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昆明“百萬美金”候選女心理教師:讓心微笑

雲南網訊2月22日, Varkey基金會在“全球教師獎”官網公佈了2017年入選該獎項的十位候選人名單, 中國昆明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的心理教師楊博雅成功入圍, 成為躋身前十唯一的一位中國教師。

這個結果, 讓楊博雅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Varkey基金會創始人Sunny Varkey先生說過:“我希望讓人們關注教師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積極影響, 他們必須擁有最值得尊敬的正當社會地位, 獲得相應的獎勵和名譽……想要鼓勵來自全球無論農村、鄉鎮和城市的孩子把變成全世界最棒的教師作為人生目標。 ”正是這幾句話, 打動了楊博雅,

她決定提交報名申請。

一路走來, 楊博雅“過關斬將”, 從入圍前50到入圍前10, 一次次的驚喜之外, 她收穫的是一次次的認可, 這讓她無比自豪。

“我真的很希望每一個人, 都能夠重新更好地認識老師這個職業, 也讓孩子們覺得當老師是一件很棒很酷的事。 ”楊博雅說。

【夢想成為醫生的老師】

採訪楊博雅的地點最終定在文化巷的薩爾瓦多咖啡廳。

楊博雅坐在進門左側的一個角落, 目光鎖在粉色電腦螢幕上, 雙手不停地敲著鍵盤。 她習慣, 也享受在這樣半開放的環境裡工作, 既不像在家過於放鬆, 也不會有在學校的那股嚴肅勁兒。 恰到好處的熱鬧, 能讓她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提高思考效率。

一聲招呼後, 她將視線從螢幕轉移到我身上,

側身挪了下座位, 臉上掛滿笑容, 粉色外套在燈光的照射下光亮了起來。

“全球教師獎”設立3年來, 每年的競爭都異常激烈。 今年入圍前十的候選人是從全球17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0名提名教師和申請人中選出。 一個28歲的女孩, 入圍前十候選人名單, 並有望獲得百萬美金的獎勵, 不由讓人對她和她的故事充滿好奇。

楊博雅出身教育世家, 父祖輩都是老師, 打小她就住在學校。 在她口中, 爺爺具備一切她能謂之為“榜樣”的特質:受人尊敬、勇於擔當、無私奉獻, 最重要的是, 熱愛教育。

“他是個有魄力的人。 雖然在大城市出生, 卻可以毅然遠赴邊遠地區, 甘於紮根農村, 將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 ”早年時, 楊博雅將爺爺當作自己人生的“引路人”。

然而, 楊博雅從小的夢想卻是成為一名醫生。

她說不出緣由, 只是莫名地喜歡。 再有, 教師這份職業讓她感到枯燥, 用她的話說就是“帶完一屆又帶一屆, 沒意思”。

高考填報志願時, 她的第一志願自然不是師範類院校, 而是醫科類大學。 她最後還是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或許是家人的不甘, 再三建議下, 她在提前批一欄寫下了“華東師範大學”, 並最終被錄取。

關於專業的選擇, 還有一段小插曲。 起初, 楊博雅的想法是“隨便填”, 後來親友力薦過“公共管理”, 但因一個玩笑無奈作罷:是學“你管校長”, 還是“校長管你”?再後來, 也更直截了當了, 乾脆就填學校的王牌專業:基礎心理學。

能被提前錄取和任性地填報專業, 不是偶然, 因為從小到大,

楊博雅的成績都在全校名列前茅。

“以前, 有很多人問我, 說你學了心理學是不是就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當然不是。 簡單來說, 我們學的是研究人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規律和指導方法, 從而幫助你更好地成長。 ”楊博雅再次露出微笑, “大學的時候, 相比其他系, 我們系的同學都要陽光積極一點, 大學四年過得很輕鬆。 ”

那時, 即便是在臨近期末考試的節骨眼, 楊博雅也會和室友們湊錢去徐家匯的酒店訂間房, 然後帶上足量的零食, 晚上邊看書邊欣賞窗外的夜景。 “因為大家都認為, 生活的品質很重要。 成績無非是個結果, 過程中努力過就行。 ”

2012年, 楊博雅畢業後回到昆明。 通過招聘, 進入昆明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 成為一名心理教師。

編輯:梁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