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碳布加固重重受限,如何解決?

隨著結構病害、老化的現象不斷增多, 結構修復加固工程也在呈倍數的增長中。 加固行業的發展, 帶動了眾多新技術的運用, 從曾經只能利用鋼筋混凝土進行加固, 演變成各種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應用。 我們經常提到的碳纖維複合材,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

碳纖維複合材中, 碳纖維布具有輕質高強, 質軟易施工的特性。 高強度的碳纖維布能夠有效作用於受彎結構, 提高承載力延長結構壽命, 同時對於各種特殊截面尤為適應。 然而, 看似優質萬能的碳纖維布, 卻仍然存在影響結構加固的缺陷弊端。

碳纖維布的弊端

首先在設計上, 使用碳纖維布對結構構件進行加固, 加固後正截面承載力的提高幅度不應超過40%, 並應驗算其受剪承載力。 這條規定是為了防止受彎構件承載力提高後導致構件受剪破壞而制定的, 僅40%的提高幅度,

對於碳纖維布強度的發揮往往會造成限制, 致使高強度材料的浪費。

另外, 二次受力也是造成碳纖維布不能充分發揮強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規範要求在利用碳纖維佈施工時, 要首先進行卸載, 就是為了減輕二次受力所造成的影響。 二次受力, 簡單來說,

就是指常見受彎結構例如梁、板, 在受到上部荷載作用時其下部會發生拉伸變形, 如果未進行卸載而直接粘貼碳纖維布, 就會造成碳纖維布的拉伸變形滯後于梁板的變形, 導致碳纖維布只有在梁板進一步受力變形之後, 才會產生形變為梁板提供拉應力。 二次受力會嚴重影響碳纖維布強度的發揮, 甚至造成結構優先於碳纖維布破壞的情況。

事實上, 碳纖維布強度的發揮還與另一重因素有關, 那就是原結構的配筋率。 極限狀態下, 碳纖維布強度的發揮程度會受到原結構變形的限制, 與原結構的配筋率有直接的關聯。 原結構配筋率高, 極限狀態下碳纖維布產生的應力便低;反之原結構配筋率低, 極限狀態下碳纖維布產生的應力就高, 強度發揮也更為充分。 因此, 若想達到較高的材料利用率, 部分情況下碳纖維布的採用還是有待商榷的。

新的解決思路

可以看出, 之所以碳纖維布會存在諸多的弊端,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在加固中過於“被動”。 碳纖維布等一系列加固材料,

都存在此種共性問題, 它們僅能提高結構承載力, 而不能改善結構內部受力狀態。 因此, 無論是出於提高材料利用率, 還是改善結構內部受力的角度, 都應該採用更有效的加固方式。

預應力碳板的出現, 為上述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預應力碳板最大的突破,就是將材料被動加固的特性徹底改變,通過預應力技術對結構起到主動加固的作用。預應力碳板能夠有效改善結構受力狀態,主動提高結構承載力,減輕結構負擔,同時,預應力碳板能夠充分發揮材料性能,在資源利用方面效果同樣十分優異。

如今預應力碳板的運用,也趨於越來越廣泛的形式。卡本預應力碳板,憑藉3000MPa高強度、爆炸式破壞的碳板以及耐疲勞、錨具效率高的錨具,在預應力碳板中脫穎而出。卡本預應力碳板打破了人們認為預應力碳板只適合在橋樑中應用的觀念,已成功用於多種民用建築中,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護航結構安全。

預應力碳板最大的突破,就是將材料被動加固的特性徹底改變,通過預應力技術對結構起到主動加固的作用。預應力碳板能夠有效改善結構受力狀態,主動提高結構承載力,減輕結構負擔,同時,預應力碳板能夠充分發揮材料性能,在資源利用方面效果同樣十分優異。

如今預應力碳板的運用,也趨於越來越廣泛的形式。卡本預應力碳板,憑藉3000MPa高強度、爆炸式破壞的碳板以及耐疲勞、錨具效率高的錨具,在預應力碳板中脫穎而出。卡本預應力碳板打破了人們認為預應力碳板只適合在橋樑中應用的觀念,已成功用於多種民用建築中,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護航結構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