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南美巨人——阿空加瓜攀登紀實

沒有什麼比和兄弟一起登次山更爽的事情了"!

在最合適的季節, 在遙遠的地球另一邊, 哪怕這個山長的有點醜……

關注慕嶸探險旅行公眾號——專注全球探險旅行

機緣巧合, 2015年1月, 我受邀以“嚮導”的身份和周鵬、李爽、阿蘇、楊波、康老師一起攀登了位於南美洲阿根廷門多薩省的阿空加瓜峰。

阿空加瓜山, 地處阿根廷門多薩省西北端, 臨近智利邊界, 南緯32°39′, 西經70°。 海拔6962米, 是亞洲之外最高的山峰,

公認為西、南半球最高峰, 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死火山。

關注慕嶸探險旅行公眾號——專注全球探險旅行山峰坐落在安第斯山脈北部, 峰頂在阿根廷西北部門多薩省境, 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聖地牙哥以北海岸低地, 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脈南段, 綽號“美洲巨人”。

“阿空加瓜”在瓦皮族語中是“巨人瞭望台”的意思。

這並不是一次自由攀登, 配合著當地登山公司牛逼的後勤保障, 我們花了6天的時間, 登頂了這座一般登山者需要半個月才能登頂的山峰。

2015年1月8日, 我帶隊登頂乞力馬札羅, 1月9日下午兩點撤回山下, 洗了個澡就坐上飛機, 開始了從非洲到南美洲長達52個小時的飛行……

由於時間原因, 我必須用最快的時間趕到南美, 而綜合了各個航空公司的航班資訊, 我只能按照以下行程來趕到阿根廷和隊員們匯合:乞力馬札羅(坦尚尼亞)——沙蘭港(坦尚尼亞)——阿迪斯阿貝巴(衣索比亞)——洛美(多哥共和國)——聖保羅(巴西)——聖地牙哥(智利)——門多薩(阿根廷)。

小編吐槽:此圖是google推薦航線, 用時32小時, 鬼知道他多出這20小時幹嘛去了!

有趣的是我在聖地牙哥機場碰到了三個看上去也是要登山的中國人, 一打聽才知道是阿貴的客戶, 於是下午到達門多薩之後, 我又厚著臉皮蹭了貴哥一頓晚飯。 在酒店的大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見到剛剛跑完達卡賽段趕來的周總一行時已經是中午了。

南美洲的陽光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灼傷的印記, 他們每個人看起來就好像剛剛爬過一次雪山似的。 而仔細一看, 周鵬的左臂曬的遠比右臂嚴重, 而李爽正好反過來, 而阿蘇的左臂幾乎沒怎麼被曬到。 前幾天他們誰在開車誰在坐車, 不言而喻~

至此, 我覺得有必要介紹一下這次攀登的隊員們, 我帶過的最牛逼的一個隊伍:

李爽 紀錄片導演

導演裡最厲害的登山者,無論男女!

蘇榮欽 攝像師

攝像師裡最厲害的登山者,登山者裡最厲害的攝像師。

楊波 《戶外》雜誌總編

曾幹過1天爬7000米雪山然後滑雪下山的衝動之事。

康華 黑鑽品牌總監

登山"老前輩”,爬過的雪山數不清,最早登頂四川么妹峰的國人之一。

周鵬 自由攀登者

拿過亞洲金冰鎬獎,這個獎有戶外奧斯卡的說法。

趙興政(我)

他們攀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的“嚮導”

一路舟車勞頓的他們決定在門多薩多休整一天,而我早已對這個不大的小鎮熟的像家鄉一樣,連鎮上換美金的“黑市大哥”都能點個頭打打招呼(由於阿根廷的經濟政策,美金與阿根廷比索的官方匯率和底下匯率相差極大)。 關注慕嶸探險旅行公眾號——專注全球探險旅行

於是在修整的那一天半裡,門多薩的小鎮馬路上會出現一個紋著身的“小混混”(我)領著五個端著相機一臉好奇的中國人出現在廣場、超市和當地最好吃的烤肉館裡。

1月14日,我們一早從門多薩出發,開著贊助商提供的MINI COUNTRYMAN,一路奔襲二百餘公里,在海拔2700米的Penitents小鎮吃個午飯,分揀行李,存好車,換成當地公司提供的中巴車之後,又開車半小時,到達了國家公園門口。

簡單的辦理了登山註冊手續,經過3個小時的徒步,我們到達了海拔3400米的Confluencia過渡營地。在這個營地,會有駐營醫生檢查每個攀登者的身體狀況,而我們這樣一支強悍的隊伍,自然很輕鬆的通過了各項檢查。

1月15日,我們出發前往大本營,雖然只有八百多米的海拔高差,這段路卻足有25公里遠,而且絕大部分的上升都集中在最後兩公里內,其餘的部分,是漫長的河灘和河谷。

上山的時候每個人心裡都在盤算著,這段路出山還要這麼走的話,真是夠崩潰的。進山的路上,我們碰到了阿貴一隊和來自地質大學的學生登山隊,隨著戶外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到國外進行登山探險,這對於我們這樣的探險旅行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抵達營地時已經是下午,做完了例行的身體檢查後,作為“嚮導”,考慮到大家無比強悍的體能,我決定明早查過新的天氣預報後,再安排之後的攀登日程。

1月16日早飯後,大家收拾好行裝做好出發的準備,而我卻從當地探險公司“INTERNETTENT(網吧帳篷)”裡帶來一個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壞消息的天氣預報。

20日起連續3天的天氣將會變得極差,如果沖頂,需要面臨時速80公里以上的大風,也就是相當於九到十級。在這個風速下,想要平安沖頂而不被凍傷,無疑是不可能的。這個天氣預報給了我們兩個選擇,要麼壓縮日程,趕在壞天氣到來之前在四天內完成沖頂下撤;要麼放慢腳步,等壞天氣之後再做打算。

這是一場還沒開始我就已經知道結果的討論,這幫“瘋子”一定會選擇前者,而這個選項意味著大家要在完全沒有前期高海拔身體適應的狀況下以one push的方式登頂一座近7000的山峰。連阿根廷當地的嚮導和背夫都對這個計畫連連搖頭,說“You are crazy!”。

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了,並且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阿根廷當地的嚮導公司也對我的帶隊能力有瞭解,所以經過一番討論和施壓,嚮導公司極不情願地同意了我們提出的這個計畫,他們的所有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廚師)都開始緊張起來,好像我們真的不顧自己的安危要去玩命似的。

而我們決定悠閒的在大本營再停留一天,好好休整一下緩解疲勞,然後一口氣搞定這座“南美巨人”。其實阿根廷嚮導不瞭解的是,比這更“瘋狂”的事情,我們已經做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1月17日,我們僅用了三個半小時就上升至海拔5200米營地。這是介於傳統的一號營地和二號營地之間的一個營地,這樣安排的話,我們可以比其他的隊伍再加快一天登頂。

經過了這一天的上升適應,阿根廷當地的高山嚮導對我們的實力徹底有了新的認識,很多時候他都不得不調整體力避免過多說話才能跟上我們的速度。

1月18日,又是用時三個小時,我們又上升800米抵達登頂前的最後一個營地,大吃大喝等待第二天的沖頂。

隨著海拔的上升,安第斯山脈越來越多的山峰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阿空加瓜周圍六千米的山峰極多,楊波此時已經開始想像冬天在這片山域登山滑雪了。而我們也逐漸發現,確實,不經適應就上升到這麼高的海拔,身體是會有反應的。大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疼,但是由於都是有多年攀登經驗的老手,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都有數,所以作為“嚮導”,我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其實如果沒有一周前登頂海拔5895米的乞力馬札羅而帶來的適應性的話,我想我也不會以相對較好的身體狀態參與這次攀登,確實有點狠!

1月19日,權衡了我們的速度和接下來的下撤計畫,我們決定4:30出發。上升的速度依然很快,天剛剛亮,我們就到達了海拔6500米開始橫切的位置,在這裡我們需要翻到山的陰面,橫切一段大約1公里的路程。這段可能是阿空加瓜整個攀登路線上最兇險的一段,倒不是因為地形陡峭,而是因為恐怖的大風。平時無風的情況下,這段橫切都經常會有五級以上的強風,大多數關於這座山的凍傷都發生在這段路上。

我向前走了三十多米,看了一下山脊另一側的狀況。好消息是我們的運氣真的是出奇的好,這段橫切路上幾乎一點風都沒有。而壞消息是由於是陰面,橫切路段的冰雪比我們想像的要多,不穿冰爪幾乎不可能安全通過。上山的時候阿蘇就不顧我和嚮導的反對,執意相信他的好基友Tim說這個季節這座山不用冰爪。為了保證拍攝順利進行(阿蘇手裡有一個機位),我把自己的冰爪給了這個沒帶足夠裝備而把秋褲圍在脖子上保暖的傢伙。和冰爪一併給他的,還有我貼好暖寶寶的厚手套。我把我包裡的能量膠全部給了楊波,把身上的所有熱水勻到他們幾個的保溫瓶裡。

最後一一擁抱,目送他們翻過山脊消失在我的視線裡,然後一路小跑回大本營睡覺去了。在那之前,我從不在只有我一個中國嚮導的情況下不陪客戶登頂,但是這次狀況不同,我相信他們沒問題的。

果然,11:15,放在我耳邊的對講機裡傳來他們登頂的消息。我也從睡袋裡鑽出來,燒上熱水。再鑽到他們的帳篷裡一個個的幫他們收拾充氣防潮墊和睡袋,畢竟這樣做一會兒會快一點,今天我們可是要跨過三個傳統營地直接撤回大本營的。下撤的速度再一次讓阿根廷人見識到中國登山者的實力,下午5點不到我們就全體撤回了大本營,晚飯的時候大本營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聚到我們的餐廳,開香檳慶祝我們這次成功的攀登。而楊波甚至還在掰指頭計算,如果我們不要那天的大本營修整,用一天的時間上升到6000米營地的話,會不會再提前2天登頂……

離開門多薩的第六天登頂阿空加瓜,這在商業隊裡算是非常快的成績。我想,再湊出這麼一隊中國人再去爬一次的話,可能不太容易了。就像周鵬說的,這次攀登真的挺累的,比他當年搞卓奧友還累。甚至登頂前的那段橫切路上連康老師這樣的“老司機”,都差點因為鼻子凍傷而提前下撤,還好隊友發現的及時。

我想說的是,對於一般的登山者來說,以這樣的速度完成這樣強度的攀登,是十分危險的事情,請勿輕易模仿!!!

下山之後,好像大家都沒大反應過來,一座6962米的山峰就這麼輕易的被“秒”掉了。 回到門多薩吃烤肉的時候李爽還問:“咱們這麼搞,有意思嗎?”反正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跟這樣一幫人在一起,幹啥都挺有意思的~

李爽 紀錄片導演

導演裡最厲害的登山者,無論男女!

蘇榮欽 攝像師

攝像師裡最厲害的登山者,登山者裡最厲害的攝像師。

楊波 《戶外》雜誌總編

曾幹過1天爬7000米雪山然後滑雪下山的衝動之事。

康華 黑鑽品牌總監

登山"老前輩”,爬過的雪山數不清,最早登頂四川么妹峰的國人之一。

周鵬 自由攀登者

拿過亞洲金冰鎬獎,這個獎有戶外奧斯卡的說法。

趙興政(我)

他們攀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的“嚮導”

一路舟車勞頓的他們決定在門多薩多休整一天,而我早已對這個不大的小鎮熟的像家鄉一樣,連鎮上換美金的“黑市大哥”都能點個頭打打招呼(由於阿根廷的經濟政策,美金與阿根廷比索的官方匯率和底下匯率相差極大)。 關注慕嶸探險旅行公眾號——專注全球探險旅行

於是在修整的那一天半裡,門多薩的小鎮馬路上會出現一個紋著身的“小混混”(我)領著五個端著相機一臉好奇的中國人出現在廣場、超市和當地最好吃的烤肉館裡。

1月14日,我們一早從門多薩出發,開著贊助商提供的MINI COUNTRYMAN,一路奔襲二百餘公里,在海拔2700米的Penitents小鎮吃個午飯,分揀行李,存好車,換成當地公司提供的中巴車之後,又開車半小時,到達了國家公園門口。

簡單的辦理了登山註冊手續,經過3個小時的徒步,我們到達了海拔3400米的Confluencia過渡營地。在這個營地,會有駐營醫生檢查每個攀登者的身體狀況,而我們這樣一支強悍的隊伍,自然很輕鬆的通過了各項檢查。

1月15日,我們出發前往大本營,雖然只有八百多米的海拔高差,這段路卻足有25公里遠,而且絕大部分的上升都集中在最後兩公里內,其餘的部分,是漫長的河灘和河谷。

上山的時候每個人心裡都在盤算著,這段路出山還要這麼走的話,真是夠崩潰的。進山的路上,我們碰到了阿貴一隊和來自地質大學的學生登山隊,隨著戶外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到國外進行登山探險,這對於我們這樣的探險旅行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抵達營地時已經是下午,做完了例行的身體檢查後,作為“嚮導”,考慮到大家無比強悍的體能,我決定明早查過新的天氣預報後,再安排之後的攀登日程。

1月16日早飯後,大家收拾好行裝做好出發的準備,而我卻從當地探險公司“INTERNETTENT(網吧帳篷)”裡帶來一個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壞消息的天氣預報。

20日起連續3天的天氣將會變得極差,如果沖頂,需要面臨時速80公里以上的大風,也就是相當於九到十級。在這個風速下,想要平安沖頂而不被凍傷,無疑是不可能的。這個天氣預報給了我們兩個選擇,要麼壓縮日程,趕在壞天氣到來之前在四天內完成沖頂下撤;要麼放慢腳步,等壞天氣之後再做打算。

這是一場還沒開始我就已經知道結果的討論,這幫“瘋子”一定會選擇前者,而這個選項意味著大家要在完全沒有前期高海拔身體適應的狀況下以one push的方式登頂一座近7000的山峰。連阿根廷當地的嚮導和背夫都對這個計畫連連搖頭,說“You are crazy!”。

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了,並且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阿根廷當地的嚮導公司也對我的帶隊能力有瞭解,所以經過一番討論和施壓,嚮導公司極不情願地同意了我們提出的這個計畫,他們的所有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廚師)都開始緊張起來,好像我們真的不顧自己的安危要去玩命似的。

而我們決定悠閒的在大本營再停留一天,好好休整一下緩解疲勞,然後一口氣搞定這座“南美巨人”。其實阿根廷嚮導不瞭解的是,比這更“瘋狂”的事情,我們已經做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1月17日,我們僅用了三個半小時就上升至海拔5200米營地。這是介於傳統的一號營地和二號營地之間的一個營地,這樣安排的話,我們可以比其他的隊伍再加快一天登頂。

經過了這一天的上升適應,阿根廷當地的高山嚮導對我們的實力徹底有了新的認識,很多時候他都不得不調整體力避免過多說話才能跟上我們的速度。

1月18日,又是用時三個小時,我們又上升800米抵達登頂前的最後一個營地,大吃大喝等待第二天的沖頂。

隨著海拔的上升,安第斯山脈越來越多的山峰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阿空加瓜周圍六千米的山峰極多,楊波此時已經開始想像冬天在這片山域登山滑雪了。而我們也逐漸發現,確實,不經適應就上升到這麼高的海拔,身體是會有反應的。大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疼,但是由於都是有多年攀登經驗的老手,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都有數,所以作為“嚮導”,我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其實如果沒有一周前登頂海拔5895米的乞力馬札羅而帶來的適應性的話,我想我也不會以相對較好的身體狀態參與這次攀登,確實有點狠!

1月19日,權衡了我們的速度和接下來的下撤計畫,我們決定4:30出發。上升的速度依然很快,天剛剛亮,我們就到達了海拔6500米開始橫切的位置,在這裡我們需要翻到山的陰面,橫切一段大約1公里的路程。這段可能是阿空加瓜整個攀登路線上最兇險的一段,倒不是因為地形陡峭,而是因為恐怖的大風。平時無風的情況下,這段橫切都經常會有五級以上的強風,大多數關於這座山的凍傷都發生在這段路上。

我向前走了三十多米,看了一下山脊另一側的狀況。好消息是我們的運氣真的是出奇的好,這段橫切路上幾乎一點風都沒有。而壞消息是由於是陰面,橫切路段的冰雪比我們想像的要多,不穿冰爪幾乎不可能安全通過。上山的時候阿蘇就不顧我和嚮導的反對,執意相信他的好基友Tim說這個季節這座山不用冰爪。為了保證拍攝順利進行(阿蘇手裡有一個機位),我把自己的冰爪給了這個沒帶足夠裝備而把秋褲圍在脖子上保暖的傢伙。和冰爪一併給他的,還有我貼好暖寶寶的厚手套。我把我包裡的能量膠全部給了楊波,把身上的所有熱水勻到他們幾個的保溫瓶裡。

最後一一擁抱,目送他們翻過山脊消失在我的視線裡,然後一路小跑回大本營睡覺去了。在那之前,我從不在只有我一個中國嚮導的情況下不陪客戶登頂,但是這次狀況不同,我相信他們沒問題的。

果然,11:15,放在我耳邊的對講機裡傳來他們登頂的消息。我也從睡袋裡鑽出來,燒上熱水。再鑽到他們的帳篷裡一個個的幫他們收拾充氣防潮墊和睡袋,畢竟這樣做一會兒會快一點,今天我們可是要跨過三個傳統營地直接撤回大本營的。下撤的速度再一次讓阿根廷人見識到中國登山者的實力,下午5點不到我們就全體撤回了大本營,晚飯的時候大本營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聚到我們的餐廳,開香檳慶祝我們這次成功的攀登。而楊波甚至還在掰指頭計算,如果我們不要那天的大本營修整,用一天的時間上升到6000米營地的話,會不會再提前2天登頂……

離開門多薩的第六天登頂阿空加瓜,這在商業隊裡算是非常快的成績。我想,再湊出這麼一隊中國人再去爬一次的話,可能不太容易了。就像周鵬說的,這次攀登真的挺累的,比他當年搞卓奧友還累。甚至登頂前的那段橫切路上連康老師這樣的“老司機”,都差點因為鼻子凍傷而提前下撤,還好隊友發現的及時。

我想說的是,對於一般的登山者來說,以這樣的速度完成這樣強度的攀登,是十分危險的事情,請勿輕易模仿!!!

下山之後,好像大家都沒大反應過來,一座6962米的山峰就這麼輕易的被“秒”掉了。 回到門多薩吃烤肉的時候李爽還問:“咱們這麼搞,有意思嗎?”反正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跟這樣一幫人在一起,幹啥都挺有意思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