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蘭州“新水源二號”再遇卡機困難 四方會診 脫困方案國內首創

蘭州市水源地建設輸水主隧洞貫通在社會各界及參建方翹首以盼之時, “新水源二號”施工現場再次遭遇掘進機卡機現象。

1月22日, 記者走訪永靖縣“新水源二號”施工現場, 工作人員手拿風鑽、洛陽鏟、自製開挖工具……坐著小火車向洞內駛進, 進行緊急脫困作業!

圍岩收斂導致刀盤被困一周之久

輸水主隧洞全長近32公里, 是決定我市水源地建設專案是否能貫通的重要環節。 “新水源二號”主要肩負著從永靖縣劉家峽向蘭州市西固區方向輸水主隧洞的掘進開挖任務。 當所有參建方期盼此標段近12公里的掘進任務即將貫通時, 掘進機卻在剩餘301.7米處遭遇掘進困難。

去年12月28日淩晨開始, “新水源二號”設備推力增大, 貫入度降低, 推進困難, 施工方立即優化掘進方案, 採取單護盾模式緩慢掘進;從1月15日淩晨4時27分開始, “新水源二號”已停滯長達一周, 這也是“新水源二號”掘進以來卡機最為嚴重的一次。

1月22日, 記者前往“新水源二號”施工現場, 工作人員手拿風鑽、洛陽鏟、自製開挖工具等, 準備坐小火車前往洞內實施人工掘進。 “這幾天掘進機被卡後, 我們只能先通過人員手動清理雙護盾周邊岩石。 ”水電四局蘭州市水源地專案部專案經理梁國輝表示, 雖然此次沒有大量的湧水出現, 但所遇的圍岩屬沉積岩, 遇到薄層及潮濕條件則圍岩收斂變形引起坍塌。

多方“會診”確定脫困方案

自“新水源二號”被困以來, 該標段剩餘的最後301.7米的掘進任務, 何時才能向前推進?成為市水源辦、蘭州水務公司、工程總承包方、水電四局等單位共同揪心的問題。

在監控螢幕上記者看到, 洞內工作人員在僅供一人的狹小空間內正在進行手風鑽開挖,

有的工作人員正在清理運輸圍岩。 “在地下近40攝氏度的環境中, 工人們24小時不間斷地清理岩渣。 ”專案部經理梁國輝向記者介紹。

據瞭解, 自卡機被困後, 專案部立即啟動卡機應急預案, 建立了卡機脫困小組, 及時與業主、監理部、EPC總承包召開了3次卡機應急處置專題會, 確定了脫困方案。 專案部經理梁國輝介紹, 現在各領導帶班, 全場50多人全力作業, 進洞內量測圍岩變化的情況, 並在開挖過程中進行即時監測, 做到一邊開挖一邊加強支護。

脫困方案屬國內首創

面對特殊的不良地質段, 國內雙護盾施工、電氣、液壓及灌漿等各方面多名專家, 從技術、設備等各個方面研究, 經過洞內量測變形情況,

制定出相應的實施方案。 “在國內、外雙護盾隧洞施工中, 由於不良地質條件造成的卡機或掘進受阻是較為常見的現象, 一般處理基本都在3個月以上, 更有拆除雙護盾機器, 採用人工鑽爆法完成施工的實例。 目前國內外遇到的此類岩石卡機現象, 多採用在尾盾開挖打導洞, 但我們則是將尾盾和刀盤中間的伸縮盾拉出45釐米空隙, 由工作人員在雙護盾外側向刀盤方向, 左右兩側及頂部開挖3個小導洞, 再對盾體180度範圍內岩體進行擴挖。 ”

甘肅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蘭州市水源地專案2標段監理總監蔡文華介紹, 一般從尾盾打小導洞進行擴挖至少需要50天的時間, 而此次“新水源二號”採取在伸縮盾處打小導洞進行擴挖可大大減少一半的工期。

這一脫困方案目的是釋放出被困雙護盾周邊的岩石壓力, 在一邊開挖一邊釋放壓力的過程中, 檢查洞體周邊是否有空隙, 這一方案目前在國內也算是首創。

據瞭解, 下一步專案部待“新水源二號”脫困後, 掘進過程將採取備壓措施, 安裝擴挖刀, 擴挖洞徑的措施, 優化施工組織, 總結完善施工工藝, 爭取在10天左右, 完成剩餘301.70米的掘進任務, 爭取“新水源二號”早日貫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