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陵八〇八社區致富道路多元化

本報訊 近年來, 龍陵縣鎮安鎮八○八社區黨總支深入實施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雙推進”, 以黨建為引領, 以產業發展為支撐, 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通過“四個一”為抓手, 不斷抓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實現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切實讓組織強起來, 產業壯大起來, 群眾富起來。

種好一棵中草藥。 洽談引進豐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建立紋黨參育苗基地和種植基地。 按照“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原則, 積極推行“公司+基地+黨組織+農戶”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探索黨員示範帶民富的新路。 2017年完成育苗349畝,

種植1200畝, 帶動農戶600多戶2500多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0多戶400多人), 流轉土地600畝, 獲得土地流轉費125萬元, 務工費185萬元。 2017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 2018年預計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

養好一隻生態雞。 以“黨總支+農戶”的模式註冊成立龍陵縣眾匯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建立林下養殖基地。 占地300餘畝, 總投資100余萬元, 分兩期投資建設, 其中第一期投資35萬余元, 建設87畝, 涉及107戶農戶, 建檔立卡8戶, 已初見效益。

辦好一個加工廠。 採用社區戶籍人員自願入股參與的運行模式, 集資370萬餘元投資建成惠眾砂石廠。 由村黨總支牽頭建設, 農民變股民, 股東人數310名, 涉及村組幹部15名, 黨員30名, 建檔立卡貧困戶23名, 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80萬餘元。

養好一塘魚。

充分利用臘猛松山和八〇八水庫等旅遊資源優勢和紅色旅遊線路、320國道、保龍、保騰高速公路和縣城半小時旅遊圈等交通優勢, 通過盤活閒置土地資源, 投入3萬餘元資金, 採購2000公斤魚苗投放到新建的15畝魚塘中, 黨總支班子成員帶頭輪值管理, 通過生態餵養方式, 提升生態魚品牌和價值, 全力發展遊、娛、吃、樂等為一體產業, 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餘元。

[楊敏亮 段登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