讓vivo真正有能力走出國門。

隨著國際化的進階,vivo開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雖然我們現在的起點、能力和實力完全跟當年不一樣了,但我們依然需要保持平常心,回到事物本源思考。”鄧力說。在競爭日益理解的國際市場中,vivo正在將屬於自己的方法,運用到對國際市場的開拓中。

在vivo的帶動下,2018年屏下指紋或許將和全面屏一樣在新機型上流行開來。

這是一個走在行業前沿的創新。

隨著全面屏時代到來,消費者對手機螢幕上指紋解鎖的呼聲日益高漲。iPhoneX發佈時,雖然取消了Home鍵,卻把解鎖交給了人臉識別,外界期待已久的屏下指紋識別沒能在新一代iPhone上實現。而其他幾家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則大多將指紋識別移到了手機背部。

從行業的普遍習慣來看,在蘋果、三星等領導廠商沒有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之前,其他廠商幾乎不可能去投入大量資源冒險。因此,行業曾有預判,量產的螢幕下指紋識別產品,最早也得在18年年中才會出現。

而vivo提前兩年佈局研發,領先行業半年推出可量產的產品,是一個十分激進的舉動。

對於這種“激進”,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卻給出的不同的看法:“我們需要有自己行業領先意義的產品”。從早年行業首發手機Hi-Fi技術,到3次打破全球最薄手機記錄,再到現在的全球首款螢幕指紋手機,vivo在產品領先性的探索一直在持續。

拍照和音樂作為vivo手機一直的優勢也在不斷得到強化。2016年,vivo拍照研究院的團隊在杭州建立,占地38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落成,在底層演算法上為拍照功能提供支援。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聖地牙哥等地,vivo的拍照技術研究院也搭建起了基礎團隊。

而在今年初,vivo宣佈成立六大研發中心,佈局全球研發,分佈中國深圳、東莞長安、南京、杭州、北京、美國聖地牙哥等地。這也意味著,它的手機策略在悄然變化——由專攻拍照和音樂,轉向全面性的技術研究。

▲vivo的手機策略正在轉向全面性的技術研究,圖為研發中的vivo手機。

坊間一直有“世上綜藝千千萬,OPPO、vivo各一半”的說法,vivo展現了它在綜藝市場的強大統治力,從湖南衛視到浙江衛視,從江蘇衛視到東方衛視,藍綠廠幾乎將綜藝節目包圓。

vivo出海延續了它在行銷上的大手筆風格。這種玩法儘管曾被互聯網手機品牌所不齒,但並不妨礙它們獲得了巨大成功。事實上,包括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如今也都開始模仿vivo之前的行銷套路。儘管vivo並不認為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套打法對整個行業影響深遠。

在海外市場,vivo要把它擅長的娛樂行銷融入當地。類似于當年華為電信設備出海,“讓我們每人學唱一首當地的歌曲,學跳一個當地的舞蹈”,vivo要融入當地市場,就要先融入當地的文化。

在印度,人人愛板球,vivo就冠名了印度板球超級聯賽;在馬來西亞,人人喜歡社交網路,vivo就跑到當地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上投放有趣的廣告;緬甸經濟不發達,報紙等傳統媒介還在產生強大的傳播效果,vivo就與傳統媒介聯手合作。這些動作都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

▲2017年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賽場上的vivo。

體育賽事被認為是走向全球的語言和捷徑,尤其受到企業的青睞。三星、索尼這些日韓電子企業已經證明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2016年10月,vivo成為NBA中國唯一手機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幾乎與此同時,vivo又簽下了NBA球星庫裡,為其旗艦機型Xplay6代言。

在足球領域,vivo的做法則更加直接——一舉拿下世界盃這個全球最頂級的體育IP。

變幻莫測的足球比賽吸引著數以億計的觀眾,這個群體的特徵顯而易見,年輕而富有激情。這恰恰一直是被vivo所強調的。但贊助世界盃足球賽,還是中國電子企業的首次大膽嘗試。

這是一個放大器,vivo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來自足球的力量。就在vivo與國際足聯簽訂協定之後,迅速參與了聯合會杯的賽事,這場賽事被認為是世界盃前的預演。根據尼爾森披露的一份報告,聯合會杯前後,全球對vivo品牌的認知上漲了12%。

“體育行銷上的競爭其實更多是企業綜合實力的競爭。”vivo高級副總裁倪旭東說,體育行銷比拼的是企業綜合實力,考驗的是良好企業形象、完善的服務以及高品質的產品。

當年在進軍印度市場時,vivo產品與行銷的組合拳也打得尤為精彩。2016年4月,vivo在印度發佈了V系列新品手機。與國內策略不同,V系列手機針對當地喜好做了調整,比如,內置了9種印度常用的語言包,比如把主打顏色換成了印度人民喜歡的金色,甚至把vivo的產品基因從“Hi-Fi&Smart”換成了直觀的“Pioneer of Hi-Fi Music Smartphone”。

與小米、榮耀這些互聯網品牌不同,vivo一直堅持走的是線下管道。vivo在印度的線下管道也複製了國內的做法,派遣團隊入駐到每個邦、每個城市,在尚未銷售產品時,已經著手建設印度當地的售後服務體系。

這樣密集的線下網路,對於互聯網並不不發達的印度來說,在使用者服務上發揮了極大的價值。通過採用售後先行的策略,在vivo進入印度市場未滿一年時,售後服務網點已經遍及印度幾乎所有的邦。

這種因地制宜的策略讓vivo手機在當地大受歡迎。在流淌著奶和蜜的印度,vivo的銷售額從0到100億元只花了3年時間,在2016年第二季度,vivo實現了環比200%的增長。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平常心,抓住商業的本質,是vivo在國內市場成功的秘訣之一。正如當初vivo來到印度開闢市場,並不是簡單因為人口紅利盲目追求規模,而是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的成熟,讓vivo真正有能力走出國門。

隨著國際化的進階,vivo開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雖然我們現在的起點、能力和實力完全跟當年不一樣了,但我們依然需要保持平常心,回到事物本源思考。”鄧力說。在競爭日益理解的國際市場中,vivo正在將屬於自己的方法,運用到對國際市場的開拓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