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管理者的無用功:靠加班、靠團建、靠個人

我從來沒寫過“管理”, 雖然我的老本行是這個。 只是最近, 跟很多管理者交流之後, 發現大家對團隊管理這件事, 都有很多困惑。

我大學的專業是經濟學, 那時候一個老師跟我們說:經濟學是科學, 而管理卻是藝術。 這句話, 在10多年後的今天, 我才算體會到。

所以, 最近會分享一些自己在團隊管理方面的思考, 跟大家共勉。 這些思考的來源是:

第一, 之前做管理諮詢的8年多, 觀察到很多成功的、失敗的企業管理者, 暗自總結出了一些行得通和行不通的管理方法。

第二, 我過去在諮詢公司帶過團隊, 現在創業也帶團隊。 儘管之前積累了很多管理方法論, 但實踐中還是踩過不少坑, 得了些經驗教訓。

這個系列的文章計畫會有3篇, 希望對做管理的讀者有所啟發。 另外, 即便沒有帶團隊, 相信能夠從管理者角度看問題, 對自己將來的發展也會大有促進。

今天這破題的第一篇,

先來聊聊:常見的那些管理誤區。

鼓勵加班的團隊文化, 這會形成工作量導向的無用功文化

位置越高、責任越大, 作為老闆, 壓力都很大, 也很焦慮, 我自己也是, 經常躺在床上思考問題到半夜。

所以很自然地, 在這種焦慮感的壓迫下, 老闆都希望員工拼命工作, 那樣才覺得自己的工資付得值, 才覺得公司未來有希望, 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己的焦慮。

那麼, 當看到員工加班的時候, 非常自然的反應就是, 鼓勵這些加班的員工。 同時, 借表揚他們, 來側面敲打那些工作不積極的人。

但問題是:鼓勵什麼, 就會得到什麼。 鼓勵加班, 那麼得到的就是工作量。

但是, 作為老闆, 最終需要的是工作量嗎?顯然不是。 我們要的應該是結果,

是產出。

我有一個相熟的讀者, 在創業公司上班, 我看他幾乎天天在朋友圈曬加班, 有一次我忍不住回復說:你是拿了很多股份麼?這麼拼。

他很快發私信給我, 說:不是我想曬啊, 是我們老闆喜歡, 我發給他看的。 其實我在公司刷課程呢, 等我能力強了就跳槽了。

員工其實是很聰明的, 他們懂得察言觀色, 懂得如何取悅老闆。 所以有時候, 老闆看到員工加班, 以為自己長久以來“灌迷魂湯”終於有成效了, 但很大可能性是, 員工在假裝努力, 給老闆“反向灌迷魂湯”。

《紐約客》曾經刊登過一個漫畫, 畫中的辦公室門上寫著“XX公司銷售經理史密斯”, 牆上只有一個標語“思考”。

這位經理兩腳擱在辦公室桌上, 臉超天花板, 口吐煙圈, 門外經過的兩位長者走過,

互相交談說:天知道他是不是在思考我們的銷售問題。

所以, 現代企業的一個特徵就是:有大量的腦力型勞動者。 對體力型勞動者來說, 做的工作都是流程和規則非常既定的, 幾乎不需要任何思考, 比如流水線工人, 比如客服, 多花1個小時就多產生1個小時的成果。

可對於腦力勞動來說, 比如一個市場經理, 他付出8小時和12小時, 你很難說, 哪個產出更大。 因為你無法控制他的思維。

在這種情況下, 鼓勵加班、鼓勵工作量的文化一旦建立, 就會非常可怕。 因為所有人會覺得那就是好壞的衡量標準, 然後不斷加班, 做著無用功。

而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是鼓勵結果。 只有這樣, 員工才會想方設法地去達成公司想要的產出。

如果不能完成, 他們會自己加班去做完這件事。

之前我們團隊的一位員工, 因為我要求她當天做完一個資料分析表, 然後她通宵做完了。 但那個分析表格我們之前做過類似的, 網上也有很多可以參考, 根本無需從零開始。

第二天, 她兩眼通紅地進來公司, 我控制住自己, 沒有當著大家的面慰問她(儘管其他員工看到之後會覺得, 我是個不近人情的黑心老闆), 而是私下找她聊了工作方法。

之所以不慰問, 是因為我要讓所有人知道:只是拼命, 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另一個人3小時就能做好的事情, 你做了8個小時還不如對方, 那我應該表揚的是那個工作3小時的, 而不是這個8小時通宵的。

我們常常給年輕人提建議說:要有方法, 不要做自我感動式的無效努力。但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我們也在每天做著大量自我感動的無效努力,而不自知。

在決定表揚還是批評一個員工的時候,我們需要想到:鼓勵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花很多時間進行團隊建設,團隊氛圍跟團隊績效並無關係

之前做諮詢的時候,我有個習慣,就是在客戶方駐場的時候,不僅跟高管溝通、從他們的角度瞭解公司問題,還會注意觀察這家公司員工的狀態。

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是,對於大部分公司,團隊氛圍的好壞,跟最終工作產出並沒有什麼關係。有時候,甚至還會成反比:

一些公司,團隊氛圍特別棒,員工每天聚集在一起,討論中午吃什麼、週末去哪兒玩、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唱K、團隊本季度的活動是摘葡萄還是泡溫泉,新人進來也有很多破冰活動,幫助他們融入。

我見過最誇張的情況,一家公司的HR部門員工,不僅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一起吃飯,連上廁所都要手把手一起。但這家公司的業績呢,真的很一般,人員效率比行業老大低了一大截。

但另一些公司,初看一下,覺得好像死氣沉沉,每個人都面無表情、來去匆匆,只顧著自己手頭的事情。

我們去做訪談的時候,他們也就是回答問題,都不寒暄,就又回去工作了。但是,他們團隊卻非常高效。

很多管理者都喜歡搞團建,認為這是促進團隊協作的良藥。看著團隊打成一片、其樂融融跟大家庭一樣,的確會緩解自己的很多焦慮。

但實際上,一個理智而成熟的人才,會懂得如何高效地溝通與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根本不需要先通過團建讓大家玩在一起,把關係弄好,再因為團隊成員之間的私人關係好了,所以就更加配合工作。

我在原來公司的時候,跟一個香港合夥人合作很多。他的工作風格就是:打電話過來,直入主題,說清楚就掛掉。一起做項目的時候,也不會跟團隊打成一片。

剛開始,我們都覺得不太適應,但後來發現,這種方式非常高效。有時候,一些老闆為了促進團隊的工作,拉著大家工作之後去酒吧嗨,最後自己累,團隊也跟著累。

每個人都以為對方很喜歡這種方式,但其實大家都不喜歡。有這個時間多睡會兒,大家效率反而更高。

另外,在面試的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候選人,非常關注公司的團隊氛圍是否溫馨和諧。所以常常誤以為,團隊氛圍是吸引優秀人才的法寶。但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從麥克利蘭的動機理論來看,我們的高層次需要有三個:權力需要,成就需要,親和需要。

如果是互聯網行業,特點常常是壓力大、節奏快、需要創新、需要執行力,所以做得好的常常是權力需要和成就需要的人。

而這些人,多數是喜歡高效、獨處、深入思考的,他們對工作的最大需求就是:跟同樣聰明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碰撞出更酷的想法,不會有任何人拖累他們的進度。能夠有人一起吃飯、一起唱K、一起各處玩,並不是他們對一份工作的需求。

恰恰相反,親和需要的人,對一份工作的需求常常會有團隊和諧這樣的選項,他們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一個團隊更有凝聚力。

但如果一個團隊全部都是親和需要的人,你會發現,團隊融洽得跟一家人一樣,但到了工作上,大家既不精益求精,也不積極推進事情。

團隊看起來一片和氣,可能只是管理者的安慰劑。

認為某個/些團隊成員不可替代的,如果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HiPo(High Potential)是很多公司都會做的人才管理專案,也就是說:定義出公司的高潛員工,然後重點發展和保留。

這是一個很好的優化資源的策略,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決定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培養哪個員工身上,的確是需要思考的。不同的人才潛力不同,投入產出比是有很大差異的。

但很多時候,管理者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分看重某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我自己過去幾年,曾經多次陷入過這樣的誤區:總覺得,團隊中某個人是無法替代的。所以,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維護。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手裡能用的資源,比如升職名額、加薪額度甚至我自己的時間等等,幾乎都被對方佔用了,我沒有資源可以提供給團隊其他人,那其他人就很難成長,這又加劇了我對這個人的依賴,形成惡性循環。

並且,過於依賴團隊中某個人的做法,不僅對管理者有害,對人才也是有害的。

因為我投入了很多資源之後,對他的期望也會很高,但最後他沒能滿足我的期望產出,受到的評價就會很低,並且團隊其他人也會產生極大的不平衡心理。

最終,這個人在團隊中,從“最不能被替代”的人,變成了“最應該離開”的人。

德魯克認為,如果一個管理者,覺得團隊中某個人是無法替代的,可能是因為:

1)這個人其實沒有那麼好,只是管理者對他要求不高而已;

2)本身管理體系潛伏了嚴重問題,這個人的存在掩蓋了問題;

3)管理者本身的能力有缺失,而這個員工是支撐了一個自己很難站得住腳的上司。

原因一:這個人本身沒那麼好。

這很容易理解,如果某個員工解決了團隊困擾已久的問題,你就會覺得他很牛,繼而覺得他是無可替代的。在我們不瞭解那個領域的時候就更加如此。

比如說,一個管理者,原先管行政部門,後來兼管人力資源了,因為不太瞭解人力資源工作,所以他會覺得,團隊裡懂得這方面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繼而團隊大部分資源都投給了這個人。

但實際上,如果放眼外部市場,很容易就能找到同類人才。

原因二:這個人的存在掩蓋了某種管理問題。

比如說,我之前諮詢的一家客戶,銷售部門裡面有一個資深經理,被老闆認為是不可替代的。

原因是,他們的銷售是大客戶模式,每個銷售人員管理N個客戶。但因為業務和產品相對複雜,一個客戶會採購多個業務線、產品線的服務,一旦該客戶對接的銷售員工離開公司,接任者就很難瞭解過去的背景資訊,帶來服務水準的下降。

但這個資深經理,在公司任職多年,又能親力親為,瞭解很多客戶的背景,所以團隊有人走了,他也能很快幫新人熟悉情況。

看起來,這個人是不可替代的。但實際上呢,他的存在掩蓋了這家公司客戶管理流程的問題。倘若能夠調整流程,那麼這個人也是可被替代的。

原因三:管理者本身能力有問題。

我一個前同事,從諮詢公司去了甲方HR部門,他的老闆作為HRD(人力資源總監),之前一直不被CEO待見,因為CEO覺得他思考高度不夠,總是關注細節,沒有大局觀。

我同事進了團隊之後,幫HRD做了多次彙報PPT,被大老闆大加讚賞,覺得HRD進步很快、思路清晰。

自此,這位HRD就極其倚重他。但實際上,他的存在,是掩蓋了這位HRD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

我給很多企業做諮詢專案的時候,發現各種戰略、流程、團隊的問題,最後很多CEO長歎一口氣,說:唉,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啊。如果有能力強的人,這些就都解決啦。

但這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結論,因為把公司發展寄希望于找到一個優秀的人,那說明管理體系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想想看,如果一個創業公司,需要馬雲做銷售、馬化騰做產品經理、李彥巨集做CTO,這樣才能成功,那這家公司還能做成麼?

沒有人是絕對無法替代的,如果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三點誤區說完了,總結一下,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

1)不要盲目努力、感動自己,當然,更別去感動員工;

2)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花在業務本身,而不是花在團隊建設;

3)如果你覺得團隊中有人是絕對無法替代的,可能要思考一下,是哪裡出了問題。

作者:孫圈圈

不要做自我感動式的無效努力。但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我們也在每天做著大量自我感動的無效努力,而不自知。

在決定表揚還是批評一個員工的時候,我們需要想到:鼓勵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花很多時間進行團隊建設,團隊氛圍跟團隊績效並無關係

之前做諮詢的時候,我有個習慣,就是在客戶方駐場的時候,不僅跟高管溝通、從他們的角度瞭解公司問題,還會注意觀察這家公司員工的狀態。

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是,對於大部分公司,團隊氛圍的好壞,跟最終工作產出並沒有什麼關係。有時候,甚至還會成反比:

一些公司,團隊氛圍特別棒,員工每天聚集在一起,討論中午吃什麼、週末去哪兒玩、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唱K、團隊本季度的活動是摘葡萄還是泡溫泉,新人進來也有很多破冰活動,幫助他們融入。

我見過最誇張的情況,一家公司的HR部門員工,不僅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一起吃飯,連上廁所都要手把手一起。但這家公司的業績呢,真的很一般,人員效率比行業老大低了一大截。

但另一些公司,初看一下,覺得好像死氣沉沉,每個人都面無表情、來去匆匆,只顧著自己手頭的事情。

我們去做訪談的時候,他們也就是回答問題,都不寒暄,就又回去工作了。但是,他們團隊卻非常高效。

很多管理者都喜歡搞團建,認為這是促進團隊協作的良藥。看著團隊打成一片、其樂融融跟大家庭一樣,的確會緩解自己的很多焦慮。

但實際上,一個理智而成熟的人才,會懂得如何高效地溝通與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根本不需要先通過團建讓大家玩在一起,把關係弄好,再因為團隊成員之間的私人關係好了,所以就更加配合工作。

我在原來公司的時候,跟一個香港合夥人合作很多。他的工作風格就是:打電話過來,直入主題,說清楚就掛掉。一起做項目的時候,也不會跟團隊打成一片。

剛開始,我們都覺得不太適應,但後來發現,這種方式非常高效。有時候,一些老闆為了促進團隊的工作,拉著大家工作之後去酒吧嗨,最後自己累,團隊也跟著累。

每個人都以為對方很喜歡這種方式,但其實大家都不喜歡。有這個時間多睡會兒,大家效率反而更高。

另外,在面試的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候選人,非常關注公司的團隊氛圍是否溫馨和諧。所以常常誤以為,團隊氛圍是吸引優秀人才的法寶。但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從麥克利蘭的動機理論來看,我們的高層次需要有三個:權力需要,成就需要,親和需要。

如果是互聯網行業,特點常常是壓力大、節奏快、需要創新、需要執行力,所以做得好的常常是權力需要和成就需要的人。

而這些人,多數是喜歡高效、獨處、深入思考的,他們對工作的最大需求就是:跟同樣聰明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碰撞出更酷的想法,不會有任何人拖累他們的進度。能夠有人一起吃飯、一起唱K、一起各處玩,並不是他們對一份工作的需求。

恰恰相反,親和需要的人,對一份工作的需求常常會有團隊和諧這樣的選項,他們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一個團隊更有凝聚力。

但如果一個團隊全部都是親和需要的人,你會發現,團隊融洽得跟一家人一樣,但到了工作上,大家既不精益求精,也不積極推進事情。

團隊看起來一片和氣,可能只是管理者的安慰劑。

認為某個/些團隊成員不可替代的,如果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HiPo(High Potential)是很多公司都會做的人才管理專案,也就是說:定義出公司的高潛員工,然後重點發展和保留。

這是一個很好的優化資源的策略,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決定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培養哪個員工身上,的確是需要思考的。不同的人才潛力不同,投入產出比是有很大差異的。

但很多時候,管理者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分看重某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我自己過去幾年,曾經多次陷入過這樣的誤區:總覺得,團隊中某個人是無法替代的。所以,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維護。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手裡能用的資源,比如升職名額、加薪額度甚至我自己的時間等等,幾乎都被對方佔用了,我沒有資源可以提供給團隊其他人,那其他人就很難成長,這又加劇了我對這個人的依賴,形成惡性循環。

並且,過於依賴團隊中某個人的做法,不僅對管理者有害,對人才也是有害的。

因為我投入了很多資源之後,對他的期望也會很高,但最後他沒能滿足我的期望產出,受到的評價就會很低,並且團隊其他人也會產生極大的不平衡心理。

最終,這個人在團隊中,從“最不能被替代”的人,變成了“最應該離開”的人。

德魯克認為,如果一個管理者,覺得團隊中某個人是無法替代的,可能是因為:

1)這個人其實沒有那麼好,只是管理者對他要求不高而已;

2)本身管理體系潛伏了嚴重問題,這個人的存在掩蓋了問題;

3)管理者本身的能力有缺失,而這個員工是支撐了一個自己很難站得住腳的上司。

原因一:這個人本身沒那麼好。

這很容易理解,如果某個員工解決了團隊困擾已久的問題,你就會覺得他很牛,繼而覺得他是無可替代的。在我們不瞭解那個領域的時候就更加如此。

比如說,一個管理者,原先管行政部門,後來兼管人力資源了,因為不太瞭解人力資源工作,所以他會覺得,團隊裡懂得這方面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繼而團隊大部分資源都投給了這個人。

但實際上,如果放眼外部市場,很容易就能找到同類人才。

原因二:這個人的存在掩蓋了某種管理問題。

比如說,我之前諮詢的一家客戶,銷售部門裡面有一個資深經理,被老闆認為是不可替代的。

原因是,他們的銷售是大客戶模式,每個銷售人員管理N個客戶。但因為業務和產品相對複雜,一個客戶會採購多個業務線、產品線的服務,一旦該客戶對接的銷售員工離開公司,接任者就很難瞭解過去的背景資訊,帶來服務水準的下降。

但這個資深經理,在公司任職多年,又能親力親為,瞭解很多客戶的背景,所以團隊有人走了,他也能很快幫新人熟悉情況。

看起來,這個人是不可替代的。但實際上呢,他的存在掩蓋了這家公司客戶管理流程的問題。倘若能夠調整流程,那麼這個人也是可被替代的。

原因三:管理者本身能力有問題。

我一個前同事,從諮詢公司去了甲方HR部門,他的老闆作為HRD(人力資源總監),之前一直不被CEO待見,因為CEO覺得他思考高度不夠,總是關注細節,沒有大局觀。

我同事進了團隊之後,幫HRD做了多次彙報PPT,被大老闆大加讚賞,覺得HRD進步很快、思路清晰。

自此,這位HRD就極其倚重他。但實際上,他的存在,是掩蓋了這位HRD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

我給很多企業做諮詢專案的時候,發現各種戰略、流程、團隊的問題,最後很多CEO長歎一口氣,說:唉,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啊。如果有能力強的人,這些就都解決啦。

但這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結論,因為把公司發展寄希望于找到一個優秀的人,那說明管理體系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想想看,如果一個創業公司,需要馬雲做銷售、馬化騰做產品經理、李彥巨集做CTO,這樣才能成功,那這家公司還能做成麼?

沒有人是絕對無法替代的,如果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三點誤區說完了,總結一下,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

1)不要盲目努力、感動自己,當然,更別去感動員工;

2)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花在業務本身,而不是花在團隊建設;

3)如果你覺得團隊中有人是絕對無法替代的,可能要思考一下,是哪裡出了問題。

作者:孫圈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